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 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2020-12-25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網

原標題: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謝良兵

6月1日晚間,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此前的4月13日,海南省剛剛宣布《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試點任務實施率已達97%。

兩年前的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

官方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逆全球化加速、中美關係急劇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香港風雲突變等形勢下,海南自貿港或許被賦予了扛起新時期中國改革開放大旗的重擔。

從洋浦港出發,到海南自貿港

海南的改革開放始於海南島西北角的洋浦。洋浦曾被設想作為國內最早按自由港模式設立的開發區。如果一切順利,擁有深水港口資源的洋浦,完全有希望發展成為類比臺灣高雄的自由貿易港。

時間回到1988年,海南建省之時,中共海南省委和省政府正式向中央請示,將洋浦30平方公裡土地使用權,一次性出讓給熊谷組(香港)有限公司成片開發,期限70年。一時間,洋浦被稱作「特區中的特區」,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新的「風向標」和「晴雨表」。

但由於對「外包給外商」開發模式的不同理解,之後引發了一場「洋浦風波」。這讓洋浦的開發報告未能通過,發展被耽擱了五年時間。1992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洋浦經濟開發區,洋浦才真正成為國內唯一享受保稅區政策的國家級開發區。

然而,此時的洋浦已經陷入了炒地皮的狂熱之中。加之1998年以後,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滅,洋浦的經濟也步入了低谷。其後,亞洲金融危機來臨,熊谷組自身也陷入困境。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洋浦沉寂的原因,既有外部經濟發展環境的改變,也有開發模式遇到的挑戰。隨後,洋浦回歸傳統開發模式,實行「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的策略。2003年,洋浦引進第一家大型企業金海漿紙項目;另一大項目海南煉化也於2006年建成。

基於這一策略,「再造洋浦」的戰略也得以推進。2005年以來,洋浦開發區的多個經濟指標「井噴」,出現每年100%甚至500%的增長。洋浦佔海南陸地不足千分之一,但它當時卻承載了海南省40%的工業產值、60%的進出口份額。

不過,僅作為一個臨港工業區並不是洋浦的發展使命,畢竟自貿港才是它的初心。2007年9月24日,洋浦正式被國家批准成為繼上海洋山、天津東疆、大連大窯灣之後的中國第四個保稅港區。夢想再次起航。

作為海南改開的縮影,沉浮30年後,再回看洋浦如今的定位,較之前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在當地官方的表述中,這一次,洋浦主要承擔海南自貿港建設「先行區」的重任,為全島自貿港建設積累實踐經驗。

對標「新港迪」,海南再出發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確給了人們很多的想像空間。從方案來看,近1.5萬字的內容闡述了未來30年海南自貿港的建設藍圖。全文最重要的關鍵詞就是「自由」,該詞在方案中出現了155次。此外,方案提及「開放」的次數也多達44次。

根據方案顯示,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實施範圍為海南全島,到2025年將初步建立以貿易自由便利和投資自由便利為重點的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到2035年成為我國開放型經濟新高地;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自由貿易港。

媒體從方案中總結出60個政策亮點,很多高頻詞彙的確引人注目,比如「封關」「自由」「免籤入境」「自由貿易港法」等。而關於關稅的表述尤其令人興奮——實行以「零關稅」為基本特徵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

自由貿易港是自由貿易園區的升級版,是當今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目前全球屬於自由貿易港的城市主要有新加坡、香港、杜拜的傑貝阿里港、美國紐約港以及荷蘭鹿特丹港等。海南自貿港無疑就是對標「新港迪」等這些自貿港。

中國香港目前是世界最高標準的自由港,金融、貿易上都較為開放。其主要特點在於港市合一,港內要素齊全,商品、服務、資金、信息、人員流動均很自由;尤其是實施典型的零關稅政策;香港也是世界上稅率最低的地區之一。

但由於國際環境的惡化,香港遭遇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角色危機。此時海南自貿港總體建設方案的出臺給了人們很多聯想。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香港的價值在於它曾是中國對外開放唯一的橋頭堡。直到今天,香港依然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窗口。因此,香港的地位很難被替代。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橋頭堡的海南,其自貿港的定位顯然不同於香港,其意義也不同於香港。

海南島與大陸隔離,被認為是天然的試驗區,容易滿足「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區內自由」的自由港貿易監管規則。

同時,海南具有洋浦港等天然港灣和優良的海運條件。其面積達3.5萬平方公裡,是香港自貿港的30多倍,有望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自貿港。

