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也過了十幾個屠妖節了,但卻從沒認真地好好地走一走小印度,可今年我好像對印度文化突然有了興趣,屠妖節前去了兩次小印度,重新見識了小印度之五彩繽紛、原汁原味的印度市井風情,每次去都逛到腿腳酸痛,可離開時卻都覺得意猶未盡還沒逛夠,呵呵!
第一撥小印度觀光團出發,我和項姐、閔小妹三位姐妹相約在小印度地鐵站不見不散,閔小妹是學導遊的,對印度文化有一種狂熱的熱愛,她自告奮勇來給我們講解,因為還有年幼的兒子,她領著女傭、抱著兒子來給我們義務講解,好有愛!
我們第一站來到小印度最漂亮的房子——陳東齡故居,這裡是小印度最後的華人住宅,這座房子感覺把世間所有的色彩都用上了,陳東齡是一位當年在小印度開糖廠的華商。
這座建築離陳東齡故居不遠,如果不是閔小妹解說,我還以為是座印度風格的辦公樓呢,原來這就是北印度廟,它的形式跟我們在新加坡看到的其他有很多雕塑門頭的南印度廟完全不同。
陳東齡故居對面的熟食攤位,印度食物最為大家熟知的就是印度餅了,不過這位正在做的不是印度拋餅,而是一種類似山東煎餅的大薄餅。
小印度的大街兩旁很多大大小小的金店,印度人民對黃金的熱愛追捧也是全世界出了名的,印度是世界黃金消費大國。
為了配合主題,我們來到大拱廊市場裡各自先買了件印度裝,接下來就可以全程穿著照相了,印度裝普遍價低質劣,也就是穿一下玩玩兒了,屠妖節市場裡花團錦簇、熙熙攘攘。
這就是印度傳統的Henna手繪,可說是一種無痛紋身,是用天然的植物花葉製成的粉末在身體上彩繪,也可用來染頭髮和指甲,不過我只是擺個POSE,並沒有讓她真畫哦。
我們來到大拱廊市場旁的印度文化博物館,這座博物館剛建成兩年左右,裡面的展品涵蓋了新加坡印度人的歷史、宗教、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後面的展品是一座印度放貸人家的華麗精細的木雕大門。
從博物館出來,原本晴朗的天空下起了小雨,剛好也到了午餐時間,我們的午餐也是純印度的——拋餅、拉茶、咖喱羊肉、咖喱雞肉,反正全是咖喱。閔小妹下午還有安排,吃完飯就帶著兒子和女傭先走了。
閔小妹走了,我和項姐接著逛,發現了一家規模很大的紗麗店,裡面賣的都是一塊塊的紗麗,也可以從一匹布上現扯一塊,而且屠妖節搞促銷,很多都打半價,請這位店員先幫我們穿一件看看效果,感覺不錯哦。
紗麗是5.5米長的一塊布料,先系在身上,再捏折,再纏裹在身上,我們居然也學會了穿紗麗,一塊布就是一件衣服,都不用裁剪縫紉,太方便了,忍不住一人買了一塊,一般的也就二十來塊錢一塊,好便宜。
買了紗麗,再來逛街,這回穿的可是自己的紗麗哦,姐兒倆逛到腳痛才各自回家。
十天之後的9月29日,我和老公一起扛著三腳架和單眼相機再來小印度,剛好趕上一個晴朗的下午,這回我們走街串巷,深入挖掘小印度,收穫不少美拍。
屠妖節前的小印度,街道上掛起璀璨的燈飾,人群熙熙攘攘,商店擺滿色彩繽紛的物品,很多新加坡印度裔的當地居民和外來人員到小印度集市來採購過節物品,節慶的喜悅瀰漫大街小巷。
老公不喜歡逛商店,所以我們主要是走街串巷,拍攝具有歷史韻味的老店屋。回去後,老公發了兩組小印度的街拍在他的微博上,隨後均被「新加坡眼」官方微博轉發,好給力。
這是從印度文化博物館內俯瞰小印度——一片面積非常大的歷史保留街區。
繽紛豔麗的色彩是小印度最大的看點。
街角古老的店屋,用色好大膽。
遊走大街小巷的還有三輪車隊,這很像在北京什剎海地區的「胡同遊」,不過人力三輪車不太一樣,北京的人力三輪車是騎車人在前、遊客在後,小印度的人力三輪車是騎車人和遊客並排,雖然更佔寬度空間,不過說起話來倒是方便。
有了御用攝影師,咱也收穫不少靚照,好開心!
小印度街頭居然還有古老的基督教堂,叫甘榜加卜衛理教堂,也是同屬我們衛理公會的教堂。
這就是被譽為「星星童話般的回教清真寺」阿都卡夫清真寺,遠處那座現代化的高樓是森林大廈,主要是賣電子產品的。
似乎找不到一個角度來把這座清真寺完整地拍下來,因為它的佔地面積太大了。
真像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小印度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攤販售賣各種鮮花串成的花環,空氣中散發著各種香料混合的味道。
洋蔥、土豆、西紅柿,這是印度族裔的三大主要蔬菜,也是最便宜的「大路菜」,每餐都少不了的,所以街邊的店鋪和超市把這三樣菜擺在了顯著位置。
各種印度風情的街頭壁畫也是小印度的一大特色,這幅壁畫名字叫「Traditional Trades of Little India」(小印度的傳統生意)。
在這幅壁畫前居然還抓拍到了新加坡日益減少的」阿拉古尼」(收廢品的人)。
色彩絢麗的街頭壁畫
我們在小印度的寬街窄巷裡遊蕩了整整一個下午,可謂一次小印度深度遊了。
在小印度吃過晚餐,等來了華燈初上。
我們之所以消磨了一個下午,就是為了欣賞拍攝這重頭大戲——夜晚的小印度屠妖節彩燈。因為屠妖節又稱為排燈節,是慶祝光明戰勝黑暗、正義擊敗邪惡的節日。
如同一年一度烏節路的聖誕彩燈、牛車水的春節和中秋彩燈、芽籠士乃的開齋節彩燈,小印度的屠妖節彩燈也是新加坡節慶活動的一大亮點。
吉祥的大象元素在屠妖節的燈飾上隨處可見。
這裡是小印度的主要街道實龍崗路,整條大街流光溢彩、如夢似幻。
入夜的屠妖節集市上,各種節日商品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
亮燈後的街頭出現了不少和我們一樣的攝影發燒友,扛著全副裝備來拍小印度之夜。
精彩紛呈的小印度之行,感覺不出國就逛了趟印度,棒棒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