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人渡劫:貨櫃難訂,全球海運價格暴漲4倍

2020-12-18 澎湃新聞

原創 柳牧宗 鈦媒體

鈦媒體 TMTPost.com

|科技引領新經濟|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等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鈦媒體編輯丨柳牧宗

「外貿行業入冬了。」提及近來的工作狀態,劉陽有些疲憊和無奈。

劉陽在河北燕郊經營著一家外貿公司,自從10月份海運費飆升之後,他的工作就忙亂了許多。

當前,全球貨櫃碼頭呈現出一種弔詭的景象,美國、澳大利亞、非洲等港口囤積了海量的貨櫃,但國內連雲港、寧波港等港口的貨櫃數量卻極度缺乏。

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數據,中國每出口3個貨櫃只能返回1個,國內貨櫃嚴重短缺,而大量空貨櫃卻囤積在海外,從而造成了塞港。

數據來源@數據寶

塞港造成的最直接影響,是海運價格的暴漲。事實上,從10月份以來,從印度到南美,再到東南亞,直至歐洲、北美洲等,全球海運價格直線式上漲,甚至出現過了一個晚上,價格就翻番的景象。

隨著海運價格劇烈的波動,物流成本的飆升,不少中小型外貿企業的生存形勢,也變得比以往更為嚴峻。

難訂的貨櫃,飆升的海運費

劉陽從事橡膠密封行業十餘年,國外業務延伸至歐洲等地,公司生產的橡膠板材出口到海外,再由海外客戶進行二次加工,屬於半成品,所以利潤率較低。

一般情況下,一個20尺貨櫃的貨物,利潤通常只有10%-15%左右,大概在1000美金-1200美金之間,公司經營情況還可以。但自從海運費飆升之後,每做一單都要賠錢。

「按照以往標準,我們出口一個20尺(26立方米)的貨櫃,正常情況下海運費為1000美金,便宜時僅有800美金,而從10月份海運費開始上漲,到現在達到了4000美金,翻了4倍,每做一單都要賠掉幾千美金。」劉陽告訴鈦媒體。

一般情況下,外貿公司都有固定的大客戶,在年初時就已經下了整年的訂單,籤署好了合同,包括海運價格也都定好了,即便碰到海運價格上漲等情況,也必須按照合同約定發貨,否則就失去信用,來年的生意也就泡湯了。

「現在國內的貨櫃太缺了。」劉陽向鈦媒體表示,一方面,隨著今年4、5月份國外疫情爆發,很多海外產品尤其是食品方面的貨物不再進口到國內,這就造成貨櫃囤積在海外各個港口,國內貨櫃處於極度緊缺的狀態。

另一方面,在年初國內疫情爆發之初,很多大型船企評估認為,中國出口量將銳減,便降低了船隻運力,雙向作用之下,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出口量激增,但相應的貨櫃及運力無法支撐,才造成了海運價格飆升。

「現在面臨的最主要難題是,海運價格實在有些離譜了,除了給大客戶正常發貨之外,我們公司已經停掉了其他訂單。」做外貿生意多年,他坦言這一漲價速度比較罕見。

不過,即便海運費如此昂貴,目前也還是有外貿公司在正常發貨。「一種是利潤率高的貨品,比如電子產品等,還是有利可圖的。另一種就是大型外貿公司,在年初時就與船公司籤訂了出貨協議,每個貨櫃的運費也談妥了,這種情況下船公司也不好漲價,但這種企業還是極少數,可能也就佔到20%左右。」劉陽表示。

作為連接貿易商與船公司的貨代公司,也感知到了這一變化。

天津一家貨代公司負責人林旭(化名)告訴鈦媒體,他們公司主要負責印巴、東南亞及歐洲航線,在海運價格上漲之時,也聯繫過船公司,想要了解一下漲價的原因。對方業務員稱,本來之前的運費就過低,造成大部分船公司都處於虧損狀態,止損的辦法就是減船,以減少倉位,增加議價能力。隨著今年國內疫情企穩,國內貿易商集中發貨,倉位需求量暴增,然而能夠提供的倉位卻很少,才造成了一倉難求、價格飛速上漲的局面。

「目前我們貨代公司來自歐洲的訂單還是最多的,倉位基本上都是提前半個月向船公司報備,特殊航線的倉位還需要加錢才能放艙,而大高箱的需求量是最大的。」林旭說道。

他同時表示,現在船公司把原定能夠維持半個月到一個月的運價,變成了一周一變。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中小型貿易商影響最大,所以大部分出口商都選擇了延遲發貨。

「目前來看,海運價格很難回落下來,可能要一直持續到春節。」林旭向鈦媒體表示。

全球班輪公司賺得盆滿缽,何時價格能企穩?

