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災年陳國奪糧 嘆無路袁術歸天

2020-12-18 地緣看世界

中央之國的形成<三國歷史篇> [第27回]

作者:溫駿軒

長篇連載,每周更新

第27回 度災年陳國奪糧 嘆無路袁術歸天

唇亡齒寒,呂布即已伏誅,袁術還能繼續在淮南做他那個幾乎沒有人承認的天子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當時各路諸侯都已被曹操號召前來討伐袁術,甚至包括遠在四川的劉璋,整個情況有如之前的討董之戰。只是不等大家來攻,袁術就已經敗給了飢餓。

飢餓是這個時代揮之不去的夢魘。欲成大事者在獲得基本盤之後,都必須把發展生產放在首位。曹操在建安元年二月拿下汝潁後,隨即便發布著名的《置屯田令》——「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兼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世之良式也」。以秦掃六合、漢定西域為範例,寥寥數語便讓人理解了屯田的重要性。

這一措施收到了立杆見影的效果,天子能夠回到洛陽又最終被迎入許都,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因為曹操手中有糧。在《置屯田令》的要求下,曹操治下的各級官員都將恢復生產、聚攏人口作為了一項戰略任務來完成。

比如夏侯惇,大多數人只是知道他的那些戰功,包括被演義加工的「拔矢吞睛」情節,卻不知他在發展農業上的作為。曹操收復兗州後,夏侯惇先後被安排做了陳留、濟陰太守。建安二年五月的那場大旱中,夏侯惇親自擔土,率將士截斷了境內的太壽河水,蓄成當時被稱為「陂」的水庫。然後引導百姓種植水稻,官民各方都因此而受益。

事實上,基於當時的形式,各地都有百姓築壁塢以自保。如果純粹是不指望官府保護,只是武裝保護自己族人的利益不受損,那就如許褚一般;如果借著自己手上有武裝,興兵搶掠甚至作亂,那就像黃巾餘部或者那些山越宗帥一般。只不過不管是哪種性質,大都還是知道農事是生存之本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許褚當年威懾豫州是因為他倒牽著耕牛走了兩步,這牛本身是用來和汝潁黃巾換糧食的。黃巾軍要耕牛自然不是為了吃口牛肉,而是因為這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曹操平定汝潁後能快速有餘糧供給帝國中央,正是受益於有這些農業基礎。

只是亂世之中,這些聚眾者都只能著眼自保,並不斷在攻防中消耗,更無力興修水利提供糧食產量。若能自上而下制定發展民生措施,無論人口還是糧食產量都能在一兩年發生質的飛躍。

然而這些發展民生的措施,已在淮南經營數年的袁術卻是不屑做的。九江、廬江兩郡交界之處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一個由著名楚相(令尹)孫叔敖主持修築的「芍陂」,面積堪比巢湖,即能防洪又能抗旱。只是一項水利工程不是說修好了就可以永久受益的,需要定期維護,淤塞到一定程度後還需要大修。

公元83年,因疏導汴渠、治理黃河而留名青史的王景,在廬江太守任上曾對芍陂進行了大規則整修。江淮地區在此之前的特點是「地力有餘而食常不足」,修復水利後遂境內富饒、五穀豐足。

有現成的水庫在那裡放著,袁術卻沒有珍惜,更不會去維護。對於自認天命所歸的袁術來說,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在淮南呆多久,自然也就沒想過好好經營淮南。問題是就算認定自己過不了多久便可去洛陽當皇帝,現實的糧食問題還是要解決的。袁術的方法是「要」和「搶」。建安二年的「七道代布」,有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當年大旱造成糧食歉收,希望通過擴張獲得補給。

北伐呂布是失敗了,但糧食問題還是要解決。呂布撤回去沒多久,袁術就盯上了陳國。前面我們說過,袁姓出於舜帝,陳國則是周朝為舜帝後裔立的封國,袁術為合天命想拿下陳國不是一天兩天了。

