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精讀《唐詩三百首》之杜甫《佳人》

2021-01-19 謝小樓

佳人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花,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通釋

這首詩,寫於乾元二年(759),此時已是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五年,杜甫不得已辭掉了華州司功參軍的職務,為生計所迫,來到了邊遠的秦州。杜甫對大唐竭忠盡力,然竟淪落到棄官漂泊的窘境。這首詩正寫於這樣的情境之下,因此,對於此詩的作意,清人黃生認為:「偶有此人,有此事,適切放臣之感,故作此詩。」

詩題佳人,章燮《唐詩三百首註疏》註:「司馬相如長門賦: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遙以自娛。此為陳皇后見廢而作,詩題正取之。」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絕代有佳人,語出漢李延年《北方有佳人》:「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唐避李世民名諱,改「世」為「代」。絕代,一代之絕無僅有者。幽居,隱居。《禮記·儒行》:「幽居而不淫。」空谷,幽深的山谷。《詩經·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

有位冠絕當代的美人,隱居在幽深的山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良家子,有社會地位的人家的子女,古代女子也叫子。零落,身世飄零,家道淪落。依草木,依傍山間的草木,指居住在山中,應上「幽居在空谷」。

她說自己本來是有社會地位的人家的子女,如今家道淪落,身世飄零,只能居住在這空谷之中。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關中,函谷關以西的地區,指長安一帶。喪亂,指安史之亂安祿山攻陷長安。

前些年關中戰亂連連,兄弟一輩都在戰亂中被殺害。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官高,補出此「良家子」是出於官宦人家。

官位再高又有什麼用,還不是無人收葬屍骨。章燮《唐詩三百首註疏》云:「此言親戚不足依,富貴不足恃也。」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世情,世態人情。惡,厭惡,嫌棄。衰歇,衰敗失勢。轉燭,燭火隨風轉動,飄搖不定,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世態炎涼,世人總是嫌棄衰敗了的家族,世間萬事,就像風中的燭火,飄搖不定,變幻無常。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夫婿,古時妻子對人也稱丈夫為夫婿。輕薄兒,猶言浪蕩子,薄情郎,丈夫喜新厭舊,故曰。

丈夫是一個薄情的人,他又娶了一位花容玉貎的新人。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合昏,即夜合花,又名合歡花,朝開夜合,故曰「知時」。鴛鴦,水鳥,這種鳥雌雄永不分離。

合歡樹尚且知道朝開夜合應時卷舒,鴛鴦鳥尚且知道雌雄相隨而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但,只。可是我的丈夫只看得到新人的歡笑,卻聽不到他這個曾經的妻子的哭泣。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這兩句詩,有兩種解法,一是山喻丈夫,泉喻佳人。婦人在夫家,為丈夫所愛,世人便認為就像山間的泉水,是清的;婦人為丈夫所棄,不在夫家,世人便認為就像出山的泉水,是濁的。二是,雖被丈夫遺棄,但為丈夫守貞但是清的,若改節,便是濁的。

我認為,這兩句詩是古詩中的起興手法,接下來的內容是寫佳人的生活狀況,佳人幽居空谷,於是杜甫便用山中常見的事物泉水起興。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賣珠,貧困以典當為生。牽蘿,用《楚辭·湘夫人》「網薜藶兮為帷」句意,蘿也是一種香草,取其芳潔之意。

侍女典當珠飾回來,又牽藤蘿來修葺茅屋。

摘花不插花,採柏動盈掬。動,動輒,常常。掬,音居,兩手捧取叫掬。

摘取花兒卻不插雲鬢,採柏子為實,常常滿握。摘花不插花,說明無心打扮,柏子味苦,卻常常採滿一把,有清苦自甘,甘苦自知意。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翠袖,指代佳人衣著。修竹,竹有節而挺立,此以修竹襯佳人,表達出佳人的堅貞操守。

天氣寒冷,她依然衣衫單薄,夕陽西下,她獨倚修竹。

賞析

這首詩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即一二句,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絕代有佳人寫其色,幽居在空谷寫其德。這兩句總領全篇,而「幽居」二字可為此詩詩眼,全詩的內容都在圍繞佳人幽居的原因,幽居的狀況來寫。

第二部分從「自雲良家子」到「那聞舊人哭」,這一部分以佳人自述的視角,寫出佳人幽居的原因。這一部分又分為兩層,第一層從「自雲良家子」到「不得收骨肉」,寫佳人家族淪落;第二層從「世情惡衰歇」到「那聞舊人哭」,寫佳人被丈夫遺棄。

佳人為什麼會幽居空谷?佳人本來是官宦人家的子女,有有權有勢的兄弟,可是,時逢亂世,兄弟都在戰亂中死去,佳人也就變成孤苦無依的女子。

沒有了兄弟,不是還有丈夫嗎?然而,世人都是趨炎附勢之徒,佳人家族淪落,她的丈夫轉眼就將她遺棄,娶了新人,可見當初,她的丈夫也不是看中了她的美貎,而是看中了她背後的權勢。

家族淪落,無親人相依,又被丈夫遺棄,還得受世人的誤解與譏笑,面對這樣的人生境遇,佳人又當如何自處?

