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日本妄圖用這4大黑科技武器翻盤,結果淪為笑柄

2021-01-12 文史群英會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倒騰出不少堪稱是那個年代的「黑科技武器」。作為二戰亞洲策源地的日本也沒閒著,特別是在太平洋戰場上跟美軍交手吃了大虧,便寄希望於研發一些獨門武器,來扭轉戰局。

決定戰爭勝負的絕不僅僅是幾件先進的武器,況且臨時抱佛腳,日本研發出的武器,不但沒能發揮作用,反而淪為了笑柄。

超重型戰車

諾門罕戰役的失利讓日本見識到了裝甲武器的重要性,加上在東南亞戰場上面對英美坦克的缺乏應對。日本陸軍才徹底認識到自身的落後,開始加速發展裝甲武器,於是便有了匪夷所思的超重型戰車研發計劃。

日本計劃研發兩款戰車,一款重達100噸,車身長10米,寬4.2米,高2.5米,最高設計時速25公裡;另一款戰車重達120噸,在前者的基礎上加強了裝甲厚度與火炮威力,整車的體積也有所擴大,車身長11米,高4米。

如此龐大的噸位與體積,遠遠望去簡直如同一棟會移動的樓房。這也暴露了日軍對裝甲武器發展方向的錯誤認識,一味地追求體積與重量上的龐大,而忽視了戰場上的實用性。

這兩款坦克,到二戰快結束時也沒有完全造出來。最後還是仿照德國的虎式坦克生產了一臺無法移動的樣車,最後不得不回爐化為鋼水。

大和號系列巨艦

與日本陸軍的落後時代不同,日本海軍一直緊跟時代潮流。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其海軍實力已位居全球第三。擁有包括戰列艦、航空母艦在內的所有軍艦種類。特別是大和與武藏兩艘超級戰列艦,每艘的排水量都在6萬噸以上,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比今天的中型航母還要龐大。抗戰爆發前,中國海軍所有軍艦加在一起也不過6萬噸,日本一艘大和軍艦可謂是蓋過一國。

大和號戰列艦完工前,日本新的超級大和號構想又隨之而生。新戰艦計劃標準排水量8.5萬噸,滿載排水量10萬噸,就其噸位而言與今天的大型航母已相差無幾。日本海軍初步確定前2艘軍艦命名為「紀伊」和「尾張」。不過隨著大和與武藏兩艘巨艦擊沉,新超級大和號的製造也不了了之。

日本版的B-29轟炸機

B-29是二戰時期最為龐大的轟炸機,它的出現改變了戰場上的局勢,美軍可以依靠著B-29轟炸機對日本進行遠途轟襲。在日本軍部的推動下,一款超級遠程戰略轟炸機計劃誕生了。

按照日本軍方的要求,這款戰略轟炸機自重50噸,最大起飛重量145噸,搭載乘員7人,最大時速720公裡,續航距離1.83萬公裡,可謂打遍全球。如果真的讓日本製造出這樣一款轟炸機,不止B-29要黯然失色,連後來的B-52戰機也要甘拜下風。

受限於技術水平以及有限的財力,該項目不得不在1944年中旬終止,以致連一架樣機都沒有生產出來。

潛水航母

隨著太平洋戰場上的不斷失利,日本航母葬身大海。日本海軍又產生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即讓航母潛入水中,然後突襲到敵軍後方發起突然襲擊。於是有了著名的伊-400級潛艇的誕生。這款潛艇水下滿載排水量6500噸,續航距離1.5萬海裡,每艘潛艇可搭載3架戰機。

這不僅是二戰時期最大的潛水艇,在核潛艇誕生之前,它的規模都是無可匹敵的。日本原計劃建造18艘該級別潛艇,但只生產出了3艘。第三艘潛艇造出來時已到了1945年7月末,距離日本投降不足一月。自然難以對戰局產生實質上的影響,日本戰敗後,這三艘軍艦成為了美軍的試驗艦。

這四款武器,有的生產出來,有的胎死腹中。即便是全部製造出來,以日本匱乏的財力與資源,根本無力支撐進行大規模的生產。因為脫離實際,這些武器投入到戰場上,也只會成為對手的活靶子!

