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永不沉沒的武藏號!淪為美軍活靶子,72000噸巨艦神話破滅

2020-12-15 排頭文化館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最後的決戰階段。日軍的戰爭資源基本上消耗殆盡,海軍和空軍已經沒有和盟軍作戰的實力了。這年秋,尼米茲將軍率領太平洋艦隊向西橫行,麥克阿瑟將軍率領西南太平洋部隊猛攻,兩支美國勁旅成鉗形攻勢,似猛虎下山,迅速逼近日軍佔領的太平洋戰略要地——菲律賓。

日本必須破釜沉舟,決一死戰。他們於是制定了一套「勝利」計劃——美國艦隊一旦侵入日本的內圈據點,殘存的日本海軍就傾巢而出,誓死迎擊。沒想到日本的超級戰列艦武藏號,成為了美國海軍的活靶子,被「圍毆」的場面確實震撼過癮。

10月22日晨8時,慄田健南海軍中將率由「大和」號、「武藏」號在內的5艘巨型戰列艦組成的中央艦隊向雷伊泰灣北部挺進;22日下午3時,志摩清英海軍中將率由10餘艘艦隻組成的南方艦隊駛離普羅乃港,取道蘇裡高海峽,從南路進擊雷伊泰灣;小澤治三郎海軍中將率僅存的4艘航空母艦,也於22日上午10時22分開始向雷伊泰灣東北的呂宋島附近海域大搖大擺地開進。

日軍的計劃是,首先由小澤的航空母艦艦隊將擔任空中掩護的哈爾西海軍中將的第3艦隊誘出雷伊泰灣,使其艦載機無法發揮作用。然後,慄田和志摩兩支艦隊成鉗形夾擊攻勢,趁美軍為萊特島運送增援部隊和補給時,一舉將其摧毀。

10月22日夜,美軍「飛魚」號偵察潛艇發現了慄田艦隊,並且馬上向哈爾西作了報告。隨後哈爾西指示,「飛魚」號呼喚同伴「鰷魚」號,一同尾隨慄田艦隊,並伺機攻佔。

23日凌晨,他撞上美海軍的鰷魚號和飛魚號兩艘潛艇。美軍第一次齊射就有4枚魚雷命中慄田的旗艦愛宕號,中將閣下不得不在溫暖的海水中泅水逃生。當他被一艘驅逐艦打撈起來時,他看到摩耶號已經爆炸沉沒。出徵還不到20個小時,慄田的10艘重巡洋艦就已經2沉1傷,只有7艘還有作戰能力。

憤怒的日軍開始攻擊美軍潛艇,美軍「飛魚」號潛艇在躲避中不小心觸礁沉沒。離雷伊泰灣還有2天航程,日軍不敢戀戰,只好鳴鑼收兵,調整隊形繼續前進。

23日的白天,慄田轉移到大和號上,這艘世界上最強大的炮艦無疑有助於他穩定情緒,他掌握了局勢。總的來說,他龐大的艦隊並沒有多大損失,大和和武藏兩艘超級戰列艦依然完好。而且夜幕降臨,美軍的飛機也暫時無法攻擊他。

上午9時左右,特混大隊的一架偵察機發現了正要進入錫布延海的慄田艦隊。10點38分,美軍第一攻擊波12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和18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慄田艦隊上空沒有一架飛機阻攔,只好靠艦上強大的防空火力來應付了。這使得海戰剛一開始,就有8架美機被擊毀,但美機的重點指向「武藏」號戰列艦。

「武藏」號是「大和」型巨型戰列艦,1937年動工,1942年底才下水。它的艦長263米,寬39米,滿載排水量為72000多噸,全艦大小火炮共計152門。該艦重鎧厚甲,裝甲厚達410毫米,與「大和」號一起,被稱為「永不沉沒的戰列艦」。

面對來勢洶洶的美機,「武藏」號上的152門大小火炮一起開火,在巨艦上空織成了一張密集的彈網,但仍不能阻擋美魚雷機的攻擊。不一會兒,就有3顆魚雷和33枚炸彈擊中了「武藏」號右舷。

12點整,36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和24架TB「復仇者」式魚雷攻擊機,在18架「惡婦」式戰鬥機的掩護下,對慄田艦隊進行了第2次空襲。只見在紛紛墜落的炸彈中,又有3枚重磅炸彈和2條魚雷擊中了「武藏」號,其中1枚穿透了兩層甲板後爆炸,造成巨大破壞。

12點22分,第3攻擊波的42架飛機又蜂擁而至,「武藏」號戰列艦再遭劫難,又有3條MK-13型新式魚雷擊中「武藏」號右舷,劇烈的爆炸幾乎把右舷的外裝甲全部撕裂,此後命中同一部位的4枚重磅炸彈使海水大量湧入,艦首開始下沉。

14時22分,60架美機又發起了第4次攻擊,「武藏」號戰列艦又被擊中,在命中8枚炸彈後,這艘巨艦的上層建築全部被破壞,艦首繼續下沉。

15時左右,近100架美機又前來光臨慄田中將的艦隊。美「企業」號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大隊長史密斯海軍中校,帶著12架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直撲「武藏」號,接著10架TBD「掠奪者」式魚雷攻擊機又呼嘯而來,頃刻間就有12枚重磅炸彈和11條MK-13型魚雷命中「武藏」號。15時55分,「武藏」號沉入海底。

