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國旗圖案的設計者?

2020-12-14 黨建網

曾聯松,原籍浙江瑞安,1917年12月17日出生。受江浙一帶文化氛圍和家庭的影響,曾聯松從小就喜歡書畫藝術。他在中學和大學期間,多次參加愛國學生運動,思想漸漸趨向進步。1938年5月,21歲的曾聯松在重慶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來雖然脫黨,但他一直追求進步的思想。上海解放後,他進入上海市合作總社,從事財務工作。此時,他雖然是沒有任何職務的普通職員,但思想進步,工作積極努力,擁護共產黨,對於即將誕生的新中國,充滿著美好的期待。因此,他受到組織的重視,被提拔為調研科科長。

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當他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國旗徵稿啟事時,心情特別激動,覺得自己一定要參與到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中去。

曾聯松開始設計國旗圖案時,就確定了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的方案。曾聯松後來回憶說:「我首先著眼於政權特徵,中國共產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大救星,人民解放軍是革命勝利的保證,廣大人民團結在黨的周圍,要把這個意思在國旗上表達出來。……以一顆內含鐮刀斧頭的大五角星象徵共產黨,象徵人民軍隊;以四顆小星代表廣大人民,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每顆小星均有一個角尖正對大星的中心,大星引導在前,小星環拱於後,象徵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

整體框架確定了,用什麼色彩最好?他認為,國旗應該展現新中國奮發向上的精神,展現光明,展現炎黃子孫的自豪感,不能仿效國外,要有自己的特色。他最後決定,整個旗面只用紅色和黃色。曾聯松認為紅色在政治上經常用來象徵革命以及左派,它也是已經誕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旗主色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紅色也是被朝野普遍喜歡的顏色,中國的宮殿和廟宇的牆壁大都是紅色的,在春節等節日和中式婚禮上,也都喜歡用紅色來裝飾。將紅色設定為國旗的基礎顏色,既有熱烈喜慶的氣氛,也有代表解放和光明的意義,更因為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後所舉的旗幟都是紅色,象徵著黨領導的革命和革命的勝利。而黃色,在中國宋代以後及歐洲的古羅馬時期皆被視為高貴的顏色,是皇室的專用顏色,普通人不準使用。還有就是,黃色在中國文化中是土的象徵,在五行中位於中央,是中和之色,居於諸色之上,最為貴。同時,黃色也是所有顏色中最能發光的色,給人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的色彩印象,也表現了中國人黃色人種的民族特徵。曾聯松決定旗面用紅色,5個五角星用黃色。

接下來是動手設計了。最開始,他曾把五顆星放在國旗的正中間,小星環繞在大星的四周。這樣,可以體現共產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的大團結,但從畫面上看,並不美觀,而且顯得呆板。

截稿的時間越來越近,曾聯松對自己的設計還是不滿意。有一天,他偶然把五顆星移到旗面的左上方,後退幾步,仔細觀看,頓時覺得豁然開朗——那個最對的畫面出現了。五顆星金光閃閃,居高臨下,光耀四方,空出的紅色旗面,就像祖國的廣袤大地,紅紅火火,欣欣向榮。整個旗面完全達到了徵稿啟事的要求:莊嚴而又華麗,簡潔又不單調,雍容而具氣勢,明朗又不顯蕭疏,體現了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

曾聯松滿意了。他把樣稿寄出去的時候,已經是最後的截稿時間了。

這個時候,國旗設計來稿已達3012個。在曾聯松的樣稿收到之前,第六小組已經決定選出三十幾幅呼聲最高的設計圖案做成冊子,供委員們討論。排在第一位的被稱為「復字第一號」,有三種樣式,不變的是紅色旗面和左上方的一顆五角星,變化的是加一條橫槓,還是兩條、三條。大五角星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三條橫槓加一條槓,代表黃河,加兩條槓,代表黃河和長江,加三條槓,代表黃河、長江和珠江。

但是,就是這條槓,引起了委員們的激烈議論,最有代表性的是張治中的意見。他在討論時就說:在一片鮮紅的國土上,無論是畫一條橫槓、兩條橫槓,還是三條橫槓,會給人一種國土被割裂的不愉快感受,最好把橫槓去掉,讓祖國大地一片紅。

第六小組最後製作冊子的時候,一共選了38個設計圖案。「復字第一號」就是五星加橫槓的,排在第一號。曾聯松的設計圖案被編為「復字第32號」,排在第32位。但是,凡是看過這個設計圖案的人,都會被它打動,意見非常統一。所以,毛澤東25日晚上請大家座談時,就直接翻到「復字第32號」,並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而且與會人員意見高度統一。

