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閒讀:「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2021-01-19 談藝錄

今天接著讀杜甫的詩。

早年張藝謀先生曾拍過一部電影,電影名字叫《十面埋伏》,中間有一段章子怡主演的歌舞,歌中唱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是漢代宮廷音樂家李延年創作的一首小詩,讚頌的是一位舉世無雙的絕色美女。一位絕世獨立的,與外界不產生聯繫的美女總是讓人浮想聯翩的,她從哪兒來,她的家人是誰,她成親了沒有,她在這裡做什麼……

(《十面埋伏》劇照)

「幽谷佳人」是文學作品裡的典型人物類別,比如金庸先生小說裡典型的幽谷佳人:1、《神鵰俠侶》裡的小龍女,前期的古墓生活,是封閉環境下的佳人,後期的絕情谷底生活也是典型的空谷佳人;2、《天龍八部》裡大理鎮南王段正淳的情人,木婉清的師父(母親),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號叫「幽谷客」(實際上她的江湖名號叫修羅刀秦紅棉),她同樣也是美人遺世而獨立的,「幽谷客」這個名字,金庸先生在書中告訴我們有典故的,出自杜甫的一首詩《佳人》,今天我們就來讀這首詩,全詩如下:

(《天龍八部》書影)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這是一位絕代佳人,所謂的絕代,指的是冠絕當代,舉世無雙;獨自幽居在空空的山谷之內。佳人自己訴說自己的身世:「良家子」,指名門清白之家,「零落」指飄零淪落,「依草木」指的是住在山林之中。佳人自稱是出身名門的清白女子,飄零淪落在荒山野林之中。

(詩意圖)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所謂的關中,指指函谷關以西的地區,在這裡指的是長安。喪亂:死亡和禍亂,結合當下的情景,指的當然是「安史之亂」。所謂的「官高」指佳人娘家官階高。骨肉:指佳人遭難的兄弟。「安史之亂」爆發之後,關中一帶戰火連天,自己的兄弟也慘遭殺戮。官高祿厚又有什麼用處,連他們的骸骨都沒能收進墳墓。這兩段寫佳人的家庭狀況。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轉燭,指燭火隨風轉動,用來比喻世事變化無常。世間萬事變像燭火隨風轉動一樣變化無常,薄情寡義的丈夫厭棄了我,愛上了貌美如玉的美麗新婦。

(夜合花)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合昏指的是夜合花,這種花樹姿小巧玲瓏,夏季開出綠白色球狀小花,晝開夜閉,幽香清雅。夜合花因為晨開夜閉,在中國古文化裡一般用來代指親密、友好,特別是夫妻之間相親相愛之情以及愉悅、歡聚的美好心情等。鴛鴦中的鴛指雄鳥,鴦指雌鳥,因為人們見到的鴛鴦都是出雙入對的,所以它們是經常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和神話傳說中的鳥類,人們常用鴛鴦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夜合花知道什麼時間開什麼時間閉合,鴛鴦從來不獨宿,現在丈夫的眼裡現在只有新人的笑容,哪裡還聽得到我的悲傷哭聲,以上八句是佳人的情感狀態,這是見到佳人必然要聯想到的問題。

(鴛鴦)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大山裡的泉水清澈明亮,出山後泉水就染上汙濁。這兩句類似《詩經》或者是信天遊的起興句,象徵佳人為了保持自己清純的品格,不願意走出山林,她寧願堅守山谷清貧的生活。佳人在等待著她的侍女變賣珍珠回來(她們已經窮困到需要變賣飾品才能過活),回來做什麼呢?牽起藤蘿修補破漏的茅屋,這幾句描摹的是佳人的生活現狀。

(日暮倚修竹)

「摘花不插發,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佳人是清貧的,但佳人是愛美的,她摘花不是為了插在頭上改變容貌,她因為喜愛柏樹的忠貞品質而盡情的採摘。寒冷的天氣裡佳人只穿著薄薄的衣衫,在黃昏時斜倚在青竹旁邊。這一組裡,柏樹、竹子,都是有品格象徵意義的,讚美的是佳人的品質,當然,也寫佳人的清貧。

