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首市調關鎮:發展產業助脫貧

2020-12-25 瀟湘晨報

石首市調關鎮:發展產業助脫貧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1日電 (馬益春)「扶貧不只是輸血如捐款捐物,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戶提高造血功能如找準可持續性發展的產業。」湖北省石首市調關鎮槎港村黨總支書記楊炎華如是說。近年來,石首市運管所與市工商銀行共同組建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在這一思路的指引下,圍繞脫貧增收目標,幫助全村貧困戶穩健邁步,確保今年實現全脫貧。

因戶精準施策

田塊高低大小不一,人多田少,人口居住分散,10人就有1.5人貧窮——這是槎港村的真實寫照。這樣的村莊要想致富,必須告別傳統的發展模式。

徐孝友家住5組,全家三口人,過去全家的收入都靠三畝水稻田,「田不多,收入也不多,老婆埋怨,我也沒有辦法!」想讓全家過上好日子,徐孝友卻找不到出路。

3組戴中友也有類似的苦惱,一年只有兩個月忙農活,想做事,可有力無處使,收入本來就不多,還要給經常生病的老母親看病,日子過得不開心,40多歲還單身。

如何擺脫貧困?缺項目?缺資金?槎港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認為,首先要逐戶理清頭緒、精準識別。從2015年開始,槎港村開展了對貧困戶找真窮的識別工作,通過摸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8戶、315人。

扶智扶志結合

槎港村2組羅培珍的孫子李泰榮,在湖北文理學院就讀,原市運管所副所長李金福每逢寒暑假多次去看望他,每年自掏腰包為其提供生活補助三千多元。每年大年三十,李金福都要帶上年貨,與其交心談心,送上慰問金。

在武漢打工的徐孝友說,「日子雖然比以前累,可覺得這樣的生活有滋有味。」原來工作隊三番五次來家裡勸說,幫助他在外務工。現在農閒時徐孝友也不再找人喝酒打牌了,人們說他真像換了一個人。

戴中友成為建檔立卡戶後,村裡幫助他家住房進行危改,免費送來了雞苗,還為他安排公益性崗位,年工資1.5萬元,養的雞增加到160隻,養雞收入加上各種補貼逾兩萬元。他覺得,以前和現在兩種生活方式給他的感覺真是不一樣。當村支書說為他介紹對象時,他掩不住的激動滿臉通紅地說,以前不敢想,現在每年都有了存款。

工作隊還幫助陳振高養殖小龍蝦,請土專家手把手教技術,6.8畝田純收入達2萬多元,在外打工的愛人聽說後,從廣東回家一起養蝦、養雞等。從此,陳振高變得越來越勤勞,現在住上了樓房!

瞄準優勢產業

如果不養殖小龍蝦,槎港村有多窮?「貧困戶難以脫貧,在外打工的人不想回家……」近幾年,14組貧困戶高書在自家養殖10畝的小龍蝦,嘗到甜頭後,又在鄰近的華容縣流轉了100多畝,每年純收入有30多萬元,很快還清了債務,蓋樓房買小車,過上了小康生活。

像高書這樣依靠小龍蝦致富的槎港人不在少數,自貧困戶建檔立卡至今,小龍蝦已成為支撐槎港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目前,槎港村稻蝦連作的貧困戶62戶,佔貧困戶數70%以上,涉及人口237人。槎港地勢高,大面積的清水湖,土質優良,又沒有汙染,成就「調關小龍蝦」優質品牌,遍銷全國各地。

近年來,小龍蝦很快形成產業集群。因病致貧的郭新建,看到養小龍蝦有獎補,有幫扶資金,還有鎮、村技術培訓,他嫌自己稻田少,又在湖南承包70多畝,僅小龍蝦每年純收入逾20萬元。孫貴桃以前住著危房,有病無錢治,現在每年能得到近一萬元的產業獎補,「蝦稻連作」7畝,養雞270隻,餵母豬2頭,全年淨賺10萬餘元。劉為華也投入20多萬元,在公安承包140畝搞蝦稻連作,立下「我要脫貧致富」的誓言……

