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民俗旅遊熱」,讓傳統文化更有魅力

2020-12-11 紅網

1月13日, 「華燈溢彩·點亮江西」2020南昌縣鳳凰溝花燈民俗旅遊文化季在南昌鳳凰溝景區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以花燈為媒,傳播非遺民俗文化,為春節文化旅遊活動增添了一大亮點。目前,報名參加民俗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看民俗」成為春節旅遊行程的熱點。(1月15日《中國日報》)

舞獅表演威風凜凜,栩栩如生;年貨一條街上,年畫、春聯、吊錢、花燈等各種年貨琳琅滿目,桑葉豆腐、桑葉饅頭等各種當地特色小吃應有盡有,眾多慕名而來的市民和外國遊客爭相購買年貨,品味小吃,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節日景象。這就是「春節民俗旅遊熱」的一個縮影。記者調查顯示,2020年春節的民俗旅遊熱將成為一大亮點,很多市民的旅程安排把「看風景」變成了「看民俗」,有民俗展演活動的景區門票預訂火熱起來。

以往的時候,一到春節人們在安排旅遊行程的時候,選擇的目的地多是秀美的景區,人們喜歡看的是大美的風景。而2020年的春節,人們把「看風景」變成了「看民俗」,這是一個巨大變化,這個變化裡體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火熱,體現的是文化自信的甦醒,體現的更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春節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個節日絕不應該只是「吃吃喝喝的節日」,絕不應該只是「玩玩樂樂的節日」,其應該是一個感知厚重文化的節日,觸摸傳統文化的節日,傳承傳統文化的節日。在「春節民俗旅程」裡,讓文化自信更加閃耀。我們的春節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屬性,特殊的情感屬性,特殊的民俗屬性。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春節傳統民俗卻漸行漸遠了。有的春節民俗確實是需要拋棄的,比如燃放煙花爆竹這樣的民俗,就應該遠離我們的新時代。不過,更多的春節民俗是優秀的,是需要我們在新時代裡也奉若貴賓的。比如,我們的打年糕,我們的看花燈,我們的猜謎語,我們的貼年畫。

還有就是,小孩子和年輕人的「春節情結」有點淡化,雖然也是「熱熱鬧鬧過大年」,可是這裡的「熱熱鬧鬧」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俗熱鬧」了,而是「遊戲熱鬧」「手機熱鬧」「歌曲熱鬧」。其實,我們更需要找回文化自信,我們要讓「中國年」更有「中國味」。這就需要深度挖掘春節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讓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深度融入春節活動中。

可喜的是,2020年的春節,各地文化部門、旅遊部門都將民俗活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有的地方還專門開展了「春節民俗講座」活動,組織市民和學生參與。這是文化自信的甦醒,更是文化傳承的需要。讓「中國年」更像是「中國的年」了。「看風景」變「看民俗」,春節旅程就該多些文化傳承。「春節民俗旅遊熱」,文化自信讓傳統文化更具魅力。

