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為何總跟劉備過不去?原因是為了這座城

2020-12-11 朝文社社長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英雄相惜,小人相斥。同樣一個人,比如劉備,曹操把他當英雄,且是天下僅有的幾個英雄之一,還與劉備「青梅煮酒」,而袁術則將劉備視為草芥,即便劉備擁有徐州之後,袁術也公開對外放話:「術生年已來,不聞天下有劉備!」

在此之前劉備與袁術並未打過交道,劉備也沒有惹過袁術。袁術出身於「四世三公」之家,從小錦衣玉食、榮華寶貴;劉備家道沒落,父親早故,小時候靠母親織席販履為生。從事業上說,袁術一帆風順,早早步入仕途,未曾奮鬥便擔任了虎賁中郎將等高官,而劉備只能與一幫兄弟「合徒眾」,說白了就是一群社會上的混混。

再往後,劉備主要在北方發展,袁術在南方發展。劉備有膽識、敢冒險、肯吃苦,但運氣不怎麼樣,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袁術主要在南方發展,只動嘴、不動手,有人替自己打天下,地盤卻越來越大,名氣也越來越高。劉備到徐州後,因陶謙「讓徐州」,劉備交了平生最大的好運,而袁術也從南陽轉戰到淮南。劉備坐擁徐州,袁術的根據地變成了揚州,二人成為鄰居,但直到這時,袁術在劉備的心裡也只是鄰居而已,認為自己與袁術並無交集。

但這是劉備的想法,卻不是袁術的想法。不久前,袁術由南陽轉戰到淮南,進攻揚州刺史陳溫並將其殺了,隨後袁術即自領揚州牧,將揚州刺史部視為自己的地盤。除此之外,袁術還給自己發明一個新職務:徐州伯。「徐州伯」這三個字顯得不門不類,它不是朝廷的正式職務,但意思卻很明顯,相當於徐州牧。按照袁術的意思,不僅揚州是他的,就連徐州也是他的。當時董卓舊部李傕、郭汜等人剛剛攻入長安,他們控制了朝廷,想結交袁術,就以朝廷的名義授予袁術左將軍職位,雖沒有提及「徐州伯」,但賜袁術「假節」,這讓袁術儼然成為朝廷在東南地區的總代言人。袁術一向自視頗高,現在更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了。

然而,朝廷的使者剛走,袁術就聽到一個消息,說有個叫劉備的人成為徐州的新主人,袁術這才大怒,脫口說出了「不聞天下有劉備」那句話。袁術不僅說說,而且馬上發兵去打。劉備不了解內情,大概還挺納悶:招您惹您了?不能因為出身不同就要揍我吧?劉備想不通。不過,今天這一幕之前就被一個人料到了,這個人是陳群,那時劉備還在豫州的小沛,徐州來人請他就任徐州刺史,劉備準備去,離開小沛前陳群找到劉備,勸他不要去。陳群時任豫州別駕,相當於劉備的副州長,他勸劉備:「袁術尚強,今東,必與之爭。呂布若襲將軍之後,將軍雖得徐州,事必無成。」陳群的意思是,您想當徐州刺史,您有這個實力嗎?有沒有問問袁術、呂布答應不答應?

應該說陳群的眼光是獨到的,判斷是準確的,後面的事情也完全如他預言的一模一樣。只是陳群沒有告訴劉備怎麼做才能抓住眼前的機會趨利避害,在可以看得見的機會面前,不可預知的風險往往顯得不那麼重要。而且,即使放棄了這次機會,就能避免與袁術的碰撞嗎?也不一定。已在江湖,身不由已,沒有風險要去,有風險也要去,劉備還是去了他曾經戰鬥過的郯縣,就任徐州刺史,與徐州各界人士見面,表面淡定,內心卻有點兒小激動。

徐州易主,不僅對劉備來說是大事,對正在逐鹿的群雄們來說也不能算小事。當時北方爭鬥的群雄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方以袁紹為盟主,下面有曹操、劉虞等;一方以袁術為盟主,下面有公孫瓚、陶謙等。在袁紹和袁術牽頭的兩大陣營中徐州本屬袁術陣營,陶謙一直視公孫瓚和袁術為友軍,視袁紹、曹操為敵人,這就是他被曹操攻擊時能從公孫瓚那裡借來劉備的原因。不過,在劉備看來,自己的老同學、老領導公孫瓚在袁紹的進攻下正一步步走向衰落,陶謙也不在了,顯然站在袁紹、曹操一方更安全。

