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苜蓿園大街南延高架一處急轉彎屢屢坑人

2020-12-14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事故現場

&nbsp&nbsp&nbsp&nbsp昨天,在秦淮區苜蓿園大街南延高架橋上,一輛汽車在轉彎時撞上道路中間的隔離帶。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自從2014年苜蓿園大街南延線通車,苜蓿園大街和石楊路「牽手」後,這裡已經發生多起事故。這處交通要道,為什麼會成為事故多發地?

&nbsp&nbsp&nbsp&nbsp轎車撞上隔離欄,此前也有類似事故

&nbsp&nbsp&nbsp&nbsp昨天早上7點,在秦淮區苜蓿園大街南延高架橋上,一輛大眾汽車從石楊路西延線上高架橋,在橋上急轉彎處,撞散了3塊水泥隔離墩,車頭受損嚴重,安全氣囊彈出,所幸無人員傷亡。8點左右,道路恢復通暢。交警正在調查處理中。

&nbsp&nbsp&nbsp&nbsp高架橋開通後,這個轉彎處已發生過幾次事故:2014年11月10日,一輛轎車因轉彎時車速過快,撞飛兩塊水泥隔離墩;去年7月,一輛奧迪車在該處轉彎時越過隔離欄,衝到了外沿的備用車道上,同樣和車速過快有關。

&nbsp&nbsp&nbsp&nbsp記者實地體驗:彎急,如果超速確實很危險

&nbsp&nbsp&nbsp&nbsp現代快報記者進行了實地體驗。從苜蓿園大街上走光華路、友誼河路繞到石楊路上,在只等1次紅燈的情況下,要花10多分鐘,而走高架要快3到5分鐘。大部分開車人會選擇走高架。

&nbsp&nbsp&nbsp&nbsp苜蓿園大街方向的高架入口處,設置有3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石楊路入口處設有5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上橋一小段後,又有一個30公裡/小時的限速牌。也就是說,高架上明確限速30公裡/小時,但事實上,很多車輛上高架的時速要超出限速標準。

&nbsp&nbsp&nbsp&nbsp記者分別以30公裡和45公裡兩種時速過轉彎處,這個幾乎為90°的急彎,開近了才能發現。以45公裡的時速過彎時,雖然做好準備,但車輛側傾明顯,而且較難保證路線穩定,如果有車輛並行,會更危險;而以30公裡時速過急彎則比較安全。上高架速度較快的車輛,需在急彎處急剎車,這無疑會提高事故發生機率。

&nbsp&nbsp&nbsp&nbsp記者詢問了幾位司機,他們均表示,控制速度是必要的,但這個轉彎處也存在「先天不足」,「首先是彎道角度的確有些急,其次不走近不容易看見。」一位司機說,「我覺得可以增設減速帶。」

&nbsp&nbsp&nbsp&nbsp主管部門回應:

&nbsp&nbsp&nbsp&nbsp轉彎處是交會路口

&nbsp&nbsp&nbsp&nbsp整體施工尚未完成

&nbsp&nbsp&nbsp&nbsp南部新城管委會工作人員告訴現代快報記者,這個轉彎很急是有原因的,「規劃裡,此路口為十字路口,有些工程要等相關單位搬遷後才能建設。這個急轉彎其實連接的是東側道路和北側道路。」

&nbsp&nbsp&nbsp&nbsp她表示,向西和向南分別預留了缺口,將來分別通往石楊路二期(苜蓿園大街至大明路段)、苜蓿園大街一期工程(光華路至緯七路段),接江寧的天印大道,目前這兩處都尚未開通。

&nbsp&nbsp&nbsp&nbsp另外,這名工作人員解釋,之所以沒有建立交,而選擇建十字路口,主要原因是拆遷難。她提到,由於整體施工尚未完成,這處高架還沒有交付交通管理部門。

&nbsp&nbsp&nbsp&nbsp針對市民提出的增設減速帶問題,該工作人員表示,「此前設立過減速帶,但考慮到有部分市民騎電動車違規上高架,減速帶容易導致危險發生,所以後來又將減速帶撤除了。」(吳胤喆)

