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古寒印象·夢裡水鄉項目現場。
承文化之本,載畫鄉美譽。近年來,寒亭區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木版年畫和風箏「雙遺產」為依託,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努力把楊家埠建設成為「文化浸潤、康養怡樂」的特色文旅小鎮。
守正:叫響文化傳承保護新品牌
年畫與風箏,是楊家埠兩大文化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楊家埠的傳統藝人們習慣將年畫的色彩和圖案等運用到風箏的繪製環節中。
今年65歲的馬志強,早在30年前,就開始以楊家埠為中心,從全國各地收集木版年畫珍本,其中不乏清代以及更早的作品,目前已收集了3000餘幅,並主編了《中國民間孤本年畫》等多部年畫集。「我的工作就是為文化的保存和傳承盡一份力量。現在,我專門搜集整理門神年畫資料,目前已修稿描線400餘幅,正在策劃《中國門神鵰版全集》的出版。」馬志強說。
近年來,楊家埠旅遊開發區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資源,民間文藝精品不斷湧現。其中,《中國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歷代古版孤本全集》面世,《重刻唐詩畫譜》出版發行,年畫《美麗鄉村·和諧家園》入選「美麗中國」全國農民畫展……
同時,楊家埠旅遊開發區著重推進楊家埠年畫、風箏的品牌化經營,先後註冊「楊家埠」「同順德」等35個年畫、風箏商標,其中「楊家埠」風箏商標被認定為省級著名商標。以楊家埠年畫文化為依託,組織年畫、風箏傳承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年畫、風箏等文化旅遊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銷售年畫2600餘萬張,風箏1000萬隻,年銷售額達3.2億元。文化旅遊產業已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創新:書寫文化產業項目新篇章
沿渤海路一路向北走到富亭街,抬眼望去,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映入眼帘,古樸規整的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就坐落於此。投入使用後,夢想小鎮將以年畫、風箏製作等非遺文化旅遊產業為主導,持續打造文化產業旅遊新基地。
「建設夢想小鎮可以有效擴展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旅遊產品結構,促進旅遊地及景區創新發展。同時,進一步對楊家埠民俗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寒亭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韓申軍說。目前,以小鎮為基地引進十月天、五月映畫、中動文化傳媒等文創企業12家,招商面積完成64.4%,民俗文化、傳統商業、休閒旅遊「三位一體」的「非遺文旅街區」初步顯現。
同時,楊家埠旅遊開發區以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為依託,改擴建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新建3400平方米的園博苑,打造集文化旅遊、影視創作、會展商貿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已先後與1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係,年均接待遊客達130多萬人次,民俗文化旅遊新風尚日漸濃厚。
再造:打造文化旅遊發展新地標
今年9月,為期8天的濰坊首屆「一帶一路」非遺文化交流周在古寒印象·夢裡水鄉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濰坊本地及全國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皮影戲、二胡、古箏、尺八等精彩表演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首屆中國·楊家埠青年電影短片展、古寒畫展等大型活動也在這裡相繼舉辦,進一步助推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夢裡水鄉以「古寒十二時辰」為設計主題,以「四季全時」為切入點,成為集餐飲、住宿、文化、遊玩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場所,該建設模式在濰坊地區尚屬首例。依託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夢裡水鄉等景點,楊家埠旅遊開發區每年開展文化體驗營、傳統手工藝品展、歷史遺蹟民俗體驗、攝影展等文化休閒活動100餘場,傳統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彰顯和發揚,「吸引力強、娛樂性旺、情懷可期」的濰坊楊家埠「古寒印象」品牌也逐步形成。
隨著新一批文旅項目相繼落成、景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必將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取得新突破、鑄造新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