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站能解決看病難嗎?

2020-12-12 順德城市網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鍾柳梅) 網友「單純」在順德城市網論壇表達疑惑,「都說順德的醫療水平比番禺、南海、東莞都要差很多,但順德也有兩家『三甲』醫院了,為什麼醫療服務就是不能讓老百姓滿意,應該找出差異並把醫療水平的差距縮短。此外,居民醫療信息平臺也應該儘快建立,這樣既方便患者就診,也便於醫生對症下藥。」

  網友「單純」所關注的問題,其實也是順德區人大代表、大良醫院醫務科陳銳祥所關心的問題。陳銳祥近日接受城市網記者採訪時談到,目前順德實行的城鄉居民基本門診、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立、「一卡通」的推廣等都讓區內居民享受越來越好的衛生醫療服務,但讓他覺得遺憾的是,暫時相關管理部門還沒建立起全區居民的健康信息平臺,很多醫院都開展了健康檔案的建立,卻還沒有把這些資源整合到一個平臺,可以供全區的醫療機構共同使用,「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居民去醫院看病時,只需報上自己的姓名,醫生就能通過電腦系統查詢到病人所有資料,可大大縮短就診時間,同時,這對於研究區域內人群的健康情況也很有幫助,對患者實行分類管理,有針對性地對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給予飲食建議,對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指引,對孕婦和兒童實行定期跟蹤服務。」

  隨著社會發展,讓居民享受到越來越便捷的衛生醫療服務,其實是迫在眉睫的民生大事。

■現狀直擊

  「我們的衛生所設備簡陋,環境也一般,不像有些居委會的衛生服務站又乾淨又衛生,空間夠大,所以家裡人生病,極少去衛生所,寧願去大醫院擠。」大良雲路居委會居民何彩霞目前最希望的是雲路衛生所得到改造提升。

  何彩霞的想法其實代表了大部分居民的想法。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是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有效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順德區政府要求各鎮街著力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並有序推進,基本形成了體系完整、布局合理、網絡健全、功能完善、覆蓋轄區居民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

  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社區衛生服務網絡仍未完善,患者需求仍然無法得到滿足。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十一五」規劃,社區衛生服務如果全覆蓋,整個順德需要87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但選點找不到地方或者附近居民不理解和配合,導致選點上遇到很大的問題。另外,由於鎮街整體規劃的推進是有一定的進度,所以導致整個基層的網絡未能夠很完善,覆蓋率還未能達到100%。

  另一方面,社區衛生服務站產生的「信任危機」也是值得注意的。有些家門口的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備受市民「冷落」,究其原因,存在硬體設施陳舊、落伍,無法滿足患者需求;人才缺乏,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難以展開等問題,令很多患者寧願捨近求遠,到大醫院就診。

  此外,城鄉之間、街鎮之間醫療資源配置欠均衡;醫技人員的職業水平和服務能力有待提升;醫療規模、設備還不能充分滿足日益增長的群眾需求;公共衛生體系尤其是村、社區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不完善,經費投入不足,隊伍不穩定等,導致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仍然是社會熱點。

■突破思路

  事實上,對於上述提到的種種問題,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區社保局已實施一系列措施加以應對,目的是為了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據了解,2007年城鎮居民基本門診醫療保險制度實施時,順德區的居民門診就診模式是每人每個保險年度只能選定一家醫療機構,中途不能變更。這種模式管理相對簡便,能保證基金的收支平衡,但限制了參保人就診,特別是人戶分離、工作地和居住地分離的群眾更為不便。今年4月20日,順德區公布《關於實施順德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一卡通」試行辦法的通知》,從2011年7月1日起試行區內「一卡通」政策,允許參保人自由選擇區內符合資格的醫療機構看病就診。該政策完善了本區城鎮居民醫保制度,解決了大部分群眾門診就醫的訴求,惠及全區150萬門診參保人(含30萬外來務工人員)。

  同時,為進一步擴大居民門診的藥品目錄,7月1日起,增加《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及《廣東省基本藥物增補品種目錄(2010年版)》的藥品,經合併相同項目後共960種藥品納入居民門診藥品目錄,比原來650種增加了310種藥品。把更多的慢性疾病納入門診特定病種保障範圍,對居民醫保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50元以上,將家庭病床納入居民醫保報銷範圍。

  據區衛計局相關負責人透露,為了讓市民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將不斷優化醫療資源布局,社區衛生服務站覆蓋率力爭達到90%以上。推進區第一人民醫院易地重建。同時,加強醫生隊伍素質建設,鼓勵民營醫療機構提供特色醫療服務。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強對醫院費用控制、服務質量的考核和管理。更重要的一點,是構建區域衛生信息平臺,確保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60%以上。

