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提出近兩年來,我國沿線省份已新建機場15個,改擴建機場28個。從民航基礎設施建設到航權開放,從國際航線開闢到旅行籤證便利化,作為全球第二大民用航空運輸系統,我國民航在編制民航「十三五」規劃和制定「一帶一路」建設方案的同時,已全面開啟打造「一帶一路」空中走廊。
51個「一帶一路」民航項目,總投資2000億元
「2015年,民航重點推進193個大中型項目,總投資5000億元。其中,落實『一帶一路』戰略項目51個,總投資2000億元。」在日前舉行的2015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民航局局長李家祥透露了打造「一帶一路」民航基礎設施的宏大願景:在基礎建設方面,民航將加強北京、上海、廣州等國際機場樞紐建設,打造西安、烏魯木齊、南寧、昆明、廈門等區域門戶樞紐,加大中小機場建設力度。
「一帶一路」沿線,10多個國家與我國接壤,但還有50多個國家或地區與我國不直接相鄰,與這些地方人員長距離往來的首選交通工具是民航。在交通領域人士看來,民航建設周期短、投資少、速度快、效率高,可先於鐵路、港口投入運營。
李家祥透露,我國將積極推進沿線省份航空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建設,重點打造以「滬蘭大通道」為主幹的「空中絲綢之路」,豐富和擴大亞太航路航線網絡,積極與沿線各國加強溝通協商,確定民航基礎建設的關鍵通道和重點工程。
今年夏秋航季新開國際航線83條,創歷史新高
7月9日,捷克駐華大使利博爾·塞奇卡宣布,北京至捷克首都布拉格航線將於9月23日開通,從此結束兩國之間沒有直航航班的歷史。
「我國將大力支持開闢『一帶一路』國際航線。」李家祥透露,我國航空公司2014年新增國際航線131條,今年夏秋航季計劃新開國際航線83條,創歷史新高。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等航空公司加大了「一帶一路」沿線市場運力投放,今年夏秋航季航班計劃中,向沿線國家新開國際航線24條,其中有4個國家是第一次開通到我國的國際航線。
目前,在市場開放方面,我國已經與118個國家(地區)籤署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先後與柬埔寨等3個國家新籤雙邊航空運輸協定,與義大利等15個國家擴大了航權安排,簡化了周邊9個國家國際航線審批程序。
「促進區域航空運輸發展,開放市場是關鍵。」李家祥建議,「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採取更積極、更開放、更靈活的航空政策,「當務之急是推動重點城市間的直航,便於促進區域間的貿易、投資、旅遊相關領域的合作。」
著力優化與沿線國家籤證、通關等政策
2014年8月,海航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合資成立烏魯木齊航空公司,以烏魯木齊為中心,構建面向中亞的航空網絡。
2015年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與天津航空合資成立北部灣航空公司投入運營,以南寧為中心,年內將開通多條南寧至周邊東協國家的國際航線。
「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航空產業方面的合作,建議大力發展臨港經濟。」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秘書長黃敏認為,民航的發展需要區域經濟發展做支撐,希望有關方面加強合作,共同培育發展與航空產業相關聯的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鼓勵臨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共同開創產業聯動發展的新格局。
據悉,民航部門正積極協調外交部、旅遊局、海關、邊防口岸等相關政策主管部門,推動和對接沿線國家籤證便利化、區域通關一體化、跨境貿易通關等重大舉措,協調我國與沿線國家的籤證、海關、邊防等外部政策,著力優化我國沿線省份機場的通關環境,為我國區域航空運輸發展創造更加便利的條件。
(責任編輯:秦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