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中的「煨」和「釀」,燒出食材本味的養生菜

2020-12-14 騰訊網

本期名廚直播小7帶大家來到了北京新世界酒店,邀請中餐行政總廚袁耀發師傅,用三道應季粵菜為大家拆解「釀」和「煨」的技法,剖析如何做出「魚有魚味,雞有雞味」的粵式養生菜。

北京新世界酒店中餐行政總廚袁耀發

粵菜在中國烹飪界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許多烹飪技法都被拿來學習、借鑑。出生於美食世家的袁師傅,自幼受粵菜文化薰陶。本期直播中他就用三十年的廚房經驗通過三道粵式應季菜教大家「釀」與「煨」的粵菜技法和一些小配方。

祈年八號中餐廳

北京新世界酒店的祈年八號中餐廳有著8個包間,最大的包間可容納20人以上,採用了古樸典雅的中式風格。下面我們來到後廚向袁師傅學習這三道應季菜。

要做好這道萬紫千紅扣鮑魚需要掌握三點細節,小7已經總結給大家了。

鮑魚處理:這道菜中使用的是六頭大連鮮鮑。三月至五月正是食鮑魚的好季節,挑選那些肉質厚實,摸上去硬邦邦,最重要是鮮活的鮑魚。有些鮑魚背看似坑坑窪窪,但其實說明生長的海域海水好,珊瑚蟲多,這樣的鮑魚吃起來健康又好吃。處理時可以先汆燙一下鮑魚,再刷洗(防止肉質變硬)。

煨:將加工處理的食材先用開水汆燙,再放鍋中加足適量的湯水和調料,用旺火燒開,改用小火燉煮,煮至完全鬆軟。袁師傅也提醒大家,要注意不同食材的特性,不要一直用大火讓湯汁沸騰,這樣食材口感就不好了。

將鮑魚入番茄醬汁煮製

自製糖醋汁:袁師傅在這道最後淋上的糖醋汁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一筆。除了片糖和醋以外,還加入了山楂糕熬煮,酸甜之餘還有水果的清香。在很多酸甜口的菜餚都可以用到,例如菠蘿咕嚕肉與酸甜碌鴨。

第二道紅梅雞肉釀玉環,用了粵菜裡常見且重要的技法「釀」,重點和大家說說。

說起釀菜,「什麼都可以釀」,袁師傅這句話的意思是很多食材在打碎後重新與其他食材結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不過要注意肉茸需打上膠,既方便釀住其他食材,也會有好的口感。

將肉茸釀入玉環中

在釀的手法方面,可以在需要結合的食材表面塗上生粉,方便肉茸粘住,用手指蘸取蛋清,撫平表面,可以使得表面光滑好看。

蒸好玉環後,再淋上由蛋清勾芡的胡蘿蔔茸高湯,這道紅梅雞肉釀玉環就完成了。

最後一道是百花椒鹽秋葵,百花在粵菜中是蝦茸的意思,這道菜同樣使用了釀的技法。在烹製過程中還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

