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港:蒹葭蒼蒼溯遊去,一徑蘆花到竹籬

2020-09-06 瀟湘晨報

△靖港的老溈水入湘江口附近,是觀賞湘江景致和對岸銅官的天然觀景臺,此處看覺華山的線條最為美妙。

△日落後的靖港唯美如齊己詩。

靖港無疑是湘江潭州段古鎮群落裡最耀眼的明珠。從銅官去靖港,如今是可以開車過去的,但我更想坐一隻渡船過去,哪怕是一隻筏子也好。這樣更適合想像從前那「蒹葭蒼蒼」的蘆葦蕩裡絕美風光。在一輪漸圓的秋月下吟誦它的名字,有一種反差萌,明明是歷史上發生過不少驚心動魄的戰役,也曾作為相對的深水碼頭,商賈如雲、帆影不絕,卻取了這麼個靜美的名字。就像那種令人好奇的女子,分明是美貌的外在和勁烈的性子,卻每每要和你聊著歲月靜好。也許,這正是一種絢麗之後的樸素心願。

溈水入湘,蘆葦蕩裡盡風光

我曾問過山哥這樣的儼然以本地人態度生活在這裡的嚮導級人物,您覺得靖港最有標誌性的地方,最值得稱道的是什麼,他認真說了一小時。當然我記得他首先提到的是,蘆葦蕩。

他的回答令人神往起從前靖港的樣子。「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從詩經裡走出來的蘆葦,在唐詩宋詞裡「水繞蘆花月滿船」,曾幾何時也是靖港的自然風光標誌。也是,從前這裡是溈水入湘江口,因為蘆葦蕩的美景實在令人印象深刻,溈水的這一段甚至被稱為「蘆江」。

唐初大將李靖在這個曾經叫「溈水港」的地方紮營,不知道他去江陵戰梁王蕭銑,又駐守湘江的時間有多長,總之大家都說靖港的得名是因他而起,明《一統志》載:「唐李靖討蕭銑駐兵於此。」而清同治年間《長沙縣治》云:「唐李靖駐兵於此,秋毫無犯,百姓德之,名曰靖港,以志不忘。」後人的說法還需要繼續考證,但是它反映了三個事實,一個是靖港是溈水入湘江口,二是靖港是北方南下的水運交通要塞,三是此地屬兵家必爭與紮營之地,蓋因此地富庶,可依附的物質條件好。另外就是,那極富視覺美感的蘆葦蕩,或許還利於伏兵。

其實小時候我是對靖港有印象的,因為我就有一位姨父是省供銷系統的管理層,他就常年駐在靖港。這是有歷史淵源的。靖港鎮的鎮,是副區級的鄉鎮,不是一般的鄉鎮印象裡的鎮。如果說我曾寫過的潮宗街是長沙米市,那還是供應一座城市的米市,而靖港這裡的米市,作為省內四大米市之一,是湖南出口糧食的碼頭,還是淮鹽的主要經銷口岸。在水運為主的年代,靖港以天然良港的優勢,上寧鄉、去長沙、發湘潭、下嶽陽、通廣西,得以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省繁盛三鎮,素有「小漢口」之稱。1933年,建置長沙縣直屬鎮。1938年長沙大火後,更是直接驅使經商者投奔距長沙30公裡的靖港。「船到靖江口,順風都不走」,非得虛名。哪怕是計劃經濟時代的設置,也是有著市場經濟和優良歷史基礎在先。1957年溈水河改道由新康(鄉)注入湘江,水運也逐漸被陸運取代,靖港的碼頭逐漸安靜;建了電排站後,淹水和內澇也得到緩解。

