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重慶 在這裡喝壩壩茶、聽言子兒,做一天地道的重慶人

2020-12-16 曉嵐邊畫邊遊

我一直覺得,重慶有兩座城,一座是時尚的新城,一座是古樸的老城,新城在繁華的cbd和商圈裡熠熠生輝,老城則退隱在高樓大廈背後,溫潤如一寸古老的四月春光。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很多人來重慶遊玩,都說想探尋老重慶,可是老重慶在哪兒?老重慶有什麼?或許600多歲的通遠門可以告訴你。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通遠門,600年滄海桑田

在600多年前,重慶修建了9開8閉總共17道城門,我們耳熟能詳的朝天門是其中一道,另外還有東水門、臨江門、儲奇門、太平門等,而通遠門則是古代重慶城與外界聯繫的唯一陸路通道。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和雕塑組

至今,17道城門大都被拋到歲月的塵埃裡不知所蹤,除了人和門、太平門、南紀門還在發掘外,能遊覽的僅東水門和通遠門,其中通遠門及一段城牆則因為歷史的遺漏保存得最為完整。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城牆

《重慶歌》裡是這樣唱通遠門的「通遠門,鑼鼓響,看埋死人。」 之所以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明崇禎年間,張獻忠攻入重慶後,殺人如麻,又怕把人扔在江中汙染水源,便拖出城外埋葬。通遠門外七星崗一帶由此成為「亂葬崗」。

攝影/曉嵐 通遠門的古老的階梯和磚

通遠門深深的烙刻著重慶的血淚、悲愴,以及「壯克千秋」的精神,作為軍事要道,它地勢險峻,設在城內的最高處,城門兩邊有炮臺,歷來攻守兼備。

攝影/曉嵐 通遠門上的城牆段

南宋年間,蒙古軍侵蜀,忽必烈強攻重慶,張珏率軍血濺通遠門,重慶失守;明崇禎時,張獻忠攻入重慶,大肆殺戮,通遠門外橫屍遍野;1911年,夏之時率辛亥革命起義,接應部隊趁清軍不備,克服重重困難,從通遠門攀爬梯子入城,並破鎖開城、逼退清軍,此外,還有秦良玉救渝、1886年重慶教案等。

攝影/曉嵐 通遠門與繁華的解放碑相鄰

通遠門壩壩茶,老重慶人的閒暇時光

現在的通遠門依舊屹立在七星崗一帶,曾經的山崗變開闢了隧道,曾經的懸崖峭壁,成了重慶人安居樂業的家,曾經的亂葬崗已經變成了一條通途。厚實的城牆邊有一組雕塑,講訴了三個關於築成、守城、攻城的歷史故事。

攝影/曉嵐 通遠門前放學路過的兒童

城門正面的頂部 「通遠門」三字赫然在目,背面則刻著「壯克千秋」,沿著被歲月磨得溜光的石階登上城門,你會撫摸到年代模糊了的磚牆、釘子、孔洞,它們像是有生命有心跳的老者,滿目蒼桑,無聲的訴說塵封的往事。

攝影/曉嵐 通遠門喝壩壩茶、打川牌是一種生活

喝壩壩茶是老重慶人的一種生活習慣,人們會在一平壩上,最好靠著黃葛樹,支起一張桌子幾張板凳,幾個人喝蓋碗茶、打川牌,優哉遊哉!通遠門城樓上就有一處壩壩茶,附近的街坊鄰居都愛到這兒來喝茶嘮嗑、聽曲看戲、遛鳥,人們說這兒很慢,有老重慶的味道。這兒的壩壩茶最便宜的才6元錢每人,有時候,還能遇到賣麥芽糖、酸辣粉的老人挑擔經過。

攝影/曉嵐 通遠門上的壩壩茶6塊錢可以坐一天

重慶言子兒,幽默的方言段子

城樓上原來的古建築通遠樓不在了,後人在原址上又修了一座,深色的漆木、金色的題字散發著古色古香的韻味。

攝影/曉嵐 通遠樓像個老者立在城市的中心

通遠樓裡有一家叫星臨軒的餐館,能夠體驗到老重慶的飲食文化,分為4層,2層以上的迴廊裡可以喝茶看風景,那些笨重的方角木桌、老得掉渣的木凳子,以及略顯粗糙的器皿,都傳達著親切而質樸的重慶記憶。