陳王劉寵本身勇猛過人,尤善用弩,在國相會稽人駱俊的輔佐之下,保境安民很有一套。對比周邊地區的慘狀,算得上是中原唯一的富足安定之地。周邊地區的百姓紛紛來投,當時聚眾十餘萬屯駐於陳國北部的陽夏(河南省太康縣),自稱「輔漢大將軍」。

袁術在徵伐呂布時便已派人向陳國借糧,並不想在諸侯紛爭中站隊的陳王拒絕了袁術的要求。建安二年九月,修整過後的袁術親率四員將領前往徵討。說起來這套先禮後兵的程序,上次在廬江郡已經對陸康用過了。

這次袁術倒是打了個勝仗,殺了陳王劉寵、奪了陳國的存糧。計劃進行的這麼順利,是因為袁術在發起攻擊之前,先派刺客假裝前去投奔,在酒宴上刺殺了駱俊,方借陳國國相被刺、軍心不穩之機一舉破城。

在亂世中安寧了十幾年的陳國就此衰敗。順便說下,袁術派出的這個刺客名叫張闓,就是當日劫殺曹蒿的那名陶謙部將。如今曹操權勢滔天,幾成全民公敵的他除了為袁術賣命,還真是沒什麼好去處。

曹操正在整軍準備復徵張鄉,聽聞袁術又北上豫州,還殺陳王搶了糧,當即領著于禁諸將來攻。聽聞曹操前來,袁術馬上離開軍隊順渦水而下跑回淮南,留下四將斷後。袁術帶過去的四員將領,領軍主將正是剛剛被呂布放了的橋蕤,這次出徵也算是將功折罪吧。悲劇的是呂布有一點並沒說錯,袁術手下這些將領的能力的確不怎麼樣。結果這四人皆在陳國東部的苦縣(河南省鹿邑縣)被曹軍斬首。

袁術在豫州與曹操交戰多次,真可以算得上是屢戰屢敗。這次出徵又是損兵折將,好在還是收穫了陳國的存糧。這批存糧還引發了一個故事,讓後人對袁術的看法稍有改觀。

為了實現中原夢,袁術先後任命了不少豫州官員,其中陳留名士舒邵被任命為了沛國國相。當然,這只是個沒法上任的虛職,舒邵真正做的是九江郡境內的阜陵縣長。糧食帶回來後,袁術發了十萬斛給舒邵作為軍糧。結果後者卻把糧食全數分給了災民,並對前來問罪的袁術坦然說道「知當必死,故為之耳。寧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於塗炭」。我知道這樣做一定會死,但還是做了。寧可以我一人之命,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被舒邵氣節震住的袁術,當即下馬拉住對方說道「仲應,足下獨欲享天下重名,不與吾共邪?」意思是是這種收買人心的事,應該我跟你一起做。仲應是舒邵的字,按傳統表示尊敬是一定要稱字,直呼其名是不尊重甚至是貶低的。比如袁術的字是公路,叫公路和袁公路都可以顯得親切。說到底,袁術並不是一個愛惜百姓的人,放過舒邵是不想擔一個害賢之名。在袁術看來,這些名士是否歸心才是能否得天下的關鍵。

搶來的糧食只能解決一時之困。天災人禍,這兩年整個長江以北地區都缺糧。袁術這邊經常要用河中的蚌肉(蒲蠃)補充軍糧。在河北與公孫瓚苦戰的袁紹,同樣也有過軍隊餓到爬樹吃桑葚的地步。更別說劉備、曹操部的吃人肉事件了。很多戰役都是打到大家都沒吃的後,不得不各自收兵的。如果袁術不稱帝,還可以向孫策那邊要糧,或者是用錢買。現在四面楚歌的,只能在淮南陷入坐吃山空的境地。

累世勳貴的袁術本來就是個生性奢華、喜歡排場的人,現在稱了帝更是排場不能少。餓著百姓你可以不管,要是連軍隊都沒飯吃,那可是會引發譁變的。此時袁術的地盤只剩下九江和廬江兩郡,其中壽春所在的九江郡,因為要負擔袁術所立之朝廷的供給,負擔尤其重,真是餓到人民相食的地步。

