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為媒 讓民俗活動「活」起來

2020-12-25 蘇州新聞網

□蘇報評論員 金根

顯而易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想繼續保持並放大蘇州的文化優勢,就必須大力提高文旅產業的GDP 佔比,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文化為媒,讓民俗活動「活」起來,應當就是其中的有效探索實踐之一。

冬至是一個自然節氣,但蘇州人情有獨鍾,「冬至大如年」成為廣大蘇州市民共同守護的「文化密碼」。

《跟著「四景」地圖,體驗魅力蘇式之夜》,這條新聞所說的就是在現代科技、現實生活條件下,蘇州人以文化為媒,通過賀冬祭祖、年貨市集、非遺展示等活動,圍繞民俗文化、文創經濟、消費經濟等要素,在古城核心區域營造出吉慶祥和的節日氛圍,讓民俗活動「活」起來、可體驗。很顯然,這樣的民俗活動正是大家所嚮往的。

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時節如流,社會環境發生了巨變,不少傳統民俗活動在現實生活中只剩下「吃」等單調的形式。其實,民俗包羅萬象,飲食服飾、婚喪嫁娶、歲時節令、信仰習慣、神話傳說,都是民俗涵蓋的內容。尤其是民俗文化作為民眾喜聞樂見和約定俗成的民間文化,一直以來都與民眾的現實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關。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首先必須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蘇州民俗文化的資源「富礦」。

既要讓民俗活動「活著」,又要讓民俗活動「活好」。比如,此次姑蘇區為了讓民俗活動「活」起來,一方面通過創新創意,籌劃了「賀冬大典·祭祖」「喜迎大年·團圓」「冬至大禮·迎新」「冬至大願·祈福」四個篇章的節目,以蓬勃的潮流生命力與優秀的傳統文化相呼應,展現姑蘇歷史文化內涵;另一方面,通過推出的「四景」地圖,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消費元素,勾連廣大市民喜聞樂見的現實生活,進而實現了觀前、平江大旅遊板塊串聯融合、區域互動。

文化是軟實力,但增強文化軟實力卻是硬任務。在當前滿足人民需求和提高綜合國力的競爭中,文化越來越成為一種重要因素和支撐力量。因此,十四五」時期,蘇州將把文「化建設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大力打響江南文化品牌,加快發展數字文化產業,聚焦動漫遊戲、影視、網絡文化等細分行業,拓展創意設計、演藝娛樂、文旅融合、工藝美術、數字文化裝備製造等重點領域,大力推進文化與科技、金融、體育、商貿、會展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著力構建具有蘇州文化特點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進一步鞏固文化產業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地位。基於此,豐富文化發展的價值維度、精神指向和人文內涵,加速形成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比翼齊飛的發展新格局。

