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2020-12-22 海報新聞

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古寒印象·夢裡水鄉項目現場。

承文化之本,載畫鄉美譽。近年來,寒亭區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充分發揮文化底蘊深厚、文旅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木版年畫和風箏「雙遺產」為依託,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努力把楊家埠建設成為「文化浸潤、康養怡樂」的特色文旅小鎮。

守正:叫響文化傳承保護新品牌

年畫與風箏,是楊家埠兩大文化特產,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楊家埠的傳統藝人們習慣將年畫的色彩和圖案等運用到風箏的繪製環節中。

今年65歲的馬志強,早在30年前,就開始以楊家埠為中心,從全國各地收集木版年畫珍本,其中不乏清代以及更早的作品,目前已收集了3000餘幅,並主編了《中國民間孤本年畫》等多部年畫集。「我的工作就是為文化的保存和傳承盡一份力量。現在,我專門搜集整理門神年畫資料,目前已修稿描線400餘幅,正在策劃《中國門神鵰版全集》的出版。」馬志強說。

近年來,楊家埠旅遊開發區深入挖掘民俗文化資源,民間文藝精品不斷湧現。其中,《中國濰坊——楊家埠木版年畫歷代古版孤本全集》面世,《重刻唐詩畫譜》出版發行,年畫《美麗鄉村·和諧家園》入選「美麗中國」全國農民畫展……

同時,楊家埠旅遊開發區著重推進楊家埠年畫、風箏的品牌化經營,先後註冊「楊家埠」「同順德」等35個年畫、風箏商標,其中「楊家埠」風箏商標被認定為省級著名商標。以楊家埠年畫文化為依託,組織年畫、風箏傳承人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年畫、風箏等文化旅遊產品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年銷售年畫2600餘萬張,風箏1000萬隻,年銷售額達3.2億元。文化旅遊產業已成為拉動全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創新:書寫文化產業項目新篇章

沿渤海路一路向北走到富亭街,抬眼望去,錯落有致的建築群映入眼帘,古樸規整的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就坐落於此。投入使用後,夢想小鎮將以年畫、風箏製作等非遺文化旅遊產業為主導,持續打造文化產業旅遊新基地。

「建設夢想小鎮可以有效擴展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旅遊產品結構,促進旅遊地及景區創新發展。同時,進一步對楊家埠民俗文化進行傳承與保護。」寒亭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韓申軍說。目前,以小鎮為基地引進十月天、五月映畫、中動文化傳媒等文創企業12家,招商面積完成64.4%,民俗文化、傳統商業、休閒旅遊「三位一體」的「非遺文旅街區」初步顯現。

同時,楊家埠旅遊開發區以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楊家埠文化創意夢想小鎮為依託,改擴建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新建3400平方米的園博苑,打造集文化旅遊、影視創作、會展商貿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特色小鎮,已先後與100多家旅行社建立合作關係,年均接待遊客達130多萬人次,民俗文化旅遊新風尚日漸濃厚。

再造:打造文化旅遊發展新地標

今年9月,為期8天的濰坊首屆「一帶一路」非遺文化交流周在古寒印象·夢裡水鄉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濰坊本地及全國各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京劇、皮影戲、二胡、古箏、尺八等精彩表演給參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首屆中國·楊家埠青年電影短片展、古寒畫展等大型活動也在這裡相繼舉辦,進一步助推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夢裡水鄉以「古寒十二時辰」為設計主題,以「四季全時」為切入點,成為集餐飲、住宿、文化、遊玩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場所,該建設模式在濰坊地區尚屬首例。依託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夢裡水鄉等景點,楊家埠旅遊開發區每年開展文化體驗營、傳統手工藝品展、歷史遺蹟民俗體驗、攝影展等文化休閒活動100餘場,傳統文化的魅力得到充分彰顯和發揚,「吸引力強、娛樂性旺、情懷可期」的濰坊楊家埠「古寒印象」品牌也逐步形成。

隨著新一批文旅項目相繼落成、景區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楊家埠旅遊開發區必將在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取得新突破、鑄造新輝煌。

