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逝世

2021-01-10 搜狐網
時間事件1936年10月5日

哈維爾出生,父親為土木工程師。

1951年

年輕的哈維爾完成義務教育,但因「階級」及「政治背景」理由,屢被拒於高等教育門外。

1955年

開始在幾份刊物發表有關文學及戲劇的文章,直至1969年止。

1957年

申請入讀布拉格演藝學院的電影學院被拒,無法繼續學業,開始兩年的兵役。

1964年7月9日

跟奧爾嘉(Olga Splichaiova)結婚。

1967年6月28日

在捷克作協第四屆大會上發言,抨擊作協內部的不民主作法。在共黨官員的壓力下,他和伊萬-克裡瑪(Ivan Klima)、巴韋爾-科胡特(Pavel Kohout)和魯德維克-瓦楚裡克(Ludvik Vaculik)從作協中央委員會的候選名單上被剔除。

1968年6月

哈維爾在一份由三十名文化界人士草擬的文件上簽名,鼓吹復興社會民主黨。

1968年

獲奧地利歐洲文學國家獎。

1972年12月4日

包括哈維爾在內,三十五名作家聯會發出請願信,要求捷克總統特赦政治犯。

1975年下旬

哈維爾發行打字稿系列《遠徵》叢書,到1979年4月止,該系列共有51個書目。哈維爾入獄後,他的妻子繼續該項工作。

1977年12月

哈維爾籤署了一封由十三個捷克人寫的公開信,發給海外的同人,請他們趁赫爾辛基協議的籤約國在貝爾格來德開會,就資訊的自由交流和被禁作品的出版,要求確立明確的原則。

1981年6月18日

歐洲議會就捷克境內因政治理由被捕及判刑人士達成一項決議,要求捷克政府釋放包括哈維爾在內的政治犯。

1981年11月21日

華沙的Mala Scena Teatru Powszechniego劇團上演哈維爾的三個短劇──《觀眾》、《個人觀點》、和《抗議》,演期至12月13日。

1982年6月10日

多倫多的約克大學頒授榮譽博士學位給哈維爾,表揚他在文學上的成就,亦是對這位被壓制的作家的支援。

1983年1月

《給奧爾嘉的信》:在1979年6月至1982年9月哈維爾被拘留及入獄期間,他寫了大量信件給他的妻子,亦有託他妻子轉給友人,有部分被沒收。然而有為數144封寄到她的手裡,副本更在私底下流傳。1983年1月,這些信件被收入一個集子,題為《給奧爾嘉的信》,以《掛鎮》1983年第260號和《遠徵》第166號編印。日後,信札付印為捷克文(1985「六八出版社」多倫多)、德文(Joachim Bruss翻譯一九八四)。

1983年1月23日

哈維爾突然感染肺炎,帶著手扣被轉往布拉格的監獄醫院。2月7日,他在醫院收到市法院的決定,因連串理由暫緩他的刑期,然後被轉到布拉格的佩翠南(pod Petrinem)醫院。