文化一直是蘇州這座城市發展的獨特優勢。顯而易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想繼續保持並放大蘇州的文化優勢,就必須大力提高文旅產業的GDP佔比,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文化為媒,讓民俗活動「活」起來,應當就是其中的有效探索實踐之一。總之,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消費多樣化的需要,不斷增加優質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給,進一步發揮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這些都是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所在。如今,蘇州加快實施文化產業倍增計劃的號角已經吹響,種種利好疊加,蘇州文化產業必將激發出新的活力。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非遺文化「活」了起來 來益葉黃素社區活動上演民俗大戲
    「關EYE成長 圓夢精彩未來」浙江醫藥來益葉黃素非遺主題社區公益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老百姓大藥房(湘雅店)舉行。讓市民們近距離欣賞變臉絕技。臺下非遺文化體驗區。紅網時刻5月25日訊(記者 孫潔 毛強)非遺文化只能存在於螢屏上或者展覽廳嗎?5月25日,「關EYE成長 圓夢精彩未來」浙江醫藥來益葉黃素非遺主題社區公益活動在長沙市開福區老百姓大藥房(湘雅店)舉行。現場,非遺傳承人、藝術家及非遺文化愛好者們、市民們熱烈歡聚,通過精彩紛呈的演出與互動體驗,讓非遺文化靈動融入現代生活中,真正「鮮活」起來。
  • 「三南」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以「客」為媒迎客來
    以「客」為媒迎客來——「三南」打造客家文化旅遊區紀實  全南、龍南、定南三縣統稱「三南」,有江西「南大門」之稱,為客家人聚居地,客家民風濃鬱。在「客家文化旅遊區」的建設中,該縣突出塑造以客家文化為內核的旅遊品牌,全局著眼、全盤統籌、高標規劃、高效推動,不斷充盈 「圍美龍南,客迎天下」的旅遊體驗。如今,通過一系列文化活動和文化建設,龍南塑造了以客家圍屋為核心,客家民俗、客家飲食、客家藝術等為內容的客家文化品牌,對外唱響了「中國客家圍屋第一縣」文化品牌,進一步提升了贛州客家文化知名度和品位。
  • 【民俗文化】2017中國.懷仁旅遊觀光活動.首屆民俗文化旅遊節盛大開幕精彩剪輯(圖文)
    2017年懷仁旅遊觀光活動·首屆民俗文化旅遊節由中共懷仁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縣旅遊局承辦,由懷仁十一中冠名舉辦,從4月29日至5月3日在懷仁縣清涼山生態旅遊區、金沙灘生態旅遊區隆重舉行。此次節慶活動,主要以清涼山生態旅遊區、金沙灘生態旅遊區為平臺,以「賞美景寶地,品民俗風情」「仁德之風、大眾慶典」為主題,以大型佛事法會、民俗文化展示、特色美食節、國際馬戲、農副產品展示為主要內容。
  • 民俗文化瀕臨消亡 如何讓藏羌傳統村落「活」起來?
    如何有效地保護,讓這些傳統村落「活」起來?□朱蕾 本報記者 徐中成碉樓 吸睛的特色符號在馬爾康松崗鎮直波村,南北兩座高聳雲天的碉樓特別扯眼。兩座碉樓相距約50米,均由石塊和黃泥砌築而成。其平面外呈八角形,內呈圓形,由下往上成錐體形狀。
  • 量身定做,讓「文化創意」活起來
    此前,這些文創產品剛剛在2020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手工藝品和文創旅遊商品展示活動上,以其「傳承+時尚」、量身定做的獨特魅力全新亮相,讓「文化創意」活起來,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今年,鄂爾多斯博物館開發了三個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草原瑰寶系列、「四時系列」、「匈奴鷹形金冠系列」。
  • 量身定做,讓「文化創意」活起來
    此前,這些文創產品剛剛在2020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手工藝品和文創旅遊商品展示活動上,以其「傳承+時尚」、量身定做的獨特魅力全新亮相,讓「文化創意」活起來,引起各界廣泛關注。鄂爾多斯博物館文創產品設計總監肖永介紹,鄂爾多斯博物館獨特的外型已經成為鄂爾多斯文化旅遊不可或缺的一張名片,以此為元素,通過提煉、圖案重繪、設計等藝術設計手段,創造出獨具創意美感的產品,同時,運用多種材質工藝賦予新的實用性、觀賞性,讓遊客在參觀博物館的同時,也可以「把博物館帶回家」。
  • 讓文物活起來大有可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對於一個國家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增進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發展力量。對於一個城市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找回老城記憶,體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對於一個鄉村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感受地域風情,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湖北五峰南曲古藝新傳 讓非遺文化「活」起來
