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適合冬天吃的肉類,我首先想到的是羊肉,尤其是北方地區人民最喜歡冬天吃羊肉、喝羊湯。羊肉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滋補的首選食材;而且羊肉性溫熱,在寒冷的冬天吃,還能起到暖身暖胃、抵禦風寒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羊肉是過冬必備肉類,大家可以隔三差五買點羊肉回家吃。
在寒冷的天氣裡面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羊湯簡直太舒服了,一整天都是暖洋洋的。以至於很多人現在天冷了在家裡待得不舒服,就喜歡叫上朋友去外面來一頓羊肉湯,別提多滿足了,或是到便利蜂購買半成品的羊肉湯。
有人說去外面喝,還不如自己在家燉,分量大又實惠,關鍵是真材實料吃著放心。其實之前也在家做過,但是做出來的味道實在不敢恭維,不僅沒有人家外面做出來的鮮美,而且嘗著還有一股濃烈的羊羶味,做過兩次都這樣,就再也不想動手了,還不如去外面喝。
其實這看似簡單的羊湯,其實燉煮的背後也是有著大門道的。這也是我最近才知道的,原來是我燉羊肉湯的時候,放的調料用錯了。一股腦把亂七八糟的調料全放到鍋裡,不難喝才怪。燉羊肉時,記住「3放2不放」,燉出來的羊湯鮮美、羊肉鮮嫩,還沒有羶味。
羊肉身上有一種非常獨特的羶味,也不是那種令人不舒服的,但是也有人因此羊羶味不喜歡吃羊肉。所以我們燉羊肉湯時,應該做"減法"。很多調料都完全沒有必要加,不然不僅不提味,反而毀了一鍋湯。吃到了正宗羊肉的鮮味那是久久不能讓人忘懷的,所以我們在燉羊肉時,只需放大蔥、薑片和花椒這3種就足夠了。
這2不放說的就是我們燉羊湯的時候不應該放的2種調味料,八角還有料酒。
下面就教大家一道採用「3放2不放」方法做的蘿蔔燉羊肉:「豬不椒羊不料」,大料是燉羊肉時最忌諱的一種香料。有的人喜歡燉羊肉的時候放八角以為可以去掉羶味,其實這個燉羊湯是萬萬不能放的,味道都被八角搶走了,我們就難喝到味道鮮美的羊湯了,料酒也還是同樣,不然會有一股怪味。
第一步:把準備好的羊肉清洗乾淨,切成小塊的裝在碗中,在碗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清水把羊肉浸泡1個小時左右,這樣可以去除羊肉中大部分血水,減少羊肉的羶味。在浸泡羊肉的時候,把白蘿蔔清洗乾淨,去皮切成小塊備用;在燉羊肉的時候,用蘿蔔和羊肉一起燉,不僅可以讓口感變好,還能中和一下羊肉的熱性,讓它吃起來不會那麼上火。
第二步:羊肉浸泡好之後衝洗乾淨,然後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把羊肉冷水下鍋焯水,先開大火煮2分鐘,浮沫煮出來以後,把羊肉撈起來用溫水衝洗乾淨,一定不要用冷水衝洗,洗乾淨後先放在一邊備用。
第三步:把姜和香菜清洗乾淨,把姜切成小塊拍扁,把香菜切成小段備用;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油,把姜塊倒進鍋中翻炒,炒出香味以後,把羊肉倒進鍋中翻炒一會兒,把羊肉炒香。羊肉炒了大概一分鐘以後,在鍋中倒入適量的熱水,不要倒入冷水,因為炒熱的羊肉遇見冷水會導致肉質緊縮,從而讓羊肉口感發柴。水倒進去以後,開大火煮5分鐘左右,讓肉湯煮成白色。
第四步:等到湯水變白以後,把蒸鍋羊肉以及湯水、姜塊都倒進砂鍋中,開大火煮沸,再轉為小火煮50分鐘;煮製時間到了以後,把備好的蘿蔔塊倒進鍋中,繼續煮25分鐘左右,等到煮製時間到了,用筷子戳一下蘿蔔,能輕鬆穿透就行了,接著往裡面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攪拌均勻,再撒一點香菜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蘿蔔燉羊肉就做好了。掌握「3放2不放」的方法,羊湯鮮美,羊肉鮮嫩無羶味,特別香!掌握了這些燉羊肉小技巧,不管是燉什麼羊肉味道都不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