飛速上漲的海運費,給國內外貿商家帶來了不小經營壓力,但卻給全球班輪公司帶來了巨大業績利好。

據《中國航務周刊》報導,2020年第三季度,全球10家主要班輪公司全部實現盈利,利潤總額達到34.12億美元,而去年同期還不到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4.27倍。

前十大班輪公司業績增長情況

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馬士基利潤最高,達到10.43億美元,長榮海運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長達到近60倍,而據了解,以星航運一度瀕臨破產,但在次輪漲價潮中,業績翻了28倍,順利走出破產陰霾。

「可以算一筆帳,假若一條貨輪裝一萬隻貨櫃,每個貨櫃的運費多加3000美金,這就額外增加了3000萬美金的收入,換算成人民幣也有2個億。」劉陽向鈦媒體表示,有這麼大的利潤,各大船公司根本沒有降價的動力,但事實上外貿商跟船公司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這種情況實在難言正常。很不正常,而且對外貿企業也很不公平。

據了解,過去一年,受發達經濟體收緊貨幣政策、全球貿易環境緊張等不穩定因素影響,貨櫃運輸行業處於不景氣的階段,如今碰上「好光景」,一個季度就把去年全年的錢賺回來了,自然在價格上不肯鬆口。

「跟我長期合作的天津港的貨代公司人員也告訴我,船公司正是最賺錢的時候,想讓它們降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劉陽告訴鈦媒體。

在海運費價格繼續維持高位的同時,更壞的消息還是來了。

近日,貨櫃航運巨頭馬士基宣布,已於12月至明年在歐洲和東亞地區徵收一項新的旺季附加費(PSS),適用於從遠東到北歐和南歐國家的冷藏貨物。附加費將為$1000/ 20'冷藏箱,$1500/40'冷藏箱,並將於12月15日生效,中國臺灣PSS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此外,包括馬士基、CMA CGM在內的各大航運巨頭已著手引入新的FAK費率,其中MSC從12月1日起就已進行了費率調整,意味著又一波漲價或來臨。

鈦媒體注意到,為了補上市場缺口,國內貨櫃生產企業已加大了生產力度,同時受市場供需影響,對企業經營也產生積極影響。

不久之前,貨櫃龍頭企業中集集團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1-9月,中集集團實現營業收入635.92億元,同比上升3.1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及其他權益持有者的淨利潤為6.98億元,同比上升9.62%。

此外,中集集團在深交所互動平臺表示,今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貨櫃市場量價均有明顯提升,公司貨櫃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一季度,毛利率在今年三季度也已經回到正常水平;後續價格走勢受市場需求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由於國內貨櫃市場的緊張是資源分布不均衡所致,一旦正常回流,貨櫃供需也會恢復正常,甚至是供大於求,目前包括中集集團、上海寰宇在內的貨櫃製造企業,在接新訂單的同時,對進一步擴大產能也持謹慎態度。

這也意味著,貨櫃緊缺的情況,還將持續一段時間,在此期間,絕大部分外貿企業仍將面臨經營壓力。

那麼,究竟何時海運費才能恢復常態?

據外媒報導,全球前三大貨櫃設備租賃公司中的Textainer和Triton都在近日表示,在明年2月中旬之前,貨櫃供需狀況還難以恢復平衡,貨櫃短缺將持續到2021年春節之後。

目前,歐美國家仍處於封鎖狀態,疫苗研發及推廣尚不及預期,經濟活動受限,物流人員運輸受阻,事實上春節過後的態勢仍難預料。

不過,也有機構給出了樂觀估計。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分析認為,雖然完全恢復不會太快,但隨著全球範圍內因為疫情的封鎖逐步解除和需求開始復甦,明年需求有機會回升6.8%,而市場運力供給增幅則約為2.8%,供需狀況有望顯著改善。

