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湯包是中國傳統特色小吃。包子鮮香肉嫩、皮簿筋軟、外形玲瓏剔透、湯汁醇正濃鬱、入口油而不膩,深得廣大顧客的讚譽。吃灌湯包就相當於吃麵、吃肉、吃湯。湯的存在列第一位,肉餡次之,麵皮次次之。 婆婆包的灌湯小籠包,餡多皮薄,多汁鮮嫩,孩子一頓吃了10個,我吃了15個,一籠都不夠我們一家人吃,就多蒸了兩籠。
灌湯小籠包製作流程:首先將新鮮豬皮洗乾淨,入鍋煮至肉皮變色後撈出,然後用刀去除肥油。另起鍋燒水,放入豬皮,蔥、姜,料酒、開鍋撇去浮沫,燉至肉皮軟爛。將煮好的肉皮撈出,用刀切成肉皮粒,再次入鍋熬煮,加入胡椒粉、鹽和雞精或味精調味,直到將燉好的肉皮汁熬製成汁,將熬製好的肉絲皮汁,倒入容器中冷卻,然後放入冰箱冷藏成皮凍,將豬肉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料酒,蔥薑末,老抽、鹽、味精、糖,放入適量清水,攪打至豬肉餡上勁。放入少許花生油,取出肉皮凍切碎後一併放入肉餡中攪拌均勻即可。將餃子皮一張鋪於案板上,然後包入適量的肉餡, 用手沿順時針方向打褶,將包子封口,依次成型。蒸鍋內加水燒開,將包子放入蒸鍋中,大火蒸製8分鐘即可。
我婆婆包的小籠包真的是很好吃,比外面的早餐店做的都好吃,自己在家做這也放心,我說婆婆要不咱倆找個門面,賣早餐吧,她說老了不想折騰了,在家給你們做做還是可以的。我要把婆婆的技術學到手,不管以後自己是開門面,還是做給孩子吃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