最後,五星紅旗成了唯一入選的圖案。不少代表提出來要做一些局部修改,主要意見是說,大五角星中有鐮刀斧頭的圖形,一來影響大五角星的光彩,減弱了其突出地位,二來圖形顯得有點亂,三來鐮刀斧頭的圖案與蘇聯的國旗有點接近。第六小組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又經請示中央領導,最後送交大會表決通過的就是現在國旗的樣子了。

當這面五星紅旗在全國各地冉冉升起的時候,曾聯松看到後又驚詫又激動,激動的是新中國有了自己的新國旗,驚詫的是這個圖案怎麼和自己設計的那麼像,只是大星中的鐮刀斧頭去掉了。他不敢相信那就是自己設計的圖案。第二年國慶節前夕,他到北京出差,全國政協派人到招待所向他核實當初設計的情況。9月27日,他在招待所意外地收到了紀念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觀禮請柬,編號是「臺右97號」。曾聯松參加完天安門國慶觀禮後就回上海了。11月1日,他接到中央人民政府辦公廳的來函:「曾聯松先生,你所設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業已採用。茲贈送人民政協紀念刊一冊,人民幣五百萬元,分別交郵局和人民銀行寄上,作為酬謝你對國家的貢獻,並致深切的敬意。」

人民的共和國,第一面國旗就出自一位普通的公民之手!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摘自《誕生——共和國孕育的十個月》一書,有刪減)