而駐守廬江的官員、將領,更多是在自保,並沒有餘糧和意願供給壽春。堅持到建安四年夏天,壽春實在是沒有糧食了。袁術只能燒了宮室,前往廬江去投奔他的部將陳蘭、雷薄。

這兩個人在演義中多有露臉,按演義的說法二人在袁術衰敗之後是逃到了嵩山佔地為王。其實這又是羅貫中犯的一個地理錯誤,兩個人後來落草為寇的地方並非河南的嵩山,而是安徽境內的「灊山」(「灊」「潛」相通,又名潛山)。這個灊山廣義來說對應的就是今天安徽境內的這部分大別山脈。

在它的南麓建制有漢稱皖縣的安徽省潛山市,北麓建制有漢稱「灊縣」的安徽省霍山市,廬江郡的郡治舒縣則位於山脈的東端。這三座圍繞「灊山」山麓而興的城邑間,彼此間的直線距離都在90公裡左右。

陳蘭、雷薄當時的駐地是在灊縣,與皖城隔灊相望。然而率眾前去投奔的袁術,在灊縣城外呆了三天都沒等到城門大開。換句話說,他們背叛了袁術。以袁術的性格來說,本來應該武力攻城的,只是軍中無糧實在是打不動了。而且就算有糧也未必打得下來。

灊縣背靠灊山,向北直面整個江淮丘陵平原區,如有外部攻擊則可退入灊山深處。陳蘭、雷薄是廬江本地人,地緣環境上有優勢。後來袁術雖亡,陳蘭、雷薄還在此佔山為王,並在孫權的支持下堅持了很久,勢力範圍包括灊縣,及其東北30公裡處的六安縣(今安徽省六安市)。一直到十年後來才被曹操遣于禁、臧霸兩員大將所攻殺。

被陳、雷二將拒之門外後,袁術還有一條路,那就是投奔他任命的廬江太守——琅邪人劉勳。袁術對劉勳本來算得上是很信任的,當日就是因為把孫策辛苦打下的廬江給了劉勳,才讓孫策有了回江東的想法。劉勳此時並沒有駐紮於廬江郡治舒縣,而是入駐西南方向皖縣。

在後來的歷史,尤其是魏、吳戰爭中,皖縣還會多次露臉。與直面江淮的灊不同的是,皖縣在地理上處在大別山與長江間的低地帶,這條安徽對接湖北、江西的低地帶,因大部處於安徽省安慶市的管轄範圍,所以地理名稱為「安慶谷地」。

治所遷移,一是因為舊廬江郡治在孫策攻城時受到重創;二是劉勳上任的同時,正是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時段,西移郡治有利於用廬江控制豫章。後面會說到,劉勳亦的確利用這一地緣優勢覬覦過豫章。按說袁術此時應該前往投奔劉勳才對,只是有一個情況會讓他心生猶豫。劉勳原本是沛國建平縣的縣長,與曹操有舊。失勢後的袁術有理由擔心自己會被劉勳給賣了。

這種擔心不無道理。袁術雖然喜歡任命名士為官,但喜怒形於色的他,招攬名士的能力遠不如袁紹,很多人都是在他威逼利誘下留下的。一旦局勢有變,便會脫離他的控制。

比如之前內容提到過的,被袁術強留下來授予上公之位的徐璆,就在一直效法蘇武守節,把朝廷授予他的印綬帶在身上。在袁術死後也是徐璆護著玉璽歸漢,沒有讓這塊鎮國之寶再起風波。

袁術並非不知道底下那些名士出身的官員,大多心存去意。相比之下,性格任俠的他更願意相信那些領兵打仗的將領。有了這層顧慮,袁術在被陳蘭、雷薄拒之門外後,才沒有去往皖城。後來劉勳也的確投奔了曹操,並仗著跟曹操是舊識做威做福,以至於獲罪被誅。

