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世界系列:拜佔庭服飾 多元服飾文化元素的融合

2020-12-24 樂藝會

早期羅馬人信奉斯多葛主義,提倡簡樸、順從自然的生活觀,加之受生產力水平的限制,他們的穿著比較簡單樸素,通常是一件短袖內衣加一件長袍。

內衣由單幅衣料開個圓口,形似現今的 T 恤,長及膝,腰上系帶。

長袍以一大塊半圓形的衣料縫製,圓心開口,披在肩上,讓兩邊自然下垂。女性的穿著亦大致如此。

有時,她們會在內衣外加一有袖花袍,穿上披肩方巾或披風衫。

典型服飾的類別

拜佔庭帝國時期流行的服裝樣式主要包括:達爾瑪提卡和帕魯達門託姆。

達爾瑪提卡(Dulmatica)是男女穿用的主要服裝樣式,由丘尼卡演變而來,衣身寬肥。

帕魯達門託姆,一種方形大鬥篷,古羅馬軍用外套樣式,與達爾瑪提卡搭配穿用。權貴為顯示尊貴,在右肩上用很大的寶石別針或扣子扣住面料兩端。

整幅布裁成十字開對摺,或由兩塊T字開布縫合,中間留領口,領口兩側肩處開始到裙下擺,有兩條帶狀紋飾,兩袖很長。

初期的達爾瑪提卡淳樸寬大,後期的達爾瑪提卡可以顯現出女子身體的自然形,男子穿的達爾瑪提卡則袖子變窄,衣服轉向合體。

帕魯達門託姆(Paludamentum)是一種方形大鬥篷,沿用古羅馬軍用外套式樣,用長方形織物製作,與達爾瑪提卡搭配穿用。

裝飾華麗,權貴穿用。通常情況下,權貴會在右肩上用很大的寶石別針或扣子將面料的兩端別住。

多元文化的融合

社會形態的變革和歷史的進步也會及時反映在服裝上。

拜佔庭文化既延續了古羅馬帝國的文明,同時又融入了新生的基督教精神,也融合了濃厚的東方元素。

在這種多元文化背景的影響下,拜佔庭服飾也深受影響。

首先是對古希臘、古羅馬服裝的繼承。

受希臘和羅馬人的影響,拜佔庭的服裝款式也比較簡單,最主要的款式就是T形的達爾瑪提卡,與古羅馬的貫頭衣一脈相承。

達爾瑪提卡幾乎沒有性別的區分,製作也非常簡單,就是把布料裁成十字形,在正中交叉的地方挖出一個洞作為領口,然後把側縫和袖縫縫合。

此外,拜佔庭的官員穿的帕魯達門託姆也頗具羅馬特色。

帕魯達門託姆將名貴面料披裹在身上,形成方形鬥篷,在右肩處用金屬飾扣固定,從右側露出裡面的長衫,讓長衫的顏色和刺繡紋樣顯露出來,延續了古羅馬時期的貴族化風格。

帕魯達門託姆,一種方形大鬥篷,古羅馬軍用外套樣式,與達爾馬提卡搭配穿用。權貴為顯示尊貴,在右肩上用很大的寶石別針或扣子扣住面料兩端。

其次是基督教的影響。

隨著基督教的傳入,拜佔庭服飾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變得日益呆板保守,不僅失去了傳統的自然美,還給人一種否定人的存在的宗教色彩。

在這裡,基督教的「禁欲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開放的結構消失了,無論男女都幾乎不袒露肌膚,女子甚至還要遮住臉和手,而男子在長袍中還要穿短褲。

人們的身體被層層疊疊的服裝包裹得嚴嚴實實,男女的第二性徵非常不明顯。

「蔽體深厚」這個詞語用在這裡非常恰當。而且,婦女平時穿著顏色淡雅和款式簡單的服裝。

但當服喪時,她們所穿的衣服顏色鮮豔,其目的是祝願逝者能夠在來世擁有幸福的生活。

雍容華貴的加冕服和教士法衣,由美麗昂貴的材料製成。

最後是東方元素對拜佔庭服裝的影響。

這一時期,東方式的長袖袍子開始流行。

此外,東方首飾也受到歡迎。人們常用寶石、黃金、珍珠等用來製作各種飾品。

服飾的用料也日益講究,如東方的綾羅綢緞、小亞細亞的毛呢等。

再者,這一時期的長袍和鬥篷還表現出東方紋樣的豪華精緻。

拜佔庭人用東方傳來的厚質的絹織物、緞子、綿、金絲編織物等面料製作服裝並綴以豪華的裝飾.

