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是我們平常最普通的早點之一,路邊的包子店很多,可是要論起最好吃最著名的包子,要數河南開封的灌湯小籠包以及大名鼎鼎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這兩樣包子之所以那麼著名,當然是因為他們各有特色。先說這河南開封的灌湯小籠包,造型優美,而最吸引人的就是就是灌湯包中那鮮美的湯汁了,一口下去滿口濃香,令人慾罷而不能。再說說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歷史悠久,是老天津人離不開的日常美食,講究薄皮大餡十八褶,肉香皮筋,令人胃口大開。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有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這包子一口咬下去滿口流油,神奇的是竟然不膩,許多人就有疑問了,這麼好吃的包子為什麼取了一個如此不文雅的名字「狗不理」?這就說到清朝鹹豐年間了。有一個叫做高貴友的小夥,他的父親就是做包子的,老來得子,給他取了一個賤名「狗子」,這狗子從小就聰明伶俐,長大後就繼承了父親的包子店,狗子想,這包子裡如果能包上一小塊豬油,蒸好的包子吃起來不就更香了嘛,於是狗子就開始創新,沒想到,人們特別喜歡狗子的包子,時間一長,他的小店天天是爆滿。狗子一忙,就沒有時間理人了,讓顧客們自己放錢取餐,狗子就在廚房裡埋頭做包子,客人說,這狗子怎麼連人都不理了,於是就給狗子的包子取了一個名字——狗不理。據說當時狗子還給慈禧太后做過包子,傳說慈禧太后夏天胃口不好,吃不下飯,他身邊的太監聽說天津的狗不理廣受好評,於是就讓高貴友給慈禧太后做包子,高貴友心裡直犯嘀咕,人家慈禧太后一頓飯就要吃一百零八道菜,能看上自己的包子?可是想是這麼想,包子該做還得做,沒想到慈禧太后嘗了一口後,連連誇讚,一口氣吃了六個包子,從此,天津狗不理包子聞名天下。
然後,我們來介紹一下河南開封的灌湯小籠包, 開封又稱汴京、東京,這裡被稱為十朝古都,所以建築風格恢弘大氣,風景名勝以及各色遺址頗多,吸引了全國各地的人們到這裡旅遊,而到了開封,有一樣小吃是一定要吃的,那就是灌湯小籠包。在開封,家家戶戶在招待客人的時候,桌子上都會落上高高的一摞籠屜,裡面盛的就是開封的灌湯小籠包,所以在開封,幾乎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灌湯小籠包。想要在家就吃到正宗開封灌湯小籠包的朋友們,就接著往下看吧!製作灌湯小籠包的核心就在於「湯」,其實這小籠包裡面濃香的湯汁就是我們平常所吃的「肉凍」,許多人過年的時候,會在家裡自己製作一些肉凍食用,其實肉凍做起來非常簡單,只需要將處理乾淨的豬皮切成小條,放在鍋中,加入料酒,黃酒,醋,鹽,以及由八角,香葉,桂皮,花椒,幹辣椒製成的料包,煮上四十分鐘左右端鍋,把料包撈出來後,湯汁倒入容器中,放進冰箱內凍半個小時左右就好了。
然後我們進來介紹一下包子的做法,取三分肥肉七分瘦肉的前腿肉,剁成肉餡,加入鹽、糖、料酒 、五香粉、老抽,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同時加入一些小香蔥。然後就把和好的面切成切成小塊,擀成薄皮,麵皮擀的越薄,做好的包子通透感就越強,包包子中放入拌好的肉餡以及切成小丁的肉凍,最好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包灌湯包最重要的就是把包子口收緊,否則會使湯汁流出來,然後就可以把包好的包子上鍋蒸了,大概六到八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吃包子也是有講究的,灌湯包左手拿勺右手拿筷,更能品嘗到美味的湯汁,吃包子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些薑絲和一些香醋。當天津的狗不理包子遇上了開封的灌湯小籠包,你更鍾情於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