攝影/曉嵐 星臨軒內的桌椅特別古色古香

這裡有非常地道的重慶江湖菜,例如滷豆幹沾辣椒麵、涼拌折耳根、醪糟湯元。還有小時候常常能吃到、但現在已經很少了的炒米糖開水。

攝影/曉嵐 一碗炒米糖開水,一段重慶記憶

攝影/曉嵐 吃一頓簡單的飯菜,品一段老重慶時光

幾乎每晚,這兒都有地道的重慶本土表演,例如重慶言子兒、方言評書、變臉、長嘴壺等,重慶言子兒是重慶方言版的民間俗語,被稱為重慶十八怪,語句形象生動、幽默詼諧,展現了重慶人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攝影/曉嵐 一邊吃一邊聽重慶言子兒,席間爆笑不斷

在這兒,茶藝師冬子還會給你來一段長嘴壺表演,他技術嫻熟,一招「高山流水」、「蘇秦背劍」,高高舉起銅壺,在距離一米開外的地方,頓時將茶杯斟滿熱騰騰的茶水,乾淨利落、令人讚嘆。冬子茶藝了得,不僅會這極富民俗觀賞性的長嘴壺表演,還會宋代點茶。

攝影/曉嵐 茶藝師表演長嘴壺

攝影/曉嵐 茶藝師表演長嘴壺

鼓樓巷裡的市井生活

通遠門的城樓,由堅實而龐大的古磚壘砌,有的殘缺、有的爬滿青苔,寫滿了故事。踩著古磚而去,有一條鼓樓巷,巷子狹窄幽深,夏季的時候樹蔭濃密,倒也清涼,從這兒進去,你會看到與大都市完全脫離的市井生活。

攝影/曉嵐 鼓樓巷的入口

舊時,鼓樓巷38號門前的頂峰,曾有一個三面懸崖的壩子,名叫「打槍壩」,1927年震驚中外的三.三一慘案就發生在這裡,死傷人數愈千人。

攝影/曉嵐 鼓樓巷曲徑幽通、綠意森森

如今,這兒經過整頓,成了一條富有重慶特色的老巷子,這兒堡坎曲折陡峭、老黃葛樹枝蔓橫披、低矮的老房前兒童嬉鬧,因為大都是住了幾十年的老住戶,所以鄰裡關係熟絡,不似現在的高樓大廈裡,隔壁鄰居互不認識。

攝影/曉嵐 鼓樓巷透露出一股老情懷

這是重慶本地人都非常喜愛的一條巷子,它是重慶的城市文脈,沿著它的伸展漫步而去,你將能到探尋到領事巷、法國仁愛堂遺址,以及最美的山城第三步道等地,古街小巷,如城南舊事,雖遠尤近。