1986年1月

哈維爾獲阿姆斯特丹伊拉斯謨斯獎基金會(Erasmus Prize Foundation)頒授伊拉斯謨斯獎。

1989年1至5月

1月16日,哈維爾再度被捕,原因是他聯同獨立運動人士進行紀念楊.帕勒克(他為抗議蘇軍入侵捷克自焚)自焚二十周年的活動。2月21日,哈維爾被控煽動罪。

1992年

在聯邦共和國分離的情勢逐漸清晰後,於7月20日,哈維爾辭去聯邦總統的職位。

1993年

於1月26日被選為捷克共和國的首任總統。

1996年

1月27日,奧爾嘉.哈維爾去世。同年12月,哈維爾因被診斷出有罹患癌症的跡象,而進行了肺部切除手術。

1997年

1月4日,與達瑪.佛斯科諾瓦(Dagmar Veskrnova)結婚,她是捷克劇院、電視及電影知名且受歡迎的女演員。

1998年

1月20日,連任捷克共和國總統。

相關焦點

  • 捷克民主先驅前總統哈維爾逝世 90年代患上肺癌
    哈維爾晚年跨界當導演,圖為今年3月他在其首次執導的影片《下野》首映禮上。1989年12月29日,哈維爾當選為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後與妻子在布拉格與民眾見面。俄羅斯新聞網18日援引捷克電視臺的消息報導說,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逝世,享年75歲。
  • 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去世:一個真實的人
    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去世>>哈維爾擔任了十三年的捷克總統,為捷克留下了豐厚的政治遺產。這十三年,捷克經歷了從專制回歸捷克民主傳統的巨大轉折,其中不無驚濤駭浪,甚至經歷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地分裂成兩個國家的歷史性變化。其每一個轉變,都是與哈維爾的理性面對、全心投入和直接引導密不可分的。
  • 捷克布拉格民眾悼念前總統哈維爾逝世一周年[組圖]
    當地時間2012年12月18日,捷克布拉格,人們點燃蠟燭,紀念已故的捷克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於2011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圖片來源:FILIP SINGER/CFP瓦茨拉夫·哈韋爾 (Vaclav Havel) 1936年10月5日出生於捷克首都布拉格一個貴族企業主家庭。1957年畢業於布拉格理工大學經濟系。1957至1959年服兵役。後從事戲劇創作,在ABC劇院、扎勃拉德利劇院工作,先後擔任舞臺技術人員、編劇、助理導演、劇作家,其間曾在音樂藝術學院戲劇系學習。
  • 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去世 數度入獄被譽哲學王(圖)
    當地時間12月18日,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去世,享年76歲。哈維爾是捷克的劇作家,曾於1993年到2003年間擔任捷克共和國總統。組圖:各時期的哈維爾  捷克前總統哈維爾去世 享年76歲  因「背景」無法讀大學  哈維爾1936年10月5日生於布拉格,由於父親是土木工程師,哈維爾在1951年完成義務教育後便因「階級出身」及「政治背景」的理由,而無法進入高等教育學校
  • 【新片資訊】《哈維爾》:捷克首任民選總統傳記片
    由捷克導演斯萊威克·霍拉克(Slávek Horák)執導的傳記電影《哈維爾》(Havel),即將於今年7月23日在捷克國內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東歐劇變後的捷克共和國首任民選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1936-2011)在成為總統前的經歷。
  • 捷克總統哈維爾:不痴迷搖滾音樂的劇作家不是一位好總統
    1993年到2002年間瓦茨拉夫·哈維爾擔任捷克共和國的總統。圖片來源:David Brauchli/Sygma via Getty Images/視覺中國1977年,一個叫做「宇宙塑料人」的搖滾樂隊的幾名成員被捕,依據捷克已經加入赫爾辛基人權條約的事實,哈維爾和他的朋友們發起了一場籤名營救運動,呼籲這個國家已有的憲法得到落實。
  • 哈維爾:一個真實的人
    這些看似矛盾的個人特質,都在哈維爾身上呈現著,端看我們怎樣審視他的文字甚或洞悉他的內心。而這一切,似乎都還遠未終結。  我本人曾多次接觸及近距離觀察哈維爾,許多片刻確實令人難忘。  一  第一次,1995年6月,那正是哈維爾的國際聲望如日中天的年頭,作為捷克總統的瓦茨拉夫.哈維爾,受邀成為哈佛大學年度畢業典禮的主講人,並被授予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 在布拉格遇見哈維爾
    2011年12月18日,捷克前總統、劇作家瓦茨拉夫·哈維爾(Václav Havel)辭世,享年75歲。 1990年,哈維爾經過自由選舉,當選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總統。其時,我還在僻遠的晉北礦區,每天下到地腹深處的硐室工作16小時。那天出礦井回家後,我從半導體收音機的短波頻率裡聽到哈維爾當選的消息。 六年後的深秋,我離開家鄉,到北京魯迅文學院讀書,第一次讀到哈維爾。
  • 捷克總統總理就同性婚姻法案分歧嚴重
    2006-02-13 11:24:12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孫希有   捷克總統克勞斯和總理帛琉貝克近日在是否籤署同性婚姻法問題上分歧嚴重