故而,拜佔庭時代又被稱為「奢華的時代」。

知識連結:拜佔庭服飾中的社會等級因素

拜佔庭帝國時期的服飾還體現出拜佔庭社會內部的等級差別。

通常情況下,只有王室成員才可以穿絲綢衣服。

普通平民只能穿棉布和亞麻布材質的衣服。

在當時,紫色是一種富貴色,象徵著高貴和威嚴。紫色的長袍更是皇帝和皇后的專用服裝。

貴族為顯示身份,常常會在帕魯達門託姆上縫一塊方形裝飾布「塔布裡昂」(Tablion),上面繡上金色紋樣圖案。

本文已經獲得話說世界公號授權發布

本內容即將在2019年9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話說世界》20卷叢書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服飾元素的概念
    本文乃作者翟姚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之前小編就已經提出,對於服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併不是要復原與傳統一模一樣的原型,更多的是要將傳統民族服飾元素運用到現代服飾中,使得現代服飾充滿特色
  • 歐洲史|變得是審美而非文化,漫談歐洲貴族服飾
    從古希臘到近代的文藝復興時期,服裝形式多樣多元,更因這種多元性的特性,因此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時期,誕生出形形色色的燦爛文化,雖然到現在歐洲貴族群體已經漸漸沒落,但是貴族文化仍然存在。  歐洲的貴族服飾經歷過哪幾個階段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  一、歐洲古典時代貴族服飾流暢簡單,各民族融合。
  • 2019馬來西亞「可巴雅」民族服飾展融入中國元素
    2019馬來西亞「可巴雅」民族服飾展融入中國元素新華網吉隆坡5月27日電(王大瑋)2019年度馬來西亞「可巴雅(kebaya)」小姐民族服飾展26日在吉隆坡啟動,今年主辦方首次設立中國「可巴雅」系列活動,讓這一場馬來西亞傳統文化盛典更具魅力
  • 專家學者建言云南民族服飾文化:元素豐富 缺少設計
    賈翔 攝   人民網楚雄7月17日電 (徐前)「七彩雲裳,世界共享」,當威楚大地還沉浸在賽裝節上驚豔的民族服裝時,7月17日,多名專家學者齊聚楚雄,在雲南民族服裝服飾文化發展論壇上獻言建策,為雲南民族服裝服飾的發展指方向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提煉元素從各層面挖掘的元素
    元素的全面性在提煉服飾元素時要注意幾點:第一,提煉有代表性的元素。所謂代表性元素正是指能代表和反映該民族文化特性的元素,尋找到最能打動人、最能展現民族服飾特點的元素。第二,提煉特別的元素。這裡的「特別」是指在其他地區沒有或少見的元素。既然挖掘元素可以從範疇以外的地方去獲取,那麼特別的元素也可以不一定與服飾相關,它可以是某種生活用具,也可以是一種工藝技術,或許是一種語言文字,凡是能促進服飾設計運用,或與民族文化相關的任何元素都可以被運用。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研究少數民族傳統服飾的意義
    服飾在當今服飾的時尚流行趨勢中,以東方服飾元素為主題的設計已越來越為世界所認可,東方文化服飾風格最早以惠英森、三宅一生、高田賢三、川保久玲、山本耀司等日本設計師的服裝設計作品而被世界所知因此,我們必須發揮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層面性特質,從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挖掘中華民族傳統元素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史達林就曾經對民族進行過一定的闡述,他認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於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
  •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雲南民族服飾,它的藝術特點及服飾的意義
    從這樣的藝術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關於美的藝術文化中所涵蓋的關於自然與人、社會、情感等的融合之美,從自然中尋求美的變化發展和表達形式,也因此使中華民族那種傳統的特有的東方韻味氣質一直被外界評價為自然本真、寧靜致遠的和諧,受到極大歡迎。再有,對於這種與自然融合的美的形式,在藝術創作中是被特別推崇的。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服飾文化,傳統漢服與少數民族服飾區別和關聯
    ,形成了「多元一體格局」 。現代服飾設計其實時尚潮流就是這樣一種規律,在不斷革新中又反覆循環之前流行的元素,而且能成為這種被反覆運用的元素,它一定是具有典型特點的。縱觀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那些能成為經典並被沿傳下來的服飾都是少數民族服飾與漢服融合後的結果。除了剛才提到的「縛褲」外,像在現代被許多前衛年輕人,甚至中年人推崇的「低襠褲」也是民族服飾融合的形式。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各國服飾
    本文乃作者琴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完整的服飾制度在漢朝得以確立,不過,也不是一蹴而成的。漢朝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時期。對外,有張騫通西域之後,名揚天下的「絲綢之路」,勾通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對內,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華夏各族的交往密切。胡服進入中原,到東漢時更是上下盛行,連皇帝大臣都穿著胡服。