(詩意圖)

匯總一下,佳人是美麗的,命運是悲慘的,情操是高潔的。一般認為,這首詩作於公元759年秋天,那是「安史之亂」暴發之後的第五個年頭了,此時的杜甫已經從華州司功參軍的職位上辭了下來,一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翻過隴山,到了邊遠的秦州艱苦過活。我們知道,他在這裡除了接受侄子杜佐和其他朋友的幫助獲得一些生活資料外,他還要去挖草藥賣了貼補家用或者山上採摘橡慄充飢,即便如此,他還是不能維持最低級的生活需求。

杜甫對於大唐朝廷,可謂竭心盡力,忠心耿耿,但卻只落了個棄官漂泊的局面,在此情境之下,《佳人》詩很可能是杜甫的自況,以佳人自比,杜甫本人多像是詩中的佳人啊!詩中的「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顯然也有對朝廷十分的不滿;當然,也可能是杜甫真的遇到了這樣一位佳人,詩人聽她講了自己的故事之後,依照她的身世經歷寫成的。

(【唐詩閒讀】之142,圖片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精讀《唐詩三百首》之杜甫《佳人》
    佳人杜甫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摘花不插花,採柏動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用這些詩來形容李子柒,詩美景美人更美
    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看到李子柒在深山中的畫面就立馬想到兩首佳人詩,杜甫的《佳人》「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和《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李子柒生活在四川,群山環繞,所以我們這樣來形容她——「南方有佳人,幽居在空谷」,你的心裡是否也住著這麼一位佳人。
  • 你不一定見過的水果花——橙子也開花「絕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
    細雨濛濛中的橙子花,清新秀麗,清雅脫俗,不覺讓人想到「絕代有佳人,幽居在深谷」。作為吃貨的你,一定知道橙子維c爆滿,清甜爽口,但橙子那潔白可人的「橙子花」,你可能就不曾見過了。一時對橙花有了興趣,便開始去加深對成橙花的了解。原來橙子花還有抗菌、抗痙攣、殺菌、增進細胞活力、除臭、柔軟皮膚、鎮定的作用。橙子花還有美白、保溼、淡斑的作用,適合乾性、敏感性及成熟型肌膚,有助於防紫外線,在照X光時,可用來保護皮膚。
  • 《天龍八部》——秦紅棉: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寂寞空谷,伊人獨立,晚風吹過她的長髮,倦鳥尚知歸巢,她痴痴盼望的那個人會不會來?遙想當年,修羅雙刀,快意恩仇。怎料二八芳華,遇到她生命中的劫數。彼時,她是不讓鬚眉的江湖女俠,他是英俊瀟灑的翩翩少年。她從此隱居空谷,不願形單影隻的自己看著別人成雙成對,更重要的是,她有了他的骨肉。她自稱「幽谷客」,幽怨婉轉控訴他的負心。十幾年後,他們的女兒出落的如花似玉。在崖上揭開面紗的一瞬間,驚豔了時光。當她和女兒出現在江邊竹屋中,看到阮星竹抱著阿朱冰冷的屍體失聲痛哭。
  • 詩歌語言:投築梁山城寨的亂石和幽居空谷的絕代佳人
    悅華對詩歌語言有兩個形象的譬喻:一是,投築梁山城寨的亂石;二是,幽居空居的絕代佳人。此篇就從這兩個方面談談詩歌語言方面的基礎知識。先把思維導圖放這裡,慢慢講給您聽。01投築梁山城寨的亂石海子在《以夢為馬》中有句詩:「此火為大,祖國的語言和亂石投築的梁山城寨」。
  • 一首詩寫盡了佳人的脫俗和清雅,杜甫《佳人》深度翻譯和賞析
    第二年七月,他毅然棄官,拖家帶口,客居秦州,在那裡負薪採橡慄,自給度日,《佳人》就寫於這一年的秋季。詩中寫一個亂世佳人被丈夫遺棄,幽居空谷,艱難度日。全詩詩人一以佳人自寓,「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將女子的美,品味的高與幽居環境點出。
  • 【佳人】佳人原文_佳人賞析_杜甫的詩_親子寶典_太平洋親子網