住牛欄棚的毛建良,村幹部幫他建房,駐村幹部為他金融扶貧貸款5萬元,建起雞鴨養殖基地。還要他參加鎮裡舉辦的養雞技術培訓班,他感慨,不只是讓我學到了技術,還使我懂得了如何去生活。毛建良正琢磨著養多少,怎麼銷售等,駐村幹部像摸透了他的心思,當即表態,你養多少只我們幫你銷售多少。他打消了顧慮,每年出售雞鴨1500隻。一家人覺得日子過得有奔頭,臉上都掛滿了笑容。

小龍蝦、雞鴨等這些綠色、環保農產品特色產業養殖,進一步鞏固了全村脫貧攻堅成效。人們的笑聲和槎港湖清水譁啦啦聲匯成一曲曲「脫貧致富歌」。(完)

(編輯:裴春梅) 【來源:中新網湖北】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
    …[詳細]桃源社區石華堰村小石橋村九佛崗村果老山村李花山村鹿角頭村青竹溝村白洋林村桃花山林場調關鎮421081105107.9km2石首市轄鎮。1855年建設關鎮,1983年改屬縣轄鎮。近年來,東升鎮委、鎮政府一心一意謀發展,千方百計促增收,城鄉經…[詳細]滑家壋社區平安社區焦山河社區童子崗村土城垸村莊家鋪村長堤寺村畢家塘村梓楠堤村新堤口村王海村兩湖村春風港村範興垸村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湖北五峰發展中蜂產業助貧困戶脫貧增收
    五峰發展中蜂產業助貧困戶增收脫貧 章巧慧 攝對此,五峰提出「以中蜂產業發展推進精準扶貧」的發展思路,制定出臺了中蜂產業發展和中蜂產業扶貧配套政策,並提出建設「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中蜂產業示範縣。
  • 石首市城市總體規劃正式發布 給你知曉未來13年內的石首
    修訂完善的《石首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於2017年12月25日經湖北省政府批准實施。為進一步加強公眾和社會監督,提高全社會遵守城鄉規劃的意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和《關於城鄉規劃公開公示的規定》,現將《石首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0)》進行批後公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應當遵守依法批准的城鄉規劃,服從規劃管理。
  • 銅陵樅陽發展鄉村旅遊助脫貧
    近年來,樅陽縣制定出臺《樅陽縣鄉村旅遊產業扶貧實施意見》,通過深入實施規劃引領、政策與產業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特色發展、人才培訓、宣傳與營銷等六項工程,發展鄉村旅遊,帶動群眾脫貧增收。目前,全縣鄉村旅遊產業直接帶動2900人脫貧。
  • 惠來聚力鳳梨產業發展 助推脫貧奔康
    為大力發展惠來鳳梨產業,加快省級鳳梨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7月18日,廣東省揭陽市惠來縣農業迎來了又一頭等大事——扶貧產業發展的又一個重點活動首屆中國惠來鳳梨網絡節暨名特優新農產品雲展會正式啟動。農業產業結構優化,直接關係到產業長遠發展、群眾增收致富。
  • 漳平市蘆芝鎮實施的激勵性產業項目助脫貧
    ­  近日,漳平市蘆芝鎮實施的激勵性產業項目林下仿野生靈芝首批產品銷售喜人,駐村幹部接收了不少訂單。「明年我也要跟著種。」貧困戶陳素密向村支部書記提出參與種植的想法。­  今年年初,漳平市農業局、蘆芝鎮黨委政府積極引導,圓潭村黨支部帶領合作社大膽嘗試發展特色產業——林下仿野生靈芝種植,首批試種投入菌棒3900棒,預計可長出靈芝1500公斤。
  • 壯大產業助脫貧 支部引領奔小康——賓陽縣鄒圩鎮上橫村實現脫貧...
    近年來,賓陽縣鄒圩鎮上橫村黨支部以支部作為堡壘,黨員爭做先鋒,村民團結協作,集中力量紮實開展黨的建設、鄉村治理和脫貧攻堅等工作。短短3年,上橫村發生了令人欣喜的巨大變化:村容整潔、產業發展、鄉風文明、設施齊備。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15年的5000多元提高到2017年的9000多元,貧困發生率下降至2.28%,順利實現了脫貧摘帽。
  • 湖南石門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助農戶脫貧
    湖南省石門縣地處武陵山區,是常德市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該縣強力推進精準識貧、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產業發展帶動脫貧致富的路子。近日,記者跟隨湖南省網信辦與省扶貧辦聯合牽頭的「精準脫貧在石門」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走訪石門各地,探訪了當地精準扶貧之路。
  • 馬路鄉因地制宜發展好五大支柱產業促脫貧
