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縣尚寨鄉:「活」種小魔芋 增收「錢」景廣

2020-12-15 瀟湘晨報

凜冬已至,土地和天氣都「沉靜」了下來,但在鎮遠縣尚寨土家族鄉律令村魔芋種植基地裡卻是一派繁忙景象,使寒冬變得火熱了起來。 尚寨鄉魔芋種植基地是由該鄉致富帶頭人林茂雲經過多次市場考察及調研後進行的種植試點,探索發展新特農業產業,示範帶領更多群眾增收致富。

「今年種的品種比較雜,主要還是想看一下我們這邊到底適合什麼品種,出產量怎麼樣。現在看來『印尼種』的產量不錯,也符合我們這邊的土地、氣候。」林茂雲笑容滿面地說到。目前,基地的魔芋畝產4-5噸,由公司派出車輛到基地來進行採購和運輸,按照5000元/噸的價格進行出售。

「現在的產量還達不到種植的理想值,我們還要繼續學習,而且由於種植成本較高,我們也在尋求方法,力求將『葉面種』和『地下種』保存下來,為下步產業發展作打算。」

產業要做到長遠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實現產業鏈延伸,加大技術支持力度。為此,林茂雲不斷在探索發展方向,通過多次前往雲南、重慶、廣西等地學習調研,了解產品市場、種植技術及精深加工方面知識和信息。

林茂雲探索發展魔芋種植產業僅是尚寨土家族鄉推進產業革命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鄉緊扣產業發展「八要素」,立足鄉域實際,不斷探索新特農業產業,不斷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注入了「新鮮血液」。

尚寨村合作社牽頭探索發展韓辣8號線椒種植,實現辣椒產品「兩季」出售;尚寨村、豐收村由黨支部牽頭建設3個蓮花白種植示範基地,預計產值60餘萬元,戶均增收可達10000餘元;縣人大代表劉安成主動與公司對接,在鄉域內發展種植豌豆種植示範100餘畝,帶領20餘戶農戶增收致富,實現戶均增收3000元。

