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中國的製造能力強大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製造業的創新能力卻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這同樣也是無法狡辯的。比如在摩託車製造業上,HONDA的摩託車市場佔有率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我國的自主品牌近兩年才開始崛起。我們今天就拿摩託車製造來說吧,中日兩國在摩託車上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日本的摩託車比中國的貴很多。
首先貴肯定有貴的道理,相信每一個消費者都不是傻子,如果毫無道理的昂貴誰會買帳。比如一架川崎忍者H2摩託車,其售價居然可以買到36萬之多,比我國很多四個輪子的汽車還要昂貴。反觀我國的大運摩託,價格親民是一件好事,但是從另一面也暴露出大運沒有敢賣36萬的基礎。且不說大運有沒有這個能力,若是大運真的有款摩託車賣到36萬,有多少人會購買。
其次,在我國這種大環境下,摩託車的頹勢是必然的,禁摩令想必各位朋友早有耳聞。我國的摩託車市場失去了原有的活力,雖然現在仍有一些農村地區使用著大量的摩託車,但是摩託車的市場大不如前。並且在我國出售的川崎、鈴木等大排量進口摩託車其實都是大家所謂的「閹割版」,我們的鄰居對我國製造業的吸收消化能力還是心有餘悸。
我國現在的消費風向其實也不利於摩託車的發展,現在大家都去買四個輪子的汽車了,開出去安全又有面兒。只有為數不多的機車發燒友還為摩託車產業貢獻著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我國的市場巨大,一個產品在我國的沒落一定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所以面對日益衰落的摩託車市場,救不救,怎麼救是一個難題。你對此有什麼看法麼?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