相關焦點

  • 春節民俗旅遊熱讓傳統文化更有魅力
    以往,每到春節,人們在安排旅遊行程時,選擇的目的地多是秀美景區,喜歡看的多是大美風景。而今年春節,很多人卻把看風景變成了看民俗。這一變化裡體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火熱,體現的是文化自信的甦醒,體現的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春節是個特殊的日子。
  •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過更有意義元宵節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形式怎麼變化,元宵節的文化內涵、精神實質不會變,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財富應該得到傳承和發展。在明月高懸的元宵節夜晚,表面上是人們觀花燈、猜燈謎、吃元宵,闔家歡樂,其樂融融,而實質上,卻是中國民間世代相傳的民俗體現出的文化價值。中國傳統節日習俗適應了中國社會廣大民眾在物質、精神、倫理和審美等方面的綜合需要。
  • 湖南:多樣文化活動打造快樂春節 多彩民俗復原傳統年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在湖南過春節是快樂的。這裡文化傳統深厚,又包容開放,文化活動形態豐富。傳統的、現代的,活潑的、嫻雅的,總有一個文化活動合你的心意。 多彩民俗復原傳統年味 文化底蘊深厚,農耕文明發達,漢、苗、瑤、侗、土家等民族活躍山水之間,滋養了湖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今年春節假期前後,215項非遺活動和數百場民俗活動在湖南城鄉舉行,正宗的傳統年味撫慰了人們一年勞作的疲憊,讓心中的鄉愁有根可依。
  • 甘肅推出六大春節民俗旅遊產品
    為充分展示甘肅旅遊的獨特魅力和民俗風情,全面提升春節長假優質旅遊供給,滿足廣大遊客冬春遊甘肅的旅遊需求,省旅遊委組織各市州旅遊部門整合資源,推出喜慶熱烈、群眾參與性強、年味十足的6大春節民俗旅遊產品和100多項民俗旅遊節慶活動,誠邀廣大遊客春節期間暢遊如意甘肅,歡歡喜喜過大年。
  • 在香港文化廟會感受內地春節民俗
    人們在這裡觀賞精彩的文藝表演,一邊品嘗民間小吃,一邊感受內地春節民俗,年味兒十分濃厚。  當天,香港歡樂春節文化廟會在九龍公園舉行開幕儀式。來自河南的多個表演團隊為市民獻上多項精彩民俗文化表演:少林武術、太極拳、流行街舞、骨笛演奏……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第一次這麼近距離觀看少林功夫,太精彩了。
  • 中國傳統春節歷史文化和一些特殊的春節民俗
    春節歷史文化春節又稱新春、新歲、年節、天臘、歲首、新年、大年,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宋朝時期,除夕、春節之俗便逐漸盛行。《東京夢華錄》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聞聲於外。」明清時期,新年習俗的禮儀、應酬都已經盛行,接灶神、貼門神、除夕守歲燃爆竹、換桃符、守歲等民俗也由此興起,圍繞春節的文化創造越來越活躍,儀式越來越完整。
  • 湟中:民俗文化旅遊節盡顯獨特魅力
    除了節目演出,在活動現場,熱氣騰騰的民俗小吃一條街也吸引著一批又一批的賓客前來品嘗青海特色美食。此外,記者還看到,七彩滑道、瘋狂碰碰球、搖擺鞦韆等有趣的娛樂設施同樣吸引了一些外地遊客紛紛驅車趕來這裡遊玩。
  • 民俗文化觸動心弦——貴州之旅更顯人文魅力
    這些村寨多以帶軍事性質的屯、堡、官、哨、旗、所等命名,既保存有善於防禦工事的屯門、屯牆、古街道,又有江南建築風格的門樓、窗室、木雕,還有代代傳承的花燈、美食,尤其是被譽為「戲劇活化石」的地戲,更是被中外遊客和學界關注。600年的沉澱,大明遺風猶在耳畔,黔中獨有的屯堡文化,無疑成為引領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的新動力。
  • 「網紅」景點、文化民俗帶熱春節假期西部旅遊
    題要: 綠色生態遊、峽江風光遊、紅色革命遊、人文歷史遊、民俗風情遊、夜景休閒遊……今年春節假期,我國西部地區旅遊市場持續火爆,尤其是重慶、陝西西安等地整合當地風格迥異的文化民俗和節慶旅遊資源,推出文化旅遊盛宴,充分激活了春節假期旅遊市場
  • 白沙灣社區:弘揚傳統文化 喜說春節習俗
    新湖南客戶端1月16日訊(通訊員 劉芳豔)在春節來臨之際,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兒童了解春節民俗的相關知識,16日上午,長沙市芙蓉區東屯渡街道白沙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了以「弘揚傳統文化 喜說春節習俗」為主題的春節民俗講座,本次活動吸引了30餘名轄區青少年、兒童前來參加。
  • 玩傳統遊戲體驗民俗 廣西「春節旅遊大餐」猛料多
    昨日,記者從自治區旅發委獲悉,廣西各地各大景區準備了豐盛的旅遊節慶盛宴,在區內各地可輕鬆玩轉黃金周。桂林的竹竿舞、貴港的篝火晚會、來賓的豐收百家宴……總有一款適合你!●去桂林唱歌跳舞玩傳統遊戲在桂林,除了賞山遊水聽山歌,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呢?
  • 吉林:民俗文化傳溫情 冬日旅遊有溫度
