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白帝城託孤是真心的嗎?我們一起分析
對於《三國演義》有所了解的一般都會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這件大事,也就是劉備在臨終之前,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諸葛亮,還把所有的權證都交到諸葛亮的手中。劉備曾經就三顧茅廬情諸葛亮出山幫助自己打下江山,如今又再次將兒子也交給他,難道他就如此信任他,不怕他謀反嗎?下面就以小編自己的思路上為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劉備具有看人的才能, 俗話說英雄起於草莽,謀士出於江湖。劉備就是這樣的英雄人物,由於在亂世前半生中先後和公孫贊、董卓、袁紹、曹操、呂布、袁術、孫權、漢獻帝等人相處。 所以經歷了很多,也就磨練出來了識人、用人的眼光。 劉備的各個鋪作:劉、關、張、趙、諸葛等都是在戰爭中相識的。 在這些人之中,諸葛亮 是劉備的最重要的功臣,小編覺得,要是劉備連自己一直以來最重用的人都不能相信了,那麼他的國土早就不屬於自己了。
二,劉備集團中內政型人才缺乏 劉備集團在早期只有麋竺、孫乾等聊聊幾個文臣,極度缺乏戰略型謀士和內政型人才。 所以劉備寧遠得罪劉表也要在荊州大量招攬人才,諸葛亮就是這一時期被劉備三顧茅廬請求出山的。 而且諸葛亮的確完美解決了劉備戰略和內政問題。 在託孤一事上除了諸葛亮,其他備選方案都風險極大。
三,諸葛亮在蜀地沒有根基 諸葛氏是琅琊望族,但是經過戰亂,諸葛氏居家難逃荊州,雖然在荊州和荊襄氏族關係錯綜複雜,但在蜀地卻是水上浮萍,沒有多少根基。 同期託孤的法正是劉備一個備選人物,但是法正投靠時日太短,更是蜀地望族,僅這一點就不能讓劉備放心。
四,劉備根基尚在 劉備、曹操、孫權作為三國開國之人,都有自己核心班底。 司馬氏能篡曹,是因為曹氏忠臣在前後幾次事件中被清洗殆盡,曹氏幾代皇帝都短命的原因。 劉備雖然戰敗身死,但核心班底沒有受損,完全能撐起蜀中割據的局面。
五,了解三國的人都知道,作者羅貫中對於蜀漢有著一種奇怪的喜好,對於劉備的定位也是忠厚溫和,禮賢下士。而劉備往往很出色的完成了這樣一個角色的表演,對於收買人心是運用嫻熟的了。在三讓徐州中,劉備力辭徐州牧的職位,不肯接受陶謙的讓位,最終在『萬般無奈』下才『勉強』接受。在徐庶的母親被曹操劫持到許都後,劉備嚴厲批評了糜芳的建議,『慷慨』的放徐庶離開,讓徐庶感動的一塌糊塗,即便是進了曹營也是一言不發。在長坂坡裡,趙云為救阿鬥殺的七進七出,劉備便當著趙雲的面將孩子摔在地上,說道「為了你,差點害我損失一員大將」
六,縱觀歷史,歷朝歷代都不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件。漢朝的開國將領韓信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呢,那些事件基本上都是發生在國家安定,邊境無事的情況下發生的,但是,在蜀漢後期,朝中無人,因此劉備是不可能去殺諸葛亮的,除非他想將自己拼死打下的江山拱手送與魏、吳。因此小編覺得,那些所謂的白帝城託孤的陰謀論,是不可能的事。
諸葛亮的拒絕真的是十分機智的,也突出了他的才高行厚。最終劉備將兒子和王朝交給諸葛亮手中也是十分正確的選擇。小編覺得,劉備白帝城託孤是真心的。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