截至2019年,我國已經有自貿區18個。我國的沿海地區,基本都有自貿區,而且逐步在向中西部擴展,這些自貿區的最終目的應該都是往自貿港方向發展,海南自貿港就將承擔先行先試的責任。因此,海南自貿港的政策比其他自貿區更為突破。

其中包括前述的「一線開放,二線管住、區內自由」;包括低稅率,對鼓勵類產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對高端人才,個稅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徵;包括島內消費免稅、離島免稅,放寬離島免稅購物額度至每年每人10萬元。

但若以對標的香港為標準,海南島在配套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包括法治環境)、高教科研資源以及高端人才方面較為欠缺。

香港不是一天建成的,海南從當年中國最大的特區到後來的國際旅遊島,再到如今的自貿港,始終在試驗的路上。

海南再出發,空間很大,未來可期。

□謝良兵(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長)

相關焦點

  • 中國最大自貿港橫空出世,海南的意義不同於香港
    官方稱:「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在逆全球化加速、中美關係急劇變化、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香港風雲突變等形勢下,海南自貿港或許被賦予了扛起新時期中國改革開放大旗的重擔。
  • 與香港相比,海南自貿港有何不同?
    可以想像,過去需要大量進口的成品,會把零部件、原材料運到海南組裝,再從海南銷往內地。海南也會成為全國最大的「境外保稅倉」。這兩個前景,將讓中國消費者長期受益,而不必擔心海南免稅店沒有囤貨了就無法「撿便宜」。海南自由貿易港和香港貿易港有哪些不同?
  • 大家都忽略了海南自貿港的這項意義:中國鞏固世界工廠的一步棋
    01這段時間,國內最大的新聞,要數中國在海南搞大事情。這事有多大?大到以後我們去海南和去香港澳門一樣,要過海關。02如果光把海南打造成購物天堂,那就太小看海南自貿港的意義了。有媒體根據自貿港方案內容,總結出60條優惠政策。
  • 聚焦海南自貿港:中國特色自貿港緣何落地最南端的海南島?
    記者採訪了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從不同角度作出詮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海南具有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第一,海南是一個獨立地理單元。第二,資源稟賦較好,兼有陸地和海洋等多種資源。第三,地理位置優越。
  • 中國最大自貿港定了,比香港大30倍,發展速度將超越深圳
    一說到香港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裡是富裕的,發達的,香港是中國的土地,這裡有著太多的故事發生,曾經我們再河對岸觀望香港,滿心嚮往,如今中國深圳的崛起,經濟已經超越香港,而且未來還會有更多城市超越香港,但是香港作為中國對外開放的橋梁卻是不可忽視的,如今中國正在建設第二個「香港」,它就是海南省
  • 海南自貿港前港——徐聞海安
    海南由此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國家發展的偉大道路。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始終站在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海南,承擔著中國擴大開放的「新標杆」和開拓者的使命。為我國建立並引領國際貿易和投資新規則提供「海南方案」,海南國際自由貿易港橫空出世。
  • 中央為什麼要送海南自貿港大禮包?
    5月1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商務部部長鐘山在會上特別「點名」了海南,指出將進一步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中國有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是同步建設自由貿易港,中央為什麼把這場歷史性試驗交給海南?
  • 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大意義及重要政策文件
    本文主要觀點源自長城證券研究報告海南自貿港建設意義重大海南,面向南海,輻射太平洋,是中國南下的重要通道。海南省連接南海貿易通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海南自貿港的建設方案或將朝著「零關稅、低稅率、四自由」的方向邁進。以服務貿易為主導的海南自貿港將出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開放政策、財稅政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實現進一步擴大開放。
  • 海南自貿港橫空出世:有深圳東莞等城市加持,香港地位仍不可替代
    最近一段時間來,香港因反修例而引發的持續動蕩,令當地經濟遭遇重創。隨著內地深圳、上海等大城市的迅速發展,加之內生動力乏力,加劇了香港的緊迫感、焦慮感。此次中央政策一出,《方案》當中不少措施,被網友解讀為是要海南來取代香港的某些經濟功能,更有甚者提出海南自貿港未來要全面取代香港金融地位。
  • 世界最成功三大自貿港:香港、新加坡、杜拜,海南會是下一個嗎?
    目前排名世界貨櫃港口中轉量第一、第二的新加坡、中國香港,都是實施自由港政策,所以新加坡、香港也是世界公認比較成功的三大自貿港之二,還有一個就是那個傳說遍地都是土豪的杜拜。首先來看一下我國的香港,香港位於中國南部,珠江口以東,整個香港可以說都是一個自貿港。
  • 張虎成:海南自貿港=臺灣+香港,中央駕馭自由經濟的操練場
