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1日 21:27 來源:廣西新聞網 作者:唐翠梅 編輯:陳麗婕
廣西新聞網桂林4月1日訊(通訊員 唐翠梅)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提升群眾幸福感,桂林全州縣鹹水鎮緊緊圍繞上級部門關於績效考核的各項細則,將績效考核融入提升城鄉發展品質、推動文化發展繁榮、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社會平安建設等工作中,為鹹水鎮建成「生態優美,幸福宜居」的「大橙小鎮」打下了堅實基礎。
著力提升城鄉發展品質,打造更具魅力的宜居家園。根據上級部門下發的《桂林市第四批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項目績效考評細則》,結合本地實際,制定《鹹水鎮重大項目績效考評實施方案》,確定「大橙小鎮」城鎮品牌建設定位,深入推進桂林市第四批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建設,在植被綠化、立面改造、重要節點等基礎設施中加入「橙」元素,彰顯地域特色,打造鎮域名片。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管線下地、雨汙分流、集鎮亮化工程,新擴建自來水處理中心、汙水處理廠、垃圾處理中心,解決群眾安全飲用水問題,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將新型城鎮化建設、特色村鎮、棚戶區改造、鐵路跨橋等重大惠民項目進行有機結合,統籌規劃,加強路網建設,拉大集鎮發展框架,從道路建設、環境綠化、集鎮面貌等多個方面著力,推動鹹水鎮精品農旅小鎮的建成。
著力推動文化發展繁榮,打造和諧溫馨的人文家園。深入挖掘轄區紅色資源,傳承革命文化,構建以魯塘張鴻基團長烈士墓、中央軍委臨時指揮所魯塘公堂、洛江平安廟為點,以紅軍湘江戰役渡江後進行戰略轉移途徑的魯塘、龍田、洛江村為線的紅色文化帶,持續加強各點基礎設施建設,採用就地保護的原則,建設完成盤龍崗張鴻基團長烈士墓,並建有祭奠長廊、綠化帶等配套設施。聚焦農業文化品牌建設,加強構建農業產業示範區,提升群眾對產業文化認同感,打造柑橘、紅心獼猴桃、富硒米、藍孔雀、梅花鹿等48個產業發展基地,增強轄區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建設力度,據統計,目前鹹水鎮已建有專業合作社32家,搭建農產品產、供、銷、儲專線46條。持續推動文化教育發展,以白竹初中為中心,中心校、中心小學、白竹小學、中心幼兒園為支點,因地制宜規劃教育發展片區,打造鹹水鎮教育文化中心,並從師資力量、配套設施、區位環境等方面著手,將白竹初中打造成鎮域教育品牌。
著力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環境優美的綠色家園。聚焦鄉村風貌改造提升,深入推進「三清三拆」工作,持續加強對村巷道及生產工具、建築材料亂堆亂放、廢棄豬牛欄及露天廁所等各類影響人居環境問題的整治力度,據統計,目前鹹水鎮已開展「三清三拆」專項宣傳工作13次,發布相關動態信息125條,發放宣傳手冊138份。 聯合公安部門加大對非法捕撈、非法開採、非法排汙、毀林開荒等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目前鹹水鎮已依法依規關閉轄區5個排汙不達標的養殖場,對20家不規範排汙的養殖場下達了責令整改通知書,聯合派出所收繳了違法電魚設備25臺。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和節能環保產業,抓好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工作,推出農作物套種、禽畜套養計劃,避免土地資源閒置及農業汙染。同時將節能環保產業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行有機結合,號召各村以節能環保為突破點,找準自身發展路子。以白竹村為代表,其充分發揮村內生態資源優勢,引進桂林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採取「支部+合作社+企業」的模式,整合25.5萬元建成規模30千瓦光伏太陽能發電站,示範引領了轄區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
著力加強社會平安建設,打造人民滿意的幸福家園。根據全州縣政法委下發的做好政治站位、依法嚴懲、綜合治理、深挖徹查、組織建設、組織領導掃黑除惡6大模塊績效考評細則,鹹水鎮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村為單位,將轄區劃分為12個掃黑除惡工作網格,「一人一村」配齊「網格員」,對各村掃黑除惡工作進行「地毯式」摸排,「一村一卷」做好記錄,形成了以鎮黨委為核心,村黨組織為支點的掃黑除惡「天網」。鎮黨委聯合派出所、司法所組成義務巡邏隊,持續加強對治安複雜場所、重點部位或重要節日、重點時段的巡邏頻次,維護治安秩序的同時,為轄區群眾宣講相關法律知識,提升群眾知法守法意識,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對各類矛盾糾紛加強跟蹤回訪,全面了解、詳細掌握事件始末,嚴格做好涉黑、涉惡、涉亂事件的防控工作,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在鎮、村設立舉報箱,積極搜集相關線索,將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發現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