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把錢看作第一位,偽裝成國學的模樣當「鳳凰」,只是曇花一現

2020-12-23 騰訊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講述人生道路還有很長,吾將堅持探索,尋求真理,尋找人生的方向,也去找尋心中的那一抹光。求索不盡,生活不止。就像俗語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但這句話對於丹來說實屬諷刺。

路漫遠兮

於丹被眾人所知,是她在《百家講壇》中講述《論語心得》,傳播中國的文化,加之以她的個人論點,高超的演講技能,獲得了大眾的認可。於丹任教於北京師範大學,原作為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系系主任、碩士生導師,但這僅僅是過去。

作為教師,如若沒有專業技能的加身,又怎能稱之為"老師"呢?更甚者被錢迷了雙眼,失去了分辨的能力,成為賺錢的工具,更讓人難以接受。

觀眾對于于丹所講述的論語內容是感興趣的,但畢竟不是專業人士,對于于丹所講並沒有結合總體特色加以分析,只覺得甚好。於丹是從《百家講壇》走出來的學者,其中還有易中天,紀連海等被人熟識,但是於丹卻被人詬病,被易中天說是被市場耽誤的知識分子,永遠把錢放在第一位,並不是無道理的

可以說於丹並不能稱之為國學大師,應該叫做語言大師,通過講解的內容貼切人們的內心,在闡述論語的過程中灌輸心靈的雞湯,辭藻的華麗加上語言的激勵,釋義後便覺得高尚無比,在講述國學過程中披上外殼,作為偽國學是走不遠的

你說她沒有真才實學嗎?不,她肯定是有的,但在其位謀其身,被說做國學大師,冠以如此的稱謂,她能擔待的起?沒有足夠的資歷,沒有足夠的專業技能,到頭來只是曇花一現。

利用節目帶來的名氣,去開設講座,被北大學生哄下講臺,在想著賺錢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而不是趁機夯實基礎,繼續學習。在闡述論點也是把錢放在首位,易中天教授指出:於丹對於孔子的《論語》上面的學術認知和深度,還是很淺顯的,所以"國學"這二字,於丹多半是配不上了,還達不到很高的程度。

上下求索

"毛利先生開門進來,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先生那光溜溜的圓腦袋,簡直可喻之為美······"這句話突然蹦出腦海。於丹的經歷與《羅生門》中對《毛利先生》的描寫甚是有許多相近,毛利先生初來任職,穿著的怪異,眼中流露的哀求,以及翻譯課文,詞彙之貧乏,簡直令人難以置信,讓學生拋去了約束,為所欲為,同為老師的丹波先生對其他的輕蔑,讓學生更加肆無忌憚。

道義上看不上丹波老師,正如學義上瞧不起毛利老師。於丹在學義上不是毛利老師譯文上的磕磕絆絆,但也類似,是職業的不精,造就的必然結果,就仿佛小丑跳梁,讓人無奈一笑。

"人生,少年不知長!"毛利先生看到學生的頹廢,探討了他的人生,訴說了生活之艱苦,學生看到的是訴苦的滑稽一面,哧哧地笑。都認為毛利先生既然作為老師,卻也是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當老師去維持生計。

於丹所謂的錢,正是她以教授的名義講座獲取,論點首要的前提就是錢,這正是心有所想的體現。但當透過鏡子看見晚年毛利先生還是如此的打扮,在咖啡店給侍從免費講解授課,語調依然平平淡淡,不變的卻是他那顆熱愛教書的心······

於丹與毛利先生的相近之處在於他們的專業水平並沒有達到他們所處的職位的水平,毛利深受他人的輕蔑,卻也依然熱愛教書事業。但是值得思考的是,於丹是真的喜愛事業才去教學的?恐怕並不是可以說於丹作為知識分子,但是探索的方向並沒有對,在錯誤的道理上走不遠的,即使走遠了,也落得個身敗名裂,及時止損才是最好的選擇。

終求而得

於丹的歷經的波折,不就正是作為職業人所沒有的職業操守的結局嗎,身處的高度決定自身實力的大小,高度太高,亦容易掉落。選擇的方向錯誤,怎樣走都是錯,把錢看在第一位,更是在沒有專業知識奠定上的幻象,那麼虛無又那麼渺小。

世上沒有如果,只有後果和結果。對於這種結局,恐怕任誰也無法預測,從《百家講壇》的高端一步步踏起,被人們了解,被知曉,被喜愛,又被詬病,跌倒了低端,面對的是萬千的責罵,專家的指責,你說她可憐?