相關焦點

  • 南京應天大街高架東延、苜蓿園大街南延即將建成通車 卡子門有望...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邵丹 攝  記者昨日從相關部門獲悉,隨著本月底緯七路東進工程(應天大街高架東延)的收尾,一堵小半個城的卡子門、雙橋門地區將率先受益,幾乎天天堵的卡子門有望不卡了,從主城尤其是河西地區前往江寧、寧杭高速、繞城公路將更便捷。
  • 打卡那些鮮為人知的南京歷史「苜蓿園」
    打卡六朝古都,分享鮮為人知的南京歷史,馬巷公子帶你走馬觀花。苜蓿園南京城東中山門外有一條南北向的道路,名為「苜蓿園大街」。這條道路在南京城的知名度並不高,而街名中「苜蓿」這兩個字更會難倒不少人。那麼,「苜蓿園」這個地名是怎麼來的呢?
  • 濟南二環東路高架南延 BRT無軌電車將繞城
    掃清障礙東西展翼  高架環城    【二環西路高架完工之後並未就此止步,而是繼續向南延伸。二環南路高架動工並確定了向東延伸的方案。濟南高架繞城的路網已經從設想一步步變成現實。今年省城還將開工順河高架南延以及二環東路南延工程。】  二環東路高架南延 BRT無軌電車將繞城    2013年可以稱之為濟南的高架年。
  • 【獨家】石家莊和平路高架東延曝新進展 東北板塊「騰飛」在即
    在近日,據銀河房產了解,《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2018年工作要點》中提到和平路高架東延工程,內容如下:完成東二環南延、建華大街南延、和平路高架東延等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啟動建設解放大街,打通南二環東延、中華大街南延等10條斷頭路,切實填補路網空白,提高通行能力,疏通「主動脈」,暢通「微循環」。
  • 濟南順河高架南延最新消息進展 南延工程什麼時候恢復通車
    記者從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獲悉,經過二千餘名建設者315天的全飽和施工,順河高架南延一期高架工程英雄山路段橋梁主體全部完工,12月31號晚10點恢復通車。   順河高架南延承擔著城區快速路網連接功能及主城區對外進出交通的快速集散任務,是緩解城市交通擁堵,實現「中疏」發展戰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 南京新街口再建地下通道 貫通德基廣場與艾尚天地
    今年三季度,有望開建緯七路東進工程的響水河橋至苜蓿園大街段,長約1400米;同時完成苜蓿園大街至高橋門立交段徵地拆遷工作,適時啟動該段工程建設,長約1250米。而紅山路快速化改造,即城東幹道北延工程也將啟動前期研究。
  • 濟南順河高架南延隧道預計2020年春節貫通!文明施工「濟南經驗」將...
    (英雄山立交至南繞城高速)隧道路段處,該工程按照《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規範》組織實施,打造「綠色、智慧、文明、開放」的道路施工樣板,形成了城市道路文明施工的「濟南經驗」,這一經驗有望在全省推廣。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建設處副處長厲建川:「濟南全市道路施工,如果全部使用3D綠植噴繪取代人工草皮圍擋,僅這一項預計每年節約投資約7000萬到8000萬,從節約的角度來講,《規範》的確值得推廣。」同時,記者在順河高架南延工程隧道處觀察到,在施工地周圍花草亮麗,路面整潔,時有灑水車在道路周圍抑塵。工地變「透明」市民監督全過程
  • 南延線可能增設「成墟路站」
    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俞加康代表專家組提出建議:南延線竹山路站與天印大道間應增設一站,原定投資額69.9億元將調整為72億,每公裡平均造價也從3.89億元增加為4.01億元。  全線配22列A形車  根據專家組的評估意見,最後確定的南延線走向自安德門站沿寧丹路南下,線路全長17.95公裡,其中地下線12.30km,高架線5.65km。全線設車站12座(不含安德門站),其中地下車站8座,高架車站4座。考慮到與一號線正線的匹配,一號線南延線將選用地鐵標準中空間最大的A形車,這種列車車寬達到3米,車高3.8米。
  • 雄楚大街「全程高架」方案聽證獲通過
    曾提出三種方案:一是以長距離連續高架為主;二是長距離下穿隧道;三是地面拓寬。因雄楚大街兩側的高檔建築、大型單位和社區已基本成形,若選擇下穿隧道和地面拓寬的方式,拆遷量太大。綜合拆遷量、規劃紅線寬度、施工難度、建築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最終確定了推薦「連續高架」方案。