攝影/曉嵐 鼓樓巷裡的一角

相關焦點

  • 跟我去山城巷吃一臺壩壩席 每一筷子都是重慶的人間煙火_大渝網...
    ·山城巷④ 體驗事項:鑽街巷-趣打卡-壩壩茶-點天燈-壩壩席01 SHANCHENG LANE IN CHONGQING 山城巷 重慶最後的街頭巷裡「山城巷」,上下兩頭連接著上下半城,是重慶唯一以「山城」命名的百年老巷。
  • 重慶這些市井味的老茶館 值得一去
    這樣有厚重城市氣息的茶館,貫穿著老黃桷坪人的日常生活,早上第一壺茶的水要自己燒,幾十年如一日,好像那些好奇的遊客、拍戲的劇組、拍照的攝影師都和他們毫無關係又和諧相處著。茶種:普通綠茶、菊花茶、茉莉花茶、沱茶、碧螺春。地址:九龍坡黃桷坪正街提示:如果你只拍照不喝茶,給老闆付5塊錢,自己隨便照。
  • 重慶南溫泉山城茶事小劇場開幕,「言子兒大王」吳文領銜首演
    「說重慶言子兒,要先說重慶。重慶,漂亮!重慶,真的嘿漂亮!今天不講洪崖洞,今天也不擺磁器口,我要給大家說的是巴南區的南溫泉……花溪河是不夜河,南溫泉是夜不收……」18日下午,重慶巴南區南溫泉廣場山城茶事小劇場新鮮開幕。劇場的首場演出,便迎來了聞名巴渝的中國曲藝牡丹獎得主、「言子兒大王」吳文和他的徒弟們。
  • 微辣,重慶人最後的妥協!藏在老小區的壩壩火鍋,味道「嘿」安逸
    別人說的「辣」,就是辣重慶人說的「微辣」,卻不只是辣……要想吃重慶的地道老火鍋,還得在那些「卡卡角角」裡去找,按一位重慶本地朋友的原話說:「莫問老子哪家火鍋最好吃一家老小區裡的重慶壩壩火鍋,新環境、老味道!老闆娘真的超漂亮!(不信你自己去看嘛)在一位熱心粉絲的幫助下,我們來到了這家藏匿在老小區深處的壩壩火鍋。我們美食探店的標準,一是味道,二是價格,三是品質,四是人氣。
  • 去懸崖邊上的山城巷,感受地道重慶生活
    重慶的洪崖洞、來福士廣場、九街、筒子樓…很多熱門的地方,想必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今天不走尋常路,想給大家分享一處我的私密藏寶地,就在渝中區解放碑附近的山城巷_【目的地】山城巷【地址】渝中區解放碑中興路山城巷【交通】軌道交通1/2號線較場口5號口出站步行400米_🧗🏻【百年步道山城巷】山城步道連接著重慶的上下半城,從枇杷山到南紀門,是很多重慶人兒時的回憶,一步一景,這裡有著老重慶城區最初的記憶,很有重慶的市井味兒
  • 壩壩茶、金錢板、蓮花鬧……
    重慶磁器口微信公眾號消息,來吧,把磁器口的小吃吃個遍,陳麻花、紅油火鍋、燴千張、涼粉、雞雜、黃糕粑、脆辣椒、臭豆腐……來吧,到磁器口坐坐大紅花轎、聽聽金錢板和蓮花鬧,或者親手泡一碗壩壩茶……磁器口,距離鬧市不遠,距離江山清水很近很近……
  • 洪崖洞除了網上大火的夜景,還藏了80年代的老重慶,別錯過
    ·重逢」為主題,圍繞重慶的市井氣息和老巷場景文化,一行一商定製包裝了重慶年代品牌商鋪,真實還原重慶80年代市井百態,閒逛在這裡,可以在年代記憶中享受吃喝玩樂同時受復古時尚的街頭風情,還能體驗沉浸式互動樂趣。
  • 洪崖洞重逢1980街區|藏在江邊樓裡的八十年代老重慶
    【5路電車】——做上電車,回歸805路電車,是八十年代重慶人主要的交通方式,一比一還原的真實場景,坐上公交,乘著時光機,回到從前。4、頭從車窗向外看,攝影師從外往內拍人。【壩壩茶】——品位老重慶老味道你感受過坐在露天壩子,扇著蒲扇,品著老茶,和旁邊人有一句沒一句聊天的愜意嗎?如果沒有的話,就來壩壩茶這裡體驗一番。
  • 初秋,去HUO壩壩茶
    尤其喜歡喝壩壩茶為啥喜歡在露天的壩壩裡喝茶呢為茶之滋味也為三五朋友能聚一聚敞開聊天、擺龍門陣於是只要天氣好的時候公園裡、河邊、書店的院子、茶館、茶樓、茶坊……既能看城市老建築、過本地休閒生活,還能回味老茶館故事、體驗今日彭州文化創意——喝壩壩茶,一定能滿足你對彭州的美妙期待!
  • 《花街子》新書首發 勾起「老重慶」親切回憶
    人民網重慶12月9日電(陳琦)還記得重慶下半城這條叫「花街子」的老街嗎?這裡有著老重慶的縮影,這裡承載著眾多老重慶人的記憶……今(9)日下午,由重慶出版集團出品的《花街子》在渝北區黃泥磅99藝術長廊舉行新書發布會。  曾憲國先生是重慶著名作家,出版有中篇小說集《嘉陵江邊一條街》、長篇小說《霧都》《門朝天開》等。
  • 重慶「九開八閉」古城門,探尋「金城湯地」老重慶的味道