■委員建議

  我們去看病的時候,醫生一般要問你同不同意自費,我認為這些應該要取消的,難道社保報銷的藥就不行嗎?一定要有自費和社保之分?這個我認為兩會要關注一下這個問題。希望把更多的藥品都納入社保報銷的範圍。(蘇用和,廣東達聲律師事務所主任)

■市民期待

  我住在新桂社區,可是我卻習慣了來華蓋路步行街的仁愛醫院看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血壓高、血脂高、骨質疏鬆、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都纏上我了,來醫院的次數就增多了。我覺得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醫護人員服務態度、醫療環境越來越好,但是我希望醫療報銷的範圍可以更廣一些。因為我在倫教一家企業退休,一直都有購買社保,可是自從患上這麼多病後,我一周要來這裡做三次理療,每次都100元,不僅不能納入報銷範圍,而且價格還比以前漲了,這費用確實令我吃不消。如果把醫療報銷的範圍擴大,令老百姓在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時,還能節省更多醫療費,就更加好了。

  ——梁阿妹 63歲 大良新桂社區

(編輯:梅子)

相關焦點

  • 社區衛生服務站關閉 居民看病不方便
    ,體檢、看病都挺方便的,後來關門了,到現在快半年了。我們不知道咋回事,也不知道以後服務站還開門不開。」近日,澗西區興隆花園社區多名居民撥打晚報熱線66778866,講述他們遇到的煩心事兒。  1 家門口的衛生服務站,至今關門快半年  澗西區興隆花園社區衛生服務站設在興隆花園社區辦公樓一樓,與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相鄰。
  • 去年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你省了多少錢?
    2013年,「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對於順德老百姓來說正在慢慢改善,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首診在社區、小病在社區」的方便實惠。■檢閱2013家門口的醫院,既方便又便宜  近日,家住逢沙三會大街的莫娟蓮眼睛有些不舒服,由於自己的孩子在逢沙小學上學,便在接孩子放學回家的空擋,到學校旁邊的逢沙社區衛生服務站看了醫生。
  • 紅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坐診居民看病更方便
    今年以來,他們專心致志打造精品中醫館,設立中醫健康文化牆;大力宣傳中醫文化;推行中醫上門服務;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服務,轄區居民感到看病尤其是看中醫越來越方便了。    變「坐堂看病」為「上門服務」    在紅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記者看到幾位患者在此就診,打針輸液的,取藥煎藥的,留觀待查的,人來人往。幾位來看病的大媽,你一言,我一語與記者聊了起來。
  • 天津社區衛生服務站巧解居民看病難 微信預約取藥 體檢不出社區
    內容提要:一大早,河西區桃園街元興裡社區居民王奶奶來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很快就取到了常用藥。自4月27日起,河西區14個衛生服務中心、51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全面開診,結合居家養老,推進特需服務全覆蓋,進一步方便患者就醫。
  • 看一次病為何要跑兩次 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太折騰
    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建立初衷原本是為了方便就近居民的尋醫問診,然而聽眾顧先生日前撥打東方傳呼熱線電話62706270反映,去年開始,他家附近的南新衛生服務站突然看病後不能即時刷醫保卡,而是要把卡留下,等服務站統一代刷後,病人再過來取卡,也就是看一次病必須往醫院跑兩次,這種反覆折騰的事,讓他和其他病人倍感困惑: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荊州「兩會」期間,記者先後採訪市人大代表、社區居民,對社區內「近在咫尺」的醫療機構進行了深入調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許多居民有個習慣,不管大病小病都願意到大醫院去治療,這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小醫院卻門庭冷落,業務清淡。醫療機構冷熱不均,造成了公共醫療資源大量浪費,也造成了不少患者看病難,出現了看病貴的情況。
  • 東城光明社區衛生服務站「改頭換面」 居民看病不用再折騰
    東城街道光明社區衛生服務站今天(29日)正式投入使用。  東莞陽光網訊(全媒體記者 陳文俊)經過近一年的改建,東城街道光明社區衛生服務站今天(29日)正式投入使用。新站點將以高標準的軟硬體設施,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醫療服務。  家住光明社區年過六旬的平叔,因多年患有高血壓病需常年往周邊的社區跑。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他這次看病的心情特別好。
  • 花4-6元錢就能看病 未來社區衛生服務站將覆蓋更多地區
    有個感冒頭疼腦熱的常見病,4-6元錢就能看病,這是西安市高陵區通遠街辦何村居民們的美好就醫體驗。3月20日,全省基層衛生工作現場會在高陵區召開,這樣高規格、規範管理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將覆蓋更多地區。  家門口看病條件好又方便 花錢還很少  走進高陵區通遠何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不論規模儀器配備都絲毫不遜色城市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擁有寬敞的輸液室、心電圖室、B超室、康復理療科、兒童保健室等科室,檢驗設備配備齊全
  • 惠及周邊7個社區 裡河社區衛生服務站啟用