鈦媒體注意到,目前外貿行業這一現象已引起商務部關注。

12月3日,商務部發言人指出,將會同有關部門,在前期工作基礎上,繼續推動加大運力投放,支持加快貨櫃回運,提高運轉效率,支持貨櫃製造企業擴大產能,同時加大對市場監管的力度,努力穩定市場價格,為外貿平穩發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撐。

隨著強有力的措施介入,料想困擾外貿行業的這一難題,或將得到有效解決,就像外貿人劉陽所說「等下一個春天的到來。」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柳牧宗)

原標題:《外貿人渡劫:貨櫃難訂,全球海運價格暴漲4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行業關注|外貿人在渡劫:貨櫃難訂,全球海運價格暴漲4倍!
    貨櫃難訂,海運費上漲,令外貿人慾哭無淚 劉陽在河北燕郊經營著一家外貿公司,自從10月份海運費飆升之後, 「按照以往標準,我們出口一個20尺(26立方米)的貨櫃,正常情況下海運費為1000美金,便宜時僅有800美金,而從10月份海運費開始上漲,到現在達到了4000美金,翻了4倍,每做一單都要賠掉幾千美金。」劉陽告訴記者。
  • 一箱難求 一艙難訂!海運價格暴漲為哪般?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狀況。
  • 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漲170%,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5.4倍
    疫情下貨櫃嚴重短缺,貨櫃海運價格暴漲170%,業內直呼看不懂!布局公司市盈率最低僅5.4倍梁謙剛 數據寶美國新冠死亡病例逼近30萬人 短短16天,全球確診病例又激增1000萬。北京時間12月12日,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超7000萬。
  • 華訊投資張巖:瘋狂的海運市場,貨櫃價格暴漲,靠譜嗎?
    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 一場大變之下,中國製造業正在醞釀"牆內牆外兩頭香"的大局。目前,貨櫃「一箱難求」、海運價格居高不下、班輪艙位供不應求……近日華訊投資張巖了解到,商務部公布了最新的外貿進出口數據。整個11月份裡,中國外貿出口1.8萬億元,增長14.9%,延續了此前長達十個月的外貿復甦態勢。
  •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運貨櫃「一櫃難求」 價格飛漲近3倍
    海運貨櫃一櫃難求,價格飛漲近3倍!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費大漲,美西航線運價更是較年初漲了近3倍,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行業頻頻產生甩櫃的現象。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
  • 關注|國內「一箱難求」,海運價格暴漲,究竟為哪般?
    海運是國際貿易運輸的主要方式,佔國際貿易總量中的2/3以上,我國更是幹散貨和貨櫃貿易的主導者,過去十年間,貢獻了將近一半的全球海運貿易。今年,海運行業遭遇了國內貨櫃「一箱難求」、價格暴漲的問題,各外貿公司需要「搞得到箱子,排得上位子,趕得上船開,還得再感嘆一聲——怎麼又漲價了!」
  • 央視財經報導:中美航線海運貨櫃價格3倍飛漲 運力緊張 頻頻爆艙甩櫃
    他告訴記者,今年5月份以來,海運價格一路攀升,甚至不少航線「一櫃難求」現象頻現,這給企業物流成本造成不小的壓力。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
  • 「爆單」的貨櫃|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
    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
  • 海運旺季「一箱難求」,阿里國際站聯合全球前十航運公司保障外貿...
    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外貿回暖,國際運力的持續緊張,讓物流環節再次成為外貿商家最大的痛點。隨著新年的臨近,這一問題愈加突出:海運價格暴漲的同時,搶不到貨櫃,搶不到艙位成了行業的常態,「一箱難求」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 搶貨櫃!外貿出貨難!且訂且珍惜……
    自今年八月以來,全球範圍內的缺箱、爆艙、甩櫃,跳港、運費瘋狂上漲的現狀一直持續著,仍未得到有效緩解。貨代們紛紛提醒貨主們提前訂櫃,叫苦不迭...