曹操已牢牢控制了徐州北面的兗州,從曹操現在的發展趨勢看,徹底打敗在兗州鬧事的呂布是遲早的事,之後曹操肯定會再戰徐州,那時公孫瓚指望不上,以徐州支離破碎的現狀去對抗曹操以及他背後的袁紹,沒有任何取勝的可能。對劉備來說,最理想的是兩邊都不參與、都不得罪,你們打你們的,我只作壁上觀。但這是幻想,各方博弈漸深,已沒有逍遙在外的空間。群雄逐鹿逐到了這個份上,沒有朋友可以,沒有敵人是做不到的。

退而求其次,那就只能與最強大的一方結盟,劉備決定帶領徐州來一個「改旗易幟」。為此,劉備以陳登等人的名義給袁紹寫信,信中說:「上天降下災禍,這場災禍橫掃我們徐州,徐州主事的人已經不在了,生民無主。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擔心一旦有奸雄出現,趁隙襲取,那將有損盟主您的威名。所以,我們共同商議,準備推前平原相劉備來主事徐州,使百姓有所依歸。現在寇難縱橫,我無法親自登門解釋,特派遣下吏奔告於您。」劉備在信中直接稱袁紹為盟主,是有精心考慮的,意思大概有兩層:一是袁紹是公認的關東聯軍盟主,是習慣相稱;二是徐州已決定投靠袁紹陣營,遵袁紹為盟主。兩種解釋中袁紹願意接受其一還是都接受,就看袁紹本人的意思了。

劉備想投靠袁紹陣營,但不清楚袁紹的意思,所以這封信沒有以自己的名義寫,而是以陳登等人的名義,算投石問路,避免直接送上門被拒絕的尷尬。對劉備的好意袁紹當然不拒絕,袁紹馬上回了信:「劉玄德宏量大度,又很有信義,現在你們徐州人士樂於擁戴他,這實在是眾望所歸啊!」袁紹的態度很明確,他同意劉備當這個徐州刺史,也接受徐州加入他的陣營。接到信,劉備鬆了口氣,北面之憂可以緩和了,曹操不會馬上來攻徐州了。但劉備沒有想過,袁術、公孫瓚那邊該如何交代?尤其是袁術,就在眼前,你改換門庭,人家肯定有反應。袁術的反應很簡單:出兵攻打徐州,而且說幹就幹。

袁術發兵北上,想趁劉備立足未穩之際把他趕下臺。劉備聽說袁術要打他,雖然還有些困惑,但不敢怠慢,趕緊整頓人馬南下迎敵。建安元年(196年)春天,劉備親自率兵到達徐州刺史部南部一帶與袁術交戰,這時曹操已經把漢獻帝和朝廷接到了許縣,聽說劉備跟袁術打了起來,曹操挺高興。不久前,劉備收留了被曹操從兗州趕出來的呂布,一定程度上使曹操覺得很不快,但劉備現在跟袁術打了起來,在曹操眼裡劉備又成為可依賴的力量,所以曹操要力挺劉備。

曹操以朝廷的名義任命劉備為平東將軍,封宜城亭侯,這是一份大禮。草根出身的劉備自此有了朝廷正式授予的爵位,同時也有了正式的軍職。此前劉備的軍職是公孫瓚授予的別部司馬,相當於獨立團團長,不僅非法而且非常低。平東將軍在雜號將軍之上,相當於戰區副司令,劉備連升了若干級。

如果真打起來,這必然是一場惡戰,劉備綜合實力不如袁術,但手下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虎將,人馬經過一次次戰場的洗禮,袁術想輕鬆打敗劉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袁術這個人,自身動手能力比較差,但善於搞投機鑽營,他很快發現了劉備的軟肋,那就是劉備所收留的呂布。袁術跟呂布打過交道,吃過呂布的虧,了解呂布的實力,也深知呂布的為人,袁術於是私下裡給呂布寫信,讓他在劉備的背後動手,事成之後許以重利。幹這種事,呂布其實不用教,接到袁術的來信,馬上就給劉備來了背後一刀。

就這樣,劉備稀裡糊塗地被袁術打,又稀裡糊塗地被呂布搶了徐州。應該說,此時的劉備可以稱為戰場上的老兵了,但在政壇上他還只能算是新人,在複雜的鬥爭中處處顯得很被動。

參考資料:《三國志》

演義中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與史實有哪些不符之處?

有雄才無大略,有大略無雄才,在三國時代想成就一番大事有多難?