    佳人原文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雲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敗,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已如玉。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佳人注釋  絕代:冠絕當代,舉世無雙。佳人:貌美的女子。  幽居:靜處閨室,恬淡自守。  零落:飄零淪落。依草木:住在山林中。  喪亂:死亡和禍亂,指遭逢安史之亂。  官高:指娘家官階高。
  • 古詩詞吟詠美人絕代風華的十首驚豔之作
    古詩詞吟詠美人絕代風華的十首驚豔之作美,可以意會,卻難以言傳。按陶淵明的說法,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李延年歌(漢)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佳人難再得。簡評:這首詩以男人放棄城堡、放棄江山來寫北方佳人的絕代芳華,達到「驚天地泣鬼神」般的藝術效果,且被後世濃縮為「傾國傾城」這一經典成語。
  • 十二首描寫古代佳人的詩詞,生活多些美好,人生少點煩惱
    所以說我們都是佳人!愛自己吧,當然也不要忘記愛他人。下面精選十二首描寫古代佳人的詩詞,一起欣賞。1、李延年歌 李延年 漢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2、木蘭花 魏承班 唐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 唐詩閒讀:「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在唐詩的國度裡,有的是解釋不清的詩,比如李商隱的《無題》,除了語言上的用典使詩意幽遠難明,除了修辭上的指代隱喻不明,除了人的過度解讀,還有讀詩的人的不同立場,因此,讀唐詩好讀,寫讀唐詩的文章就費點事,因為總有人跟你的理解不一樣,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於是,這個系列的文章,還會硬著頭皮寫下去
  • 唐詩閒讀:「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有人對唐詩和宋詩的區別何在做了精彩的比喻,稱唐詩是「大風吹屁股,冷氣透膀胱」,從頭到尾的滿滿的「雄渾」,宋詩是「坡陡尿流急,坑深屎落遲」,從頭到尾的講求「義理」。這是話糙理不糙的比喻,看著粗俗,但卻準確。
  • 唐詩閒讀:「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因為職業的關係,我經常去參觀書法繪畫展,在參展的繪畫和書法作品中,以唐詩為題材的作品,王維的這首詩,是最常見的題材,可見這首詩實在是太有名了,先看全詩:(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唐詩閒讀:「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正是因為這種根本性的孤獨境遇,才有了愛的價值,愛的理由。人人都是孤兒,所以人人都渴望有人愛,都想要有人疼。」這是千古同理的事情,唐詩裡也有這樣的作品,就是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如果我們要找出盛唐的代表詩人,毫無疑問,他一定是李白,如果說盛唐在安史之亂中還隱約有盛世文學的些許影子,或者我們還可以再說說老杜,但老杜之後,盛唐就真的不在了,象崔顥說的「一去不復返」了。
  • 唐詩閒讀:「巫峽蒼蒼煙雨時,清猿啼在最高枝」
    非常不幸的是他又是一個既有安邦定國之才又有安邦定國之夢的人,這樣的人在不得意的境況之下,通常的結果就是萬般糾結,不盡苦痛。沒有才華的人不痛苦,有才華而不願入世的人不痛苦,偏偏劉禹錫是既有才華,同時又是願意入世的人,所以我們想:他該是痛苦的吧。
  • 唐詩閒讀:「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尼採有一句話:更高級的哲人獨處著,這並不是因為他想孤獨,而是因為在他的周圍找不到他的同類。偉大的靈魂,當他們孤獨時,其實都在找他們的同類,唐代的詩人們也是這樣的。哲學家,散文家周國平曾這樣討論孤獨與孤僻的區別:孤僻屬於弱者,孤獨屬於強者。兩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為懼怕受到傷害,後者是因為精神上的超群卓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