  • 濟南西外環高架南延工程環評公示
    原標題:濟南西外環高架南延工程環評公示   大眾網濟南8月21日訊(見習記者 鄭紅麗)大眾網記者從濟南市公路管理局獲悉,19日起,濟廣高速濟南連接線段店立交至繞城南線工程的基本情況及主要環境影響和採取的汙染防治措施等內容對外公示。
  • 南京主城跨區「斷頭路」建設最新進展公布
    截至目前,苜蓿園大街—天印大道(繞城公路至區界段)、國際路—金盛路(機場二路至繞城公路段)、夾崗五路—學院路(大明路至繞城公路段)、惠民路改造、油坊橋立交改造等5個項目已經進場施工;機場二通道北段、馬高路等項目正在進行方案研究和前期手續辦理工作。此外,今年市建委還牽頭開展小微堵點改造項目。
  • 瀋陽在建地鐵:1號線東延、2號線南延、3號線、4號線、6號線
    2020年11月12日瀋陽地鐵二號線南延線首臺盾構機在沈本大街站順利始發,2號線南延線隧道區間施工正式啟動。預計明年6月實現全運路站-沈本大街站區間左線隧道洞通。
  • 濟南順河快速路南延12日開工(路線全程...
    全線採用「隧道+跨線橋+地面組合」形式設10處匝道、出入口各5處據介紹,工程北起英雄山立交,南至南繞城高速,全長5.1公裡,全線採用「隧道+跨線橋+地面組合」形式,設10處匝道、出入口各5處。濟南兩橫三縱快速路閉環成網據了解,順河高架作為濟南高架路的中樞神經,此前已進行過南延施工。
  • 肥城市城區道路(雞山橋、鳳山大街南延、孫牛路、文化南路東延、趙...
    肥城市城區道路(雞山橋、鳳山大街南延、孫牛路、文化南路東延、趙莊河)綠化工程及城區7條路路燈設施改造工程監理採購項目(自行採購)成交公告一、項目名稱:肥城市城區道路(雞山橋、鳳山大街南延、孫牛路、文化南路東延、
  • 出門見綠移步見景 南京城市綠化大變樣
    苜蓿園大街:楊絮紛飛惹人惱   4月11日下午,雨後放晴、空氣清新,適宜騎自行車外出。可當記者騎行至苜蓿園大街時,麻煩來了,一團團白色的楊絮迎面撲來,不僅眯了眼睛,還嗆得喉鼻難受。   家住苜蓿園大街第六幹休所的李成發告訴記者,道路沿線居民區很多,公園、綠化配套也很完善,但是到了春天景色最美的時候,很多人卻不敢出來散步,「楊絮太多了,出門得把頭臉裹嚴實才行。有些居民皮膚過敏、呼吸道過敏,年年都要遭罪。」    不過,記者了解到,近期啟動的苜蓿園大街環境綜合整治,將把沿線92株楊樹全部伐除,替換成香樟、欒樹等優良樹種,徹底解決楊絮擾民問題。
  • 地鐵一號線南延有望增設「成墟路站」
    南京日報報導(通訊員 謝寧 記者 黃偉清)昨天,《南京地鐵一號線南延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專家委員會評估,專家組在宣讀評估意見時建議,在竹山路站與天印大道站之間,增設一個地鐵站。  據介紹,此次評估會議由國家發改委委託中諮公司在寧主持,來自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8位專家一致通過對《可研報告》的評估,這意味著地鐵南延線確定走「寧溧路」方案,其中從起點寧丹路站至竹山路站8個地鐵站為地下站,此後4個地鐵站為高架站。
  • 大家關心的1號線南延和2號線東延相關招標公告來了!
    其次,白紙黑字也都寫著是南京的1號線南延和2號線東延,而不是其他。 最後,看到是減振降噪設備採購,經常乘坐1號線和2號線的朋友們應該都能反應過來,確實要好好處理一下噪音問題了。
  • 3年內南京要打通30條跨區斷頭路 8條斷頭路已打通 6條已進場施工
    中國江蘇網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陳彥)城市路網不完善,不僅影響片區居民出行,更會在加重周邊道路擁堵同時影響區域經濟發展。去年8月,南京發布打通斷頭路三年計劃,如今一年將近,當初列入計劃的24個項目建設狀況如何,今年的計劃項目又進展到了哪一步?昨天交通部門通報了最新的相關情況。
  • 建設48條斷頭路 這道「填空題」南京要交「滿分卷」
    南報網訊本 該連接有序的路網,因為一條條「斷頭路」的存在,市民出行不得不繞遠,交通流一到這裡就擁塞,對此,不少人都有切身感受。「斷頭路」堪稱「卡脖子路」,就以城市東部主幹道苜蓿園大街為例,在道路南延改造完成之前就長期是一條「斷頭路」。當時,從中山門外一路南下,走到光華路便「戛然而止」,要想去往江寧方向,只能「迂迴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