煎制的火候與先後順序將影響菜品風味

袁師傅在下鍋煎百花釀秋葵時,將蝦肉一面先朝下,一是蝦茸比秋葵更快熟,二是有助於蝦茸的定型,不易鬆散開。

在這道菜裝盤的時候,袁師傅加了一點炸薑絲在頂部,不僅僅是好看,而且薑絲和蝦肉這種食材也非常搭配。

在直播快結束的時候,袁師傅講了一句粵菜的理念,保持食材的原味,也就是廣東人常說的「魚有魚味,雞有雞味」。

相關焦點

  • 體會江南水鄉的清新春季養生菜(組圖)
    再將將碧綠捲曲如小荷葉般的新鮮蓴菜用適量鮮雞湯煨透,撈出,瀝淨湯水再加水燒沸;將上漿好的雞絲下入劃散,使其氽熱,撈出,瀝淨水份。另用一湯罐置火上,加入所用清湯,並用精鹽、味精、胡椒粉調好口味;然後放氽熟的雞絲和煨透的蓴菜分裝在小碗內,遂後澆滿清湯即成。
  • 燒、燜、煨的區別
    原料內釀入餡料時,其接觸面要均勻地塗上一層乾麵粉或幹澱粉,以增加粘連度。其代表菜有釀燒刺參、煎釀豆腐、燒汁茄子等。 蒜燒 以蒜子為主要調配料燒製成菜。要求掌握好炸蒜子的火候,以色呈金黃且蒜香濃鬱為佳,其代表菜有蒜子燒肚條、蒜子燒魚等。
  • 過年熟悉的粵菜滋味,本味先行和順自然的味道
    過年團聚,餐桌上總少不了一頓親切又熟悉的粵菜。粵菜最大的特色就是尊重食物的本味。本味就是「原味」,也稱「自然之味」,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指出,「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說的就是重視原味。其實廣東人對食物除了講究原味外,還講究匠心烹飪,好的廚藝才能帶出好的粵式風味。
  • 粵菜大師秘傳 三大訣竅燒出鮑魚好滋味
    每周一期的食譜分享中,鮑叔沒少介紹與鮑魚相關的菜式,說實話料理一事確實也因人而異,即便鮑叔將步驟分解以圖文形式呈現,但細節處和手法還是難以直觀呈現,以至於不少看官私信留言鮑叔,怎麼自己依葫蘆畫瓢,燒出來的鮑魚卻沒法達到像小餐館的水平。
  • 無味使其入味,有味助其出味,煨出滷水底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煨』這種技法一般都是和鮑參翅肚這類高級的食材相關聯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府家宴創始時期,它的出現似乎都和街頭巷尾可見的『滷水』搭不上關係,誰也不知道其核心概念,早已被潮汕滷水所攝取,進而融合出動人味蕾的新美味。
  • 學粵菜,過幸福年!「粵菜師傅·幸福菜譜」正式推出!
    視頻中更是加入了「廣東元素」,粵菜大廚每製作完成一道菜品,都會用地道粵語為觀眾送出一句富有廣東特色的新春祝福。觀眾通過觀看視頻,不僅可以學習到如何製作經典粵菜,更能直觀地了解和學習粵菜文化,感受廣東的濃濃「年味」。對照「幸福菜譜」,跟隨視頻中大廚動手進行製作,大家都可以在過年時都能將粵菜擺上年夜飯餐桌,把粵菜文化「帶回家」。
  • 粵菜:吃了那麼多年的燒味,你知道燒味和燒臘有哪些區別嘛?
    廣東的「燒味」文化傳承已久,「燒味」是屬於「粵菜」之中的一種,起源於廣東順德,至於年代已經無從得知了。「燒味」雖然有時候會被稱作為「燒臘」,但是和「燒臘」還是有區別的。「燒味」是以燒烤為主,即原材料是要經過燒或烤這兩道製作工藝,而「燒臘」是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的,顧名思義「燒」就是我們熟悉的燒味「燒鴨」、「燒雞」、「燒豬」、「叉燒」等等。「臘」就是腊味「臘腸」、「臘肉」、「臘雞」、「臘鴨」等等。粵式腊味的製造屬於無煙工業,故味道較淡,吃起來可能感覺它「半生不熟」。
  • 粵菜十大名菜有哪些?您吃過幾道?
    粵菜即廣東菜,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一。粵菜泛指廣州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廣府菜具有清、鮮、爽、嫩、滑等特色,「五滋」、「六味」俱佳,擅長小炒,要求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 粵菜的特點是本味先行、不時不食,自然的味道最受歡迎
    食物本味就是「原味」,也稱「自然之味」,清代著名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指出,「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說的就是重視原味的問題。粵菜強調烹出自然鮮味,鮮中又帶有鹹、酸、辣。在烹調過程中,基本只會用到姜、蔥、糖、鹽、生抽、米酒、澱粉和油等調味品。廣東臨海,烹調新鮮的海鮮是粵菜的特長。在廣東人看來,香料是用來掩蓋食材不新鮮的味道的。
  • 粵菜、蘇菜、浙菜、川菜、魯菜、閩菜、徽菜、湘菜,全國八大菜系掌門人齊聚建德幹啥來了?
    用南豆腐、魚蓉、石斛,「徽派大師」尹親林燒出一道石斛翡翠豆腐魚圓;
  • 贛南菜:走出瓦罐煨湯(組圖)
