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歷香江:從舊郵政總局大樓細味香港郵政史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郵」歷香江:從舊郵政總局大樓細味香港郵政史

  中新社香港4月29日電 (吳鍾春)方寸之間,見盡滄海桑田。郵票能見證一個地方的歷史變遷。而郵政局也能體現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社會發展。香港郵政與古物古蹟辦事處合辦"從舊郵政總局大樓細味香港郵政歷史(1911-1976)"的展覽。展覽於29日在香港文物探知館揭幕。

  為紀念展覽揭幕,香港郵政在當天發行一枚郵票小型張和相關集郵品。香港特區政府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主席陳智思、香港特區政府郵政署長丁葉燕薇及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明基全為展覽主持開幕儀式。陳智思表示,郵政發展和城市發展是息息相關的,此次展覽展出的內容豐富,可讓參觀展覽的市民更加了解香港郵政的歷史。

  展覽以位於德輔道和畢打街交界的舊郵政總局大樓為題,共分七個展區,包括有:舊郵政總局大樓的演變、舊郵政總局大樓的建築特色、各種郵政服務、郵局的內部運作、郵票廊等。展區展出的有大量存檔資料、照片、過往使用的郵政設施、期間發行的郵票,以及引述當年郵政署職員在大樓工作的實錄,詳述在大樓的日常郵務運作。

  展覽也展出了多個模型,包括以積木砌成的大樓模型。從模型上,可以看到當時的舊郵政總局大樓屬英國文藝復興建築,樓高四層,設有平圓拱門。除主牆、廊柱和拱門以花崗巖砌成外,其他牆壁均以廣東紅磚和廈門磚建造。這幢設計獨特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採用了該時期常見的「結構彩繪"風格興建。大樓有多個三角形屋頂和一個平屋頂,柚木主樓梯「扶手和欄杆柱裝飾豐富"。

  香港郵政高級經理(公共關係)鍾淑娟介紹道,舊郵政總局大樓是香港首幢政府綜合大樓。郵政署辦事處主要設於大樓的地庫和地下。大樓於1911年開始提供基本郵政服務,並於1932年開設郵票銷售櫃位,其後陸續推出多項郵政服務,包括匯票和郵政匯票、收寄掛號郵件和包裹及郵政信箱服務。

  舊郵政總局大樓也是處理國際郵件的基地。1930年代或以前,海外郵件的收送會往來大樓和皇后碼頭之間,然後經船隻運往目的地。由於航空運輸尚未普及,而海底隧道於1972年才通車,其時海上運輸一直是運送郵件的主要途徑。已退休20年的前郵務主任郭先生回憶道,當時的郵差很辛苦,去碼頭取大量信件都是靠人力搬運,而且當時郵局內沒有空調,夏天炎熱,郵差們甚至都不願意穿制服。

  據悉,這次展覽將於4月30日至8月26日開放給公眾參觀。(完)

