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在家製作皮薄多汁的灌湯小籠包,開啟元氣新一天
人們對灌湯包愛不釋手的原因,就是它皮薄多汁。一口下去滿嘴流汁,早上吃一份灌湯小籠包,上班都能精神滿滿。讓人疑惑的是,薄薄的一層包子皮怎麼包上這麼豐富飽滿的湯汁呢?小編帶著你製作家庭版灌湯小籠包,讓你早上也能吃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灌湯小籠包,點亮擁有成就感的一次早餐時間。
準備一小張豬皮,把豬皮切成長方形塊兒。在鍋裡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豬皮煮開,撈出豬皮,切掉豬皮上面的肥肉,然後再放回鍋裡加入姜蒜,小火煮半個小時。取出肉皮之後切成絲狀,再放回鍋裡小火煮2個小時左右,把豬皮裡的膠質煮出來。煮好後撈出豬皮,把熬好的湯汁過濾一遍倒入碗裡,晾至常溫後放進冰箱冷藏2小時左右。
在冷藏豬皮凍的間隙,我們在碗裡倒入300克麵粉,加溫水和成麵團,溫水要分次加入,邊加溫水邊攪拌,等到攪拌成一個個小麵團的時候,下手揉,一直揉到沒有麵團也不沾手時即可。蓋上薄布醒發10分鐘左右。接著我們做肉餡兒,選一塊瘦肉多帶有少許肥肉的豬肉,剁成泥,加一勺生抽、一勺香油、半勺鹽、一點胡椒粉、一點薑末和一把蔥花,順著一個方向充分攪拌均勻,直到讓肉餡兒上勁。喜歡口感更加鮮嫩的朋友,可以在肉餡兒裡加入小蝦仁。
豬皮凍凍好之後,晶瑩剔透,軟軟的有彈性,豬皮凍就是我們做灌湯包裡的湯了。把盛豬皮凍的碗倒扣在案板上,切成一釐米左右見方的小粒,把切好的豬皮凍倒入餡料中,順著一個方向繼續攪拌。把醒好的麵團排氣,揉搓成一個長條,分成等份的小劑子,在案板上撒一點麵粉,防止粘連,取一個小劑子擀一個中間稍厚,四周偏薄一點的面片,中間加上餡兒,順著一個方向折起邊緣,一直折成一周,折出一個圓潤的包子褶。包好左右的小籠包後,碼上蒸鍋蒸15分鐘左右。
蒸好之後小籠包有些軟塌,這是裡面的湯汁已經融化,稍微晃蕩一下,還能看見裡面的湯汁。用筷子輕輕把灌湯包的皮戳破,裡面冒著熱氣的湯汁就立馬流出來了。嘗一口,滿嘴的湯汁還有點燙,肉餡緊實鮮嫩,蝦仁把小籠包的鮮味又提升了一個層次。滿嘴的湯汁,一口一個小籠包真不夠吃。總結一下,灌湯小籠包的湯並不是液體狀態的時候包進去,其實是豬皮凍加熱融化後成了湯汁。
覺得煮豬皮凍麻煩耗時的話,小編還有一個方法製作灌湯包的湯汁。在碗裡加入150毫升的熱水,5克吉利丁粉,一勺生抽、一大勺雞湯或者高湯。冷藏一個小時後,成了凝固的膠質狀態,和豬皮凍一樣,切成小丁,和在餡料裡。蒸出來的也是鮮嫩多汁的灌湯包,比用豬皮製作灌湯的湯汁要方便簡單很多。
灌湯小籠包除了蒸這樣的烹飪方法,你還可以選擇用平底鍋煎一份灌湯水煎包,只需要放適量油,稍微煎一下灌湯包的底部,然後在一碗水裡加入一點麵粉,倒在鍋裡加幾滴油,蓋蓋小火燜煮到收汁就可以了。看完了小編分享的灌湯小籠包,是不是想動手自己在家嘗試一下?在家製作灌湯小籠包的食材很常見,步驟也不繁瑣複雜,這樣製作灌湯小籠包的方法成功率可是很高的,趕緊試試吧。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