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五峰發展中蜂產業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2021-01-21 中國新聞網

點綴在茶園中的蜂箱非常吸人眼球 周星亮 攝

中新網宜昌9月29日電 (董曉斌 王登府 楊威)「養蜂后,我們合作社裡貧困戶的年收入已有5000元到1萬元了。」9月28日,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漁洋關鎮,五峰順山蜂業專業合作社董事長王東說道。

中蜂全稱中華小蜜蜂,在五峰養殖歷史悠久。近三年來,五峰中蜂蜂群以近50%以上的增幅突破發展。

目前五峰飼養規模已達到56000群 周星亮 攝

五峰地處湘鄂兩省六縣交界之地,屬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2017年5月,五峰被正式確立為湖北省唯一的國家中蜂扶貧試點示範縣。

「中蜂產業扶貧的落腳點在貧困戶,中蜂產業扶貧的著力點在市場主體。」五峯縣委書記陳華表示。

五峰發展中蜂產業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章巧慧 攝

對此,五峰提出「以中蜂產業發展推進精準扶貧」的發展思路,制定出臺了中蜂產業發展和中蜂產業扶貧配套政策,並提出建設「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中蜂產業示範縣。

五峰中蜂蜂群以近50%以上的增幅突破發展 章巧慧 攝

陳華表示,產業發展初期,該縣首先選擇部分積極性高、發展能力強的貧困戶作為突破口,開展試點示範,點對點幫扶,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點燃了貧困戶發展中蜂產業的希望和激情。

在試點示範取得經驗的基礎上,五峰及時制定了全縣在冊貧困戶中蜂產業普惠政策,對在冊貧困戶全面實行以獎代補,從5群蜜蜂起補,每群獎補200元,最高獎補10群共計2000元,極大調動了貧困戶發展中蜂產業的積極性。

五峰崗上飛養蜂家庭農場負責人沈少華介紹,貧困戶大多年齡偏大,養蜂不用太耗費體力,成本低收益好,所以非常適合他們。「我通過對貧困戶提供技術支持,每年都有100多戶貧困戶的年收入達到近萬元。」沈少華說。

除了養蜂,當地中蜂產業發展也沒有落下,五峰積極推進中蜂產業與現代農業、生態旅遊業、網際網路及電商產業的融合,成立中蜂科研所,建立中蜂產業發展基金,重點支持優質種群保種、選育、繁育、疫病防治和優質蜜源基地建設。

目前,五峰中蜂飼養戶達到5603戶,飼養規模達到56000群,蜂蜜產量預計可達到25萬公斤以上,產業綜合產值有8000萬元。其中,已累計向貧困戶發放中蜂產業獎補資金近1000萬元,預計有3500戶貧困戶養蜂脫貧。

「縣裡提供了中蜂養殖的好政策,合作社給我們吃下了『定心丸』,今後的日子我也有信心越過越好。」五峰傅家堰鄉貧困戶鄒承玲說。(完)

