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為何信奉黃大仙?還有個「黃大仙區」

2022-02-04 魅靈書城

香港人信奉「黃大仙」的程度在在港人的口頭禪裡就可見一般:「有求必應找黃大仙」。每年正月初一,港民爭上頭注香,萬人空巷,電視直播,堪為盛舉。最有特色者為求籤問卜,許多專業解籤相師及風水相師為人們指點迷津,其中不乏內地大學哲學系教師去港謀生者。


黃初平,又名皇初平,俗稱黃大仙,自號「赤松子」,列仙班玉帝勒詔,姓崇、名壘,號司天。據《 赤松山志》 記載:其兄初起乃長子,是為「大皇君」。黃初平生於東晉成帝年間為次子,是為「小皇君」。

關於黃大仙來歷現今有四種說法:金華黃初平說、東莞黃野人說、下邢藍石公說、傳說中神農時的雨師。其中以金華黃初平說最為可信。據《金華府志》 載:東晉皇初平,丹溪人(今浙江省蘭溪縣黃湓村)。牧羊遇道士,將至金華山石室中,兄初起尋之四十餘年,一日逢道士,引入山相見,「後還鄉,其族盡亡,乃去。初平別號赤松子云。」

傳說黃大仙是金華人的最好實證是在金華北山早在晉代即建有的最早的黃大仙祠——赤松觀祖廟。而晉代著名理論家、醫學家葛洪《神仙傳》和南宋道士倪守約《赤松山志》中關於黃大仙的記載也印證了此種說法。


但是無論哪種說法,我們基本可以判定黃初平是先成仙於民間,然後才被輯入道教典籍中成為道教徒宣傳其宗教的工具,而其人物形象是老百姓在口頭傳承的過程中則依照民眾的意願對這一形象進行反覆加工的結果。

黃初平「顯於東晉,上祖皆隱德不仕」,其出生並非名門望族,而是出生在一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且善根深厚的布衣之家。

黃初平《自序》 曰:「予少家貧,炊糖不繼」。十五歲是黃初平生平的重要轉折點,被其師「赤松子」引人金華山石室,傳授秘旨,服食,辟穀之術,丹藥長生良方,其性完全陶醉於山水之間,超然物外,絕棄世塵,精研丹法,積公德累善行,時覺四十年,黃初平已得道成仙。

後黃大仙雲遊各地,做了許多警惡除奸,普濟勸善的好事,深得民心,被世人尊奉為財神、吉祥之神、萬能之神。


黃初平在道教中地位顯赫,影響深廣。海內外僑胞視其為中國道教在南海的最高尊神。有史料記載,我國古代的許多帝王對黃初平都頂禮膜拜,古吳越的錢鏐王,宋代的宋哲宗、理宗、徽宗,明代的明太祖都為黃初平有過詔書或頌詠的記載。宋哲宗、理宗兩位皇帝就先後誥敕「崇其美名,褒其有求必應」。

作為道教神仙、區城性的顯神,他過去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受到特別的祀奉,專門供奉黃大仙的祠廟晉代就有浙江省金華市北山的赤松祠。而在近現代主要興盛於嶺南地區,如廣州市芳村區花地、博羅縣羅浮山、香港竹園村和南海市西樵山。

而其中又以香港黃大仙廟最為著名,亦稱「金華分跡」,這座祠廟大概已有80 多年的歷史。在英殖民經濟時期大多數港人崇奉黃大仙,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曹聚仁先生也說:「港九奉祀的大神,黃大仙代替了張巡、許過,也超過了天后、馬祖。」可見黃大仙在當時民眾中的影響。


香港人信奉「黃大仙」的程度在在港人的口頭禪裡就可見一般:「有求必應找黃大仙」。每年正月初一,港民爭上頭注香,萬人空巷,電視直播,堪為盛舉。最有特色者為求籤問卜,許多專業解籤相師及風水相師為人們指點迷津,其中不乏內地大學哲學系教師去港謀生者。