  • 讓文化推動民族服飾走向市場和未來
    實習生 趙振翔6月13日啟幕的「絲路雲裳·昆明民族時裝周」系列活動,於6月15日下午結束了最後一個會議議題。對於本次時裝周來說,炫目多彩的時裝走秀給予雲南民族服飾文化最美的展現力,而5次主題會議則給予雲南民族服飾文化最強的推動力。
  • 東方服飾文化元素是2017時裝趨勢
    2017年初,由深圳市時裝設計師協會、廣東時尚文化創意服務中心、中國紡織服裝教育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時裝節圓滿落幕,2016年度深圳時裝設計領軍人物、深圳十佳時裝設計師、深圳新銳時裝設計師、最具影響力原創品牌獎、最佳時尚推手獎等2016年度各類獎項逐一頒出, 2017時裝設計的走向已在時裝節期間大小秀場和比賽中初露端倪。
  • 中國傳統文化,雲南現代服飾文化,現代服飾的產生與演變現階段
    關於現代服飾,它更多地是以西方服飾文化為主的形制,雖然頗感遺憾,但它的形成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從中國傳統服飾演變為現代服飾經過了幾個特定的歷史時期。現代服飾首先要追溯到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政權清朝時期來看,中國傳統漢服文化在清軍人關建立清政府後就受到過強烈衝擊,從那時開始傳統漢服形制遭到破壞,在與滿族服飾的融合下漸漸改變著原本的禮儀文化
  • 賽裝節數位化轉型煥發新機 向世界展現最美雲南民族服飾
    與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發展趨勢相結合,賽裝節亦順勢而為實施文化產業數位化戰略,通過數位技術和網際網路的有機融合,把2020年賽裝節搬到線上,以線上為主、線下為輔的方式,為大家呈現不一樣的雲南民族服飾文化。今年的賽裝節上,線上活動的豐富多彩是最大特點。
  • 這才是中國風服飾,東方傳統文化與全球流行時尚的碰撞融合
    前言中國風風靡全球,巴黎時裝周也經常出現中國元素,很多人以為中國風就是東方特有元素的堆砌,結果設計出來的服裝誇張,卻沒有給人帶來東方古典文化的詩意。張馨予紅綠棉襖禮服什麼是中國風服飾?簡單概括就是以中國元素為靈魂,將中國古典文化與時尚結合,能夠順應全球時尚趨勢,適應現代人需求的服飾。
  • 服裝系列——Aceh傳統服飾
    文|mutia印尼的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文化習俗,我們一起來看看Aceh民族的傳統服飾文化吧~— —mutia印尼號稱千島之國,不止島嶼眾多,同時印尼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傳統的文化習俗
  •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十一)
    本系列作品名為《藍亭記》,共五款,使用了現代服裝結合了苗族元素,以苗族各支系的服裝文化及歷史內涵作為設計靈感,主要採用了鳳紋、幾何紋作為設計元素,與現代服飾交融在一起,款式上不拘於常規,多採用不規則、拼接、印花、鑲嵌等設計,既體現了現代服裝的時尚又不失民族風情
  • 蒙古族服飾正在引領世界潮流
    然而,內蒙古的民族服飾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回味無窮。進入6月份以來,內蒙古迎來了多場豐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飾活動:內蒙古「草原旅遊那達慕大會暨中國·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開幕式,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系列預選賽,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系列活動,第二十八屆旅遊那達慕大會中的首屆服裝品牌發布會等,讓夏季的內蒙古大草原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蒙古族服飾正在引領世界潮流
    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回味無窮進入6月份以來,內蒙古迎來了多場豐富多彩的蒙古族服飾活動: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系列預選賽,首屆蒙古族時裝與帽飾設計大賽系列活動,第二十八屆旅遊那達慕大會中的首屆服裝品牌發布會等,讓夏季的內蒙古大草原變得更加絢麗多彩。
  • 中國傳統文化,服飾文化研究,服飾民俗
    本文乃作者劉雲溪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2000年6月、7月間,在中國雲南省昆明市舉行了中國服飾藝術博覽會,其主旨就在於充分展示中國56個民族的服飾藝術。由此次博覽會可以看出,中國56個民族的服飾藝術是異彩紛呈、博大精深的,它們所反映出的各民族深厚的文化內涵是值得人們反覆玩味的。本次展示表明,每個民族的服飾都自成體系,它們在形制、色彩、飾佩、質料及工藝等方面所形成的獨特的形式和內容,都和每個民族的生產生活實踐歷史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 「壯美廣西 服飾風華」——民族服飾設計作品欣賞(四)
    本作品以白褲瑤服飾為靈感來源,與休閒的款式結合,來表達作者心中的白褲瑤服飾。整個系列主要運用橘色來作為設計的主色,運用瑤王印、血手指印具有的代表性和強烈可視性的特徵來與現代流行服飾結合,使該作品有更強的現代感和審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