    海南正在建設全球最大的免稅購物城,而且是央企中免集團直接操盤,2021年就要面世,到時候去香港的購物人群可能會被再次分流。其實這不是這輪改革的全部,重點是我們將在這裡打造一個類似臺灣那樣的高科技之都。比如說教育這一項本身不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重點,因為教育本身是一項社會的基礎服務。但是海南省在引進國際一流教育資源方面,可以說是下了血本。比如全球著名的英國哈羅公學,在中國一共設有三處辦學點:香港、北京、上海,現在他們在海口江東新區辦了中國第四家學校。
  • 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海南自貿港有什麼不一樣?
    過去一年多來,海南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積極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實現良好開局,海內外對海南發展前景形成良好預期。那麼,自貿港有哪些特點,海南可以參考和借鑑的模式有哪些?
  • 海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世傑:海南自貿港2035年有望達到新加坡的...
    如何把握自貿港和自貿試驗區的關係?「一線」放開、「二線」管住之後,海關又將扮演怎樣的角色?海南自貿港初步建成後,更偏向新加坡還是香港的發展模式?   自貿港推行基於零關稅、零壁壘、零補貼的自由貿易體系,這將是自貿港與所有自貿試驗區最根本的不同之處。
  • 魏建國詳解海南自貿港:與香港、新加坡互補大於競爭
    他認為,海南自貿港將加速產業鏈在亞太地區的集聚;區別於新加坡與香港,海南在產業上做了差異化定位,其與前者互補大於競爭,因而海南自貿港不會衝擊新加坡、香港的地位,反而為後者提供了更多機遇。海南將按照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原則建立新的稅收制度。
  • 馬光遠:為什麼說海南限購政策與自貿港的定位背道而馳
    自貿港是什麼,是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自貿港其實也不是個什麼新鮮事物,全球現在有600多個自貿港,自貿港的歷史也已經200多年了。世界著名的自由貿易港有香港、紐約、新加坡、亞丁、貝魯特、漢堡、巴拿馬、杜拜等20 多個。我們的香港是目前世界上最自由、最開放的自由貿易港。全球600多個自貿港,儘管形式各異,開放水平差距也比較大,但基本具有四個特點。一是開放範圍大。
  • 美國欲取消中國香港「特殊待遇」!海南自貿港規劃釋放什麼信號?
    近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正式出爐,提出要加快建設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在全球疫情蔓延、各國貿易和產業鏈受到波及、經濟全球化遭遇回頭浪的背景下,中國公布這份開放力度空前的方案,這釋放了怎樣的信號?
  • 海南自貿港,全球獨一無二
    2013年,開始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目前全國已經設立了18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實現了東、中、西、東北四個板塊全面開花,海南是其中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如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設立標誌著我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升級到了3.0版本。首先具有窗口意義。海南按照境內關外的模式全島封關運作,成為又一個中國對世界的開放窗口。
  • 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交通話題
    港航業躍躍欲試6月4日,海南自貿港船舶登記政策正式落地實施,首張「中國洋浦港」《船舶國籍證書》籤發。6月9日,中國民航局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提出在海南經營客、貨運第七航權,進一步推進海南民航業發展。
  • 周晉竹:海南自貿港,高標準開放的試驗田
    海南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港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實施範圍為海南島全島。目前全世界有130多個自由貿易港、2000多個自由經濟區,其中較為著名的自由貿易港包括香港、新加坡、杜拜和鹿特丹等。海南是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3.39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遠超香港的1106平方公裡、新加坡的724平方公裡和杜拜的4114平方公裡,海南將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自由貿易港。海南作為離島具有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和試驗最高水平開放政策的獨特優勢,是推進高水平開放、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試驗田。
  • 商務部原副部長詳解海南自貿港:與香港、新加坡互補大於競爭
    他認為,海南自貿港將加速產業鏈在亞太地區的集聚;區別於新加坡與香港,海南在產業上做了差異化定位,其與前者互補大於競爭,因而海南自貿港不會衝擊新加坡、香港的地位,反而為後者提供了更多機遇。 海南將按照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的原則建立新的稅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