相關焦點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英國人二戰之後,曾經輝煌的皇家海軍直接淪為了二流。而日本,仍然抱著自己的海戰思想死不撒手,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海戰思想的正確性,造出了一級站立在戰列艦頂端的巨艦:大和級戰列艦。一、還是需要戰列艦1898,美國人由於兼併了夏威夷,將自己的海軍勢力範圍擴展到了太平洋。這讓長期以來獨霸這片海域的日本人如鯁在喉。
  • 220架飛機,空襲5小時:二戰日本「武藏」號戰列艦的覆滅!
    1937年,「武藏」號於長崎造船廠開工建造,1942年8月竣工服役,建成後的「武藏」號性能 優良,不僅火力強大,而且防護力極強,被日本人譽為「永不沉沒的戰艦」。日本人一度希望憑藉「武藏」號和「大和」號的厚甲巨炮,能夠重創美國海軍,扭轉太平洋戰場的不利局勢,但日本人的美夢很快被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打破。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英國人二戰之後,曾經輝煌的皇家海軍直接淪為了二流。而日本,仍然抱著自己的海戰思想死不撒手,並且為了證明自己海戰思想的正確性,造出了一級站立在戰列艦頂端的巨艦:大和級戰列艦。 三、過時的大和級戰列艦 1941年12月16日,大和級首艦大和號服役;1942年8月5日,大和級二號艦武藏號服役。這兩艘超級巨艦的入列,並沒有改變日本人在海戰上的頹勢。此時的海上戰場已經變成了航母的天下,中途島海戰,美日兩國航母隔空對打,海面上往往還沒見到對方就已經開戰。
  •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怎麼沉沒的?滿載排水量比遼寧號都大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沉沒之際,爆炸產生幾千米高蘑菇雲,一共造成2000多人死亡,爆炸衝擊波還順帶摧毀幾架美軍偵察機。當時是遭到10枚魚雷和20來枚炸彈命中傾覆並引發爆炸沉沒的,沉沒在北緯30度海域日本九州鹿兒島上,它就是日本大和號戰列艦。
  • 二戰末期,日本妄圖用這4大黑科技武器翻盤,結果淪為笑柄
    作為二戰亞洲策源地的日本也沒閒著,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跟美軍交手吃了大虧,便寄希望於研發一些獨門武器,來扭轉戰局。決定戰爭勝負的絕不僅僅是幾件先進的武器,況且臨時抱佛腳,日本研發出的武器,不但沒能發揮作用,反而淪為了笑柄。超重型戰車諾門罕戰役的失利讓日本見識到了裝甲武器的重要性,加上在東南亞戰場上面對英美坦克的缺乏應對。
  • 二戰末期,日本妄圖用這4大黑科技武器翻盤,結果淪為笑柄
    作為二戰亞洲策源地的日本也沒閒著,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跟美軍交手吃了大虧,便寄希望於研發一些獨門武器,來扭轉戰局。決定戰爭勝負的絕不僅僅是幾件先進的武器,況且臨時抱佛腳,日本研發出的武器,不但沒能發揮作用,反而淪為了笑柄。超重型戰車諾門罕戰役的失利讓日本見識到了裝甲武器的重要性,加上在東南亞戰場上面對英美坦克的缺乏應對。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被擊穿了麼在1945年4月7日的最後一戰中,大和號並沒有見到過對方的戰列艦或者戰艦,因此,其水線位置的主裝甲帶,也就不存在被戰艦主炮彈擊穿的問題。而造成大和號沉沒的主要原因,是連續不斷的魚雷攻擊,造成了大量的進水,嚴重的威脅到了該艦的抗沉性,而魚雷攻擊的位置基本都在水線以下,雖然有防雷設計,不過其水線主裝甲帶以下裝甲厚度為200毫米到75毫米的遞減,而美軍使用魚雷的威力,也遠超當時設計大號時的防禦標準。
  • 號稱「永不沉沒」的鐵達尼號為何沉沒?都怪冰川
    馬上就是「鐵達尼號」客輪沉沒105年紀念日了。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客輪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開始它的處女航,目的地為美國紐約。4月14日深夜11點40分,「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2小時40分鐘後,船體斷裂成兩截,沉入海底,1500多名乘客葬身於冰冷的大西洋。
  • 數據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是否被擊穿
    大和號沉沒時,核心裝甲被擊穿了麼在1945年4月7日的最後一戰中,大和號並沒有見到過對方的戰列艦或者戰艦,因此,其水線位置的主裝甲帶,也就不存在被戰艦主炮彈擊穿的問題。而造成大和號沉沒的主要原因,是連續不斷的魚雷攻擊,造成了大量的進水,嚴重的威脅到了該艦的抗沉性,而魚雷攻擊的位置基本都在水線以下,雖然有防雷設計,不過其水線主裝甲帶以下裝甲厚度為200毫米到75毫米的遞減,而美軍使用魚雷的威力,也遠超當時設計大號時的防禦標準。