第三部分從「在山泉水清」到結尾,這一部分用第三人稱視角描寫佳人清高自持的幽居狀況。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杜甫山中常見的泉水起興,興中含比,比則喻佳人因被丈夫遺棄而被世人妄論清濁,或喻佳人雖被丈夫遺棄,但不改節為濁,而願守貞為清,承接上文;興則點出佳人幽居的境況,引出下文。

《絸齋詩談》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古腰鎖法,雲橫山腰,似斷不斷,此所以妙。

接下來,杜甫描寫了佳人幽居生活的境況,她生活清貧,只能典當為生,她住的藤蘿修葺的茅屋,吃的是山中的柏子,穿的是單薄的衣衫。

在這一部分,詩人並沒有議論佳人的品性,而是描寫她清貧的生活,借蘿、柏子、修竹這些芳草嘉樹,從側面烘託出佳人高潔自持的形象。

《網師園唐詩箋》云:「在山泉水清「至末。落落寫來,不著議論,而神韻彌雋。

感發

關於這首詩,有人說確實有這樣一位佳人,不過杜甫在寫這位佳人的時候,融合了對自己的人生境遇的感慨,也有人說,其實根本就沒有這樣一位佳人,杜甫不過是用棄婦詩這一題材,來表達自己的人生境遇。

其實,這都不重要,杜甫這首詩不論是不是真的在寫一位佳人,都有在抒發他自己的人生感慨,而我們讀這首詩,也不必在乎是不是真有這麼一位佳人,因為我們讀詩,也是為了抒解我們的人生感慨。

這首詩雖然是在寫一位被丈夫遺棄了的佳人,但它的內在卻表達出了人類的一種共通的情感。

試問,誰沒有過世態炎涼的感慨?誰沒有過人生窮困的境遇?誰沒有過被人遺棄的感覺?

那麼,當我們面對這樣的人生境遇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能做到像詩中的佳人那樣堅守自持呢?

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堅強,不過,當我們面對「世情惡衰歇,萬事如轉燭」的人生境遇時,讀一讀這樣的詩,是不是也能給我們的內心帶來一絲堅守的力量呢?