  • 貝嶺:哈維爾於政治中的抒情
    這時,陪同我的捷克查理大學漢學家羅然(Olga Lomova)教授告訴我,她要送一本哈維爾的圖像詩集給我,她說:「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中文讀者也應該有機會看到這本詩集。我們可以試著合作將它譯成中文嗎?」就這樣,在我後來在布拉格的短期居住中(1998年初春和1999年夏天),每次我和羅然都斷斷續續地一起工作一兩個星期,合作編譯這本名為《反符碼:哈維爾圖像詩集》的書。
  • 一生不羈放縱愛自由的捷克作家
    1969年1月16日,一位名叫Jan Palach的大學生為了抗議蘇聯的血腥鎮壓、維護國家主權,在聖瓦茨拉夫雕像前自焚。當年,哈維爾也曾站在這裡為自焚青年獻花。此起彼伏的示威遊行,在荷槍實彈的蘇聯軍隊前無畏上演。瓦茨拉夫廣場似乎一直都是捷克政治變遷的見證之地,在天鵝絨革命中,數以十萬計的捷克人民也正是在這裡一起搖起了手中的鑰匙。
  • 瓦茨拉夫廣場位於捷克首都,它見證了布拉格的歷史
    瓦茨拉夫廣場是捷克首都布拉格最重要的、日夜繁忙的貿易、社交中心,早是查理四世建立布拉格新城所規劃的三大市場之一,為了促進貿易交流,但隨著歷史的演變和社會的變遷,這裡漸漸地變成了人民表達對社會發展不滿的論壇這廣場見證了多次捷克人民抗議政府的示威遊行,也記載了人民保衛祖國獨立、抗議侵略的歷史事件,這廣場已經被賦予了一些獨特的意義。
  • 被總統批「小男孩的挑釁」,捷克議長上電視:「訪臺」期間...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侯佳欣】捷克參議長維斯特奇爾8月率團「訪臺」,在捷克國內政壇也引發批評聲音。9月6日,捷克總統澤曼、總理巴比什與維斯特奇爾在新聞節目中同臺。在遭到總統的批評之後,維斯特奇爾辯稱「訪臺」是已故捷克前議長庫貝拉生前所想,「訪臺」並不違反一中原則,自己在「訪臺」期間也從未說臺灣是「獨立國家」。據臺灣「中央社」、中時新聞網報導,捷克總統澤曼、總理巴比什與維斯特奇爾9月6日在捷克電視臺Prima與CNNPrima NEWS所辦的政論節目「Party」中同臺發聲。
  • 被總統批幼稚,捷克議長上電視狡辯從未承認「臺灣」,媒體:剛拿了蔡...
    巴比什強調不同意維斯特奇爾這趟「訪臺」,已故捷克總統哈維爾 (Vaclav Havel)在任時也沒到過臺灣,哈維爾也尊重「一中原則」。令島內綠媒大跌眼鏡的是,維斯特奇爾在電視節目中一方面推卸責任聲稱「訪臺」是已故捷克前議長庫貝拉 (Jaroslav Kubera)生前所想,另一方面表明「『訪臺』並不違反『一中原則』」,自己從未承認臺灣是所謂「獨立國家」。
  • 捷克著名漢學家克拉爾逝世
    新華社布拉格6月23日電(記者 王義)捷克查理大學22日發布消息說,捷克著名漢學家、文學家、翻譯家奧德日赫·克拉爾(中文名王和達)21日逝世,享年87歲。  克拉爾1930年9月13日出生於布拉格,自幼喜愛文學,尤其熱衷於中國文學。1949年,他考入查理大學,主修中文,從此開啟漢學研究生涯。
  • 中世紀的波西米亞王國,默默無聞的捷克,這兩者究竟有何關聯?
    而捷克就是斯拉夫人的後裔。而捷克發展許久以後與中世紀的波西米亞又有些什麼關係呢?845年即有14名捷克貴族前往瑞根斯堡晉見路易二世接受天主教。傳教士西裡爾和美多德兄弟前來傳教時,使東正教得到了大量百姓的信奉。公元906年,普舍美斯王朝的宗主國大摩拉維亞公國遭受匈牙利人的進攻後,開始瓦解。而波希米亞王國則開始逐步擴大疆域,包括了斯洛伐克及西裡西亞等地。921年,弗拉季斯拉夫一世逝世,13歲的瓦茨拉夫一世繼承爵位。
  • 關於捷克十個知識
    二、捷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薩莫公國,大摩拉維亞國、普舍美斯王朝又稱(布拉格公國)、盧森堡王朝、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相繼統治捷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捷克被德國佔領成立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保護國。二戰結束後,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相繼成立。
  • 捷克最值得一去的五大景點
    捷克共和國(捷克語: eská republika),簡稱"捷克",東面毗鄰斯洛伐克,南面接壤奧地利,北面鄰接波蘭,西面與德國相鄰,是位於歐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 78866 平方公裡,人口數量約 1056 萬,首都布拉格,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有"千塔之城"、"金色布拉格"等美稱。
  • 捷克人:捷克「鼴鼠」應擁抱中國「熊貓」 別錯過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用外交優先取代對華偏見 從「一帶一路」找到自身潛力當捷克「鼴鼠」擁抱中國「熊貓」應捷克共和國總統澤曼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3月28日至30日對捷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第一次訪問捷克。「這真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中國國家主席首次訪捷是捷中當前非常完美的雙邊關係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