  • 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海運市場真不爽
    其中,外貿增長11.9%,較上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內貿同比增長9.0%,較上月明顯提速。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通過衛星看一看,貨櫃都堵在哪了?
  • 「爆單」的貨櫃① | 艙位箱子連環搶,價格跟著嗖嗖漲……緊缺...
    其中,外貿增長11.9%,較上月加快3.3個百分點;內貿同比增長9.0%,較上月明顯提速。外貿回溫推動貨櫃運輸需求快速回升,同時進出口檢疫導致物流周轉效率下降,大量貨櫃滯留海外,導致全球可用貨櫃出現結構性短缺,「歐美箱子太多,中國箱子不夠」的現狀讓包括青島在內的海運市場出現一箱難求,一艙難訂的情況。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 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但這也很難控制,比如之前我們從歐洲進口的一些食品就因為訂不到箱子,四個貨櫃晚了1個月才到,對公司生意多多少少有些影響。」  其中,HMM在今年第二季度結束了連續21個季度的虧損,成功扭虧為盈,馬士基的利潤最高,達10.43億美元;長榮海運的利潤增幅最大,同比增長近60倍。
  • 船運貨櫃一箱難求 外貿企業為「出貨」絞盡腦汁
    由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行業「一箱難求」,這些連鎖效應更是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商務部發言人最新表示,運力供需不匹配是運價上漲的直接原因,貨櫃周轉不暢等因素間接推高了航運成本、降低了物流效率。
  • 外貿企業「年關」:一艙難求運費翻倍漲,貨櫃缺口緣何補不上?
    而這並非個例,進口商閆旭(化名)向記者透露,今年公司進口的商品交貨很慢,之前從歐洲進口的一些食品因為訂不到箱子,四個貨櫃晚了1個月才到。  貝殼財經記者採訪了解到,臨近年底,外貿企業忙著交貨,但因出口量較大、貨櫃迴轉率較低、運力緊張等多重原因,即便訂了船艙位,也要一周左右才能拿到訂艙證明,以往這一日期一般是2~3天。
  • 國際海運價格暴漲
    國際海運價格暴漲 國際貨物海運價格持續高漲。由於中國、美國進口擴大,艙位緊張,國際油輪運價已經達到石油危機31年來的最高值。運輸原材料的散貨船已經接近今年春天的最高價格。貨櫃航線價格也在上漲。一艘25萬噸級油輪的運價已達到930萬美元,是年初的3倍。運送鐵礦石的大型散裝船運費指標日本巴西之間每噸達到了40美元;運輸穀物的中型船墨西哥灣日本之間每噸達到了60美元,均比9月份增長了10%。 定期貨櫃航班的運費也開始上漲。日本郵船、商船三井等海運公司連續2年提高北美航線價格,歐洲、南美航線從今年10月份起也要上漲20%。
  • 央視:歐美貨櫃無處安放,中國貨櫃極度缺乏,今年海運太火爆!
    航運火爆,寧波舟山港貨櫃價格翻倍漲 美國高櫃去年2600美金,現在4700美金,後面可能還要漲。 「一做外貿的朋友說出口海運費暴漲,一個高櫃,年初的時候到德國是1300美金左右,到11月份的海運費,漲到了4000美金,12月份有可能漲到6000美金,僅有的一點利潤也被海運費吃沒了,可能還不夠。」
  • 價格最多狂翻10倍!國內貨櫃「失聯」,這些公司賺翻!
    證券時報·e公司消息,後疫情時代,跨境電商的火熱讓貨櫃緊缺的問題受到廣泛關注。由於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央視等主流媒體紛紛曝光行業「一箱難求」,這些連鎖效應更是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
  • 價格最多狂翻10倍!國內貨櫃「失聯...
    由於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國際物流運力下降,導致貨櫃船運價格暴漲,爆倉甩櫃成為常態,央視等主流媒體紛紛曝光行業「一箱難求」,這些連鎖效應更是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據記者多方了解得知,缺箱的情況主要是供給與需求周期錯配造成的。
  • 海運價格飛漲3倍衝上熱搜,高價可能持續到2021年
    3倍」登頂微博熱搜,物流價格在變,匯率突破6.63,賣家、貨代和外貿行業工作人員紛紛叫苦,感慨今年跨境行業的辛酸不易!在國際海運航線中,中美航線的漲幅最大,截至10月9日,上海出口至美西、美東基本港市場運價分別為每條貨櫃3848美元和4622美元,美西航線運價更是創2009年發布以來新高,相較3月初每條貨櫃價格1361美元上漲了近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