最有意思的是將黃大仙與六合彩、馬會等行業聯繫起來,並專門設立了相應的機構,深刻地打上了商業文化的烙印。在今天,「黃大仙祠」還成了香港一個重要人文景點,並帶動了一系列相關職業的發展:香火生產、算命、手工藝品製作等。後來黃大仙祠廟並隨著華僑的足跡流入東南亞地區,甚至漂洋過海到了歐美一些國家。被當地華人奉為神明,立廟祭祀,香火極盛,美譽僑仙。

黃大仙香火的興盛,近來赤松觀祖廟的恢復建設、以及各方信眾不遠萬裡來到金華赤松觀尋找仙源,從某種程度上也說明了他在人們的心中不再只是一位神仙,而是海外華人華僑尋求民族文化的「根」,這種神仙信仰既有民族的凝聚力,又揪合著對祖國深深的愛。

黃大仙事跡的廣泛流傳,祠廟的日益興盛,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中國文化發展已久,其中多攙有鬼怪現象,因而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因子的華人僑胞一般多信鬼神。《禮祀· 祭法》 云:「山林川谷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這些被稱為「神」的,都能被百姓拿來祀奉。


二是在我國古代,以至近現代,多的還是貧農階層。這個階層的百姓除了要解決自身的衣食住行以外,難有其力再去解決病痛等其他的災難,而黃大仙因被傳為能醫善藥,普善救世,另外他還是「牧羊之孩」,和貧農階層的老百姓有著相似的生活經歷,深知百姓黎民的疾苦,所以百姓也就很容易拿他當自家的「神」了,供奉他民眾當然也就求之不得了。

三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百姓樂善好施的性格符合黃大仙的一生為人。黃大仙總是行事慈善為懷,解除人間苦難,為民造福,有求必應。其傳說故事《引虎救人》、《仗義取銀》、《懲貪官》等許多故事都體現了上述的精神。如此看來,百姓供奉黃大仙,一來是敬佩他的善良人格;二來也是為了將這種高尚風格代代相傳下去,不使失卻。

關於黃大仙的事跡傳說很多,其中以其「叱石成羊」流傳最廣。傳說講述:黃初平年十五,家使牧羊,路遇道士,見其性善,便將他帶至金華山石室中。其兄初起,尋找初平多年,未獲音信。一日,在市中見一道士,和顏悅色,即向前問卜日:「我有一弟名初平,因命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是死是活,請道長告之。」


道士日:「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黃,字初平,定是你的弟弟無疑。」初起聽後非常高興!即隨道士去風初平,果然相遇,悲喜店畢,問羊何在,答雲,「在山東」。兄往視,但見白石,不見羊。平曰:「羊在耳兄自不見。」平乃往,言:「叱!叱!羊起!」於是白石皆起成羊數萬頭。初起見後,又驚又奇,非常欽佩日:「弟今得道成仙,兄能學否?」初平答日:「只要誠心善學,便可得道矣!」

初起即棄妻室,留住在金華山石室中,隨初平學道,服松脂、茯苓,不久亦修練成仙,行走於日中,看不見影子,有返老還童之色。至百歲,兄弟倆回歸家鄉,村貌全非,親族不識,只得返回山中,初平改字為「赤松子」,初起改字為「魯班」。今蘭溪黃湓村的「二仙井」,傳是當年黃初平兄弟倆所鑿。另有唐朝本觀道士舒道紀有詩為證:松老赤松原,松間廟宛然。人皆有兄弟,誰得共神仙。

傳說「叱石成羊」的故事是很有民族性和地方特色的文化現象,是個具有鮮明個性的人文資源。明萬曆年間,「赤松羊石」便已成為金華十景之一,歷代名賢雅士紛紛接蹱而來,受到文人的傳頌而千古流芳。