文 | 謝小樓

相關焦點

  •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精讀《唐詩三百首》之杜甫《佳人》
    佳人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花,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唐詩閒讀:「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木婉清的師父(母親),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號叫「幽谷客」(實際上她的江湖名號叫修羅刀秦紅棉),她同樣也是美人遺世而獨立的,「幽谷客」這個名字,金庸先生在書中告訴我們有典故的,出自杜甫的一首詩《佳人》,今天我們就來讀這首詩,全詩如下:
  • 唐詩三百首|08杜甫《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佳人【唐】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2注釋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喪亂:死亡和禍亂,指遭逢安史之亂。官高:指娘家官階高。骨肉:指遭難的兄弟。轉燭:燭火隨風轉動,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 唐詩閒讀:「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是文學作品裡的典型人物類別,比如金庸先生小說裡典型的幽谷佳人:1、《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前期的古墓生活,是封閉環境下的佳人,後期的絕情谷底生活也是典型的空谷佳人;2、《天龍八部》裡大理鎮南王段正淳的情人,木婉清的師父(母親),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號叫「幽谷客」(實際上她的江湖名號叫修羅刀秦紅棉),她同樣也是美人遺世而獨立的,「幽谷客」這個名字,金庸先生在書中告訴我們有典故的,出自杜甫的一首詩《佳人
  • 讀杜甫《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學寫作
    自古以來,吟詠美人的詩作就有很多,而杜甫的《佳人》卻因其格調高雅,成為名篇!《佳人》作於759年秋季,安史之亂發生後的第五年。詩人刻畫了一個貴族夫人因戰亂而命運悲慘,卻終不改其志的美人形象。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形容她的一生: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佳人身居華樓,享無事之憂;無奈戰亂之下,華樓轟塌。家族四裂,兄弟身死,夫婿再得新人,無奈被棄。
  •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用這些詩來形容李子柒,詩美景美人更美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看到李子柒在深山中的畫面就立馬想到兩首佳人詩,杜甫的《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和《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子柒生活在四川,群山環繞,所以我們這樣來形容她——「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這麼一位佳人。
  • 【佳人】佳人原文_佳人賞析_杜甫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親子網
    佳人原文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佳人注釋  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  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喪亂:死亡和禍亂,指遭逢安史之亂。  官高:指娘家官階高。
  • 杜甫 佳人
    杜甫 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 唐詩《佳人》賞析,杜甫少有專詠美人的詩,而這一首感人至深
    唐詩《佳人》賞析近讀《唐詩三百首》,翻開《佳人》一篇我頗感意外,沒想到杜甫會寫出如此纏綿悱惻的詩句。詩聖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由於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加上戰亂流離,他的詩作具有沉鬱的特點。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詩中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全詩詩人一以佳人自寓,「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將女子的美,品味的高與幽居環境點出。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
  • 【高清攝影】第236期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高清攝影】第236期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用這些詩來形容李子柒,詩美景美人更美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看到李子柒在深山中的畫面就立馬想到兩首佳人詩,杜甫的《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和《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子柒生活在四川,群山環繞,所以我們這樣來形容她——「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這麼一位佳人。
  • 亂世中,隱居在空谷幽蘭間的一股清流——杜甫《佳人》
    《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 杜甫的《佳人》,高潔又堅韌,堪稱大唐亂世佳人,遭遇令人惋惜
    他最著名的當屬「三吏」、「三別」,將自己的所見所聞,用詩歌的方式記錄下來,為我們還原了大唐最真實的人物風貌。每首詩就是一個故事,每首詩都有鮮活的人物形象,正是如此,杜甫才受到了後世的尊敬和喜愛。杜甫的詩中大都是關懷著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很少描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但是杜甫眾多詩中卻有一首另類,描繪了一位絕代佳人:《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詩中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全詩詩人一以佳人自寓,「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將女子的美,品味的高與幽居環境點出。襯出佳人的孤寂,點出佳人命運之悲,處境之苦,隱含著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慨嘆。
  • 杜甫《佳人》賞析 詩中佳人絕世獨立
    杜甫《佳人》這首詩作於乾元二年(759年),詩人從洛陽回華州,不久之後棄官移家。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①,零落依草木。良家子:有身份地位的好人家的女子。古代女子也叫「子」。② 關中:潼關以西,陝南地區。這裡指唐朝都城長安。昔:往昔,當年。喪亂:安史之亂。③ 官高:遭殺戮的兄弟都是大官。與前句「良家」所指相呼應。我的兄弟們都慘遭殺戮,我又不幸被丈夫遺棄。但就算他們沒有遭難又能如何?喪亂中他們也無法收留我。
  • 林黛玉形象與杜甫筆下的落魄佳人
    這其中,可能就包括了杜甫詩中塑造的「佳人」形象。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林黛玉的性格處境:大觀園中,林黛玉的美超逸出塵,在寶玉心中,「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早認定她是自己唯一的知己,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 學習唐詩「佳人」杜甫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 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 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 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 ,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 牽蘿補茅屋。
  • 杜甫詩作《佳人》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
    佳人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翻譯】:有一個美豔絕代的佳人, 隱居在僻靜的深山野谷。她說:「我是良家的女子, 零落漂泊才與草木依附。【評析】: 這首詩是寫一個在戰亂時被遺棄的女子的不幸遭遇。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 活的苦水,幽居空谷,與草木為鄰,立志守節,宛若山泉。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 的精神,實在值得謳歌。全詩文筆委婉,纏綿悱惻,繪聲如泣如訴,繪影楚楚動人。「在山泉水清,出山 泉水濁」深寓生活哲理。
  • 杜甫《佳人》賞析 寫實與寫意的結合
    杜甫《佳人》這首詩作於乾元二年(759年),詩人從洛陽回華州,不久之後棄官移家。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①,零落依草木。良家子:有身份地位的好人家的女子。古代女子也叫「子」。② 關中:潼關以西,陝南地區。這裡指唐朝都城長安。昔:往昔,當年。喪亂:安史之亂。③ 官高:遭殺戮的兄弟都是大官。與前句「良家」所指相呼應。我的兄弟們都慘遭殺戮,我又不幸被丈夫遺棄。但就算他們沒有遭難又能如何?喪亂中他們也無法收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