那必是有她可恨的地方。運用她演講的技巧,辭藻的華麗,心靈上的激勵,被觀眾喜歡過,但卻是剎那的一刻,待進一步了解,看來是擔待不起國學大師四字。

市場是提供勞務的地方,從而獲得收入,是交易的場所。易中天說她是被市場耽誤的知識分子,也有部分對她的肯定,但這種肯定並不是絕對的,在沒有夯實基礎,沒有足夠的能力前提下,但又把錢看作第一位,偽裝成國學的模樣當"鳳凰"。

可是"麻雀沒有變成鳳凰,未嘗不是一種解脫,人們常說,得饒人處且饒人,懸在別人頭上的利劍,也許有一天會落到自己的頭上"也不該過多的指責。

要知道起碼也是曾喜歡過的,即使沒有過硬的本領,專業的知識,但也已經過去,做好當下,吸取教訓,路漫遠兮,上下求索,終會有所得。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沒有風飄不到的地方。"一個人總會面臨兩個自己,相互制約,也總會有理想,與之相互對抗。人生會面臨許多的選擇,總是行走在兩面抉擇間,定會有失誤的時刻,然後便是迎來最終的結局。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擁有一些資源,比方說,智力,健康,名利等等,有的人準備把它浪費掉去換取名利,運用名利換取錢財,所以就斤斤計較,必有所失。