 黃大仙的傳說故事「叱石成羊」原汁原味,非常生動、感人。這些傳說不僅反映了老百姓樸素的美醜愛憎觀念,也反映了他們對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認識。中國是神仙的國度,仙人在中國為最受崇拜者。而羊在我國是財富的象徵,「羊」與「祥」諧音,因而羊是吉祥之物。仙人把石頭變成羊,顯然與點石成金同義。

「叱石成羊」是最富有黃大仙特色的法術。把山羊變化成山石,按黃初平的說法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為百姓做好事。金華、蘭溪一帶為丘陵地形,適合養殖山羊,但每日需放牧於山坡,費時頗多,若能任其生長,數量既會增多,又不必費心勞碌,豈不大好?

而能把山石化成山羊,其中寄託著人們對則富的期盼也未可知;另外「叱石成羊」也表明修成正果,功德圓滿的意思。而圓滿是所有中國人所期盼和追求的。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叱石成羊」會因人而異給我們留下更多的回味思索與寄託。

推薦閱讀

點擊下方圖片即可閱讀

逍遙之外,神仙都有哪些日常工作?

一個神仙的名字,被民間叫錯了幾千年!

古代帝王難道真的都是神仙下凡嗎?

神話故事 | 妖魔鬼怪|奇聞異事

這裡除了有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等耳熟能詳的傳統神話,還有許多你所不知道的上古神話、上古神器、上古神獸、妖魔鬼怪、未解之謎、歷史揭秘等。