對外有各路諸侯聲討,對內又眾叛親離,此時的袁術真有點走投無路的感覺。思前想後,袁術想到了一個最不可能的人——袁紹。袁術瞧不起這位庶兄天下皆知,與其說瞧不起倒不如說是羨慕嫉妒恨。不管哪種心態,袁術肯定是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去求袁紹庇護自己。

袁術寫信給袁紹提出把帝位讓給袁紹。技術上說這倒是可行,因為袁術找人算命算出來的,是袁氏可以代漢。這份已經被袁術炒作了幾年的所謂「天意」,加上那塊從孫堅之妻那裡強奪回來的玉璽,還是挺有誘惑力的,前提是袁紹也有稱帝之意。

現下的袁紹剛在三月份攻滅公孫瓚,坐擁幽、冀、並、青四州,實力在所有諸侯裡是最強大的。然而讓袁紹一直耿耿於懷的,是此前在挾奉天子的問題上猶豫了一下,讓曹操搶了個先。既然在利用漢家政治遺產的問題上吃了虧,那麼袁術這個宣傳了很久的天命——「袁氏代漢」,加上那塊傳國玉璽倒還真是有機會用上。

當然,袁紹真要這樣做,同樣有可能步袁術的後塵,為天下人所唾棄。真出現這種情況同樣不要緊,大可說這是袁術單方面的意思,殺了袁術用個大義滅親的姿態給自己加分。隨後袁紹也的確暗中指使主簿耿苞,進言說天意讓袁氏代漢,然後藉機試探部下將吏的想法,結果參與討論的人都說這樣說的人是妖言惑眾,置主公於不義。可憐的耿苞遂成為背鍋俠,被誅以堵眾人之口。

總之對於袁紹來說,此時接納袁術是有百利而無一害,怎麼用主動權完全在自己手上,而走投無路的袁術就算想到會有危險,也只能賭這一把。現在的問題是怎麼去。由壽春去袁紹的地盤有兩條路:一條是直線向北穿越豫、兗兩州到冀州。這條路等於橫穿曹操的大本營,選的話就是去送死;另一條是東北方向縱穿徐州,然後進入袁紹的兒子袁潭控制的青州。

此時的徐州刺史是曹操剛任命的車胄。徐州初定,且官民與曹操結了那麼大仇,此時並未完全歸心。比如泰山諸將在呂布被誅之後,就即沒有選擇以卵擊石,也沒有選擇投降而是藏了起來,後來才被曹操招降。這些情況都使得走這條路,相對來說風險更小。不過風險更小一說也只是比較而言。在聽聞袁術北上的消息後,曹操當即派遣朱靈、路招二將前往下邳增援。

路招後來在赤壁之戰中也露過臉。朱靈我們在之前的內容中提過,當日袁紹曾派了幾員將領,助曹操迎擊入侵兗州袁術,後來又隨曹操入徐州復仇,其中就包括朱靈和他所帶的三營軍隊。

撤軍之後,其他將領都回袁紹那復命,朱靈卻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覺得曹操才是成大事的人,主動要求留了下來。光派他們去曹操還不放心,畢竟這些部下之前在徐州都參與過屠殺,所以同時又派了劉備一同前往督陣。

如此陣容,袁術走這條路根本沒有機會。然而坐等袁術一頭撞到網上的劉備,卻並沒有等到來一場大戰。聽聞去路被堵,袁術知道再往前走,等待他的將是一場大敗,只得返回壽春。

出發之前為了向袁紹表明態度,袁術已經把宮室一把火全燒了。不過他倒是不用再考慮住哪裡的問題。因為在距壽春80裡處的江亭,袁術就走完了他的一生。史書記載,時為建安四年六月,正是盛暑時節。袁術口渴想喝蜜水,結果廚下只有麥屑三十斛,哪裡來的蜂蜜。袁術聽後扶床嘆息了半天,大叫一聲「袁術至於此乎」,隨即吐血鬥餘而亡。

