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記者 姜春媛 記者22日從北京市順義區防汛辦了解到,7月21日下午至夜間北京普降特大暴雨,順義區積極做好巡查、積水排除、交通疏導,未發生人員傷亡、城市運行受阻等問題。雨中和雨後及時組織雨情、水情及災情調查工作,經受住了本次強降雨的考驗。
7月21日,順義區出現一次自1994年7月12日以來最大的一次降雨過程,全區平均降雨量為212.7毫米,1994年7月12日全區平均降雨286.5毫米。最大雨量站為大孫各莊鎮,雨量為299毫米(94年為412毫米),最小雨量站是後沙峪鎮,雨量為167毫米,其中降雨量超過200毫米的有11個鎮,城區降雨量為192毫米,天竺降雨量為226.9毫米。在本次降雨過程中順義區大部分河道形成了徑流,水深大約在1至2米左右,全區各河道均在高水位運行。雨前,區防汛指揮部要求防汛與蓄水相結合,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多蓄水。雨中,區防指根據本次降雨的雨情和水情,合理調度,既保證了防汛安全,又確保了雨洪積蓄最大化。本次降雨全區共形成水資源量約2.2億立方米,初步統計,全區利用本次降水共集蓄雨洪約2663萬立方米。其中,各主要河道蓄水約1580萬立方米;全區湖泊、水庫蓄水約83萬立方米;中小河道閘壩、坑塘攔蓄雨洪約1000萬立方米。
據了解,在暴雨前,7月20日下午,順義區防汛指揮部接到北京市防指下發的《關於做好應對強降雨天氣的緊急通知》後,主管副區長張曉峰非常重視,並做出重要指示,安排部署了應對7月21日強降雨天氣的工作。區防汛辦按照領導批示精神,將《關於做好應對強降雨天氣的緊急通知》下發到全區各鎮、街道、經濟功能區、相關委辦局及分指揮部,要求其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順義區各防汛相關單位於7月21日前已做好了強降雨天氣應對的各項準備工作。下午15時30分,北京市委常委牛有成召開視頻會議後,張曉峰副區長強調,各單位要按照分工,明確責任,細化分工,紮實做好各項應對降雨的準備工作;19點,張曉峰副區長召開成員單位領導緊急會議強調:防汛辦、各單位要加強值守,保持通訊暢通,密切注意天氣變化,供銷社、商委準備好搶險物資、建委要組織好搶險隊伍,其它單位人員全部到崗到位,並做好雨中巡查工作。
本次降雨過程中,順義區領導深入各防汛重點部位及易積水點親自巡查,並作出重要指示。各分指揮部、各鎮、各街道、各經濟功能區及各成員單位積極行動,自覺在各自轄區、管片巡查,遇有險情及時聯繫搶險隊伍進行排除。據初步統計,本次降雨全區共出動人員8000餘人次,車輛1000餘輛,動用推土機、挖掘機、發電機、水泵等機械設備300餘臺次。城區積水較嚴重的為光明北街雙興小區東側和金漢綠港餐飲街路段,水深0.5米左右,順義區防指副指揮、副區長張曉峰,順義區防指副指揮、順義區水務局局長李守義和城區防汛分指揮部副指揮、市政市容委主任李國新現場親自指揮,採取了應急排水、專人盯守、設立警示牌、疏導交通等一系列措施,積水於23時左右基本排除。因短時雨量較強,首都機場公共區部分路段出現積水情況,最高積水400毫米;東湖、西湖、小中河水位一度趨於飽和狀態,首都機場集團公司、股份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及時到場組織搶險排水及車輛導改工作,並與順義區防汛辦進行聯動,順義區防汛辦副主任、水務局副局長康建龍,空港服務中心副主任、機場外圍分指揮部梁玉成等同志到場進行協調和指導,採取將小中河首閘關閉,向潮白河分流,減小機場排水壓力,並出動兩支搶險隊伍(恆宇建築公司搶險隊和龍雲工程公司搶險隊),協助機場共同進行道路排水作業,緩解了機場重點區域的排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