書生舉兵,一生奔走平亂世

不是所有能帶兵打仗的將軍都能被稱為軍事家,而傳說令靖港得名的李靖就是。另一位在靖港領兵打仗的人,除了被稱為政治家也被稱為戰略家,那就是近代湖南人傲嬌的曾國藩

靖港絕對是令曾國藩終身難忘的地方。清鹹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後石祥禎率軍挺進湖南,先後攻佔嶽州、湘陰、靖港等地,聲勢浩大。曾國藩和他創立的近2萬人的湘軍終於等來了大顯身手的良機。然而洞庭湖上的波濤洶湧,和太平天國軍隊的伏擊策略,讓他首戰即慘敗,兩度跳水自殺,後被部下章壽麟救起並相勸,才繼續堅持戰鬥,並走出了一條可以照汗青的晚清名臣之路。也許靖港蘆葦蕩裡的戰鬥歷程對曾國藩的洗禮,足以支撐他繼續行走在晚清風雲變幻的官場。無可爭議的是,從靖港這裡開始讓「湘軍」兩個字熠熠生輝,哪怕它的番號隨著歷史的發展被實質取消,仍然被延伸引用到幾乎任意領域裡的湖南人團隊代稱。

靖港雖然發生過很多戰役,然而那些戰役的出發點卻是為了平定亂世。懷著統一天下安邦興國理想的人們,一生在戰場與官場奔走,並非嗜好戰爭與傾軋,只為盡匹夫之責,求得一個讀書人心目中的理想國。靖港這樣的地理位置與名字,配得起在此留名、在歷史上著名的人們的思想與才華。

我走在靖港的街頭,清風吹過,兩岸楊柳依依。隨著溈水的改道、水運被取代,這裡相較歷史煙雲中的繁華已經十足安靜了。我希望以靖港為代表的所有的湘江古鎮群落,都能成為歷史的活字本、地理的立體書、民俗的風情園、詩歌的傳唱室,它們理應有各自獨特的氣質,而又有著天然親密的關係譜,萬不可只有大同小異的商業街,清一色掛著塑料燈管的紅燈籠。這是我身為湖南人,對這片土地寄予美好期待的樸素心願。

