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廈門市氣象局"捕風人":放飛大氣球為颱風"體檢"

2021-01-20 廈門網

「捕風人」在探空氣球底下安裝探空儀器。(記者姚凡攝)

  廈門網-廈門日報訊(文/記者 林路然)「1949年後襲擊福建的最強颱風!」「很可能正面襲擊廈門,影響力不亞於1999年第14號颱風!」……一條條與颱風有關的消息在廈門日報融媒體上循環播放,這一切都來自於市氣象局,來自於一群「捕風人」。

  【市氣象局預警中心】

  頭腦風暴 會商颱風套路

  昨日下午4時許,市氣象局預警中心內,緊張激烈的頭腦風暴已經展開,中央氣象臺的會商正在進行中。作為颱風最可能的登陸地點,福建受到中央氣象臺的特別詢問:「會不會考慮颱風往更北的地方去?」「不會,之前颱風略微擦過臺灣,因此路徑偏北,進入臺灣海峽後路徑穩定了,就在福建南部登陸。」……對話雖短,卻透露出豐富的信息。

  「登陸地點最可能就在廈門,時間在明天凌晨2點到清晨5點之間。」最後,綜合各省市氣象臺意見,中央氣象臺的專家給出會商結論。「這個颱風很乾脆,速度又很快,路徑確實不會再往南了。」早在會商前,市氣象臺臺長陳德花的心中已經有數,會商的結論和她的看法不謀而合。

  會商過後,預警中心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員想起了1999年14號颱風。「它們倆確實很像。」首席預測員鍾卓約說。「但不到登陸的那一刻,一切都很難說。」經歷了多年預測過程中的變數,鍾卓約早已習慣了颱風的喜怒無常,為了準確摸清颱風的套路,她已經在預測中心熬了一天一夜。

  【大氣探測站】

  放飛氣球 搜集颱風數據

  「準備!放!」蔡昱珣一放手,高空探測氣球向空中飄去,她心中的大石終於落下——為了這一刻,她前一天晚上一宿沒睡好,擔心每天定時定點起飛的氣球因為颱風來襲,無法順利上天。

  這個直徑達到2米的巨大氣球,官方名稱是「高空探測氣球」,它能探測溼度、氣壓和溫度,還能監測風向和風速——相當於為颱風做「體檢」,能夠為颱風預警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

  「每天早、晚7點15分,探測站都要各放飛一顆高空氣球,不能提前一秒,最多延遲5分59秒,一旦時間不對,或是氣球上不了天,就算事故。」她說。

  「颱風天,氣球可能被風雨壓下來,所以為了讓氣球上天,就要多加點氣。」蔡昱珣解釋。但這樣一來,球皮變薄,氣球就更容易破。而且,狂風暴雨中的氣球很難控制,撞到地面或者刮到樹枝,氣球也會破。為了讓這次放球成功,探測站特意多召集來6個人支持現場,其中包括退休的老站長邱國英以及蔡昱珣的父親蔡慶國——一位具備20多年放球經驗的老放球員。

  牆上的時鐘剛顯示18:45,蔡昱珣拿起球皮和大風放球器徑直往外走。蔡慶國喊住女兒,經驗告訴他,颱風天充氣球和放氣球最好要一氣呵成,免得在等待中增加氣球破裂的風險。

  昨晚7點左右,氣球充氣到一半,蔡昱珣拿著手電筒圍著氣球轉了幾圈,仔細查看球皮上是否有破洞,側耳聽是否有漏氣的聲音。隨後,她把儀器掛在放飛點,通過對講機讓探測站的搭檔李躍宏摸準信號,再把儀器系在氣球上。

  「7點15分!」對講機內傳來李躍宏的聲音,蔡昱珣從充氣間拿出氣球,在眾人的注視下,放手讓氣球飄向空中;與此同時,李躍宏找到了氣球的信號,「藍紫紅三個顏色的標線意味著溼度、氣壓和溫度。」他說,放飛成功了。