目前,尚寨土家族鄉在穩定發展辣椒、烤菸、中藥材「三個千萬」產業的基礎上,積極謀劃產業發展新思路,探索創新產業發展渠道,實現多點開花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來源:黔東南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麻乍鎮:2萬畝魔芋獲豐收 群眾增收笑開顏
    ▲晾曬魔芋在鼎誠魔芋科技有限公司3450畝魔芋示範基地內數百名群眾採挖  裝框  晾曬一派繁忙的景象經專家測產該公司基地內畝產商品魔芋3.5噸左右種芋600斤左右畝產值上萬元▲測產據麻乍鎮黨委書記馬啟雄介紹麻乍鎮引進鼎誠魔芋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地流轉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這位麗江老鄉把小魔芋種出了大「魔力」
    破除瓶頸喜獲豐收古城區農技推廣中心主任李立軍介紹說,麗江魔芋種植的歷史很久,種植範圍也廣,四縣一區都有種植,只是規模大小不一,魔芋種植這兩年效益越來越好,但規模總上不去,主要是因為產業自身也有瓶頸。主要是,種植魔芋病蟲害較多,而且防治難度大、手段少,導致出產和效益較低,老百姓在缺乏技術指導的情況下自己種,好一點的能達到百分之六七十的出產,嚴重一些的時候甚至直接絕收。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鎮遠縣報京鄉:黨建引領產業發展 助力群眾增收
    內容提要: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鎮遠縣報京鄉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通過支部牽頭、黨員帶頭、能人帶動模式,大力發展林下養雞產業,穩定促進群眾增收。
  • 百名記者進百村|蓬溪縣赤城鎮下店子村:300畝小魔芋種出好「錢」景
    劉昌松攝脫貧致富經蓬溪縣赤城鎮下店子村建立「貧困戶+集體+專合社」模式發展特色產業300畝小魔芋種出好「錢」景日前,蓬溪縣赤城鎮下店子村委會旁的德鄰魔芋種植專業合作社內,整齊的加工廠房已經打掃完畢,一旦加工機器設備到位
  • 馬街3000畝魔芋豐收啦!
    天空蔚藍白雲飄,馬街荷葉海撥高;魔芋地裡吃洋芋,農田耕作有情趣。近日,馬街鎮組織鎮、村、組幹部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魔芋的面積進行核准驗收。在種植戶張榮榮家魔芋地裡,一群挖魔芋的婦女正利用休息時間補充體力,她們以背籮當桌子,以樹棍當筷子蘸醬吃洋芋。
  • 羅平馬街鎮:高山魔芋種植忙 農民辛勤促增收
    很多群眾正在地裡忙碌著,一打聽才知道他們正在種植魔芋。目前是魔芋種植的最佳時節,木沙河村的群眾搶抓有利時機,家家戶戶在忙著精細翻耕、施肥,播下魔芋種子。近年來,馬街鎮以「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把發展高山魔芋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優勢產業,魔芋種植戶逐漸增多。據統計,目前種植戶數達4000餘戶,種植面積達12000餘畝。
  • 魔芋為扶貧添「魔力」
    馬愛蓮上班的成縣正鑫魔芋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一個集魔芋種植、種芋繁殖、初加工於一體的現代化農業開發專業合作社。「黃渚一直有種植魔芋的傳統,但當地群眾都是『小打小鬧』,只是在房前屋後自己種一些,僅供自己吃,沒有把它當成掙錢的產業。」合作社負責人羅小平說,由於這裡的氣候和環境,所產的魔芋葡甘聚糖含量非常高,很受客戶喜歡。
  • 大方縣首屆「魔芋王」出爐 一個魔芋28公斤
    大方縣為縱深推進農業產業革命,助推魔芋產業發展,展示2020年魔芋豐收成果,12月10日,大方縣首屆「魔芋王」選拔邀請賽在綠塘鄉舉辦。 稱重、計數、統計......21名參賽人員的魔芋稱重工作相繼完成,最終選出「魔芋王」、二等獎兩名、三等獎3名,優秀獎10名。 這位18號參賽選手楊華,是綠塘鄉牛場社區的魔芋種植大戶,憑藉28.30公斤重量的魔芋在此次「魔芋王」選拔邀請賽中拔得頭籌,榮獲「魔芋王」稱號。
  • 為七十歲老農種植魔芋點讚
    楊國慶說;「在老家核桃樹下種了幾畝魔芋,但長勢不錯的苗子,天天有死苗發生,今天現場看了小吳種的魔芋,整片地沒有一棵死苗。通過他的講解,找出了自己種植魔芋枯死原因是患了爛腐病,一是種子沒選好,種植前也沒有消過毒,二是自己不懂技術,沒開溝排水,土地又是粘性土,通過參觀學習,收穫很多,回去後抓緊時間按照小吳交待的,打防腐劑並且做好排水通風工作。」
  • 榨菜燒魔芋豆腐,3元錢做一盤,好吃下飯