相關焦點

  • 香港人最信奉的黃大仙是哪路神仙?以為是黃鼠狼的就太搞笑了
    我們看香港電影裡很多人都會去拜黃大仙,而香港黃大仙祠在當地確實是享負盛名、香火鼎盛,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有求必應,非常靈驗,稱得上當地第一大神。那麼這位黃大仙是道教哪路神仙呢?某些地方有供奉「五大仙」的習慣,這五仙指的是狐狸、黃鼠狼、刺蝟、蛇和老鼠。
  • 香港人最信奉的黃大仙是哪路神仙?以為是黃鼠狼的就太搞笑了
    我們看香港電影裡很多人都會去拜黃大仙,而香港黃大仙祠在當地確實是享負盛名、香火鼎盛,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有求必應,非常靈驗,稱得上當地第一大神。那麼這位黃大仙是道教哪路神仙呢?某些地方有供奉「五大仙」的習慣,這五仙指的是狐狸、黃鼠狼、刺蝟、蛇和老鼠。
  • 誰是「黃大仙」?
    香港人信奉「黃大仙」。 那麼這個叫黃大仙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答案是:浙江金華人士黃初平。 民間傳說是這樣的: 東晉期間,浙江金華縣,有兄弟兩人,哥哥叫黃初起,弟弟叫黃初平。羊由於沒人看管,也走散了。 黃初起見人和羊都沒了,於是,四處尋找弟弟黃初平,但是,找不到。 40多年之後,有個道士帶黃初起,進洞,找到了黃初平。 黃初起問黃初平:當年那群羊,為什麼不見了,是怎麼回事。 黃初平在山頭大吼一聲,眼前的白色石頭,都變成了羊。 這就是「叱石成羊」的傳說。哥哥黃初起目睹這一切,相信弟弟已經成仙了,於是,放下一切,跟著弟弟修仙去了。
  • 除了黃皮子成精的黃大仙,浙江金華山竟然還有一個「黃大仙」?
    劇中描寫的黃皮子不是普通的黃鼠狼,而是成了精、被當地山民供奉的「黃大仙」。黃皮子神通廣大:被抓住後會裝死逃生;會摩擦爪子致白磷起火;會釋放有毒的尿液,令人類產生幻覺而內鬥;被抓後,還會扮可憐求釋放。 不過除了這個黃大仙,在浙江金華山可是還有一位有名的赤松黃大仙。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黃大仙。
  • 香港遊記:黃大仙祠
    還沒下車,我已看到正忙著指揮交通的工作人員,一旁的停車場,各種旅遊大巴、中巴等車輛,或正在停靠,或正從車裡上下人,幾個導遊手舉著旗子,正領著遊客向前方的黃大仙祠進發。下了車,我才發現,這裡,仿佛是一處鬧市。
  • 香港黃大仙旅遊景點大全 香港黃大仙區自助遊攻略
    鑽石山:香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的地區也是稱為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牛池灣以西,新蒲崗以北,主要是一個住宅區。景點有好萊塢廣場(東九龍最大型購物商場之一)、志蓮淨苑(包括安老院、大禮堂、露天劇場、佛寺建築群、公園以及一所特別技能訓練中學等。)、鳳德公園(分成五個主題區:水簾洞、五指山、火焰山、水晶宮和花果山。)
  • 港澳遊漫記:遊香港黃大仙祠
    看著入口兩邊的一間間小門面,裡面則是給求籤人解籤的,每家門口都掛著醒目的招牌,有關於經營許可證的,還有介紹自家解籤大師如何、如何靈驗和出名的,看著店裡面的解籤大師,一個個穿戴都很講究,基本上都是保持著古時算卦先生那一身行頭。你還別說,有的店面圍的人就多,有的店面圍的人就少,還有的店面壓根就沒人,這就說明,誰的名氣越大,誰的人脈越廣,前來解籤的人就越多。
  • 誰是「黃大仙」?
    香港人信奉「黃大仙」。 那麼這個叫黃大仙究竟是何方神聖呢? 答案是:浙江金華人士黃初平。 民間傳說是這樣的: 東晉期間,浙江金華縣,有兄弟兩人,哥哥叫黃初起,弟弟叫黃初平。羊由於沒人看管,也走散了。 黃初起見人和羊都沒了,於是,四處尋找弟弟黃初平,但是,找不到。 40多年之後,有個道士帶黃初起,進洞,找到了黃初平。 黃初起問黃初平:當年那群羊,為什麼不見了,是怎麼回事。 黃初平在山頭大吼一聲,眼前的白色石頭,都變成了羊。 這就是「叱石成羊」的傳說。哥哥黃初起目睹這一切,相信弟弟已經成仙了,於是,放下一切,跟著弟弟修仙去了。
  • 有求必應,說說香港黃大仙的文化信仰
    香港有個聞名的黃大仙祠,港人無論大事小事,求神問卜,求保佑,求升職,求發財,港人都要去黃大仙拜一拜,以求平安。這也算是香港人特有的崇拜文化了。據說拜過黃大仙后,百事俱靈,故在香港人當中,黃大仙這個仙人的地位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香港的電視劇整天會出現黃大仙,甚至拍了一部黃大仙的劇集,在民間也時有黃大仙的典故。
  • 香港的黃大仙,原來大有來頭!