相關焦點

  • 二戰德國黑科技有多猛?差點轟炸美國本土,因產能不足沒能翻盤
    在二戰末期,德國的戰敗已經不可逆轉了,當時希特勒將最後的翻盤希望,寄托在了當時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所研發的秘密武器V2飛彈身上,在那個時期,這款飛彈也是全球獨有的,足以稱得上是黑科技。據了解,在火箭的底部,有著一個巨大的引擎,使用酒精和液氧作為燃料推進,僅僅6分鐘V2飛彈就能從德國飛到英國倫敦,在當時全球其他國家只能使用轟炸機的情況下,德國的這款飛彈已經讓英國吃了不少苦頭。為此希特勒下令研發出一種遠程飛彈執行攻擊美國本土的任務,計劃待會「美國計劃」。
  • 二戰時期被擊沉的5大著名艦艇,俾斯麥令人惋惜,大和淪為笑柄!
    二戰時期被擊沉的5大著名艦艇,俾斯麥令人惋惜,大和淪為笑柄! 1941年3月8日,U-47號潛艇在暴風雨中襲擊英國船隊時被「 黑灌」 號驅逐艦發現,最終未能躲過厄運。
  • 為何有人認為二戰德國元首是「穿越者」?德國黑科技武器確實罕見
    二戰時期,德國的科技、工業等領先世界很多國家,至於這個事實,也都得到了每史學家與軍事研究者們都認可。根據一些史實資料與相關數據顯示,納粹德國巔峰時期的一些武器設計理念已經遠超那些老牌西方強國,較為保守的說,至少領先他們20年。
  • 二戰末期日本的瘋狂計劃,本土失敗就遷都中國
    眾所周知,二戰末期,日本為了抵抗盟國的反攻,曾制定出了一個「本土決戰」計劃,妄圖垂死掙扎。當然,我們現在知道,這個計劃後來在美國原子彈的威懾下失敗了。不過,我們不知道的是,其實日本當時還有一個預備計劃,一旦本土決戰失敗,就實行預備計劃。這個預備計劃是什麼呢?就是要遷都中國。
  • 二戰末期的日本,絕望之下為何瘋狂挖松樹根?
    二戰末期的日本,絕望之下為何瘋狂挖松樹根?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本流行著這樣一個口號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那就是「200根松樹根可以讓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小時」,也正是因為這個口號,讓二戰末期的日本國民開始了舉國瘋狂挖樹根的行動!
  • 二戰末期,若美國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東京,最終結果會怎樣?
    二戰末期,若美國將原子彈投放到日本東京,最終結果會怎樣?眾所周知,日本和德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將不少國家都拉入了戰爭的沼澤當中,日本雖然是個島國的,但是也很有野心,甚至居然還主動挑釁美國,在偷襲珍珠港事件爆發後,日本終於迎來了報應,美國直接向日本的廣島地區投放了一顆「小男孩」原子彈,當時廣島地區可以說是生靈塗炭,死亡無數,而就在爆發發生沒多久,美國再次向日本國內的長崎城市投放了「胖子」原子彈,日本在經歷了這兩次摧殘後,便決定投降。
  • 二戰時期的泰國,為何會淪為日本侵略戰爭的工具?
    諷刺的是,此時的日本正在爭取廢除西方國家在日本的領事裁判權,因此這一不平等要求更加引起泰國方面的不滿。然而,因為泰國的政治和軍隊依賴日本的建設幫助,所以泰國接受了日本的條約。泰國在這一時期向日本購買大量軍事武器。20世紀初,泰國得到日本修建的4搜魚雷艦和2搜驅逐艦。
  • 二戰時期美日差距有多大?美國:輕輕鬆鬆打贏日本
    二戰之中,日本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重創了美國海軍,妄圖打一個時間差,利用美國海軍無力再戰的這段時間打通東南亞到中東地區的石油運輸路線,並且實現和德軍的大匯合。
  • 妄圖平分世界的兩組國家,都以失敗收場
    不過分界線劃分之後,很快淪為了笑話,隨著英法的崛起,西葡兩國便走上了下坡路。如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經屬於比較低調的國家,除了體育消息之外,基本很少聽到這兩個國家的名字。所以不熟悉歷史的朋友很難想像,這兩個國家也曾妄圖平分世界。第二組,德國和日本。
  • KT淪為SKT充電寶?黑科技輕鬆擊敗KT,網友直言:Cuzz重做了!
    前不久SKT與KT的比賽受到很多玩家的關注,除了KT新一周能否打出亮眼表現的原因外,SKT上一周成績也不是特別出色,這場比賽的意義還是蠻大的。結果SKT以2-0的成績輕鬆擊敗KT,讓KT淪為了SKT充電寶,還有玩家直言Cuzz重做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印度高鐵開通第一天,民眾高喊超越中國,3天後淪為「笑柄」
    印度是一個人口大國,這一點跟中國很相似。此外,印度和中國同為發展中國家,在很多領域方面相差不多,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文化相對多元化,因此很多國家總是喜歡把我們相提並論,放在一起比較。不過從綜合國力上來看,印度跟中國相差很大,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們極具野心,一直想爭取成為常任理事國。
