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現場
    昨天,在秦淮區苜蓿園大街南延高架橋上,一輛汽車在轉彎時撞上道路中間的隔離帶。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從2014年苜蓿園大街南延線通車,苜蓿園大街和石楊路「牽手」後,這裡已經發生多起事故。這處交通要道,為什麼會成為事故多發地?
    轎車撞上隔離欄,此前也有類似事故
    昨天早上7點,在秦淮區苜蓿園大街南延高架橋上,一輛大眾汽車從石楊路西延線上高架橋,在橋上急轉彎處,撞散了3塊水泥隔離墩,車頭受損嚴重,安全氣囊彈出,所幸無人員傷亡。8點左右,道路恢復通暢。交警正在調查處理中。
    高架橋開通後,這個轉彎處已發生過幾次事故:2014年11月10日,一輛轎車因轉彎時車速過快,撞飛兩塊水泥隔離墩;去年7月,一輛奧迪車在該處轉彎時越過隔離欄,衝到了外沿的備用車道上,同樣和車速過快有關。
    記者實地體驗:彎急,如果超速確實很危險
    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實地體驗。從苜蓿園大街上走光華路、友誼河路繞到石楊路上,在只等1次紅燈的情況下,要花10多分鐘,而走高架要快3到5分鐘。大部分開車人會選擇走高架。
    苜蓿園大街方向的高架入口處,設置有3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石楊路入口處設有5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上橋一小段後,又有一個3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也就是說,高架上明確限速30公裡/小時,但事實上,很多車輛上高架的時速要超出限速標準。
    記者分別以30公裡和45公裡兩種時速過轉彎處,這個幾乎為90°的急彎,開近了才能發現。以45公裡的時速過彎時,雖然做好準備,但車輛側傾明顯,而且較難保證路線穩定,如果有車輛並行,會更危險;而以30公裡時速過急彎則比較安全。上高架速度較快的車輛,需在急彎處急剎車,這無疑會提高事故發生機率。
    記者詢問了幾位司機,他們均表示,控制速度是必要的,但這個轉彎處也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是彎道角度的確有些急,其次不走近不容易看見。」一位司機說,「我覺得可以增設減速帶。」
    主管部門回應:
    轉彎處是交會路口
    整體施工尚未完成
    南部新城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轉彎很急是有原因的,「規劃裡,此路口為十字路口,有些工程要等相關單位搬遷後才能建設。這個急轉彎其實連接的是東側道路和北側道路。」
    她表示,向西和向南分別預留了缺口,將來分別通往石楊路二期(苜蓿園大街至大明路段)、苜蓿園大街一期工程(光華路至緯七路段),接江寧的天印大道,目前這兩處都尚未開通。
    另外,這名工作人員解釋,之所以沒有建立交,而選擇建十字路口,主要原因是拆遷難。她提到,由於整體施工尚未完成,這處高架還沒有交付交通管理部門。
    針對市民提出的增設減速帶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此前設立過減速帶,但考慮到有部分市民騎電動車違規上高架,減速帶容易導致危險發生,所以後來又將減速帶撤除了。」(吳胤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