文/李清宇

相關焦點

  • 從坐無缺席到被北大學子轟下臺,跌落神壇的於丹經歷了什麼
    曾幾何時她說炙手可熱的國學大師,曾經她的演講無人缺席,現如今銷聲匿跡,於丹到底經歷什麼?初心很簡單說起於丹,大家對這個名字應該很熟悉。她是著名文化學者,還是古典文化的普及和傳播者。金錢的驅使按理說,這樣的於丹應該會為自己規劃一條長遠的路,但是反轉了,那曾經的一切都成了神馬和浮雲。在紅透了祖國大江南北之後,從神壇的寶座跌落了下來,甚至成了千夫所指,她究竟做了什麼,能讓那些懷揣理想和抱負,擁有良好素質和教育的北大學子們轟下講臺?
  • 於丹為何從神壇跌落?梁宏達的分析一針見血,雞湯之下,水準業餘
    除此之外,她還被各大高校輪番邀請演講,一時之間,紅極一時,於丹也被廣大的粉絲尊稱為「國學大師」。如今風光不再 泯然眾人「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於丹的沒落就像她的走紅一樣,與百家講壇脫不開干係。但時效,也像市面上常見的暢銷雞湯書一樣,不用多久,疲於奔波的人們就漸漸醒悟過來,這只是一碗雞湯,而且是沒有給勺子的雞湯,喝完還是得繼續生活的苟且,出現得多了,也就不以為然。市場不需要於丹時,於丹也就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視野。
  • 從於丹老師的身上,我領略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人性之醜陋
    說實話,我非常喜歡聽於丹老師的講座《論語心得》。一直以來,我對許多人對於丹老師的大肆攻擊、抹黑中傷是非常氣憤的。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在於丹老師藉助《百家講壇》大紅大紫之後,一波「黑於丹」的驚濤駭浪便洶湧澎湃,從她的飲食起居、吃穿住行,到論語解讀、國學水準無不成為攻擊的對象,而於丹老師被北大幾名學生哄下臺,又成了「黑於丹」事件的高潮。其實,像於丹老師的遭遇,並不奇怪,幾千年來,在中國,這種現象似乎層出不窮。
  • 在桐鄉回歸心靈之旅,簡一攜手於丹教授探索家庭教育本質
    12月19日,簡一×網易「讓家人住得更好——傳承·美好家文化大講堂」走進桐鄉,在這座文化燦若繁星的老城裡回歸初心,讓國學智慧與家文化迸發出新的光芒。活動現場,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創新與文化傳播工程研究院院長於丹教授以《當國學走進家文化》為主題,與桐鄉當地知名設計師及簡一摯友們,一同探尋新時代的家文化。
  • 於丹5月來渝為酉陽桃花源漢婚大典99對新人證婚
    來自活動組委會消息稱,5月2日婚典當天,著名文化學者於丹將親臨現場為99對新人證婚祝福。  5月2日,由中國新聞社重慶分社、酉陽桃花源旅遊投資集團、共青團酉陽縣委共同主辦的「予我三天·還你千年」第二屆重慶酉陽桃花源大型傳統漢式集體婚典將華彩啟幕。
  • 國學認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是什麼意思?
    #國學#為什麼說中國的崛起不是創造,只是復興?英國教授: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是一個文明卻''偽裝''成國家近日,一個英國教授的演講視頻在網上走紅,他在視頻中表示: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存在5000年還這麼強!
  • 【獨家】於丹:「文化和自然遺產」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於丹,知名文化學者。你聽著侗寨大歌時就會發現,音樂的本質排在第一位的其實都不是審美,而是秩序感。也就是說,禮樂是有道理的,人是在秩序感中找到自己角色的安頓,是因為秩序的和諧,所以大家才會有這種優美。他們就懂得秩序感,懂得謙讓。
  • 3本名家之作帶你曲徑通幽,探尋國學之妙
    《於丹-論語感悟》作者:於丹於丹從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愛之道等七個方面闡述了《論語》中所蘊藏的智慧及其對現代生活的啟示。《季羨林談國學》作者:季羨林在《談國學》中,季羨林用「漫談」式的短小文章,分別從宏觀和微觀視角對「國學」概念、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特色、古代歷史、文學與佛教等問題等,做了深入淺出的介紹,分享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體悟與沉思。
  • 新型毒品竟偽裝成「小熊餅乾」!遇到這些「零食」要警惕!
    經過檢驗,這塊「小熊餅乾」被確認為新型毒品,是將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製成可愛的曲奇餅乾模樣,犯罪分子以此躲避公安盤查,方便運輸、售賣,讓人防不勝防。所以,毒品尤其喜歡偽裝成零食、飲料。前不久,在雲南西雙版納機場,警方就繳獲過化身為「橡皮糖」的毒品。