  • 二戰末期蘇軍已經拿下千島群島,蘇聯為什麼不一鼓作氣佔領日本?
    至於被日本佔據的滿洲、臺灣、澎湖列島要歸還中國,朝鮮半島則獨立,蘇聯也要拿回在日俄戰爭丟失的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很多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在二戰中所有的對日宣言都是中美英聯合發表的,蘇聯即便是參與其中,但是也絕不在文件上署名,這其中原因是由於當時的蘇聯並沒有對日本宣戰。雖然美蘇同處於反法西斯同盟,但是蘇聯在二戰的絕大部分時間內都與日本保持了和平。
  • 二戰日本十大名將,有一人打敗了麥克阿瑟,卻被稱為「懦夫」
    二戰時期,德國軍事人才如同群星薈萃,那日本又是怎麼樣的呢?來看看日本的十大名將都有誰吧。TOP、9 橫山勇橫山勇是日本二戰末期的名將,在第四次長沙會戰的時候攻下了長沙,並攻下了軍事重鎮衡陽,後又佔領零陵、全州。3天佔領桂州,在橫山勇的強悍作風下,日軍最終打通了大陸交通線;但此時的日本,已經危機重重。
  • 二戰最獨特的武器,直接引爆50米內地雷,為啥現在沒人用?
    到二戰,戰爭規模空前壯大,參戰國家高達61個,至少有21億人被捲入到戰爭中。隨著戰況日益激烈,世界各國都在積極研製先進的武器。二戰時期,各國都在忙著打仗,美國卻大發戰爭財,掙得盆滿缽滿。至此之後,美國研製的武器賣到世界各地,並且得到一致認可。二戰結束後,美國迅速崛起。經過這麼多年發展,美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軍事大國。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希特勒得到外星科技
    二戰時期,戰爭促使工業水平突飛猛進,尤其是武器製造水平,各種武器紛紛被研發出來。其中,納粹德國能夠肆掠在二戰戰場,靠的不僅是強大的軍隊,還有先進的科技水平。今天一起回顧下納粹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武器。 1、V-2火箭
  • 二戰時最大的潛艇,日本海軍當時最好武器之一,伊-400潛艇
    在二戰期間,大洋深處的「狼群戰術」被德國發揮得淋漓盡致,作為軸心國的日本,在潛艇方面也有很強的實力,日本就曾在二戰的時候,造出了當時最大潛艇伊-400潛艇。伊-400有多大呢?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也讓日本走上「工業時代」,從而進行了對外的侵略和擴張。日本在20年代末期就進行了潛艇的研究,當時泰國和日本的關係走到很近,從日本買走的幾艘潛艇,也讓當時泰國的潛艇部隊成為了「亞洲第二」。這說明當時日本在潛艇製造的水平還是非常先進的。
  • 7年花光千億家財,淪為笑柄
    不像這位首富,從中國首富走向沒落,7年時間花光千億家財,最終淪為笑柄。 他就是施正榮,原無錫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中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佼佼者,巔峰時期用5年時間成為了中國首富,財富最高達到了1230億元。創建的公司最高市值突破了100億美元,成為世界前三強的光伏企業。
  • "裝杯"過頭淪為笑柄,逼王實至名歸
    "裝杯"過頭淪為笑柄,逼王實至名歸 一提到裝杯,估計很多小夥伴就會直接想到這個詞的代言人——英雄聯盟職業選手阿水
  • 口徑大得嚇人,威力堪比重炮!二戰日本「黑科技神器」97式迫擊炮
    而事實上,日本在二戰期間卻另闢蹊徑,偏在迫擊炮的口徑上做的很大,通過重型火力來壓制敵方。另外,20世紀初的日軍格局還停留在中國東北,平坦且視界良好的平原地形,步兵炮的作用遠超過迫擊炮,這也是日本陸軍發展迫擊炮落後當時世界其他軍事強國的主要原因。 隨著918事變爆發,日本從東北南下的野心日益膨脹,在與中方部隊的一系列衝突中,日軍認識到了迫擊炮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未來要侵佔中國,勢必會在華北、華南乃至西部等丘陵、山地、城市乃至高原地區作戰,這個時候的步兵炮就無法發揮射程優勢。
  • 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
    原標題:臺灣出口大陸屢創紀錄民進黨「兩岸脫鉤論」成笑柄(日月談)臺灣今年前11個月對大陸(含香港)出口佔比達43.8%,刷新近10年來最高紀錄。這放在國民黨執政時期,早被扣上「親中賣臺」的帽子一百回了。想當年,臺灣對大陸出口佔比39%之際,民進黨就對馬英九當局罵破了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