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重慶有兩座城,一座是時尚的新城,一座是古樸的老城,新城在繁華的cbd和商圈裡熠熠生輝,老城則退隱在高樓大廈背後,溫潤如一寸古老的四月春光。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很多人來重慶遊玩,都說想探尋老重慶,可是老重慶在哪兒?老重慶有什麼?或許600多歲的通遠門可以告訴你。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通遠門,600年滄海桑田
在600多年前,重慶修建了9開8閉總共17道城門,我們耳熟能詳的朝天門是其中一道,另外還有東水門、臨江門、儲奇門、太平門等,而通遠門則是古代重慶城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陸路通道。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至今,17道城門大都被拋到歲月的塵埃裡不知所蹤,除了人和門、太平門、南紀門還在發掘外,能遊覽的僅東水門和通遠門,其中通遠門及一段城牆則因為歷史的遺漏保存得最為完整。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
《重慶歌》裡是這樣唱通遠門的「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明崇禎年間,張獻忠攻入重慶後,殺人如麻,又怕把人扔在江中汙染水源,便拖出城外埋葬。通遠門外七星崗一帶由此成為「亂葬崗」。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古老的階梯和磚
通遠門深深的烙刻著重慶的血淚、悲愴,以及「壯克千秋」的精神,作為軍事要道,它地勢險峻,設在城內的最高處,城門兩邊有炮臺,歷來攻守兼備。
攝影/曉嵐 通遠門上的城牆段
南宋年間,蒙古軍侵蜀,忽必烈強攻重慶,張珏率軍血濺通遠門,重慶失守;明崇禎時,張獻忠攻入重慶,大肆殺戮,通遠門外橫屍遍野;1911年,夏之時率辛亥革命起義,接應部隊趁清軍不備,克服重重困難,從通遠門攀爬梯子入城,並破鎖開城、逼退清軍,此外,還有秦良玉救渝、1886年重慶教案等。
攝影/曉嵐 通遠門與繁華的解放碑相鄰
通遠門壩壩茶,老重慶人的閒暇時光
現在的通遠門依舊屹立在七星崗一帶,曾經的山崗變開闢了隧道,曾經的懸崖峭壁,成了重慶人安居樂業的家,曾經的亂葬崗已經變成了一條通途。厚實的城牆邊有一組雕塑,講訴了三個關於築成、守城、攻城的歷史故事。
攝影/曉嵐 通遠門前放學路過的兒童
城門正面的頂部 「通遠門」三字赫然在目,背面則刻著「壯克千秋」,沿著被歲月磨得溜光的石階登上城門,你會撫摸到年代模糊了的磚牆、釘子、孔洞,它們像是有生命有心跳的老者,滿目蒼桑,無聲的訴說塵封的往事。
攝影/曉嵐 通遠門喝壩壩茶、打川牌是一種生活
喝壩壩茶是老重慶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人們會在一平壩上,最好靠著黃葛樹,支起一張桌子幾張板凳,幾個人喝蓋碗茶、打川牌,優哉遊哉!通遠門城樓上就有一處壩壩茶,附近的街坊鄰居都愛到這兒來喝茶嘮嗑、聽曲看戲、遛鳥,人們說這兒很慢,有老重慶的味道。這兒的壩壩茶最便宜的才6元錢每人,有時候,還能遇到賣麥芽糖、酸辣粉的老人挑擔經過。
攝影/曉嵐 通遠門上的壩壩茶6塊錢可以坐一天
重慶言子兒,幽默的方言段子
城樓上原來的古建築通遠樓不在了,後人在原址上又修了一座,深色的漆木、金色的題字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攝影/曉嵐 通遠樓像個老者立在城市的中心
通遠樓裡有一家叫星臨軒的餐館,能夠體驗到老重慶的飲食文化,分為4層,2層以上的迴廊裡可以喝茶看風景,那些笨重的方角木桌、老得掉渣的木凳子,以及略顯粗糙的器皿,都傳達著親切而質樸的重慶記憶。
攝影/曉嵐 星臨軒內的桌椅特別古色古香
這裡有非常地道的重慶江湖菜,例如滷豆幹沾辣椒麵、涼拌折耳根、醪糟湯元。還有小時候常常能吃到、但現在已經很少了的炒米糖開水。
攝影/曉嵐 一碗炒米糖開水,一段重慶記憶
攝影/曉嵐 吃一頓簡單的飯菜,品一段老重慶時光
幾乎每晚,這兒都有地道的重慶本土表演,例如重慶言子兒、方言評書、變臉、長嘴壺等,重慶言子兒是重慶方言版的民間俗語,被稱為重慶十八怪,語句形象生動、幽默詼諧,展現了重慶人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攝影/曉嵐 一邊吃一邊聽重慶言子兒,席間爆笑不斷
在這兒,茶藝師冬子還會給你來一段長嘴壺表演,他技術嫻熟,一招「高山流水」、「蘇秦背劍」,高高舉起銅壺,在距離一米開外的地方,頓時將茶杯斟滿熱騰騰的茶水,乾淨利落、令人讚嘆。冬子茶藝了得,不僅會這極富民俗觀賞性的長嘴壺表演,還會宋代點茶。
攝影/曉嵐 茶藝師表演長嘴壺
攝影/曉嵐 茶藝師表演長嘴壺
鼓樓巷裡的市井生活
通遠門的城樓,由堅實而龐大的古磚壘砌,有的殘缺、有的爬滿青苔,寫滿了故事。踩著古磚而去,有一條鼓樓巷,巷子狹窄幽深,夏季的時候樹蔭濃密,倒也清涼,從這兒進去,你會看到與大都市完全脫離的市井生活。
攝影/曉嵐 鼓樓巷的入口
舊時,鼓樓巷38號門前的頂峰,曾有一個三面懸崖的壩子,名叫「打槍壩」,1927年震驚中外的三.三一慘案就發生在這裡,死傷人數愈千人。
攝影/曉嵐 鼓樓巷曲徑幽通、綠意森森
如今,這兒經過整頓,成了一條富有重慶特色的老巷子,這兒堡坎曲折陡峭、老黃葛樹枝蔓橫披、低矮的老房前兒童嬉鬧,因為大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老住戶,所以鄰裡關係熟絡,不似現在的高樓大廈裡,隔壁鄰居互不認識。
攝影/曉嵐 鼓樓巷透露出一股老情懷
這是重慶本地人都非常喜愛的一條巷子,它是重慶的城市文脈,沿著它的伸展漫步而去,你將能到探尋到領事巷、法國仁愛堂遺址,以及最美的山城第三步道等地,古街小巷,如城南舊事,雖遠尤近。
攝影/曉嵐 鼓樓巷裡的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