相關焦點

  • 忻州古城: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胡雁)恢弘大氣的古城、人潮湧動的街巷、現代感十足的霓虹燈牌裝點著城內的角角落落……11月16日,第十五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媒體團走進忻州古城,感受古典與現代的碰撞,體驗傳統文化與潮流時尚碰撞出的新花火。據悉,始建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的忻州古城,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
  • 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愛奇藝以優質內容助力傳統文化傳播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際網路相關產業的進步,我國「網際網路+」傳統文化應用用戶規模逐年擴大,為傳統文化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據傳統文化內容關注者的人群畫像顯示,31-35歲的熟齡用戶是傳統文化愛好者「主力軍」,90後人群佔比不斷升高;女性群體佔比55%;網際網路、金融及建築行業從業者佔比最大。這些年輕化、高素質且具有消費能力的用戶,對音樂、影視及文學抱有濃厚的興趣。這為視頻化傳播傳統文化奠定了根基。
  • 墨西哥,保護「活的」文化遺產(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墨西哥城南部的科約阿坎區,是墨西哥知名的文化聖地。每到周末,科約阿坎廣場總會擺滿了各式小攤:印第安手工藝品、傳統墨西哥美食琳琅滿目,民間藝人、畫家和樂隊穿梭其間。這樣的文化集市,鮮活地展示著墨西哥的傳統文化。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古國,墨西哥不但孕育了著名的瑪雅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更是土著文化和歐洲文化撞擊融合之地。
  • 多措並舉讓文物活起來 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
    「要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  「處理好歷史文化和現實生活、保護和利用的關係,該修則修,該用則用,該建則建,做到城市保護與有機更新相銜接。」  「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  殷殷期待,擘畫有道。
  • 雲南昆明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雲南昆明讓傳統非遺「活」起來 2020年11月19日 10:55   來源:新華網
  • 傳藝新生 福建創意設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傳藝新生 福建創意設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2019-09-26「現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把傳統的手工藝設計成日常生活中能用得到的物件,我們都很喜歡。」第六屆(2019)福建文創獎評選已進入終評階段,此次共展出325件入圍作品。 葉秋雲 攝  據了解,福建文創獎自2014年啟動以來,每年一屆,已連續舉辦五屆。今年大賽以「傳藝新生·非凡造物」為主題,通過「文創+」模式,深度融合現代文創與傳統手工藝,共計收件1716件,初評入圍325件。
  • 少兒英語+故宮文化IP 騰訊新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讓孩子們在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學習英語知識。在騰訊新文創戰略落地兩年後,騰訊開心鼠英語通過將英語啟蒙學習與故宮IP相結合,在新文創+教育領域展開了一場新的嘗試。2021年《故宮月曆》(少兒版)不僅突破了以往的月曆創意,也兼顧了孩子們的年齡段和興趣點,為孩子們探索故宮博大精深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全新且獨特的微觀視角,也為他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式與途徑。脊獸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符號之一,被建築學大家梁思成評價為「建築物美麗的冠冕」。在中國文化中,脊獸被賦予了很多的文化內涵,代表了中國文化古老、神秘、趣味的特質。
  • 讓傳統節日「活」起來---中國文明網
    改革開放幾十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過年才能吃上一頓餃子,到每天都吃得比過去春節還好,不少人感覺傳統節日的氣氛不如過去濃厚了,這固然因為邊際效益遞減,也說明我們對物質和文化生活的期待值更高了。同時,隨著文化自信日益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對傳統文化產生興趣。無論從物質和文化消費,還是從身份認同的角度出發,過好傳統節日的呼聲都越來越高。
  • 單霽翔:讓澳門文化「活」起來