  女兒放球成功後,蔡慶國滿臉喜悅:「這次運氣不錯,放一次就成了。」此時的場景讓他回憶起1999年14號颱風時放氣球的那一刻,那時他連放3次,但3顆氣球都因為撞上障礙物破裂,「沒有再次失敗的機會,我抓住兩陣風的間隙放飛,總算讓第4顆氣球成功上天。」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追風小組」在舟山
    從8月5日開始,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就在為這次颱風外場觀測做準備。經過連日的討論會、外場探測試驗、颱風外場觀測點的選定,昨天中午11時,一支由十多人組成的「追風小組」從上海出發了。  「利奇馬」作為今年首個讓中央氣象臺亮紅色預警的颱風,直撲江浙滬而來,對於颱風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 閱兵式7萬氣球放飛:90後技術指導揭秘:氣球都去哪兒了?
    在國慶70周年閱兵式的末尾,七萬隻氣球騰空而起,組成五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在天空架起了一道彩虹。營造出這一壯麗氣氛的,就有曾建鵬的身影,繼勝利日大閱兵後,他再次受邀擔任放飛氣球的技術指導。曾建鵬是誰?他為什麼能夠參與大閱兵?氣球方法前後又有什麼特別的故事?
  • 揭秘:怎樣在天安門放飛幾萬隻鴿子,如何讓7萬個氣球整齊劃一?
    國慶大閱兵中,放飛7萬羽和平鴿、7萬隻氣球的場景令人淚目。據了解,信鴿是向北京市民借來的、會自己回家的小可愛。認真科普:怎樣在天安門放飛幾萬隻鴿子?90%以上的鴿子會在飛行表演後飛回家,剩下那不到10%的咕咕大概被其他鴿子拐跑了吧揭秘:7萬個氣球如何整齊劃一?旗語指揮,同時起飛群眾遊行結束時,五彩斑斕的氣球從南觀禮臺後方騰空而起,7萬個氣球形成一道色彩斑斕的氣球幕牆,將最壯觀的色彩描繪在藍天上。這7萬多個氣球是如何整齊劃一形成幕牆的呢?記者為您揭秘。
  • 當超強颱風「莫蘭蒂」正面襲擊廈門……(氣象防災減災故事④)
    事實證明,颱風很快就裹挾著風雨,呼嘯而來。「莫蘭蒂」造訪,廈門氣象工作者用精準的預報,將它牢牢地「接住」。迎擊颱風,無覺可睡是常態「氣象臺的人,沒有睡眠。」時任廈門市氣象臺臺長的陳德花懷胎六個多月了,身子沉,壓力大,但面對颱風整個人恨不能有「分身術」。「工作強度超強,節奏緊張,持續時間長,忙完腦子都不轉了。」
  • 揭秘長沙高空氣象觀測 探空氣球升至3萬米高空爆炸
    和探空氣球一樣,探空儀在出發半個小時前也要進行「體檢」。它被工作人員放在一個叫做「基測箱」的地方,檢測它顯示的溫度、溼度、氣壓等各項指標是否在正常的差值範圍內。只有「體檢」合格,才可以與氣球相伴去天空遨遊。
  • 英四齡童放飛氣球飛到廣州
    英國放飛氣球 廣州小夥撿到?麥恩斯今年7月15日在學校的比賽活動中放飛了一隻氦氣球,但她做夢也不會想到,這個氣球居然在空中飛行了9600公裡,穿越歐洲和亞洲,最終飛到了中國廣州,並正巧被26歲(一說13歲)的廣州小夥子解宇飛撿到!     報導稱,今年7月15日,曼徹斯特的一所小學舉行了一年一度的放飛氦氣球比賽。     4歲的艾麗斯是參加比賽的100個孩子中的一個,她的氣球編號是90。
  • 颱風「預測帝」:最有效探測法是飛機飛進颱風眼
    15日凌晨3時05分許,颱風莫蘭蒂從廈門市翔安區沿海登陸,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5級(48m/s),4點瞬時風速達54.9m/s,為建國以來歷史第二強風。  @中國氣象愛好者 向搜狐新聞分析,颱風的路徑相對穩定,登陸廈門是因為副熱帶高壓引導氣流正好指向廈門,風力這麼強是因為它在巴士海峽發展到了極限,在此基礎上,核心結構沒有被中央山脈破壞。
  • 放飛氣球 放飛夢想
    記得有一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銀白色的氣球,正當我興高採烈地拿著它飛奔時,突然間氣球飛向了天空,我哭喊著讓它回來,媽媽對我說:「別哭了,小氣球一定是飛到它想去的地方了,你就讓它帶著你的夢想飛吧」!望著越飛越高、越飛越遠的氣球,我陷入了沉思……氣球真的可以帶著我的夢想一起飛嗎?它會飛到哪裡呢?那個地方是不是有另一片天空?這是我第一次期盼氣球帶著我的夢想飛。
  • 廈門抗擊今年登陸最強颱風「莫蘭蒂」始末
    颱風你別來,讓人好好過個節  「莫蘭蒂」剛生成時,廈門市氣象局局長潘敖大鄭重又緊急地向市領導匯報:「中秋節,颱風可能要來。」雖然很想讓市民好好過個節,但是面對可能的影響,市領導馬上擰緊了腦中的發條。
  • 大氣球在福州3萬米高空自爆 原來是他在探空
    新華網福州(黃文彬)清晨7時15分,福州烏山之巔,一個大氣球徐徐上升,最終在3萬米左右的高空自爆。在這個短暫的旅程中,大氣球將收集大氣氣壓、溫度、溼度以及風向、風速等數據。這就是福州探空站放飛的探空氣球,放飛氣球的人是福建省氣象臺福州高空氣象觀測站站長劉祥金。烏山,位於福州市中心,海拔86米,山頂建有福州唯一一座高空氣象觀測站。每天,劉祥金和他的同事們,要從這兒放飛3個探空氣球,分別在凌晨1時15分、早上7時15分和晚上7時15分。一年365天,不論寒冬酷暑、颳風下雨,探空氣球都會定點、定時起飛。