稍有異議的是到底是往投袁紹未果,半途而亡;還是先投袁紹未果,轉投陳蘭、雷薄受阻而亡。不管這個順序如何,窮途末路的袁術都是落得個慘澹收場的境地。唯一可以自慰的是,生前也算過了把皇帝癮,還比呂布多活了半年。

公路雖死,爛船還有三斤釘,手下並不像演義中說的那樣只有一千多老弱殘兵。其下百官、部曲、宮室等各色人等加起來還有三萬人。這些人也不敢再回壽春,只能在袁術的從弟袁胤、女婿黃猗的帶領下,抬著袁術的棺木去往皖城投奔劉勳。

袁胤此前我們說過,在孫策拿下丹陽後,被袁術任命為新的丹陽太守。袁術稱帝後,自是被孫策趕回了淮南。不過這些袁術餘部,現下最好的去處反倒是孫策那裡。

當日孫策在袁術那裡很有人氣,袁術的很多部下本來就對他傾心不已,尤其是孫策勇破廬江之後。現在袁術死了,孫策在江東又混得風聲水起,前往投奔是最好的選擇。

正因為如此,包括張勳、楊弘(袁術的長史)在內的將領,甚至袁術的女婿黃猗,南下時都是準備往投孫策的。只是不管是想去劉勳那討口飯吃的人,還是想去依附的孫策的軍隊,最終都被劉勳給截住帶往了皖城。

鑑於袁術部下都已斷糧,劉勳的這個截擊過程不說兵不血刃,也可以算得上是輕而易舉,不僅盡收袁術舊部,還得了袁術收羅的那些珍寶。自此袁術的勢力算是徹底從群雄逐鹿的三國舞臺上消失。對比之下,袁紹雖然在建安五年敗於官渡,二年後病亡,但幾個兒子又堅持了幾年,直到建安十二年才被曹操徹底消滅。單從這點來說,袁術強行稱帝亦是底氣不足。