    原料中有一味馬蹄調味,吃起來不膩,再加上肉質酥爛,鹹香鮮濃。  客家風味魚:贛南人多是客家人,這道菜用的是鯇魚和芋仔,魚肉嫩滑,芋香味濃,微酸可口。  西施炒雪蛤:黃色的底,雪白的質,點綴著些許紅色,像一件展示品。其實只是炒蛋清、鮮奶和雪蛤,用蝦仁裝飾,口感爽滑。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外來菜式在揭陽變潮
    遵循古法採眾長 一筍吃出百種味 作為粵菜的重要分支,潮菜除了以「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著稱外,還素有「一鮮二肥三當時」的講究,這一句流傳甚廣的食諺,體現了潮菜對食材新鮮度和應季時令的執念,也包含著眾多揭陽大廚對食材與美食的極致追求。
  • 《二毛的老菜譜》第23期|從釀豆腐到牛肉丸,客家菜豐富了粵菜的內涵
    著名詩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美食顧問、中國飲食類非遺傳承與保護課題組專家(文化部和中國烹協)、中國飲食文獻收藏家。1987年直至現在,先後在重慶、成都和北京創立文化餐飲品牌「川東老家」和「天下鹽」。著有《碗裡江山》《媽媽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國吃家》等美食著作。
  • 粵菜圖書館91: 《順德菜精選》
    當代著名書法家費新我在品嘗了順德名菜之後贊道:「食在廣州,廚出鳳城」,「大良味,味大良。」這正是對順德名菜和鳳城廚師的恰當評價。由於鳳城廚師精通易牙之術,所以省港等地區的大酒店多打出「特聘鳳城廚師」的招牌,以壯聲威。例如香港的金陵酒店、廣州的利口福酒家都是由鳳城廚師主理廚政。至於廣東各地掛有「順德酒樓」、「鳳城食店」招牌的餐館、食肆就更數不勝數了。
  • 粵菜師傅親手教!這份年夜飯菜譜收好→
    1月11日上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在廣東粵菜研究院舉行「粵菜師傅幸福菜譜」發布會,以手繪和短視頻等形式,推出包含十道廣東經典菜式的「幸福菜譜」。「粵菜師傅幸福菜譜」收納了廣東十道傳統經典菜式,以手繪形式展現菜品樣貌,同時詳細記錄食材備料、烹調方法和製作過程,整體設計簡潔清新、通俗易懂。
  • 無味使其入味,有味助其出味,煨出滷水底味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煨』這種技法一般都是和鮑參翅肚這類高級的食材相關聯的,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孔府家宴創始時期,它的出現似乎都和街頭巷尾可見的『滷水』搭不上關係,誰也不知道其核心概念,早已被潮汕滷水所攝取,進而融合出動人味蕾的新美味。
  • 建德十大特色養生菜出爐
    石斛紅花煲仔排、鮮蝦鱖魚獅子頭、養生金瓜盅、石斛蝦球蘭花筍……看似尋常百姓家中的食材,在大師們的手中就會變得不一樣。他們通過蒸或煮的烹飪手法,保持住食物原本的鮮美,同時,配以建德本地土特產,增加養生的功效,散發出撲鼻的香氣,再經妙手擺盤,引得現場觀眾紛紛拿起手機拍照留念。  為深入挖掘建德美食特色,擦亮「中國養生美食名城」金招牌,近日,2018杭州•建德「歡樂金秋」消費節暨第二屆建德十大特色養生菜評選活動隆重舉行。
  • 粵菜三大流派之一的客家菜,以味取勝,深得食客喜愛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廣東菜的三大流派之一的客家菜,很多吃過廣東美食的人們都認同粵菜的味道,粵菜最早起源於漢初,距今歷史長達兩千多年,以味道取勝的美食。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東江菜(客家菜)就是廣東地區出名的流派之一。
  • 年度粵菜候選餐廳巡禮
    與往年一樣,本次大獎將繼續評選出13個類別的餐廳獎項以及優質食材、新銳名廚、實力名廚、年度行業貢獻名廚等特別獎項。承接之前公布的年度本幫江浙菜系候選餐廳和年度京魯菜、淮揚菜候選餐廳的候選名單,這次我們公布的是年度粵菜餐廳第一批候選名單~ 年度粵菜餐廳 (以下不分先後順序) 炳勝公館(廣州) 炳勝私廚(廣州
  • 嘉華大酒店中餐總廚蘇劍彬:粵菜食材花樣百出,返璞歸真關注地方美味
    在這個過程中,蘇劍彬結識了很多本地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並在厚街成家立業。他的孩子就是在這裡出生長大,和蘇劍彬一起見證了厚街的變化發展。返璞歸真專注地方美食「以前剛來厚街時,每斤豬肉只要1元多,現在都去到40、50元了。」作為一名廚師,蘇劍彬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食材物價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