    這是老重慶人小時常常哼唱的一首關於重慶城門的童謠,名為《重慶歌》,歌中清楚地記錄了重慶這十七座城門的名字和特點,以及重慶古城門「九開八閉十七門」的前世故事。故事就先從城門說起吧。而且,重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屬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修築城牆是古代重慶守將必做的事。
  • 渝中區網紅打卡地,山城巷升級打造,還原老重慶最真實面貌
    它也被稱做重慶市井生活寶藏地,從解放碑出發,步行大概20分鐘就可以到達山城巷,交通十分便利,這次我有幸還品嘗到了山城巷的特色壩壩宴。這裡的建築風格是滿滿的老重慶懷舊風,復古的傳統老建築刻畫出了老重慶山城的容貌
  • 放風箏走古道喝壩壩茶 《重慶主城春遊地圖》帶你嗨翻
    重慶主城春遊地圖。 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點擊此圖看大圖)華龍網3月4日13時55分訊(記者 周夢瑩)春天來啦!還在猶豫不知道去哪兒玩的親們看過來!今(4)日,重慶市規劃局、重慶市地理信息中心推出《重慶主城春遊地圖》,賞花、喝壩壩茶、放風箏、騎自行車、挖野菜、爬山等好去處一目了然。
  • 在交通茶館做一天「老重慶人」
    得知重慶交通茶館的存在是因為一部電影《瘋狂的石頭》,這部電影其中一段戲,給棒棒開會,就是在這裡取的景。據說交通茶館將七八十年代老重慶人的生活方式保留延續至今,幾十年未曾改變,而且在重慶僅此一家,令我們很想前去一探究竟。這家位於黃桷坪正街(塗鴉一條街)的茶館門店十分不起眼,一不小心就會錯過。
  • 洪崖洞重逢1980街區藏在江邊樓裡的八十年代老重慶
    2、站在照相館裡面,利用擺花和圓桌,攝像師從外透過玻璃聚焦到人臉上。3、手扶照相館的木門,做出往裡走往回看的動作。【5路電車】——做上電車,回歸805路電車,是八十年代重慶人主要的交通方式,一比一還原的真實場景,坐上公交,乘著時光機,回到從前。
  • 這5個茶館,還原你記憶中的老重慶
    說到重慶的文化,大家第一反應會想到什麼?是滿街飄香的火鍋?還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小面?是靜立在江邊的古城門?亦或是老城裡的吊腳樓?有人說重慶的發展實在是太快了,快到似乎對文化已經無跡可尋。其實,老茶館算得上是重慶除了火鍋之外歷史最悠久的文化了。
  • 閒話四川南溪壩壩茶
    如今流行的壩壩茶,成了大自然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南溪的茶館起源遙遠,老百姓流傳「巴蜀仙源,有城就有茶館」之說。孩提時代,我聽年紀大的老年人講,解放初期南溪城的茶館有下正街東風茶館、十字口茶館、上正街廣福門茶館等三家老牌茶館,均屬集體所有制茶館。那時茶資收費,一碗茶收人民幣三分錢。它們以其年代早、收費合理,茶客絡繹不絕而留名至今。
  • 追憶老重慶時光:重慶那些「原汁原味」的老茶館...
    好吃妹兒曾經聽人說:「領略巴黎的風情在咖啡館,領略重慶的風情在茶館。」足見重慶茶館濃鬱的巴渝風情韻味,為海內外遊客所讚賞。但正所謂」柴米油鹽醬醋茶「,喝茶其實可以很生活,甚至可以很市井斑駁的臺面,朔料殼的暖瓶,吱吱作響的木長椅,以及熟悉的茶客們組成了重慶老茶館的獨特風景線……城市在變,老重慶的生活方式未曾改變。
  • 30年前 這裡是重慶最洋氣的地方
    [重逢1980街區]最大的特色就是這些80年代老街區是「活」的場景,這些場景不僅能夠讓人一下子穿越回80年代,一行一商的重慶年代品牌商鋪,穿梭其中,有得吃有得買有得看有得玩,是真真正正有互動,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枯燥,不孤獨,不死板
  • 2020國慶網紅重慶4日遊從八十年代老重慶穿越到桃花源
    上面匯聚了上個世紀老重慶標誌性的地標,打銅街、八一路、鄒容路等等....露天壩壩茶老茶館:壩壩上擺上了以前的老木桌和老木椅,時間充裕的朋友可以在這裡停下來,點上一杯茶,感受80年代的慢生活。在這裡,四面瀑布環繞,水流互動,聽蟬鳴蛙聲、觀魚遊夏荷。整個空間以夢幻的藍色為主基調,仿佛把人一下子帶入世外仙境。第三景是一片雪白的世界——華鎣雪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