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鼠疫,也稱為「黑死病」,是鼠疫桿菌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在人類歷史上,其危害慘烈給人類造成了巨大災難。鼠疫是一種典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體廣泛寄居在鼠類及旱獺等野生齧齒動物體內,由攜帶病菌的跳蚤叮咬引起人類鼠疫,從而發生腺鼠疫、肺鼠疫以及敗血症型鼠疫。
患有鼠疫的病人,會因嚴重的呼吸困難和缺氧,造成皮膚出血壞死,此外,患者的皮膚還會呈現紫黑色,因此人們也叫它「黑死病」。在鼠疫暴發流行期間,人和鼠皆會大量死亡,頓時間屍橫遍野,慘象絕倫。在人類歷史上,鼠疫就曾有三次大規模的流行。下面我們分別來介紹一下這三次鼠疫帶來的影響,以及平定的時間!
第一次鼠疫大流行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鼠疫爆發,是發生在東羅馬帝國(也稱拜佔庭帝國),因其版圖橫跨了歐、亞、非三大洲交界處,所以當鼠疫爆發之後,則自然而然流行於世界各地。此次鼠疫大流行發生的時間約為6世紀「查士丁尼」統治時期。在東羅馬帝國的歷史中,查士丁尼算是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但是其命運似乎並不太好。在他執政期間,就發生慘烈的鼠疫事件。
據史料記載,在鼠疫傳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當時叫拜佔庭)每天有大約五千到一萬人染病死亡,總死亡人數在二十萬以上。當時已經找不到足夠的墓地,所以屍體不得不堆在大街上,整個城市都散發著屍臭味。這次鼠疫致使君士坦丁堡超過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死亡,幾乎摧毀了君士坦丁堡。
隨後這場鼠疫又開始向外傳播,一路抵達了西歐地區,此後又在地中海地區剽掠肆虐長達兩個世紀之久。人們將這一次鼠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541-542)」,它的流行使得歐洲南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喪命。此外,它在以後五六十年的時間裡又有幾起流行,前後預估死亡人數有一億人。關於此次鼠疫平定的時間並沒有明確的記載。
第二次鼠疫大流行
第二次大鼠疫大流行的時間是在公元14世紀20年代,一些史學家認為這次鼠疫的病原地在中國或中亞地區,並在隨後的數百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裡米亞半島(公元1346年傳入)。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的時候,流行病便從克裡米亞傳到了西歐和北非。
公元1348年,處於傳染病高峰的世界大城市之一的開羅,每天的死亡人數超過7000人。到了公元1349年,整個中東地區就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死於鼠疫,其中城市人口就有二分之一的人死亡。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1348年1月的時候,鼠疫便侵襲了威尼斯和熱那亞兩個著名的港口城市,隨後蔓延到整個義大利,其中佛羅倫斯受災最為嚴重,據記載,當時城裡面總計有9.5萬人,但死亡人數就超過5.5萬。到了1348年底的時候,英格蘭的南部地區也受到了侵害。
據統計,在1347—1351年間,這場鼠疫造成了超過7500萬人死亡,僅歐洲死亡人數超過2500萬。但是,這次鼠疫流行並沒有到此為止,在此後的四十年中,它又再一次發生,相繼傳播到德國北部和斯堪的維納亞半島,在之後又於公元1532年傳到俄羅斯西部。
最為嚴重的是,從1350年到1400年的歐洲人壽命從三十歲,一下縮短到了僅20歲。直到16世紀末期,歐洲每十年就會發生一次鼠疫流行高峰。可以說整個十六世紀到十七世紀,鼠疫仍然是威脅歐洲人生命的頭號元兇,造成了至少2500萬人死亡。
究其原因,這跟這段時間內的軍事行動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伊斯蘭的擴張、十字軍的東徵、奧斯曼帝國等軍事行動,都推動了鼠疫的傳播。公元1664年到1665年,英國倫敦再次發生了鼠疫大流行,而就是在這個時候,鼠疫才被正式命名為「黑死病」的。不過關於這場鼠疫的平息還頗具傳奇性,它是由於市區裡面發生特大火災之後,才得以平息。但第二次鼠疫大爆發,從十四世紀開始,一直到公元1800年左右才停止。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指的是於1855年源於中國雲南省的一場重大鼠疫事件。這次世界性的鼠疫大流行以傳播速度快、波及範圍廣超過前兩次而出名。鼠疫大概是在2世紀的時候從印度傳入,在宋元兩朝和明末時期都曾有過較大的流行。而本次發生的這場鼠疫,蔓延範圍十分廣泛,幾乎蔓延到了所有人居住的大陸,從雲南傳入到貴州、廣州、香港、福州、廈門等地,在當時僅這些地方就有十多萬人死亡。
此外,爆發於中國南方的這場鼠疫還迅速蔓延到了印度地區,到1900年的時候傳到了美國舊金山,甚至還波及到了歐洲和非洲,僅僅十年光景,就傳了七十七個港口六十多個國家。僅中國和印度,就有超過1200萬人死亡。
值得一提的是,在1910年到1911的時候,在北方又有從俄國傳入流行於東三省的鼠疫,此次鼠疫造成六萬多人死亡,一度出現「全村絕戶,重病必死」的慘狀。
為了應對東三省發生的鼠疫蔓延,清政府立即成立「京師防疫事務局」,並在山海關設立其檢驗所,進行海口檢疫。
此外,清政府還在當時的奉天(今日瀋陽市)設立了「萬國鼠疫研究會」,1911年的時候,又在哈爾濱建立了「鼠疫研究所」。在這兩個機構中,由著名的醫學家伍連德博士擔任研究會會長和研究所所長,他採取了控制交通、隔離疫區、火化屍體、建立醫院收治等有效防治措施,使得這場震驚中外的瘟疫僅不到4個月的時間就得到了控制。清政府為了表彰伍連德博士撲滅鼠疫大流行的功績,還授予他陸軍藍翎軍銜以及醫科進士,他甚至還被醫學界成為「鼠疫鬥士」。
據世界衛生組織透露,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一直持續到1959年,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個時候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數減到了200多個,雖然這一數字相對於死亡的人數來說還比較少,但是這也充分表明了,人類正在想方設法的抵制這種慘烈的疾病。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人類歷史上三次鼠疫大流行帶來的影響及平定的時間做的一個簡單概述。本文數據較多,如有錯誤之處,望讀者能及時指正!
參考文獻:《人見死鼠如見虎——鼠疫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