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路裡連接著大同路和局口街的地方,有一條名為「曾姑娘巷」的小巷子。
曾姑娘巷裡沒有姑娘,卻有一家「鴨店」。
一家四周鄰裡都讚不絕口的「四物番鴨面線」店。
說起「四物」,由當歸、白芍、川穹、熟地黃四味藥材燉煮而成的「藥膳湯」讓很多小時候的廈門人深惡痛絕!
媽媽總端著一碗黑漆漆的湯過來,名曰「補身體的啦!」盯著你整碗喝下去。
小時候討厭的味道,長大步入「養生」大軍後漸漸接受了這碗藥膳湯。尤其對女孩子來說尤為合適~
點上一份四物番鴨面線,一股濃鬱的藥香混合淡淡的酒香撲鼻而來,頓時腦子一閃,來對地方了!
老闆說每天都到附近的八市買上新鮮番鴨等食材,回來便開始燉煮。除去四物,還加入固本酒調和藥味,湯底滋味更好。
鴨肉滑嫩入味,改變報姐對鴨肉又柴還有土腥味的刻板印象~
選用的粗面線軟綿細滑,不知不覺一碗連湯都喝個精光。
作為店裡僅有的兩款藥膳湯之一,黨參黃芪湯也下足了料去燉煮。湯底清甜有點淡淡的黃色,藥味濃鬱。
單點的豬心給的份量實在多!隨便一撈都快蓋滿一層~沒有其他異味,脆脆有嚼勁的口感也很受歡迎。
不過這款黨參黃芪湯的藥味更濃鬱,湯底也比較油,相比來說報姐還是更喜歡四物番鴨湯~
赤小豆薏仁湯是店裡夏天主打的湯品,清熱祛溼(去水腫),所以很多女孩子都愛喝~
除去赤小豆和薏仁,還加入了紅芸豆、綠瓢黑豆,料超足!清甜的湯水夏天來一碗真的超讚~
中山路舊騎樓邊上,曾姑娘巷口的地方,就是古味四物面線。老闆在店前還搭張桌子與路過的鄰裡泡茶聊天。
店裡的藥膳湯底分兩款,而可以選擇的主料有很多種。番鴨、豬尾、烏雞,每個人愛吃的在這可都有。
報姐揪著一點對於四物湯的疑問,跟老闆聊了聊……
「很多人覺得四物湯屬於溫補藥膳,都是冬天喝比較多,所以夏天來店裡的客人會不會變少?」
然後老闆很無奈地笑著說:「你看很多人對四物湯都有這種誤區,甚至包括廈門人。其實並不是,這個一年四季都能喝的啦!我說的不算,大家都可以去問問中醫哈!」
然而不論是夏天喝的人多還是冬天喝的人多,總歸這碗四物番鴨湯都是廈門人最少不得的一碗藥膳湯。
互動一下~
除了不煲湯就活不下去的廣東人,廈門人對靚湯也重視得很~
#夏季你最少不了的是哪種湯品嘞?#
(報姐舉手綠豆湯,加阿達仔那種!!)
責任編輯 | 昂 仔
攝 影 | 桔 子
商務合作 | sashashe89 微信
法律顧問 | 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
郵 箱 | meizhijianlawyer@163.com
文中圖片及文字均為廈門美食報導原創
盜用者雖遠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