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招商業迷局 銳享商業新知
銳時代/銳思想/銳故事/銳公司/銳不可當
銳評:沒有一位遊客初到天津不會去嘗嘗狗不理包子;也沒有一位遊客吃罷之後不會留下心理陰影。
天津人從不推薦狗不理,就像北京人不推薦全聚德,上海人不推薦城隍廟,武漢人不推薦戶部巷一樣,至於原因:
這些地方的門楣上高高地掛著兩個字——「殺生」!
只是外地人看不見而已……
老店「殺生」
一個肉包三十塊,大師傅現捏再加五十,你正猶豫要不要點,服務員大姐的目光已經剜了過來,仿佛在看一個剛剛出籠土包子。畢竟慕名而來,你咬了咬牙,狠下心來點了一屜,一邊吃著粘皮兒的包子,一邊感慨自己好像是上當受騙。不知不覺,這頓早餐已經花掉了小二百。
於是你找天津人抱怨:你們的包子怎麼這樣!卻發現,對狗不理最是「痛恨」的恰恰也是天津人,就連當地的計程車司機都會勸你:「傻子才去那兒吃呢!」
圖片來源:網絡
盛名與罵名
狗不理包子價格昂貴可是出了名的,動輒百餘元一籠,搭配58元一碟的花生米和48元一杯的豆漿,一口下去,滿滿都是金錢的香味。
若是換個招牌,這麼貴的包子,恐怕一個也賣不出去。
然而「狗不理」卻沒有那麼多煩惱,作為國內知名的老字號,它不僅生意興隆,而且活得有滋有味。
根據其2019年半年報顯示,狗不理上半年營收8669萬元,同比增長18.4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454萬元,同比增長20.90%。
營收淨利潤雙雙取得兩位數增長,這無疑是一份亮眼的財報。
只不過掙得雖多,挨罵也不少。
這幾年,狗不理在北京關了11家店,從僅剩的王府井、前門兩根獨苗來看,一家積攢了900多條差評,另一家集齊了5000多條吐槽,甚至被貼上了「世界上最黑最貴包子」的標籤。
有網友從天津歸來,稱味道比不上老家1塊錢1個的包子。
有暴躁網友直言,狗不理是天津美食界的恥辱。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稍理性一點的,則呼籲老字號餐飲要平民化,更親民一些,提供與價錢等值的服務和品質。
百年老字號,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曾幾何時,「狗不理」還是一家物美價廉的包子鋪。
「遠去」的狗不理
轉折出現在2000年。
那年「春晚」,馮鞏、郭冬臨兩人以相聲的形式把天津狗不理誇了個遍,讓全國觀眾都記住了狗不理包子的三大特點:薄皮、大餡兒、十八個褶。
圖片來源:小品《舊曲新歌》截圖
2011年11月,在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狗不理包子傳統手工製作技藝」項目赫然在列,從那以後,狗不理成了中國食品屆當之無愧的包子之王。
2015年,「狗不理包子」成功上市,在全國各地開出了70餘家特許連鎖店,遍及全國18個省份的40餘個城市,甚至以「Go Believe」的英文名開到了海外,年銷售收入近億元。
狗不理包子從此進入新時代,然而迎接它的不是鮮花與掌聲,而是詆毀和罵名。
天價包子、黑臉服務、打包收錢、宰客欺生……
這些用戶的指控,每一刀都砍在餐飲行業的命門上,面對潮水般的差評,即便是百年老字號,也只能草草關店了事。
如果服務態度尚有改善的餘地,那麼對於當下的狗不理而言,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
不管是包子也好饅頭也罷,對於一家手工屬性較強的食品企業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或者說什麼才是狗不理的核心競爭力?
除了好吃找不到其他理由。
從慈禧一句「山中走獸雲中雁,陸地牛羊海底鮮,不及狗不理香矣」的評價不難看出,狗不理包子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它的味道。
不過結合近些年外地遊客以及朝聖粉絲們的評價,比「陸地牛羊海底鮮」的狗不理包子似乎已經隨著歷史遠去了。
圖片來源:淘寶截圖
如此轉型?
諸多差評當中,打擊最大的,莫過於食客對味道的失望。
究其原因,如今的狗不理包子,似乎早就不把重心放在餐館經營上了。
2005年4月,天津同仁堂以1.06億人民幣得標併購狗不理,被收購後的「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正式變更為「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
從那以後,曾經的國民老字號,轉型賣起了速凍產品,主營業務變成了「速凍包子、速凍面點禮盒、醬滷肉製品」。
2018年上半年,速凍包子、速凍面點禮品佔狗不理營收總額的68%,而實體的餐飲業務,甚至都沒有出現在狗不理的登記中。
速凍包子雖說不倫不類,好歹掛著「狗不理」之名,投放市場依舊好評不斷。只是誰又能夠想到,除了早點麵食,不安分的「狗不理」包子竟也開始胡亂折騰。
2015年,狗不理大玩跨界,斥資3000萬收購了高樂雅咖啡在中國的特許經營權,並揚言5年開店200家,挑戰星巴克!
不久之後,狗不理又同澳大利亞益生菌菌株生產有限公司籤訂股權項目併購協議,公司將通過控股這家澳洲企業正式進入益生菌領域。
種種跡象表明,狗不理似乎頗為認可這種高端化的方向,然而這樣做的意義又在哪裡呢?
吃著包子喝咖啡?畫面太美,不敢想像……
業內人士認為,狗不理其實是想要將老字號的品牌價值附加到產品上去,可惜漲價幅度太大,以至於消費者只能掏錢「嘗個新鮮」。即便不漲價,作為早餐存在的包子也不具備成為日常消費的可能。
這背後隱藏的或許還有產品定位的偏差,包子本質上只是一種小吃,即便是全國知名的狗不理它依然只是小吃,所謂高端化的發展路線恰恰切斷了包子與小吃之間的聯繫。
更何況,包子店鋪之間的競爭從未停止,慶豐、芭比饅頭等一直虎視眈眈。狗不理脫離包子小吃的屬性轉而去做高端化的後果很可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高端品牌沒立起來,基本盤也被競爭對手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