    而今,澳門的文化發展又迎來全新的歷史機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十四五規劃也將「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列為重要任務。今天,我們匯聚在「澳門自強文創論壇」,不僅僅是為了再次驚嘆和讚美「澳門文化」,更是為了能夠凝聚共識、建言獻策、合議共謀來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澳門」,讓文化助力城市生態的全方位發展。為了達成這一目標,我們可以用動態的視角來理解文化的傳承與保護,也就是——要讓文化活起來。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雲岡石窟紋飾全集》出版協議在青...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青島出版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為達表示,《雲岡石窟紋飾全集》是青島出版集團與雲岡石窟研究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的再度合作,將推動雲岡學學科的建立和發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為展示中華文明獨特魅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建設新時期的新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原標題:開掘空間大 讓中國傳統文化在連環畫上"活"起來  康健介紹,傳統文化之於連環畫本就是一對不可分割的「兄弟」,正在編輯中的《中國經典民間傳說》(百種)就是對連環畫中的傳統文化資源的一次精心梳理。民間傳說中包含了中華民族為人處世的智慧和美德,將中國傳統和中國元素的象徵意義和史詩描繪功能發揚光大,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更具傳播力和閱讀效果。
  • 廣州打造文化之城品牌 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
    打響四大文化品牌  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  「十三五」期間,廣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緊緊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大力實施《廣州市推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出新出彩行動方案》,紮實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協調發展,城市文化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明顯提高,在打造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為「十四五
  • 量身定做,讓「文化創意」活起來
    此前,這些文創產品剛剛在2020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手工藝品和文創旅遊商品展示活動上,以其「傳承+時尚」、量身定做的獨特魅力全新亮相,讓「文化創意」活起來,引起各界廣泛關注。今年,鄂爾多斯博物館開發了三個系列的文化創意產品,「草原瑰寶系列、「四時系列」、「匈奴鷹形金冠系列」。
  • 量身定做,讓「文化創意」活起來
    此前,這些文創產品剛剛在2020內蒙古自治區民族手工藝品和文創旅遊商品展示活動上,以其「傳承+時尚」、量身定做的獨特魅力全新亮相,讓「文化創意」活起來,引起各界廣泛關注。近年來,伴隨文化產業的不斷創新發展,文創產品不再拘泥於筆記本、帆布袋等傳統樣式。鄂爾多斯博物館在「激活」上下功夫,將歷史文化遺產素材在時代特徵、創新活力等跨界中融合,為古老和現代在此相遇和碰撞而「量身定做」文創產品,引導人們去探尋歷史煙雲中的故事。
  • 民俗文化瀕臨消亡 如何讓藏羌傳統村落「活」起來?
    然而,這些美麗的傳統村落也面臨著被破壞甚至消亡的壓力。如何有效地保護,讓這些傳統村落「活」起來?□朱蕾 本報記者 徐中成碉樓 吸睛的特色符號在馬爾康松崗鎮直波村,南北兩座高聳雲天的碉樓特別扯眼。兩座碉樓相距約50米,均由石塊和黃泥砌築而成。其平面外呈八角形,內呈圓形,由下往上成錐體形狀。
  • 文化為媒 讓民俗活動「活」起來
    □蘇報評論員 金根顯而易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想繼續保持並放大蘇州的文化優勢,就必須大力提高文旅產業的GDP 佔比,推動文化事業高質量發展。以文化為媒,讓民俗活動「活」起來,應當就是其中的有效探索實踐之一。
  • 讓莫高窟文化動起來活起來(文化脈動)
    敦煌研究院在文化遺產保護、價值挖掘、旅遊開放、文化傳播等方面作出巨大貢獻,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典範。莫高窟的保護是第一位的一座球狀和線條混搭的建築拔地而起,黃色的外貌和周圍的戈壁渾然一體,這便是觀眾到敦煌莫高窟的第一站——數字展示中心。
  • 讓增城非遺文化「活」起來
    非遺生活館集展示、體驗、交流、培訓等功能為一體,採用靜態展示和動態學習,文化與實物展示相結合的手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享受。前來參觀的群眾不僅能看到豐富多彩的非遺展示,還能現場體驗傳統手工技藝。近年來,增江街主動作為,積極推動大埔圍村「最紅最美」鄉村建設、增城文化體育創意園區建設,努力吸引各種文化產業項目落戶,通過文旅發展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和人才振興,為區文化事業和鄉村振興作出了貢獻。
  • 文化築居中國,泰禾讓傳統大院文化流行起來
    發布會上,與會嘉賓一直認為,要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讓傳統的大院文化流行起來。而當晚亮相的泰禾·西府大院與北京泰禾·金府大院正是泰禾兩大實踐力作。故宮讓傳統文化「活」起來,賦予了文化傳承更廣闊的想像空間。自以「乾坤交泰,日月潤禾」命名起,就與傳統文化密不可分的泰禾,是通過文化建築的形式來實現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
  • 文化「活起來」·旅遊「火起來」
    文化「活起來」·旅遊「火起來」 2021-01-12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