  • 日軍超級戰列艦「武藏」號:中看不中用的昭和馬鹿
    自1944年10月24日被美軍飛機炸沉以來,「武藏」號在錫布沿海沉睡了70年之久。當時日本只有吳工廠能生產460mm火炮和炮塔,而將巨艦從佐世保拖往吳港過於招搖,為此,日本海軍專門建造了一艘特種運輸艦「樫野」號,由該艦將9門主炮和3座炮塔秘密運至長崎,在那裡吊裝到「武藏」號上。1942年6-7月,全部設備皆已安裝完畢、艦員也已就位的「武藏」號在瀨戶內海進行了最後的試航和主炮試射,隨後於8月5日正式交付給海軍。「武藏」號剛完工時的外觀(1942年8月)。
  • 比睿號戰列艦沉沒記
    1942年11月13日10點20分,南太平洋薩沃島以北海面上,從美海軍亨德森機場起飛的9架魚雷機和6架戰鬥機發現了日本海軍比睿號戰列艦及其護航的驅逐艦,立即展開了圍剿戰。15架美機突然衝出掩護它們的雲層,從比睿號戰列艦的前方兩側進行魚雷攻擊,兩枚命中目標,將比睿號戰列艦的舵機炸毀。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號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共建造24艘,幫美國打贏太平洋海戰
    真正的航母只有約克城和企業號兩艘而已,而當時日本聯合艦隊光中途島海域就有4艘重型航母。美國急需建造重型航母抹平差距。 因此在當時,美軍士兵都稱埃塞克斯級航母為「永不沉沒的航母」。
  • 二戰日本真正意義上永不沉沒戰列艦長門號戰列艦
    說到日本的戰列艦,日本的大和級戰列艦是曾經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戰列艦,但卻不是日本民眾心目中的永不沉沒的戰列艦,因為當時日本大和級戰列艦從建造到下水服役一直都是保密進行的,所以日本民眾當時幾乎不知道日本在建造當時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戰列艦,1936年,日本拒絕在新的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
  • 美軍神話又破滅!兩艘醫療船全部爆發疫情,多名人員確診
    隨著美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數持續激增,連投入「抗疫」的美軍部隊也紛紛中招,「不可戰勝」的神話再次破滅,甚至淪為了笑柄。與美國疫情日益嚴峻「相匹配」的是,一向自詡「戰無不勝」的美軍,在新冠病毒面前也敗下陣來,而最新潰敗的美軍部隊原本該站在「抗疫」的第一線。據法新社4月14日的報導,正在洛杉磯「抗疫」的美國海軍 「仁慈」號醫院船爆出大量醫護人員感染者,至少有7名醫生或護士在新冠病毒的檢測中呈陽性。
  • 大和級戰列艦為何在美軍前不堪一擊?日這種設計「理念」或是主因
    遭到美軍艦載機攻擊的武藏號大和級戰列艦雖火力配置看似很強,但在它出現時,正是航空母艦發展迅速的時候。大和號戰列艦在試航的時候曾跑出27.46節的高速,但是在艦載機面前,航速再快也只是一隻速度極慢的獵物。
  • 日軍超級戰列艦「武藏」號:中看不中用的昭和馬鹿
    自1944年10月24日被美軍飛機炸沉以來,「武藏」號在錫布沿海沉睡了70年之久。當時日本只有吳工廠能生產460mm火炮和炮塔,而將巨艦從佐世保拖往吳港過於招搖,為此,日本海軍專門建造了一艘特種運輸艦「樫野」號,由該艦將9門主炮和3座炮塔秘密運至長崎,在那裡吊裝到「武藏」號上。1942年6-7月,全部設備皆已安裝完畢、艦員也已就位的「武藏」號在瀨戶內海進行了最後的試航和主炮試射,隨後於8月5日正式交付給海軍。「武藏」號剛完工時的外觀(1942年8月)。
  • 大和號戰列艦,最強的戰列艦,最豪華的旅館,美軍艦載機最貴靶船
    1937年,就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同一年,建造大和號和姊妹艦武藏號兩艘超級巨型戰列艦的計劃就被日本軍方提了出來,並很快得到付諸實施。為了避免洩露軍事機密,大和號建造的全過程都是在極其秘密中進行的,在所有能俯視到船塢的地方都加設了擋板。在大和號建造期間,日本海軍內部傳言,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萬裡長城,日本有大和號戰列艦,由此可見大和號巨型戰列艦在日本人心目中獨一無二的重要地位。
  • 號稱「永不沉沒」的航母,幫美國重創日本海軍,打贏太平洋海戰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就在日軍偷襲珍珠港半年後,美軍建造的新型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正式下水,這種航母是約克城航母的升級版,由於美軍在建造這種航母時採用了先進的技術並且優化了該航母的製造流程,所以"埃塞克斯"號的成本較低,價格在七千萬美金左右,這意味著美軍可以將此種航母批量生產,在二戰時期以及二戰結束之後,美軍共建造24艘埃塞克斯級航母,其中二戰時期共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