本期名廚直播小7帶大家來到了北京新世界酒店,邀請中餐行政總廚袁耀發師傅,用三道應季粵菜為大家拆解「釀」和「煨」的技法,剖析如何做出「魚有魚味,雞有雞味」的粵式養生菜。
北京新世界酒店中餐行政總廚袁耀發
粵菜在中國烹飪界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許多烹飪技法都被拿來學習、借鑑。出生於美食世家的袁師傅,自幼受粵菜文化薰陶。本期直播中他就用三十年的廚房經驗通過三道粵式應季菜教大家「釀」與「煨」的粵菜技法和一些小配方。
祈年八號中餐廳
北京新世界酒店的祈年八號中餐廳有著8個包間,最大的包間可容納20人以上,採用了古樸典雅的中式風格。下面我們來到後廚向袁師傅學習這三道應季菜。
要做好這道萬紫千紅扣鮑魚需要掌握三點細節,小7已經總結給大家了。
鮑魚處理:這道菜中使用的是六頭大連鮮鮑。三月至五月正是食鮑魚的好季節,挑選那些肉質厚實,摸上去硬邦邦,最重要是鮮活的鮑魚。有些鮑魚背看似坑坑窪窪,但其實說明生長的海域海水好,珊瑚蟲多,這樣的鮑魚吃起來健康又好吃。處理時可以先汆燙一下鮑魚,再刷洗(防止肉質變硬)。
煨:將加工處理的食材先用開水汆燙,再放鍋中加足適量的湯水和調料,用旺火燒開,改用小火燉煮,煮至完全鬆軟。袁師傅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不同食材的特性,不要一直用大火讓湯汁沸騰,這樣食材口感就不好了。
將鮑魚入番茄醬汁煮製
自製糖醋汁:袁師傅在這道最後淋上的糖醋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一筆。除了片糖和醋以外,還加入了山楂糕熬煮,酸甜之餘還有水果的清香。在很多酸甜口的菜餚都可以用到,例如菠蘿咕嚕肉與酸甜碌鴨。
第二道紅梅雞肉釀玉環,用了粵菜裡常見且重要的技法「釀」,重點和大家說說。
說起釀菜,「什麼都可以釀」,袁師傅這句話的意思是很多食材在打碎後重新與其他食材結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過要注意肉茸需打上膠,既方便釀住其他食材,也會有好的口感。
將肉茸釀入玉環中
在釀的手法方面,可以在需要結合的食材表面塗上生粉,方便肉茸粘住,用手指蘸取蛋清,撫平表面,可以使得表面光滑好看。
蒸好玉環後,再淋上由蛋清勾芡的胡蘿蔔茸高湯,這道紅梅雞肉釀玉環就完成了。
最後一道是百花椒鹽秋葵,百花在粵菜中是蝦茸的意思,這道菜同樣使用了釀的技法。在烹製過程中還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
煎制的火候與先後順序將影響菜品風味
袁師傅在下鍋煎百花釀秋葵時,將蝦肉一面先朝下,一是蝦茸比秋葵更快熟,二是有助於蝦茸的定型,不易鬆散開。
在這道菜裝盤的時候,袁師傅加了一點炸薑絲在頂部,不僅僅是好看,而且薑絲和蝦肉這種食材也非常搭配。
在直播快結束的時候,袁師傅講了一句粵菜的理念,保持食材的原味,也就是廣東人常說的「魚有魚味,雞有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