相關焦點

  • 見證百年歷史滄桑巨變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優美建築印記動人故事
    位於上海蘇州河畔的上海郵電總局,是一座保護相對完整的百年建築。早在1996年11月20日就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郵政總局是我國目前仍在使用的最為古老的郵政大樓。四川路橋郵政支局仍然正常營業。
  • 遠東第一大廳:慢時光裡上海郵政總局大樓
    從上海外灘穿過蘇州河畔,迎面撞上來的第一棟建築,就是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屹立在由鋼筋水泥和摩天大樓組成的背景板中,被塑造成不同形態的大理石賦予了這棟建築豐富的表情。96年前,上海郵政總局大樓的建立標誌著中國郵政開始走向獨立,成為遠近街區的最大建築;到今天,郵件漸漸被棄用,但從前慢的時光仍然寄存在建築中,一次次帶著遊客走入過往。
  • 中華郵政總局舊址-南京民國建築
    中華郵政總局成立於清朝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初隸屬於海關。民國時期改隸交通部。內設機構有總務、考績、業務、匯兌、儲金、供應、計核、聯郵八處,以及秘書、視察二室等。下屬機構有各地的郵政管理局、辦事處、郵政代辦所等,歷任局長有錢春祺、黃乃樞、郭心崧、徐繼莊、霍錫祥等人。
  • 馬尾小郵戳見證中國近代郵政史
    近日,羅星塔公園管理所收入了一批藏品,這些從各路藏家手中收得的藏品共24件,包含羅星塔老照片、明信片、郵票、舊報紙等。而在這其中,幾枚郵戳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正圓形的郵戳上標註著羅星塔的繁體字樣以及英文名稱「PAGODA」,油墨跡至今仍非常清晰,但泛黃郵票以及上方的「中華民國郵政」字樣卻昭示著它的厚重歷史,一段關於近代馬尾郵政的歷史。
  • 馬軍勝局長同萬國郵聯總局長海珊通電話
    馬軍勝局長同萬國郵聯總局長海珊通電話 2020-12-23 0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福州馬尾小郵戳見證中國近代郵政史
    中新網福州9月18日電(王曉霞)近日,福州馬尾羅星塔公園管理所收入了一批藏品,這些從各路藏家手中收得的藏品共24件,包含羅星塔老照片、明信片、郵票、舊報紙等。而在這其中,幾枚郵戳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正圓形的郵戳上標註著羅星塔的繁體字樣以及英文名稱「PAGODA」,油墨跡至今仍非常清晰,但泛黃郵票以及上方的「中華民國郵政」字樣卻昭示著它的厚重歷史,一段關於近代馬尾郵政的歷史。  羅星塔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航標。在閩江下遊三江匯合處,有座羅星山,山上有塔,因地而得名,就是羅星塔。羅星塔原為南宋建的港口航海燈塔。
  • 【一館一故事】郵歷「安平」 細數汕頭百年郵政歷史
    「雖然郵政總局大樓已有95歲高齡了,但外表依舊完好,房屋結構保存完整。」作為汕頭開埠後的第一所自建郵局,汕頭郵政總局大樓是廣東省郵政系統中保存最完整的兩座採用歐陸式建築風格的郵政建築實體之一(另一座廣州郵政博物館,位於廣州沿江路),2005年己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 金門郵政史
    二 光緒庚子辛丑年間;金門開始設郵政代辦處於後浦街,由商號兼理。民國初年,增設沙美街及烈嶼西方鄉代辦處2所。1910年,後浦街代辦處改設三等郵政局,派郵政人員專司其職。並管沙美、烈嶼代辦處。   1937年金門被日本佔領,郵務一度停頓,至1943年後浦局降為代辦所,復辦通郵。1945年抗日勝利,仍恢復為三等郵局。1953年作為二等甲級局,由臺灣郵政總局管轄。
  • 【香江故事】•《殖民•灣仔郵局•紅色郵筒》
    【舊立法會大樓】1842年《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1860年《北京條約》,霸佔九龍半島南部、如今的界限街以南地區。【赤柱一隅】香港郵政的經營權,開始時只屬於英國皇家郵政,1860年5月1日經營權轉讓至仍然屬於大英管治權的港英政府的郵政署署長。
  • 香港舊機場客運大樓年底拆卸
    香港舊機場客運大樓年底拆卸   人民網香港2月9日電 港府拓展署將在今年底正式清拆啟德機場的客運大樓。目前,港府正搜集大樓內有歷史價值物品予以保留,拓展署與古物古蹟辦事處也正在大樓一帶展開拆卸前的考古勘察工作。  啟德機場客運大樓建於1962年,伴隨著眾多港人成長,埋藏著溫馨的記憶。曾經是香港空中交通樞紐的啟德機場位於鬧市區,大型客機、貨機在這裡繁忙升降,蔚為奇觀。這一幕奇景直到香港新機場啟用才劃上句號。
  • 香港郵政發行「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特別郵票
    人民網9月28日電(記者 陳然)香港郵政公布,將於9月29日發行以「香港今昔系列:維多利亞港」為題的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維多利亞港位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水深港闊,海濱蜿蜒,兩旁以山巒環繞,景色晝夜俱美,是世界著名天然良港之一,更是香港的標誌。本次發行的一套四枚郵票分別展示1962年至2020年從太平山山頂俯瞰香港島及九龍半島的景致。細味維港今昔,感受時空之旅,令郵票更添收藏意義。
  • 閱讀蘇河丨上海郵政博物館: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
    這座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優秀歷史建築,正是當年被譽為「上海十大建築」之一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如今的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地。▲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如今的上海郵政博物館上世紀20年代,上海已經是一座經貿繁忙、市面繁華的遠東大都市。
  • 時光倒流 玩轉地道香港元素 全港首間以香江歲月及尖沙咀風貌為...
    時光倒流 玩轉地道香港元素 全港首間以香江歲月及尖沙咀風貌為主題的精品酒店 attitude on granville 即將揭幕(2016 年 6 月 3 日,香港) – 站在高樓大廈林立的加連威老道,難以想像舊日的香港面貌?
  • 劉銘傳開創臺灣現代郵政考
    而其中開創現代郵政制度,改變舊式鋪遞傳信方式,用中西結合辦法,設立有中國特色的郵政總局,是他最重要的政績之一。          劉銘傳在臺創辦的現代郵政,雖然是地方性的,僅在一省之內,卻已具備我國「官辦」郵局的性質,比光緒二十二年(1896)才籌辦的「大清郵政官局」,提前了8年。
  • 首部講述中國郵政百年風雲長篇小說《國脈:誰寄錦書來》首發式暨...
    【環球時報記者 張妮】6月13日,首部講述中國郵政百年風雲的長篇小說《國脈:誰寄錦書來》首發式暨研討會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舉行。《國脈:誰寄錦書來》小說名,語出周恩來同志為郵政人題詞:「傳郵萬裡,國脈所系」。
  • 走進香港上環 細味老鋪情懷
    走進香港上環細味老鋪情懷 (1/5) "← →"翻頁
  • 上海郵政大樓,百年建築歷史,超上鏡的歐洲宮廷既視感
    之前的上海老建築裡,漏掉了上海郵政總局大樓,今天特地為大家補一篇。上海郵政總局大樓,現為上海郵政博物館及辦公樓,位於北虹口區蘇州路的276號,由英商思九生洋行設計,華商餘洪記營造廠承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高4層,建築面積25294平方米,於1924年11月竣工。大樓內的郵政營業廳號稱「遠東第一大廳」,氣勢雄偉。
  • 【閱讀】上海郵政博物館:見證百年郵政業發展,留存珍貴城市記憶
    這座如今已成為「網紅」打卡點的優秀歷史建築,正是當年被譽為「上海十大建築」之一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如今的上海郵政博物館所在地。原位於北京路9號的上海郵政總局辦公點已經無法承擔越來越繁忙的郵政業務,建一座新的大樓成為當務之急。1922年一座新的上海郵政總局大樓於四川路橋北堍動工,1924年建成。
  • 郵政民政推出「信郵哀思」服務
    據悉,這是廣州郵政聯合廣州民政局推出便民服務「信郵哀思」,即日起至4月30日,市民可通過微郵筒在線寫信、廣州郵政網點交付和11183預約上門三種方式,給逝去的親友寫一封信或明信片,由廣州郵政統一交付廣州市殯葬管理處,再由殯葬管理處工作人員分發到廣州市內先人骨灰存放的墓園(骨灰樓),並將其擺放到墓地或骨灰盒前,以寄託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