    五峰非遺文化「活」起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樂克 通訊員 楊威「匹馬單刀逞英豪,隨帶數十名小卒,打著漢字旗號……」這是國家級非遺項目南曲經典《關公辭曹》中的片段,30多年來,國內幾乎無人能唱這是五峰「鄉村振興、文化鑄魂」發力帶來的變化。五峰地處武陵山區,是全國4個土家族自治縣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4項國家級項目、23項省市級項目,非遺傳承人有330名之多。近年來,五峰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力促非遺傳承「活」起來。
  • 文化「活起來」·旅遊「火起來」
    文化「活起來」·旅遊「火起來」 2021-01-12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以板慄為媒,暢享畲族風情!河源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
    從2006年開始,河源市堅持「以板慄為媒、以旅會友、以節聯商」,每年都舉辦「畲族板慄文化旅遊推介活動」,以實際行動推進文旅融合、農旅融合、城旅融合,促進民族地區加快高質量發展。多年以來,畲鄉板慄文化已經深入人心,板慄從畲族鄉民眼中的「致富果」「幸福果」,成為如今承載著該地區振興發展的「希望之果」。
  • 讓非遺資源動起來活起來
    來自省內市內的文旅行業人士及嘉賓會聚天下熊貓第一大縣賞民俗觀美景,共同見證這一盛典。活動現場舉行了綿陽網絡文化旅遊季頒獎典禮、白馬西羌非遺項目展示及民俗活動展演、白馬西羌精品文化旅遊線路推介、白馬西羌文創產品及平武農特產品展覽,全面展現了平武獨特、多元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旅遊景觀。
  •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同時,進一步對楊家埠民俗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寒亭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韓申軍說。目前,以小鎮為基地引進十月天、五月映畫、中動文化傳媒等文創企業12家,招商面積完成64.4%,民俗文化、傳統商業、休閒旅遊「三位一體」的「非遺文旅街區」初步顯現。
  • 讓文物活起來大有可為(文明之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對於一個國家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增進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凝聚發展力量。對於一個城市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找回老城記憶,體現城市精神,提升城市魅力。對於一個鄉村來講,讓文物活起來可以感受地域風情,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 老天橋民俗在這裡「活」了
    本報記者 方非攝以老北京民俗文化為特色的天橋地區,終於有了自己的博物館。今天,在北緯路和天橋南大街交匯的市民廣場地下一層,天橋印象博物館正式開門迎客。以後除周一閉館外,這裡每天9時至17時都對市民免費開放。「為天橋修建一座博物館是許多老天橋藝人的心願。」天橋民俗專家趙興力,在博物館開放之前就多次來到這裡。
  • 「春節民俗旅遊熱」,讓傳統文化更有魅力
    1月13日, 「華燈溢彩·點亮江西」2020南昌縣鳳凰溝花燈民俗旅遊文化季在南昌鳳凰溝景區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以花燈為媒,傳播非遺民俗文化,為春節文化旅遊活動增添了一大亮點。目前,報名參加民俗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看民俗」成為春節旅遊行程的熱點。
  • 兩岸民俗文化節4日開幕 數十項民俗活動亮相
    記者31日從市委宣傳部獲悉,2012年(福州)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中心臺系列活動將於2月4日(正月十三)在閩江公園北園盛大開幕,三大板塊、數十小項民俗活動將集中亮相,充滿濃鬱閩都風情的民俗文化活動將讓市民大飽眼福。
  • 【網絡公益】固安「流動博物館」 讓歷史「活」起來
    【網絡公益】固安「流動博物館」 讓歷史「活」起來 2020-12-11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解密楚河漢界文化 讓鄭州文化「立」起來「活」起來
    原標題:一條鴻溝亙古今 一方棋盤連天下 楚河漢界的文化密碼  「鄭中心」的文化底色 大型系列報導之十四  為國家中心城市培「根」鑄「魂」 讓鄭州文化「立」起來「活」起來  核心提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
  • 【文化強省】武強年畫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讓文物活起來」
    以武強年畫為主題的藝術品展示。記者 扈煒 攝以武強年畫為主題的生活用品。近年來,武強年畫博物館按照黨和國家「讓文物活起來」的指導精神,以武強年畫的「根」和「魂」,研發文化創意產品,在研發設計中從圖案、圖形到文字介紹,從產品自身到外部包裝,無不滲透著武強年畫的古樸氣息,展現著優美的年畫符號。
  • 乳山大孤山鎮:讓廉政文化活起來
    近年來,乳山市大孤山鎮發揮廉潔文化示範引領作用,以打造勤政廉潔鎮村、樹「知廉恥、明禮儀」村民形象為引領,切實打造「一鎮一品」廉潔文化陣地。在活動中,大孤山鎮結合自身特色優勢、發展理念和廉潔文化元素,將廉潔思想、廉潔元素與村規民約、村民日常生活有機整合、相得益彰,達到寓教於樂、潤物無聲的宣傳效果。  活動為媒,營造廉潔思想輿論氛圍。大孤山鎮紀委深入貫徹落實廉潔乳山六項主題行動以及新時代廉潔文化「十二進」工程,充分利用現有的黨員活動室、文化活動室,設計製作以廉政為主題的標語橫幅、宣傳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