    榨菜燒魔芋豆腐By 清歡的煙火生活買這塊魔芋豆腐花了1元錢,榨菜1.5元,加上油鹽,這道菜的成本只需要3元,3元錢做一盤好吃下飯又不會發肥的下飯菜,挺划算的。原料:魔芋豆腐、榨菜、榨菜、青椒、紅椒、食用油、鹽、生抽醬油。做法步驟:第1步、準備一塊魔芋豆腐,一袋榨菜,一根青椒和一根紅椒。
  • 畢節:魔芋種植正成為群眾增收新亮點
    陳立國告訴筆者,據送來最大一個「魔芋王」的村民介紹,這株大魔芋原本生在土坎上,後來因土坎垮塌,魔芋就墜在底窪處,剛好周圍肥力全部集中供其生長,幾年時間就長成這個巨型魔芋。「我們在產業辦展出大魔芋,是向群眾證明綠塘鄉具備發展魔芋產業的基礎和自然條件。只要種得多,長出大魔芋的機會自然就大,發展魔芋產業,綠塘大有可為。」
  • 產業添新章,碧江2000畝魔芋獲豐收
    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碧江土地上產業遍地開花,群眾增收致富之路不斷擴寬。今年,在碧江的大山深處,魔芋產業異軍突起,成為當地群眾又一增收新渠道。立冬以來,大多數土地已進入「休整期」,但位於碧江區漾頭鎮的九龍村甲洲組老農場魔芋種植基地,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 魔芋種植是綠色產業,利潤不錯
    2019年種植魔芋賺錢嗎?一畝要投資多少錢?初冬正是莊稼人收穫魔芋的好時節,魔芋作為特殊經濟作物,它的產量高、作用大,在國內外還有巨大的市場潛力。1、近年來,魔芋的價值得到不斷的開發和運用,魔芋的功效也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魔芋產品可以說是層出不窮,除醫學、食品保健外,魔芋多糖在紡織、印染、化妝、陶瓷、消防、環保、軍工、石油開採等方面都有廣泛的用途,因此魔芋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芋紫篇:會同魔芋顯「魔力」 致富...
    其實,杉木林下,有一種喜陰喜溼的食用植物——魔芋,同樣聞名遐邇。9月23日,湖南省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媒體團來到會同,體驗小魔芋增收致富的大魔力。 會同森林覆蓋率超過72%,魔芋種植傳統悠久。過去,人們只是在房前屋後零星種一點,吃不完的才拿到集市上去賣,從未想過將其做成一個產業。
  • 麻慄坡5000畝珠芽魔芋產值9000萬
    在脫貧攻堅過程中,麻慄坡縣發展種植了5000畝珠芽魔芋,為群眾打開了一條增收脫貧新路子。近日,記者走進麻慄坡縣天保鎮上壩村的珠芽魔芋種植基地,一片鬱鬱蔥蔥,當地村民正在田間地頭除草、翻地、施肥。村民羅洪坤是看到農投公司試種植出來的魔芋,不僅產值高、收益好,而且抗病蟲害強,於是他今年就向麻慄坡農業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購買魔芋種子,種了10畝地,看著自家種的魔芋長勢良好,他心裡樂滋滋的。按照魔芋畝產量1.5噸,每畝產值1.8萬元算,他家10畝可實現總產值18萬元,除去成本的費用,純收入大概有10萬元。
  • 曾經種1畝產3噸的魔芋,農民為何不愛種了?市場分析:難出口!
    要知道魔芋是一種繁殖能力快,而且營養又比較豐富的球莖類植物,所以呢,在建國初期,我國就有大面積栽種魔芋的歷程,因為魔芋栽種並不挑土壤,在特殊期間可以作為一種備用糧食來吃,為何曾經種1畝就能夠產3噸的魔芋,現在農民不愛種了呢?其實啊,看了很多的市場分析,比較受大家認可的一個原因就是難出口。
  • 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富村鎮做好疫情防控 魔芋交易市場紅火
    摘要:日前,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富村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魔芋迎來上市時節,交易市場日漸紅火。富村鎮通過採購上市魔芋商品,有效解決了附近村民就業務工問題。
  • 「決戰決勝 全面小康」五彩三湘芋紫篇:會同魔芋顯「魔力」 致富...
    9月23日,湖南省第九屆網絡文化節之2020「決戰決勝全面小康·精準脫貧在三湘」媒體湖南行活動媒體團來到會同,體驗小魔芋增收致富的大魔力。會同森林覆蓋率超過72%,魔芋種植傳統悠久。過去,人們只是在房前屋後零星種一點,吃不完的才拿到集市上去賣,從未想過將其做成一個產業。
  • 貴州六枝:牛場大箐村,土地種出「新滋味」
    ……張清明的增收帳算得細緻。村民算小帳,小帳連大帳,張清明的一筆筆增收帳折射出大箐村的新變化。大箐村有395戶1821人,原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45戶641人,「村裡沒有像樣的產業,群眾沒有持續增收的『源頭活水』。」大箐村黨支部書記劉登松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