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 「華燈溢彩·點亮江西」2020南昌縣鳳凰溝花燈民俗旅遊文化季在南昌鳳凰溝景區盛大開幕。此次活動以花燈為媒,傳播非遺民俗文化,為春節文化旅遊活動增添了一大亮點。目前,報名參加民俗旅遊的市民越來越多。「看民俗」成為春節旅遊行程的熱點。(1月15日《中國日報》)
舞獅表演威風凜凜,栩栩如生;年貨一條街上,年畫、春聯、吊錢、花燈等各種年貨琳琅滿目,桑葉豆腐、桑葉饅頭等各種當地特色小吃應有盡有,眾多慕名而來的市民和外國遊客爭相購買年貨,品味小吃,呈現出一派熱鬧的節日景象。這就是「春節民俗旅遊熱」的一個縮影。記者調查顯示,2020年春節的民俗旅遊熱將成為一大亮點,很多市民的旅程安排把「看風景」變成了「看民俗」,有民俗展演活動的景區門票預訂火熱起來。
以往的時候,一到春節人們在安排旅遊行程的時候,選擇的目的地多是秀美的景區,人們喜歡看的是大美的風景。而2020年的春節,人們把「看風景」變成了「看民俗」,這是一個巨大變化,這個變化裡體現的是傳統文化的火熱,體現的是文化自信的甦醒,體現的更是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
春節是個特殊的日子。這個節日絕不應該只是「吃吃喝喝的節日」,絕不應該只是「玩玩樂樂的節日」,其應該是一個感知厚重文化的節日,觸摸傳統文化的節日,傳承傳統文化的節日。在「春節民俗旅程」裡,讓文化自信更加閃耀。我們的春節文化具有特殊的文化屬性,特殊的情感屬性,特殊的民俗屬性。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春節傳統民俗卻漸行漸遠了。有的春節民俗確實是需要拋棄的,比如燃放煙花爆竹這樣的民俗,就應該遠離我們的新時代。不過,更多的春節民俗是優秀的,是需要我們在新時代裡也奉若貴賓的。比如,我們的打年糕,我們的看花燈,我們的猜謎語,我們的貼年畫。
還有就是,小孩子和年輕人的「春節情結」有點淡化,雖然也是「熱熱鬧鬧過大年」,可是這裡的「熱熱鬧鬧」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民俗熱鬧」了,而是「遊戲熱鬧」「手機熱鬧」「歌曲熱鬧」。其實,我們更需要找回文化自信,我們要讓「中國年」更有「中國味」。這就需要深度挖掘春節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讓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深度融入春節活動中。
可喜的是,2020年的春節,各地文化部門、旅遊部門都將民俗活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有的地方還專門開展了「春節民俗講座」活動,組織市民和學生參與。這是文化自信的甦醒,更是文化傳承的需要。讓「中國年」更像是「中國的年」了。「看風景」變「看民俗」,春節旅程就該多些文化傳承。「春節民俗旅遊熱」,文化自信讓傳統文化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