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鐵觀音的茶友都知道,鐵觀音用蓋碗衝泡時絕佳的搭配,下面講講怎樣用蓋碗衝泡鐵觀音:
1、用煤氣灶、隨手泡、電磁爐等工具先燒開水,要即燒即泡。
因為泡茶要求溫度要高,要滾沸100度,這裡有兩個要求,既要100℃,同時要滾沸,水要越開越好。因為滾沸的100℃的水中所含熱量最高,用它泡可以最大程度釋放出茶葉香氣,已及有利於茶葉慢慢舒展開。其實很簡單,只要讓燒水壺裡的水保持滾沸狀態,要衝泡的時候直接衝到蓋碗等茶具中就可以。那麼熱水瓶,保溫瓶裡面的水行不行呢?其實熱水瓶和保溫瓶的水泡鐵觀音想過會大打折扣,很多學術文章說泡茶最好用80度的水,一定是泡不出味道的,沒有一個懂鐵觀音的人會這樣做的。
推薦用高功率的燒水設備,使水能迅速燒開,這樣所泡出的茶香氣和味道能達到最佳狀態!
還有要注意的一點:泡鐵觀音水質一定要好。可用桶裝水、山泉水或礦泉水。建議不要用城市裡的自來水。茶葉對水一直比較挑剔,如果您想泡水好喝的茶,水質太關鍵了,水質越好,則泡出的效果也越好。
2、泡茶工具的準備和選擇。
衝泡鐵觀音,推薦最佳工具就是蓋碗,在安溪,可以說用蓋碗衝泡達到了98%以上。用蓋碗衝泡鐵觀音,特別是清香型鐵觀音,它不宜久浸,更方便聞其茶香;鐵觀音所說的香氣,主要的就是指衝泡是蓋碗的蓋子香氣,即蓋香。
高白瓷茶具可以作為最好的參照色,用它可以很好的觀察茶葉的顏色,包括葉底的顏色,茶湯的顏色。
紫砂壺因為其有疏鬆的毛孔,會吸附一部分香氣從而減弱鐵觀音的香氣,清香型鐵觀音不適宜。濃香型鐵觀音尚可,因為濃香型鐵觀音主要品的是茶湯。
3.用蓋碗泡茶的步驟:
把茶葉放入蓋碗中。
安溪出售的鐵觀音都是小袋,裡面還有內膜袋的包裝,而且一般是標準的7.5g,用一小包就可。用120ml左右的蓋碗,根據蓋碗大小,適當的增減投茶量. 注意,福建本地人喝的鐵觀音都是用小袋加內膜袋裝好的,但是在北方,比如我所在的西安,西北國際茶城裡面,很多人賣鐵觀音裡面並沒有內膜袋,只是小袋包起來,省了這個工序,還有就是某寶上面的鐵觀音,實際上很多並沒有達到7.5g每小袋。
洗茶泡鐵觀音時候一定要洗茶,即衝入滾燙的開水,並將幹茶衝掉一遍。
洗茶有兩個目的:
目的一是讓茶舒醒。
用開水洗茶可以提高茶葉葉溫,使緊結的茶葉稍微張開,便於第二次衝泡香氣的發揮。
目的二是提高茶具的溫度。
有些文章說這是講究衛生,把茶葉」洗」一遍。這種說法是片面的,其實更多心裡作用。另外小編個人的習慣是用洗茶的茶湯衝洗茶杯,分茶器等,讓它們也適應一下茶湯的溫度和香氣,便於下一步泡茶。
浸泡聞香。再衝入開水,蓋上蓋碗一會兒,時間可自己掌握,想要喝濃點就多等會兒。接下來可開蓋聞香,杯蓋的香氣是茶葉質量的最重要一個方面。
那麼浸泡時間多久最好呢,這個其實很多因素決定的,比如茶葉的鮮嫩程度,老樅和新樅茶樹採摘的茶葉明顯耐泡程度不同,比如茶葉的做法,如果是傳統手工茶那肯定比較耐泡,時間久一點有利於香氣的揮發和湯色的浸出。其他的比如茶的老嫩、大小、緊結、焙火輕重)、茶具的情況等都會有影響。
對於茶友來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多試,依自己的口感來調整浸泡時間。比如第一次可以用10秒、10秒、15秒、45分鐘、1分30秒、3分鐘,分別是第一泡,第二泡,到第六泡的時間。如果覺得比較淡,第二次就可以用15秒、15秒、20秒、1分鐘、2分30秒、4分鐘。以上時間只是舉例,實際要根據個人具體情況。第一泡和第二泡的浸泡時間應該是差不多的,甚至可以比第一泡的浸泡時間短。因為鐵觀音的形狀是緊結的,雖然已經有洗茶了,但香氣和滋味的釋放還是比較慢的。還有一點,浸泡時間到後面是成倍數延長的。
比如第一泡是10秒,第六泡是3分鐘。而不是簡單的相加:10秒、15秒、20秒、25秒、30秒、35秒
具體衝幾泡要看茶葉的耐泡程度和個人的喜好而定。
注意,蓋碗往公道杯倒茶湯時,快倒完時,應手拿蓋碗,回復往下甩,使蓋碗裡的茶湯倒盡,以免影響下一道茶湯。
每個人的泡茶技藝會有所不同,所以同樣的茶不同人泡出來感覺完全不同,甚至會讓人出兩種茶的感覺。這裡整理的是平時常用的並且也比較實用的鐵觀音的衝泡步驟方法,供給茶友們參考!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