相關焦點

  • 明知道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為何還要派出劉備邀擊袁術
    曹操手下幾個謀士也知道劉備不是尋常人,力勁趁劉備羽翼未豐之際殺掉他。曹操卻有自己的打算,拒絕道:「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不殺劉備,是因為曹操正欲拉攏各方勢力共同對會袁紹,他不願因為殺一個光杆司令劉備而背負無容人之量的名聲。曹操不願動手,劉備卻擔心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說不好哪天曹操就會翻臉無情。於是暗中參與了車騎將軍董承等人的反曹密謀。
  • 袁術死前大喊六個字,劉備聽了笑呵呵~
    董卓和袁術不同,袁術是確確實實的稱帝成功了,袁術是司空袁逢的嫡子,也參與了討伐董卓的行動,所以自己的聲望也是很高,還能得到各個家族的資源,大力支持,他坐落在南陽,汝南一帶,和他結盟的比較多了,所以才這麼大膽,比如公孫瓚,陶謙等人,與曹操劉表等人對抗,這個時候的袁術非常囂張,勢力強大佔領的地方也是最多的,揚州,徐州豫州,等地,四面出擊和曹操,劉備,劉表等人對抗,
  • 劉備是怎麼樣得到徐州的,又因為什麼原因把徐州給丟了?
    陶謙去世前,指定劉備為自己的接班人。陶謙去世後,陶謙生前的行政助手(徐州別駕)糜竺率本州文武要員到江蘇省沛縣(小沛)迎接劉備到下邳(江蘇省睢寧市,受到曹操的嚴重打擊後,陶謙把州政府從山東省郯城縣遷到睢寧市)上任。劉備客氣了三五番,說袁術身世是四世三公,名頭響亮得很,又近在咫尺,為什麼不擁立他呢?屯墾司令(典農校尉)陳登說,袁術花花公子一個,不是治理亂世的材料。
  • 劉備為什麼背叛曹操?這又為什麼導致了袁紹和曹操開戰呢?
    如果不是這封衣帶詔,劉備真有可能在曹操手下幹一輩子。殺曹操的事情,起初皇叔是拒絕的,畢竟曹操比董卓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有次圍獵,關羽勸劉備趁沒人的時候殺了曹操,劉備都沒忍心下手。讓劉備改變看法的,正是著名的煮酒論英雄,這頓酒後,劉備經過深思熟慮,最終還是選擇和董承站在一起。命運註定要讓劉備選擇一條更加坎坷,但同時也更加輝煌的道路。這時袁術稱帝了。
  • 三國兩大將,一個武力高強,一個謀略比肩諸葛亮,為何劉備看不上
    三人之中,劉備一向以知人善用而聞名,「桃園三結義」收穫了張飛、關羽兩枚大將,「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也曾破格任用魏延,並早已看出馬謖難敵大用,但一生慧眼的劉備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在他一生中看錯了三個人,這恐怕就是他最終遺失戰局的主要原因。
  • 劉備白帝城託孤是真心的嗎?我們一起分析
    劉備白帝城託孤是真心的嗎?我們一起分析對於《三國演義》有所了解的一般都會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這件大事,也就是劉備在臨終之前,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還把所有的權證都交到諸葛亮的手中。劉備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由於在亂世前半生中先後和公孫贊、董卓、袁紹、曹操、呂布、袁術、孫權、漢獻帝等人相處。 所以經歷了很多,也就磨練出來了識人、用人的眼光。 劉備的各個鋪作:劉、關、張、趙、諸葛等都是在戰爭中相識的。 在這些人之中,諸葛亮 是劉備的最重要的功臣,小編覺得,要是劉備連自己一直以來最重用的人都不能相信了,那麼他的國土早就不屬於自己了。
  •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T0陣容 袁術最強陣容配置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怎麼玩?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T0陣容怎麼搭配?相信很多玩家都想知道新版本袁術最強陣容配置!話不多說,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s5袁術怎麼玩?   關於袁術這個武將的玩法目前還是比較單一的,主要的玩法就是袁術核彈流了,我們都知道這個袁紹這個武將自帶的戰法是「符命自立」!
  • 劉備駐軍天子城,改善百姓生活,深得人心
    我國的川東萬縣有一個叫做天子城的景區,這個景區的歷史很悠久,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子城,這個名字是來源於三國時期的一位君主,他就是蜀國主公劉備。早期的劉備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雖然他身居他國之中,但他從沒有忘記自己心中最初的抱負,那就是光復漢室,統一天下。