  • 這種海洋透明動物,果凍模樣是它最好的偽裝,還會導致全球變暖!
    後來就有專家為人們解答了疑惑,這是一隻樽海鞘(zūn hǎi qiào),通過吸入和噴出海水來完成它在水中的移動,是一種海洋無脊椎動物,這種動物的身體呈桶狀,它的身體內部幾乎透明,身體在1釐米到10釐米之間,身體成桶形,一般過著單體或群體在海上飄浮生活。
  • 偽裝術哪家最強?光頭強雖然很給力,但在這點上還是輸給天才威
    >以前光頭強和熊大熊二是不共戴天的敵人,作為伐木工的光頭強,他不砍樹就沒有錢,作為森林保護者的熊大熊二而言,他們的使命就是保護森林,保護這裡的動物們。光頭強的那個偽裝其實挺醜的,完全就是一個男人模樣外加一個假長發,屬於比較俗氣的偽娘。在《怪獸計劃》第一話中,光頭強為了瞞著熊大熊二偷偷帶遊客去狗熊嶺參觀,他和熊大熊二說自己相親找到了老婆,實際上光頭強所謂的相親對象也是自己假扮的。
  • 劉娥:史上最美灰姑娘變成鳳凰,成為大宋第一位臨朝聽政的女皇后
    這橋段將劉皇后說成心狠手辣的奸詐之人,那歷史上這位劉皇后真的是這樣的人嗎?這位劉皇后,原名叫劉娥。這位劉皇后,她的一生可謂是傳奇。她出生低微,逆襲成為北宋第一位臨朝聽政的皇后,最美灰姑娘變成枝上鳳凰。今天來說說這位劉皇后。
  • 如何把Windows桌面偽裝成Mac桌面!
    文中用的所用到的工具私信回覆:200903即可獲取你以為這是Mac,其實這是小編的Windows10,小編本期就教大家怎麼把自己的Windows桌面偽裝成首先我們需要兩個工具,可以在文末獲取,安裝完這兩個工具後,你的Windows桌面就有了基本的Mac的模樣了,當然為了更逼真,小編還找了一張Mac電腦的壁紙!然後我們在桌面滑鼠右鍵點擊查看,關閉顯示桌面圖標,隱藏桌面圖標,使得整個Mac桌面更加逼真!
  • 元元博士畢業 於丹曾為其改論文
    於丹對畢業論文負責  元元的畢業論文長達9萬字,是一篇關於「電視新媒體」研究的論文。元元的博士論文研究的課題是:傳媒產業化過程中的品牌跨媒體運營。該論文不僅僅涉及傳播學,還涉及傳媒經濟學與營銷管理學,這也是元元未來發展的方向。  論文在導師黃會林教授的指導下四易其稿。
  • 英國專家:中國從來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偽裝」成國家的文明
    英國專家的獨特言論在國外有一名專家,他稱中國從來不只是一個國家,而是「偽裝」成國家的一種文明。很多人可能都會對這個專家的言論感到驚訝,因為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歷史上雖然經歷了分分合合,但我們分明就是一個國家。為什麼這個英國專家要那樣說呢?
  • 於丹教授被北師大免職,跌落神壇全因這兩件事!
    因為在《百家講壇》上一部《論語》的解說而爆紅的於丹教授,於2018年11月被免職。於丹曾經是許多人的偶像,她深入淺出的解說,讓老百姓對《論語》的認識和理解邁入了一個新臺階。然而紅了之後的於丹卻跟她講的不太吻合,她作為一名資深的著名網紅教授,如果說的和做的不能統一,勢必會令人反感,跌落神壇全因這兩件事。
  • 文化學者於丹海外開講學而思網校《同一堂課》
    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來到日本神戶中華同文學校,為孩子們開講唐代詩人張繼的羈旅詩《楓橋夜泊》。在本期學而思網校《同一堂課》上,於丹教授結合中國詩歌、日本俳句以及箏樂文化等內容,與「第二現場」的張大春、「XES天團」的老師們一起,共同借「秋心愁」探究文化的同源與流變,喚起了海內外觀眾對文化同根的感慨。
  • 輪臺縣國學教育進課堂讓中小學生知忠孝仁愛
    該縣國學教育以《三字經》、《弟子規》、《四書》以及百家講壇著名講師於丹的《忠和恕》等文學經典為基本內容,初中和小學學生側重《三字經》和《弟子規》,高中學生側重《四書》和《忠和恕》。 該縣教育部門在活動開展前期對全縣260餘名語文教師進行了系統的國學文化知識培訓,研究制定了《輪臺縣中小學「國學教育」指導綱要》,逐步構建起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國學教育網絡,實現了國學教育基礎化和常態化,得到廣大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
  • 於丹:喜歡巴黎巨大的圖書館
    於丹做客中國網談世博會,其實,宜居城市,聯合國有它的評判標準。    時間:2010年5月1日14:15  嘉賓: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博士生導師 於丹  簡介:舉世矚目的2010年上海世博會就要召開了。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為主題的上海世博會將圍繞人類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以不同的表現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和視野勾勒人類對「城市」的理解和容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