    近年來,吉林省逛廟會、猜燈謎、對對聯、文化巡遊等體驗式及娛樂性民俗文化產品悅動人心,遊客紛紛前往,感受吉林文化、體驗吉林年味。據了解,2019年春節假日期間吉林省共舉辦文化進萬家、秧歌舞等非遺民俗活動38場,非遺演出活動5場,非遺展覽活動10場,各項活動累計接待觀眾約118.05萬人次,民俗文化旅遊已經成為文化和旅遊業一大熱點。
  • 2019春節旅遊趨勢:溫泉主題受青睞 民俗文化受捧
    春節外出旅行,在異鄉尋找年味,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新選擇。如今距離豬年春節只剩不到一個月時間,春節旅遊市場已經被提前點燃,「旅行過春節」成為時下關注的熱點。  春節旅遊熱情高漲 三四線城市消費者增多  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全國共接待遊客3.86億人次,同比增長12.1%。
  • 2019年北京春節黃金周文化旅遊市場亮點多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葉瑋攝影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11日訊 據北京市假日辦消息,2019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北京市接待旅遊總人數為811.7萬人次,同比增長5.3%;旅遊總收入81.85億元,同比增長12.7%。2019年春節期間,北京市文化廟會、冰雪活動、遊園賞花、民俗出遊等活動呈現了不同特點,為市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旅遊大餐。
  • 賞梅觀展樂民俗 寶山推出春節旅遊系列活動
    新春佳節即將來臨,寶山區各大旅遊企業準備了品種多樣的「猴年福利」,與遊客們共享新春快樂。  猴年福利一:聞香賞梅觀展覽,體驗傳統民俗國粹  節日裡與親友相聚之餘,來寶山體驗一番年味十足的「旅遊大餐」真是極好的。
  • 天津燈會、民間花會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元宵節燈靚景美人陶醉  元宵佳節臨近,天津各區準備了豐富多彩的以燈會、民間花會為主題的文化活動,讓市民體驗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西青區在元宵節舉辦大型燈展已有20餘年的歷程,近年來,過年到西青,賞絢爛燈展,品特色小吃,觀精彩演出,聽民俗堂會,在全方位體驗中領略春節、元宵節的豐富內涵,逐漸成為許多市民新的過節方式,這種轉變的背後正是西青打造「我們的春節」這道傳統文化大餐的魅力所在。據悉,2017年元宵節大型燈展以「幸福西青」為主題,30組彩燈、5000餘盞紅紗燈、氛圍燈分三個展區展出。
  • 貴陽:匯聚傳統民俗鬧元宵
    3月5日,元宵佳節,在貴陽孔學堂裡,人們可在同一地點賞盡眾多不同的但都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傳統民俗節目活動。  連日的低溫天氣也擋不住人們過節的熱情。「元宵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過年活動的最後高潮,再說了,又有這麼多的特色傳統活動聚在同一個地點舉行,場面熱鬧不說,機會也難得。」
  • 春節旅遊已經成為人們過年的新民俗!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中國旅遊研究院綜合測算,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超4億人次人均花費超1200元,為什麼越來越多人會選擇春節旅遊?也願意為春節旅遊買單?一方面,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局限於國內旅遊,一部分開始轉向國外旅遊,據國家移民管理局通報,春節期間出境遊客631.1萬人次,人氣最高的前十大目的地依次是泰國、日本、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臺北、柬埔寨和菲律賓。60後、70後成為今年春節消旅遊消費的主要人群。
  • 寧波特色民俗文化活動迎新春 傳統年味潤心田
    寧波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濃鬱寧波年味的民俗文化活動,豐富節日文化生活,讓群眾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文化年。  舌尖上的民俗文化來自奉化三石農莊的師傅現場磨製水磨年糕粉,並製作年糕、青團、湯糰等寧波特色食品,喚起人們對民俗食品的美好記憶和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 春節文化在法國展現無窮魅力
    精彩紛呈的文藝表演、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精緻美味的中國美食,讓當地民眾在感受濃濃中國年味兒的同時,也更近距離地了解和體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nbsp&nbsp&nbsp&nbsp當晚的大區議會廳被裝飾一新,寫有中法文「新年快樂」的條幅高高掛起,惟妙惟肖的鼠年動物剪紙和隨處可見的紅燈籠讓大廳更加喜氣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