相關焦點

  • 石首市調關鎮:發展產業助脫貧
    石首市調關鎮:發展產業助脫貧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馬益春)「扶貧不只是輸血如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戶提高造血功能如找準可持續性發展的產業。」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槎港村黨總支書記楊炎華如是說。
  • 南漳縣板橋鎮發展特色產業 助力貧困戶增收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何孝俊、王東)筆者7月14日獲悉,今年以來,南漳縣板橋鎮緊緊圍繞「一條蠶、一棵菜、一株煙、一袋菌、一幢房」五個一產業,建基地、揚龍頭、育品牌、聯農戶,確保戶有脫貧產業、村有集體產業、易遷點有後扶產業。
  • 運城夏縣:追「蜂」逐夢 脫貧增收
    為了全面客觀反映山西省脫貧攻堅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就,總結經驗,勠力前行,黃河新聞網特別策劃了《小康路上》系列專題報導,圍繞山西省脫貧攻堅舉措成效、先進人物、典型事跡、優勢產業項目、基層扶貧幹部等內容進行採訪,真實書寫「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的山西答卷。
  • 重慶雲陽:栽植800畝無花果助貧困戶增收
    重慶雲陽:栽植800畝無花果助貧困戶增收 2017-02-21 13:33:00來源:央廣網
  • 廣西河池市南丹縣: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白褲瑤胞增收
    廣西河池市南丹縣: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助白褲瑤胞增收 2020-09-29 19: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花卉產業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增收
    記者在朝陽縣松嶺門蒙古族鄉平房營子村四家子組大棚產業花卉基地見到,花農們正在棚內緊張忙碌,即將上市的玫瑰花已經全部套上袋子,準備收割銷售。村民李連義向記者介紹,他家裡今年共經營三個高標準大棚,由於技術嫻熟,管理得當,預計每棚花卉可收入2萬元,同時也帶動了該村三戶貧困戶就業脫貧。 據悉,近年來,松嶺門蒙古族鄉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高度重視花卉產業的建設和發展,配備了現代化的花卉大棚設施,以科學的管理方法,實現了傳統種植模式向現代化設施農業的轉變。
  • 翁坪鄉:黑毛豬養殖助貧困戶脫貧
    翁坪鄉:黑毛豬養殖助貧困戶脫貧 發布時間:2019-12-09 16:37:10      來源:黔東南日報   近日,伴隨著最後一車黑毛仔豬運送至翁坪鄉牛島村十組
  • 黃平縣平溪鎮:果菌套種促增收 產業發展助脫貧
    和陳明珍一樣,實現家門就業助增收的還有今年61歲來自平溪村的鄧德忠,鄧大爺開心地搭腔道:「這幾天沒有什麼活路做,聽說紅龍村這裡招人,我就來了,每天80塊,能找點零花錢,也能暖暖身子,活動活動筋骨。」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山東省沂南縣馬泉休閒園以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增收
    吉利旅遊開發公司投資10億元整山治水,建設起1萬畝的馬泉休閒園,以特色產業發展帶動景區開發,發展休閒農業,帶動貧困戶增收。  園區以每畝每年1000元價格流轉11個村616畝土地,戶均增收3000元;流轉村集體6600畝荒山林地,每年為村集體增收36萬元,每村增收2萬元以上。
  • 稻花香參與宜昌光彩事業五峰行,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8月24日,2020年宜昌市光彩事業五峰行暨「兩幫兩助」推進會在五峰國際大酒店舉行。稻花香集團黨委副書記方麗華代表集團籤訂消費扶貧購銷意向書,市扶貧辦副主任陳愛國現場接受意向書。稻花香將認購宜昌市貧困地區農副產品90萬元,助力五峰、助力宜昌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宜昌疫後重振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災情疫情難擋茶產業發展 湖北五峰夯實茶農脫貧根基
    立冬將近,位於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依然草木蔥蘢,52歲的吳林軍穿梭在茶園中,忙得不可開交。  茶產業是五峰這個「老少邊窮」山區縣的支柱產業,全縣20.8萬人口中,有13.5萬人從事茶產業,茶園總面積超過22萬畝。  去年下半年剛建成新房、實現脫貧的吳林軍全家一半收入來自4畝多的茶園。
  • 彭水三義鄉:「產業村長」帶動產業發展 產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
    中國網4月9日訊 群眾脫貧快,得靠能人帶。近些年,作為重慶全市18個深度貧困鄉之一的彭水縣三義鄉,通過聘請農業行家裡手作為「產業村長」,讓他們帶頭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戶增收。全鄉6名「產業村長」紮根農村潛心發展產業,已成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領頭羊」。
  • 五峰脫貧攻堅中的愛情故事
    五峰脫貧攻堅中的愛情故事 2020-11-14 1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五指山市發展野山雞特色產業,山鳳凰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五指山市發展野山雞特色產業,山鳳凰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中國畜牧獸醫報2018-01-29 08:52:17 閱讀(3830)
  • 湖北蘄春縣:小小艾草助增收
    李亞群在診療過程中發現,蘄艾的療效非常好,但市面上很難買到正宗的蘄艾。經過考察,她在蘄春縣蘄州鎮席盤石村流轉了350畝土地開始自己種艾草。「除了種植階段可以僱傭當地貧困群眾,帶動他們增收,我還獲準到李時珍紀念館做艾灸臨床體驗和培訓,為當地群眾傳授技術,拓寬他們的增收之路。」李亞群說。
  • 五峰漲水坪村:五倍子「長」寬脫貧路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陽春 通訊員 張明從宜昌市區向西南方向乘車行進,進入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滿目群山翠綠。五峰此前為湖北9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全縣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第一民生」,現已順利摘帽。「去年底全村180餘戶貧困戶脫貧,僅剩餘的2戶兜底戶今年也將脫貧。」
  • 綠葉變"金花" 茶香助脫貧 茯茶產業已成為特色優勢支柱產業
    在與茶農的交流中,總書記強調:「因茶致富,因茶興業,能夠在這裡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做好。「   經過十餘年發展,涇陽茯茶生產企業已達100多家,產量超過1萬噸,產值突破20億元。進入五月,涇水之畔,盛產「涇陽茯茶「的涇陽縣,來自全國各地的茶企進入了緊張有序的產銷對接旺季。   「涇陽茯茶,神秘就神秘在富含『金花『。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河北阜城縣崔家廟鎮變特色產業為富民產業助農增收
    盛夏的河北省衡水市阜城縣崔家廟鎮,處處湧動著活力、顯露著生機:成片的高粱長勢喜人、桌球大小的冬桃掛滿枝頭……每一片土地都在「彈唱」著特色產業助農致富的美妙樂章!近年來,崔家廟鎮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特色產業,構建起以高粱、冬桃、剪紙、密植梨等為主的特色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