- END -

相關焦點

  • 偃師市大口鎮公路澗:袁術屯兵之地(有名如此)
    錯了,這個「公路」跟大家平常所說的公路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他指的不是路,是人。  公路,是三國時期袁術的字。  公路澗,袁術屯兵的地方。  《水經注》云:「洛水又東,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逕合水塢,而東北流注於公路澗。但世俗音訛,號之曰光祿澗,非也。上有袁術固,四周絕澗,迢遞百仞,廣四五裡,有一水,淵而不流,故溪澗即其名也。」
  • 曹魏不肯承認的事實,簡論陳國之戰袁術遇到曹操驚駭而逃的真相
    小A短評三國風雲人物之「袁術的大將軍」張勳與橋蕤文:小A史蒂芬袁術僣號稱帝以後,大起七軍攻打徐州呂布。當時袁術想要任命一個叫做金尚的兗州刺史為太尉,以總督七路糧草。可是金尚不從,結果被袁術所殺。,於是兩個人就反水投效了呂布,並且與呂布一起在下邳城擊敗了以張勳為首的袁術另外的五路大軍,還將橋蕤生擒活捉。
  • 他是東漢陳王,正經的諸侯王,卻在建安年間被袁術殺害
    劉寵很早就表現出了他的野心,他曾和自己的國相魏愔yīn一起祭天,這事在熹平二年(173年)被信任國相師遷給舉報了。當各路諸侯準備討伐董卓時,劉寵也自稱「輔漢大將軍」,光是憑藉這個名號就能看出劉寵有什麼野心了,一直到建安二年(197年)劉寵都沒有依附於任何一位諸侯,顯然是想成就一番事業。 不過劉寵還沒來得及一展宏圖就被袁術暗算了,袁術本來想向劉寵借糧,在戰亂、饑荒的影響下想吃上飯都是奢求。
  •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T0陣容 袁術最強陣容配置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怎麼玩?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T0陣容怎麼搭配?相信很多玩家都想知道新版本袁術最強陣容配置!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怎麼玩?   關於袁術這個武將的玩法目前還是比較單一的,主要的玩法就是袁術核彈流了,我們都知道這個袁紹這個武將自帶的戰法是「符命自立」!
  • 棗的文化:從災年救命糧到婚慶吉祥物
    1993年出版的《中國果樹志·棗卷》記載棗品種749個。劉孟軍教授在2009年出版的《中國棗樹種質資源》一書中指出,迄今已經發現和記載的棗樹品種和優良類型近1000個。  棗文化底蘊深 從災年救命糧到婚慶吉祥物  棗是滋補食品,民間早有「五穀加紅棗,勝似靈芝草」之說。
  • 江蘇53度純糧醬香酒價格
    江蘇53度純糧醬香酒價格,薩家灣位於南京市北部,隸屬於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就在鹽倉橋廣場旁邊,東起福建路,西至中山北路。江蘇53度純糧醬香酒價格, 不過碎沙酒的發酵時間就短很多,翻沙酒也是要有坤沙或者碎沙酒的前提才能完成,所以一般而言醬香酒的價格也是最貴的,正因為有坤沙、碎沙、翻沙等優劣酒才會出現幾十到幾百純糧白酒價格的。不論醬香坤沙酒還是米酒、玉米酒、高粱酒,它們都是屬於純糧食酒,因為他們確實是純糧食發酵釀造並沒有添加任何添加劑等物質的白酒。
  • 往事|袁術墓故事與運河邊的村莊
    公元1128年,黃河潰堤,河道南徙,奪淮入海,淮河下遊的水道被夾帶著大量泥沙的黃河水衝刷填塞,漫漶無跡,洪水成為脫韁的野馬,肆意奔流,裡下河地區從此成了水災頻發的地區。二是1931年夏秋之際,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江淮並漲,運河河堤潰決,整個裡下河平原汪洋一片。
  • 往事袁術墓故事與運河邊的村莊
    公元1128年,黃河潰堤,河道南徙,奪淮入海,淮河下遊的水道被夾帶著大量泥沙的黃河水衝刷填塞,漫漶無跡,洪水成為脫韁的野馬,肆意奔流,裡下河地區從此成了水災頻發的地區。  二是1931年夏秋之際,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江淮並漲,運河河堤潰決,整個裡下河平原汪洋一片。
  • 袁術為何總跟劉備過不去?原因是為了這座城
    同樣一個人,比如劉備,曹操把他當英雄,且是天下僅有的幾個英雄之一,還與劉備「青梅煮酒」,而袁術則將劉備視為草芥,即便劉備擁有徐州之後,袁術也公開對外放話:「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在此之前劉備與袁術並未打過交道,劉備也沒有惹過袁術。
  • 《三國群英傳8》袁術武將圖鑑
    袁術是《三國群英傳8》這款遊戲中的相當有意思的一位武將,有很多的小夥伴對於該武將在遊戲中的技能到底是什麼,那麼就來看看《三國群英傳8》袁術武將圖鑑,了解一下技能效果及人物生平吧。《三國群英傳8》袁術武將圖鑑:袁術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於諸君意如何?名將技能:紈褲悍鬼以410% 武力對前方範圍內敵方造成物理傷害,同時對體力低於40%的目標造成 20 % 額外傷害,且在20秒內對敵方造成傷害的 15 % 轉變為自身體力。人物生平:袁術(?