  • 度災年陳國奪糧 嘆無路袁術歸天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許褚當年威懾豫州是因為他倒牽著耕牛走了兩步,這牛本身是用來和汝潁黃巾換糧食的。黃巾軍要耕牛自然不是為了吃口牛肉,而是因為這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曹操平定汝潁後能快速有餘糧供給帝國中央,正是受益於有這些農業基礎。只是亂世之中,這些聚眾者都只能著眼自保,並不斷在攻防中消耗,更無力興修水利提供糧食產量。
  • 為什麼在官渡之戰的幾年裡,劉備卻毫無作為度過?
    那麼,在這簡短的十六個月時間內,劉備真的一無是處嗎?答案顯然不是。在此期間,劉備在反曹興漢的號召下,做了至少五件大事。第一、攔截袁術脫離曹操袁術逐漸衰敗之時,才想起了自己的兄長,遠在河北的袁紹,因此意圖投奔,對於二袁的匯合,曹操自然不想看到,於是商討人選,帶兵前往徐州境內,攔截袁術,此時,劉備爭取到了這個機會。
  • 陶謙有兩個兒子,為何非要將徐州讓給劉備一個外人
    但陶謙卻沒有選擇讓兒子來接班,而是把徐州讓給了劉備。那麼陶謙為何不把徐州交給兒子而非要讓給劉備?其實陶謙不是不想給兒子,而是被逼無奈。陶謙是丹陽人,靠剿黃巾當上了徐州牧,他趕走了徐州的黃巾軍,又把徐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成為當時的一方樂土。徐州雖然富庶,但處於曹操、袁紹和袁術等勢力之間,這些鄰居時刻都想吞併徐州,陶謙就像走鋼絲一樣周旋在這些勢力之間。
  • 土耳其和俄羅斯有什麼過節,為何土耳其總跟俄羅斯過不去?
    這是因為土耳其擔心蘇聯會趁機佔領自己的國家,所以他只能藉助英美的力量來牽制和對抗蘇聯,這也是土耳其戰後選擇加入北約的重要原因。土耳其和俄羅斯這種世仇,以及土耳其對沙皇俄國、蘇聯等的恐懼,這使土耳其一直擔心俄羅斯總有一天會佔領自己控制的黑海海峽。所以,土耳其長期以來與俄羅斯保持一定的距離,兩國關係雖有改善,那也是土耳其在美俄之間使用平衡術的結果。
  • 張飛罵呂布三姓家奴,呂布反罵劉備最無信義,曹操卻說這才是英雄
    縱觀呂布不足10年的政治生涯中,他曾投靠或聯合某些政治軍事集團,並最後與對方反目甚至兵刃相加,這其中責任有時並非全在於呂布。呂布一生中最大的汙點莫過於殺害丁原投靠董卓,而他後來行刺董卓卻是被逼無奈而採取的自衛行為。
  •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
    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識破劉備韜光養晦之策,為何還要放虎歸山?天下之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合,分分合合,你爭我鬥,政權更替過程中,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和孫權三國鼎立時期,將此歷史定律演繹得淋漓盡致。
  • 勵精圖治|皇權式微,撿漏王劉備促三國鼎立,曹操卻為司馬做嫁衣
    陶謙在曹操的威脅下,將徐州讓給劉備但曹操找不出理由打他,再說旁邊還有個袁術看著自己,袁術可是盯著自己地盤很久了。不過,陶謙不小心把曹操的親人給殺了,這就給了曹操出兵的理由,於是乎陶謙也是一個軟柿子,看曹操來,索性就把徐州給了劉備。
  • 官渡之戰前曹操寧可放下強敵袁紹也要攻打劉備
    《資治通鑑》記載:「建安五年春,操欲自討劉備,諸將皆曰:『與公爭天下者,袁紹也,今紹方來而棄之東,紹乘人後,若何?』操曰:『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郭嘉曰:『紹性遲而多疑,來必不速。備新起,眾心未附,急擊之,必敗。』操師遂東。」這段話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劉備對曹操的威脅很大,到底有多大的威脅呢?我們可以先看看那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 劉備一生都經歷了哪些重大事件,從貧窮到皇帝
    隨後劉備加入了何進所招的募兵,在下邳與敵人作戰時又立下功勞,就被封為下密縣丞,剛來不久,因為某些原因,又辭縣丞遠走,公元190年,又被封為高唐縣尉,也加入了討伐董卓的戰爭,這次沒有立功,被西涼軍打敗,走投無路時,就投靠了公孫瓚,被封為了,別部司馬,用來對抗袁紹,後來又因立下戰功,被封為了平原縣令。
  • 魯迅總結曹操讚賞劉備淚下,正史真相背後的雄者之別
    唐朝時,堅城睢陽內,無數弱女子成腹中空空將士之盤中餐,他們用身體換來勝利,也換來張巡青史留名。後續無數帝王也好,開國之君也好,在戰亂時代的屠城事跡,史書也都微言記過!至於那本金,劉安的老婆,除了劉備的懊惱,貌似誰也沒在意過。這又讓我想起一句話。當權者掌握絕對權利的時候,所有的生殺予奪,其實不用自己動手,就會有人幫你做了。那麼羅貫中為何要安排這個橋段在演藝之中,就比較耐人尋味了。
  • 偃師市大口鎮公路澗:袁術屯兵之地(有名如此)
    公路澗,乍一聽稀鬆平常,如果「澗」指的是山間小水溝,那麼「公路澗」是不是說山間有一條公路,而這條公路緊挨著小水溝?  錯了,這個「公路」跟大家平常所說的公路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他指的不是路,是人。  公路,是三國時期袁術的字。  公路澗,袁術屯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