    12月1日,姑蘇區雙塔街道裡河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啟用。該衛生服務站可以為周邊7個社區近15000戶居民提供常規體檢、全科診斷、中醫療養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之前我們有什麼小毛病,只能去附近的楊枝社區衛生服務站。雖然距離也不遠,但我們老年人總歸行動不方便。」
  • 普陀:醫療衛生惠民工程讓社區衛生服務站大變樣
    浙江在線-普陀新聞網12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勵佳 通訊員 邱丹燕)沈家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荷外社區衛生服務站位於中興路與荷裡路交叉口附近,社區衛生服務站那白綠相間的嶄新外立面格外顯眼。
  • 在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拿藥 價格竟是藥房的3倍(圖)
    華龍網訊 「我牙疼,去江北區觀音橋桃源社區衛生服務站買了兩盒藥,花了15.5元,隨後我到藥房了解,發現這兩種藥一共只需要5塊多,兩者價差近3倍。現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是在嚴格執行藥品『零差率』嗎?為什麼價差還如此大?」昨日,家住江北區同創國際小區的王正樹反映。
  • 去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更便宜了 
    據了解,參保人員在定點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普通門診發生的符合醫保支付範圍的醫療費用,其中零差率銷售的國家基本藥物和省增補藥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比例從45%提高到50%,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年度累計840元以內(含)的,在職和退休職工支付比例均從50%提高至55%,累計840元以上的支付比例不變。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一般診療費按原規定辦法支付。
  • 好消息丨甌海區這些村(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整修改造後全面開診啦!
    7月29日,在慈湖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整修改造後開診第一天,林先生便一早來到服務站讓醫生診治並對整修改造後的服務站豎起了大拇指。經過兩個月時間的修繕改造,現在的慈湖社區衛生計生服務站不僅在原有的基礎上提檔升級,更是根據居民需求開設了中醫診室,給居民們提高了極大的便利。
  • 在疫情防控一線 看看七星關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戰士」們都在做什麼?
    疫情來臨時,社區是傳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將有效遏制疫情擴散和蔓延。目前,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刻,七星關區洪山街道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工作人員義無反顧地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為生命站崗,以實際行動築牢群眾健康的防線。
  • 可針灸可拔罐可艾灸……浦東這裡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即將開診
    小到頭痛腦熱大到各種疑難雜症說起看病大家都會第一時間想起大醫院、社區衛生中心事實上伲家門口的衛生服務站也擁有臥虎藏龍「神技能」治療一些小毛病,他們還更有訣竅!比如即將在明年1月4日開診的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航南社區衛生服務站位於航頭鎮航興路48號,航南社區中心3號樓一層,面積240平方米。站內布局合理、環境舒適,診室寬敞明亮,賦予了服務健康零距離的鮮明特點。
  • 貴陽市水東社區衛生服務站兒童體檢總是「已約滿」?這個時間預約...
    貴陽網訊 近日,家住雲巖區未來方舟小區的市民嚴先生向貴陽市網絡問政平臺反映,家裡小孩馬上需要入學體檢,他們所屬的社區醫院雲巖區水東社區第二衛生服務站兒童體檢項目需要提前預約,但他每次在網上預約都顯示「已約滿」,一直預約不上的嚴先生非常著急。
  • 東莞市厚街鎮4社區衛生服務站將升級改造
    4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亟須改造劉學聰一行先後前往東莞市厚街鎮赤嶺、白濠、橋頭、河田等四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實地走訪、深入了解基層衛生服務站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據了解,赤嶺社區衛生服務站由一棟業務主樓和兩棟宿舍樓組成,總佔地面積約1178平方米。
  • 翠湖佳園北三區社區衛生服務站9月7日啟動,解決百姓看病就醫煩心事
    我們是老百姓家門口的健康守門人翠湖佳園北三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將於9月7衛生服務站位於翠湖家園C區西側沿街,覆蓋周邊社區服務人群約1萬人,融合全科門診、中醫特色門診、慢病篩查與健康管理、中醫理療及中藥服務和其他基本醫療服務功能。
  • 蜀山區新增一處社區衛生服務站
    合肥在線訊(記者 李靜 通訊員 王芳  朱靜  陳三虎 文/攝)10月21日,記者從蜀山區南崗鎮衛生院獲悉,該院新增一處一體化管理社區衛生服務站—新城衛生服務站。該衛生服務站位於南崗鎮新城社區蜀西公館北側一樓、惠民新村南門對面,設有護士站、全科診室、觀察室、治療室等,將惠及周邊2萬餘人口。
  • 海南社區衛生機構分布不均 一邊"扎堆"一邊難覓
    但海口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絡目前遇到的問題是:一邊是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扎堆,相鄰社區醫院「搶糧」吃;一邊是走路找半天也找不到一家社區醫院看病……  市民反映:  走路半小時找不到社區門診  「從我們住的地方走出去,半小時找不到一家社區衛生服務站,但在別的地方,走幾步路就可以看見一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