  • 記錄寶山高溫下的勞動者——烈日下放氣球的人
    在烈日下,寶山有這樣一群氣象人,他們每天至少3次放飛氣球,「搭脈」城市氣象,為精準的預報服務提供基礎。下午1點15分,室外溫度35度,寶山區氣象局的草坪上,高空組負責人李用宇眯著眼睛,抬頭望向斜前方的氣球,緊緊拽住繩子。他正在執行一次加密探空氣球的放飛任務。剛拿起對講機,突然一陣風吹來,氣球壓向屋面,李用宇也被拽地往前一步。
  • 狐尾山放氣象探空氣球 為天氣預報提供信息支持
    市氣象局執法隊清理違規放飛的系留氣球。(市氣象局供圖)廈門日報訊 (記者林路然)昨日,本報闢謠了飛艇在海滄飛的謠言,不少市民恍然大悟,原來飛艇等航空器不是隨意就能上天,必須向空軍及空管部門申請,超過一定質量和直徑的氣球上天還需要氣象部門批准。
  •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 燃起巨大火球造成12人燒傷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 燃起巨大火球造成12人燒傷 【印度民眾為總理放飛氣球突然爆炸】9月19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的支持者們在全國各地舉行了聚會慶祝他的生日。然而,泰米爾納德邦金奈地區的一場活動變成了一場災難,一大堆充氣氣球爆炸。
  • 2020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招聘公告
    為推進華東區域及中國的颱風研究和人才培養,加快人才梯隊建設,拓展研究領域,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博士後工作站現誠聘博士後研究人員。4.對颱風、暴雨、大霧等災害天氣預報等基礎研究方向有強烈的職業興趣;5.具有獨立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身心健康。6.具備英文學術報告交流能力。二、薪酬待遇1、按照中國氣象局上海颱風研究所博士後規定享受相關待遇,預計年薪20-35萬元/年(含單位基本用人成本)。
  • 國慶70周年閱兵式斌華氣球藝術帶你放飛7萬個氣球
    討論採用什麼氣球、氣球大小、遇特殊情況如何處理……何將華說道:「為了有更多精力、更多專注,今年9月份我們特意減少了商業訂單數量,把急單、 沒有創新挑戰的訂單以及一些純在後期維護高風險的訂單都排除了,只是做了幾個保質保量不影響閱兵項目的活動」9月30號,何將斌、何將華在加班完成了蘇州大運城、桂林恆大廣場、平頂山東城茂的國慶大型氣球展之後,又登上了前往北京的航班,正式投入到閱兵氣球放飛的籌備工作中
  • 歌樂山上飄起大白氣球 它是幹啥的呢?
    其回傳的數據直接就傳送至重慶市氣象局,隨後再上傳至國家氣象局。這份數據會作為重慶市唯一高空觀測站採集的數據,和國際上釋放探空氣球得到的數據進行共享2月2日6點30分,天還沒亮,沙坪垻高空氣象觀測站站長張銀廷就已忙開了,「我要放飛一隻大白氣球。」他有些神秘地說。事實上,在全國,就這個時間點,有120個這樣的氣球準備放飛。
  • 濟南高中生放飛高考夢想氣球
    濟南高中生放飛高考夢想氣球/5) "← →"翻頁 5月20日,高中生放飛高考
  •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放飛氣球活動,150萬個氣球升空,結局出人意料
    我們班的學生走過主席臺的時候,一齊放飛了手裡的彩色氣球。這個動作引來了同學和老師們的熱烈掌聲。當時我就想,飛上天空的氣球,後來都去了哪裡呢?當然,我並不知道氣球去了哪裡。但是結局是可以意料的,有一天它們總會落回到地球上。那天,我們大約放飛了200個氣球。花花綠綠的彩色氣球飛上天空,真的很漂亮。200個氣球就那麼漂亮,如果同時放飛150萬個,會是什麼效果呢?
  • 小小氣球放飛創業夢想(3)
    新華社照片,長春,2018年5月1日小小氣球放飛創業夢想曾建鵬在公司製作氣球創意裝飾作品(4月30日攝)。活靈活現的白雪公主、憨態可掬的小矮人、盤根錯節的參天大樹……一個個小小的氣球在一雙巧手下變成了造型夢幻的創意裝飾。福建青年曾建鵬在他的「第二故鄉」長春將創業夢想深藏於一串串五顏六色的氣球中,用雙手編織著自己多彩的人生。今年27歲的曾建鵬是一名從事氣球創意裝飾的青年創業者。
  • 氣球升空3萬米 為老天爺「把脈」
    氣球升空3萬米 為老天爺「把脈」 世界氣象日前夕記者探訪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 這些數據,通過無線傳輸匯總到四川省氣象局數據平臺以及國家氣象中心,為每天的天氣預報提供有力支撐。  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前夕,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走進溫江國家基準氣候站,看看氣象觀測員是怎樣捕捉老天爺「情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