文、圖/溪客(專欄作者,插畫師,攝影師)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靖港:蒹葭蒼蒼溯遊去,一徑蘆花到竹籬
    從銅官去靖港,如今是可以開車過去的,但我更想坐一隻渡船過去,哪怕是一隻筏子也好。這樣更適合想像從前那「蒹葭蒼蒼」的蘆葦蕩裡絕美風光。在一輪漸圓的秋月下吟誦它的名字,有一種反差萌,明明是歷史上發生過不少驚心動魄的戰役,也曾作為相對的深水碼頭,商賈如雲、帆影不絕,卻取了這麼個靜美的名字。就像那種令人好奇的女子,分明是美貌的外在和勁烈的性子,卻每每要和你聊著歲月靜好。也許,這正是一種絢麗之後的樸素心願。
  • 雲南昌寧:蒹葭蒼蒼知秋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到了,走在昌寧的綠水青山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夏日殘留的暑氣正逐漸消失,天氣漸漸轉涼。茶韻公園水邊的蘆葦,已一片蒼蒼茫茫,秋意隨著涼風悄然來到身旁。秋風拂過,成熟的蘆花種子打開早已備好的絨傘,乘風飛向理想的遠方,沒有留戀沒有憂傷,瀟瀟灑灑紛紛揚揚。蘆花開在秋風起舞的日子裡,白白的、柔柔的花,無聲證明著自己的美。走在蘆花間,柔軟的蘆花讓秋日時光也變得溫暖柔和了起來。
  • 蒹葭蒼蒼,蘆花飛舞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者,蘆葦也。蘆花綻放,自帶柔光特效,似花又似霧。 「白鳥悠悠自去,汀洲外、無限蒹葭。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攝影作品】
    初見這片蘆花,腦海裡立刻浮現出先秦佚名的《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叢之,道阻且躋。溯遊叢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叢之,道阻且右。溯遊叢之,宛在水中沚。
  • 「家在保山」蒹葭蒼蒼知秋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白露到了,走在雲南保山昌寧的綠水青山之間,似乎能感受到夏日殘留的暑氣正逐漸消失,天氣漸漸轉涼。茶韻公園水邊的蘆葦,已一片蒼蒼茫茫,秋日的味道隨著涼風悄然來到身旁。
  • 蒹葭蒼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最喜歡吟誦《詩經·秦風》中的《蒹葭》,因而也最喜歡去河邊湖畔靜靜地守望蘆葦。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全文及翻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
    9月8日白露時節即將到來,不由讓人想起《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許多人都知道這句詩詞,但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 霜降詠蘆花
    蘆花1蘆花詩經裡的蒹葭萋萋、採採、蒼蒼蘆花2蒹葭春來發芽夏天葳蕤秋開蘆花蒹葭在春夏陪襯紅花蘆花在秋季演繹芳華大地添彩,人間文化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萋萋」「採採」義同。葳蕤:wēi ruí,指草木茂盛貌。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美景,在「滬」一方!
    shī 詩 jīng 經 jiān 蒹 jiā 葭 蒹葭蒼蒼
  • 【探索】蒹葭蒼蒼,在「滬」一方~上海這些蘆葦蕩等你來欣賞!
    【探索】蒹葭蒼蒼,在「滬」一方~上海這些蘆葦蕩等你來欣賞!市綠化市容局為大家推薦了黎安公園、吳淞炮臺灣國家溼地公園等滬上一些蘆葦美景地,想要拍照打卡的朋友們快來看看吧~蒹葭《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 白露: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古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總結出「白露」節氣的三大物候特點: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饈。意思是到了白露時節,鴻雁和燕子這一類候鳥會南飛避寒,其他的鳥類也會開始儲存乾果和糧食,為過冬做準備。其實白露的到來,不僅僅意味著鳥兒開始存儲糧食,收穫的季節也隨之越來越近了。
  • 《詩經》裡的植物,「蒹葭蒼蒼」裡的「蒹葭」是什麼植物?
    蒹葭蒼蒼的「蒹葭」出自《國風 ·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
  • 漢水源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一江漢水橫貫東西,眾多的大河小溪如飄帶,串起一個個山間盆地。自駕過處,崇山峻岭浸染碧綠,寬坦壩子四季花開,深山峽谷水潭如鏡……山環水繞處,碧水映野花;小橋流水間,亂林隱小村。留戀著眼前美景,舉起手中的相機,按動快門,定格成下擁有的美好。 漢水源頭,不僅有著千年歷史的古漢桂,民間更有「十裡定軍桂花香」的說法,人們廣植桂花樹,緬懷長眠在定軍山下的一代智星諸葛亮。
  • 蒹葭蒼蒼 候鳥翩飛 東平湖秋冬必賞
    正是賞蘆花的時候 迎著冬日暖陽 在水滸古鎮的山水間 找尋這一季蘆花的浪漫吧!東平湖蘆花美東平湖湖溼地公園蘆葦搖蕩 候鳥翩飛東平湖溼地屬北方罕見的大型湖灣溼地,溼地內港汊縱橫,魚躍鳥鳴,鷗鷺翻飛,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素有小洞庭之稱。
  • 蒹葭蒼蒼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最喜歡吟誦《詩經·秦風》中的《蒹葭》,因而也最喜歡去河邊湖畔靜靜地守望蘆葦。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古至今,《詩經》中的這句詠嘆,成為人們吟誦節氣與愛戀的絕美佳句。酷暑離去,秋意漸濃。面對無盡秋色,文人墨客的情懷落在層林盡染間,也落在沾滿清晨露珠的草木上。《蒹葭》 先秦· 《詩經·國風·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秋美人來啦
    0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當我們說到與「白露」相關的古詩,大部分人都會先聯想到「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全文及翻譯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什麼意思
    9月8日白露時節即將到來,不由讓人想起《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許多人都知道這句詩詞,但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詩經》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 《蒹葭》:不明言「愛」的情詩,全篇籠罩著愛而不得的憂傷
    《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這首詩的流傳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其主題歷來眾說紛紜。
  • 《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國風·秦風》蒹    葭蒹葭蒼蒼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3)蒼蒼:鮮明、茂盛貌。下文「萋萋」、「採採」義同。蒼蒼: 茂盛的樣子。 (4)為:凝結成。(5)所謂:所說的,此指所懷念的。(6)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7)一方:那一邊。(8)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遊」指順流而下。一說「洄」指彎曲的水道,「遊」指直流的水道。(9)從:追尋。(10)阻:險阻,(道路)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