    為堅決打贏脫貧總攻仗,馬路鄉把蔬菜、核桃、烤菸、畜牧、勞務輸出作為全鄉「五大」特色支柱產業抓緊抓實,大力推進「黨支部+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形成了「江邊蔬菜、山腰果、田間菸葉、家畜多,勞務輸出、分股金」的多產業發展格局,保障貧困戶有持續穩定的收入來源。
  • 建基地 創品牌 助脫貧 ——臨夏州勞務產業發展綜述
    原標題:建基地 創品牌 助脫貧 ——我州勞務產業發展綜述  近年來,州委州政府把發展勞務產業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有力舉措,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到2020年實現勞務收入突破100億元目標的實施方案》《勞務產業發展「十三五
  • 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中新網常德1月2日電 題:特色產業助脫貧 湖南石門打造精準扶貧「樣本」  作者 呂娜娜  「以前根本沒想到能過上如今的好日子。」站在自家新房前,望著山坡上散養的1000多隻土雞,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太平鎮犀牛坪村3組村民唐敦武笑開了花。通過養雞,他每年至少可以賺5萬多元(人民幣,下同)。
  • ——雨城區八步鄉金花村發展生態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劉大興是村裡的護林員,在巡山護林之餘,他還養了十多隻山羊,發展養殖業,生活越過越紅火。在金花村,像劉大興這樣,依託生態優勢走上脫貧致富路的人不少。因為林業優勢,在脫貧攻堅中,金花村著力將生態變成財富,從生態優勢中發展綠色產業,實實在在將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為今年年底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聚焦精準扶貧⑱】鳳山社區:眾人拾柴火焰高 產業幫扶助脫貧 2020-08-18 18: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白沙打安鎮建雷公筍標準化種植基地 發展特色產業助脫貧
    海南日報牙叉4月10日電(記者劉笑非 特約記者 王偉)今天上午,白沙黎族自治縣打安鎮雷公筍標準化示範種植基地正式掛牌成立,作為打安鎮脫貧攻堅的產業項目,種植基地將打安鎮可程村未脫貧的47戶貧困戶全部納入,計劃通過產業發展帶動47戶、185名貧困人員增收脫貧。
  • 黃平縣平溪鎮:果菌套種促增收 產業發展助脫貧
    和陳明珍一樣,實現家門就業助增收的還有今年61歲來自平溪村的鄧德忠,鄧大爺開心地搭腔道:「這幾天沒有什麼活路做,聽說紅龍村這裡招人,我就來了,每天80塊,能找點零花錢,也能暖暖身子,活動活動筋骨。」
  • 「廣西」廣西發展林業產業助貧困人口脫貧
    新華社南寧1月5日電(記者黃慶剛)記者從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獲悉,近年來,廣西林業部門大力發展林業綠色富民產業,實施林業產業扶貧、林業生態扶貧,累計直接帶動60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截至2020年年底,廣西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6.3萬人,帶動超過2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家門口實現脫貧。廣西著力實施生態補償脫貧,推進新一輪退耕還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植被生態質量和改善程度位居全國前列。在此基礎上做強林業優勢產業,林下經濟、林業生態旅遊發展迅速。目前,廣西已「摘帽」的54個貧困縣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24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
  • 山陽發展十大脫貧產業
    山陽縣創新推行「三帶三創」產業扶貧模式,選優發展中藥材、林果、畜禽、養蜂、茶葉、食用菌、光伏、旅遊、勞務輸出、電商十大脫貧產業,精準推動脫貧攻堅。山陽縣制定了十大脫貧產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單項脫貧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明晰了全縣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重點培育中藥材、林果、畜禽、食用菌、勞務等產業。
  • 海南東方火龍果快速發展 一杯果汁助農脫貧
    海南東方火龍果快速發展 一杯果汁助農脫貧 2020-05-15 0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