    香港有個地鐵站叫黃大仙。黃大仙站附近有個黃大仙祠。每天黃大仙香火不斷,說起黃大仙,香港不僅無人不知,而且還有著百萬信徒。在修煉得道之前,黃大仙究竟是誰?又是哪裡人呢?香港的黃大仙祠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
  • 2016 香港黃大仙祠攻略
    2)祭拜黃大仙必備之物在廟宇中到處都有提示,黃大仙日常參拜主要是「五供」:香、花、燈、水、果。香港人相信只要獻上香或供奉花,便能得到黃大仙的注意,祈求所願必能實現。另外,工作人員介紹說,清水也是上佳的供品,因為道法自然,他們提倡節約能源、把寶貴而有限的資源用於其他地方;至於香的數目,「1」「3」這樣的單數是最合適的。
  • 除了黃皮子成精的黃大仙,浙江金華山竟然還有一個「黃大仙」?
    劇中描寫的黃皮子不是普通的黃鼠狼,而是成了精、被當地山民供奉的「黃大仙」。黃皮子神通廣大:被抓住後會裝死逃生;會摩擦爪子致白磷起火;會釋放有毒的尿液,令人類產生幻覺而內鬥;被抓後,還會扮可憐求釋放。 不過除了這個黃大仙,在浙江金華山可是還有一位有名的赤松黃大仙。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這個黃大仙。
  • 香港遊記:黃大仙祠
    還沒下車,我已看到正忙著指揮交通的工作人員,一旁的停車場,各種旅遊大巴、中巴等車輛,或正在停靠,或正從車裡上下人,幾個導遊手舉著旗子,正領著遊客向前方的黃大仙祠進發。下了車,我才發現,這裡,仿佛是一處鬧市。
  • 香港黃大仙廟的廣州起源
    黃大仙祠就是其中的一個佼佼者。      黃大仙祠起源於1897年廣州番禺大嶺村普濟壇、1899年建成的芳村花地黃大仙祠。正是在1899-1913年間,廣州黃大仙祠「香火極盛,傾動一時」,成功塑造了黃大仙「有求必應」的靈驗形象,才有了後來在香港的輝煌。
  • 黃大仙,香港最著名的廟宇
    ,就是一座毫不起眼,歷史短暫的普通寺廟,可它出生在香港這座國際大都市,一座700多萬人擠在1100多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年還接待四、五千萬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城市。      於是黃大仙祠成為了香港最著名的廟宇,香火旺得無法形容,每天都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朝拜,以黃大仙命名的黃大仙區還成為香港十八區之一。
  • 香港香火旺的廟宇之一,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除主殿大雄寶殿外、還設有小園林、三聖堂、從心苑,建築雄偉金碧輝煌,祠內的九龍壁仿照北京故宮九龍壁而建,壁上刻有中國佛教協會主席題詩,黃大仙祠被香港列為一級歷史建築,也是香港第一家獲批舉辦道教婚禮的廟宇。
  • 香港「火」廟,黃大仙廟,高樓大廈環繞,香火瀰漫
    前往香港黃大仙寺廟。在香港的各種電影中,黃大仙經常被提及,這裡的黃大仙不僅指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區,而且還指黃大仙祠堂。黃大仙廟是香港最繁華的寺廟之一,也是道教唯一可以舉行道教儀式婚禮和頒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寺廟。黃大仙四周是高樓大廈,但卻高層住宅樓卻擋不住黃大仙祠堂的氣勢和香火的旺盛。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感覺。農曆末日和正之前十五,大批善信前往黃大仙廟宇獎勵神恩,祈求來年上帝保佑。
  • 香港黃大仙祠 攻略 ,黃大仙求籤注意事項
    所以作為遊客一般都是從黃大仙大殿開始祭拜起,求籤卜卦也是在大殿前進行,其餘供奉諸神的殿堂都比較小,香火比黃大仙殿弱很多。2)祭拜黃大仙必備之物在廟宇中到處都有提示,黃大仙日常參拜主要是「五供」:香、花、燈、水、果。香港人相信只要獻上香或供奉花,便能得到黃大仙的注意,祈求所願必能實現。
  • 今日不談鬼,談仙——香港黃大仙
    兄弟見面後,其兄也一起修煉參道,與黃初平一起以藥濟世,救苦助人,導人向善,流傳了不少感動人心的傳說,深得百姓敬重。      黃大仙信仰傳至香港後,於黃大仙建有黃大仙祠,沿用黃大仙降乩、靈籤、藥籤普濟助人,更一直以「普濟勸善」教化信眾。
  • 香火最旺的香港廟宇,建築古典華麗,黃大仙相傳「有求必應」
    來黃大仙祠。結果真的還叫我很輕鬆的找到了。4月份可能是旅遊淡季,沒多少遊客,其實想跟打算一個人遊香港的朋友說,其實香港不大,不會走丟。再則,香港很多人素質很高,問路或者打聽事情都會用普通話(不一定很準的音)跟你說,有禮貌,你去店裡買東西,店員都很熱情跟你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