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蠟燭、開瓶器、小夜燈……
走進「樂享鄂爾多斯」草原音樂美食季
康鎮分會場的
鄂爾多斯博物館文創商品區,
圍繞鄂爾多斯博物館建築外形而創作的
「草原瑰寶」系列文創產品
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
此前,這些文創產品剛剛在
2020內蒙古自治區
民族手工藝品和
文創旅遊商品展示活動上,
以其「傳承+時尚」、
量身定做的獨特魅力全新亮相,
讓「文化創意」活起來,
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今年,鄂爾多斯博物館開發了三個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草原瑰寶系列、「四時系列」、「匈奴鷹形金冠系列」。鄂爾多斯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總監肖永介紹,鄂爾多斯博物館獨特的外型已經成為鄂爾多斯文化旅遊不可或缺的一張名片,以此為元素,通過提煉、圖案重繪、設計等藝術設計手段,創造出獨具創意美感的產品,同時,運用多種材質工藝賦予新的實用性、觀賞性,讓遊客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也可以「把博物館帶回家」。
文創產品是盤活文化資源的一種途徑,也是人們與歷史零距離接觸的一座橋梁。近年來,伴隨文化產業的不斷創新發展,文創產品不再拘泥於筆記本、帆布袋等傳統樣式。鄂爾多斯博物館在「激活」上下功夫,將歷史文化遺產素材在時代特徵、創新活力等跨界中融合,為古老和現代在此相遇和碰撞而「量身定做」文創產品,引導人們去探尋歷史煙雲中的故事。
就拿『匈奴金冠——臥香爐』來說,產品靈感來源於我們的館藏珍品——匈奴鷹形金冠。我們將鷹頂部分還原文物精美造型及紋飾,外部選取鷹形金冠上的臥虎、臥式盤角羊和臥馬及繩索紋裝飾點綴,以浮雕形式展現,實用性強同時極具美感,燃一炷香,焚香嫋嫋,一幅生動的草原畫面浮現眼前。
肖永希望遊客把文創產品帶回家的同時,也能將一段歷史鐫刻於心。他認為,能夠通過文創產品講好文物背後故事,是文創設計開發的最高境界。
「文創產品不僅限於經濟效益,它的社會效益才是第一位的。」肖永認為,想要真正贏得消費者的青睞,文創產品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只有通過深挖文物內涵,讓傳統融入現代、讓歷史接續未來、讓曾經活在當下,才能有更好的未來。
那麼,文創產品如何才能吸引消費者,尤其是年輕人的目光?
以目前最受年輕人追捧的「潮品」——盲盒為例,鄂爾多斯博物館推出了的文創產品「發現之旅—— 蠟燭盲盒」。這是一個博物館建築外形的蠟燭,多款鄂爾多斯青銅器小件隨機置於內部,通過點燃蠟燭的互動方式,讓每件藏品都經歷了從封藏到被發掘的過程,讓購買者體會這些珍寶被發現的期待和驚喜過程。隨著蠟燭的每次燃燒,藏品也將漸漸浮現,開啟一場神秘的學習探索。
這種突出年輕化表達的文創產品,得到了年輕消費者的認可。
此外,「四時」系列冰箱貼、曲線系列漸變餐盤套裝等鄂爾多斯博物館設計開發的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傳統文化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了,讓人們在消費品質商品中感受文化之美,在享受文化體驗中提升生活品質。
最亮的追光,給最優秀的創意。文化創意產業,關鍵在於創意。鄂爾多斯博物館始終以館藏文物為設計元素及靈感來源,以鄂爾多斯地區蒙古族服飾、民俗文化為依託,將每一件文創產品都賦予深厚的歷史底蘊,凝結著濃鬱的民族情結,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人了解鄂爾多斯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