  • 從衙內到軍閥,你不知道的袁術的青年時代
    三國人物中,我們一談到袁術,就會想到:廢柴官二代、自大傲嬌鬼等一系列不客氣的詞語。歷史上的袁術真的是這樣的麼?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青年袁術。袁術字公路。有人打趣說,袁術現在是不是該字鐵路了。其實「公路」在古代指的是掌管王公賓祀車駕的官吏,《詩經·魏風·汾沮洳》有語:「美無度,殊異乎公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稱四世五公。
  • 隨身空間文,她穿越到災荒年,空間遍地都是糧,村裡人都吃撐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本好看的隨身空間文,她穿越到災荒年,空間遍地都是糧,村裡人都吃撐了!重生空間:王牌千金——段小二精彩片段:安氏藥業開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安樂四十多歲,一直跟著父親在家裡做個中醫。只是安樂不甘屈居於人後,跟著時代的潮流下海經商,開拓了整個國家的中草藥市場。
  • [青海新聞聯播]鞏固大災之年無大災成果 奪取抗災保畜的最後勝利
    [青海新聞聯播]鞏固大災之年無大災成果 奪取抗災保畜的最後勝利 鞏固大災之年無大災成果,奪取抗災保畜的最後勝利。
  • 不在場證據論述,袁氏洛陽滅門慘案與袁紹袁術加盟酸棗會盟的關係
    在小說中以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形式出現。我們可以將關東義軍聯盟理解成是酸棗會盟的升級版。據《三國志臧洪傳》記載,董卓殺漢少帝劉辯「圖危社稷」的時候,臧洪說服了張邈張超兄弟「為天下倡先」起兵誅除國賊董卓。也是憑藉著臧洪的關係和影響力又招來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伷和東郡太守橋瑁。
  • 李斯黃犬之嘆與陸機華亭鶴鳴: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李斯的「黃犬之嘆」與陸機的「華亭鶴唳」,都展現了一個血淋淋的事實,仕途是一條流血之路,要麼你讓別人腦袋搬家,要麼別人讓你身首異處;李斯的「黃犬之嘆」與陸機的「華亭鶴唳」,還揭示了一個道理,就是哲學家老子說的「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明知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為何還要派出劉備邀擊袁術
    就在他們起事之前,發生了袁術北上要投奔袁紹之事。建安四年(199)夏,窮途末路的袁術向素來瞧不在眼中的的兄長「低頭」,並且要「歸帝號」於袁紹。袁術想經過徐州下邳往北投奔袁譚於青州,曹操派出劉備督朱靈、路招邀擊袁術。此路不通,袁術不得已又退回了壽春。在逼退袁術後,劉備襲殺徐州刺史車胄,成功擺脫了曹操的控制。明明知道劉備是英雄,為什麼還要放虎歸山呢?
  • 袁術死前大喊六個字,劉備聽了笑呵呵~
    董卓和袁術不同,袁術是確確實實的稱帝成功了,袁術是司空袁逢的嫡子,也參與了討伐董卓的行動,所以自己的聲望也是很高,還能得到各個家族的資源,大力支持,他坐落在南陽,汝南一帶,和他結盟的比較多了,所以才這麼大膽,比如公孫瓚,陶謙等人,與曹操劉表等人對抗,這個時候的袁術非常囂張,勢力強大佔領的地方也是最多的,揚州,徐州豫州,等地,四面出擊和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對抗,
  • 袁術首創一成語,做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卻成天下公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袁術傳》,時間是在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主人公是袁術。原文如下:興平二年冬,天子敗於曹陽。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冬,漢獻帝兵敗曹陽。袁術召集手下說:「如今劉氏的天下衰微,天下大亂我們袁家四代都是三公重臣,百姓們都願意依附我。我想秉承天意,順應民心,不知道各位意下如何?」
  • 巢湖市空中120應急救援隊災後消毒全面展開 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8月6日上午7:30分,巢湖市空中120應急救援隊受市應急管理局指示,出動22名隊員,15部專業消毒設備,攜帶1.2噸消毒水對半湯街道溫泉社區居委會冷泉路主街道、派出所、農貿市場和200餘戶受災居民進行災後消毒防疫工作,努力確保災後無疫情發生以保護受災群眾的身體健康。
  • 「十羊九福全」,尤其是67年的【羊羊】,11月開始無災無煞萬事安泰
    「十羊九福全」,尤其是67年的[羊羊],11月開始無災無煞萬事安泰 67年屬羊的!災劫已過,你射中的「九福」行將到來!11月對你們來說是財氣最為旺盛的一個月份,正財偏財都會有所收入,可是不能由於財氣不俗就隨意出資,仍是要做好理財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