監製/李小標 責編/劉文韜 編輯/王仁鋒 製作/王仁鋒

相關焦點

  • 誰是國旗圖案的設計者?
    有了這樣的思想基礎,所以,當他在《人民日報》上看到國旗徵稿啟事時,心情特別激動,覺得自己一定要參與到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中去。曾聯松開始設計國旗圖案時,就確定了一顆大星和四顆小星的方案。這個時候,國旗設計來稿已達3012個。在曾聯松的樣稿收到之前,第六小組已經決定選出三十幾幅呼聲最高的設計圖案做成冊子,供委員們討論。排在第一位的被稱為「復字第一號」,有三種樣式,不變的是紅色旗面和左上方的一顆五角星,變化的是加一條橫槓,還是兩條、三條。大五角星象徵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民主政權。
  • 國旗教育館在國旗設計者故鄉浙江瑞安建成開館
    瑞安國旗教育館於9月28日開館 孫凜 攝中新網溫州9月28日電(記者 潘沁文 通訊員 張洵煜)巨幅升旗幕屏、木活字國歌牆燈光秀、沉浸式體驗、虛擬講解員、真人體感互動、3D換臉合影……28日,在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故鄉浙江瑞安,一座融合多元化高科技手段的數位化國旗互動空間
  • 這裡是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故鄉!全國首個國旗教育館在瑞安開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子芳 通訊員 張洵煜 文 通訊員 莊穎昶 攝鮮豔的國旗迎風飄揚,許多人卻不知道,國旗的設計者是溫州瑞安人。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家鄉溫州瑞安,建成全國首家綜合性國旗教育館,並於9月28日開館。1949年,曾聯松設計的五星紅旗圖案從2992幅圖案中脫穎而出,被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作為國旗設計者的故鄉,瑞安對國旗有著特殊的感情,為了紀念這段往事,當地還建有曾聯松廣場、國旗園。
  • 國旗設計者故鄉迎來一面特殊國旗 系列活動獻禮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
    瑞安市委宣傳部負責人說,獲贈這枚國旗,意義特殊且重大,「詮釋了70年來瑞安的變化和成就,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致敬的珍貴禮物。」其二,溫州瑞安和國旗頗有淵源,是國旗設計者曾聯松的故鄉。1949年7月中旬,《人民日報》等報刊登了徵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的通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收到了2992幅國旗圖案。溫州瑞安人曾聯松根據徵稿啟事要求,經過反覆構思,設計了五星紅旗。
  • 新中國國旗五星紅旗設計者曾聯松,他的身份出人意料,當年獲500元獎勵
    五星紅旗是從3012幅應徵設計圖案中選出來的,它一度差點落選,而它的設計者身份更是出人意料。五星紅旗初稿的設計者並不是大設計師,而是一位長期從事財務工作普通工作者,他的名字叫曾聯松。 曾聯松,1917年生於浙江瑞安。1928年,曾聯松考入瑞安縣中學,在這裡他遇到對他後來影響深遠的老師,溫州著名花鳥畫家金作鎬,由此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功底和美術基礎。
  • 英國議員全球徵集國旗修改方案 火焰龍圖案奪冠
    英國議員全球徵集國旗修改方案 火焰龍圖案奪冠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日前,威爾斯勞動黨英國議員央-盧卡斯提議,英國國旗應該重新設計,要求把代表威爾斯的龍增加到新設計的英國國旗中。他把這一提議發布在國際網際網路上,向全球徵集設計方案。據報導,他的這個提議一經公布,立刻得到全球許多網民的積極響應。
  • 浪跡天涯路幾千 國旗的設計者曾聯松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曾聯松。對家鄉親切地訴說出溫州市區,往南去,約三十五公裡,便進入瑞安市。沿路那一幅幅壁畫,基本上以白描手法,勾勒出瑞安歷代名人,宋代「永嘉學派」創始人之一的陳傅良,元末《琵琶記》作者高則誠,清朝經學大師孫詒讓……我想,應該還有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曾聯松吧。果然,家鄉人記住了曾聯松。有一個特意以他命名的曾聯松廣場,在瑞安外灘。整個瑞安外灘是長形的,依著江岸一路排開。我沿著這條濱江大道,在午後的陽光裡,尋找曾聯松廣場。
  •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不是設計師,當年獎金500元
    可誰又知道,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根本不是設計師,五星紅旗也是他此生唯一的設計作品。默默無聞的設計師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四顆金黃色的五角星圍繞著一顆大星,紅色的旗身耀眼奪目,無數人為之讚嘆。
  • 1949年徵集國旗圖案,五星紅旗僅獲15票,4號設計作品卻高達185票
    但那時候並不明白這個設計更多的寓意,也不知道它的設計者到底是誰,純粹從一種審美角度出發,覺得五星紅旗大氣好看。 其實,五星紅旗圖案從被設計到入選也有一段故事。 1917年,五星紅旗圖案設計者曾聯松出生於浙江瑞安。
  • 援法醫療物資上圖案設計者:「千裡同好,堅於金石」配印章圖案恰如...
    細心的網友發現,這批物資的包裝箱上都有一個設計精美的圖案,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介紹,這個圖案由篆刻大師駱芃芃設計,傳達了中法兩國「情誼比金石更堅實」的感情。19日駱芃芃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她在設計時特意採用了鴿子和鳳凰的形象,希望傳達和平、希望、吉祥等美好的祈願。
  • 國旗國徽圖案標準版本
    新修改的國旗法、國徽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國旗和國徽圖案的標準版本,請到中國政府網(www.gov.cn)下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
  • 藝術家設計新澳大利亞國旗 袋鼠取代英國旗圖案
    中新網5月24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近年來,有關為澳大利亞更換一面新國旗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就在近日,維州藝術家克勞福德再次呼籲更換澳大利亞國旗,並建議採用他設計的版本,而且他還認為即將到來的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是推出新版澳大利亞國旗的最佳機會。克勞福德在30年前設計了一款澳大利亞國旗,將其命名為「團結之旗」(Flag of Unity),並一直呼籲將他設計的國旗作為新的澳大利亞國旗。克勞福德表示,奧運會是一場全球性的盛會,因而它是推出新澳大利亞國旗的最佳時機。
  • 韓國國旗的設計者竟然是中國人
    那韓國的國旗太極旗,相信大家也是很熟悉。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韓國國旗的設計者竟然不是韓國人,而是一位中國人。他就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和學者,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的弟弟——馬建忠。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韓國國旗的由來。大韓民國的國旗是太極旗,由白色底襯,青紅兩色的太極圖。以及乾、坤、坎、離四卦,共三個部分組成。許多年前,太極旗是朝鮮半島國家的代表旗幟,後來,朝鮮另設國旗,韓國則沿用了太極旗,並將它立為國旗。清鹹豐十年,即公元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並火燒圓明園,這一事件,不但震驚中外,更刺激了無數中華少年樹立強國之志。
  • 國旗國徽圖案標準版本
    新修改的國旗法、國徽法,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現在,國旗和國徽圖案的標準版本,可以來中國政府網(www.gov.cn)下載!網絡使用的國旗圖案標準版本在中國人大網和中國政府網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本法第六條規定的機構應當在其網站首頁顯著位置使用國徽圖案。網站使用的國徽圖案標準版本在中國人大網和中國政府網上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注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規定國家倡導公民和組織在適宜的場合使用國旗及其圖案,表達愛國情感。
  • 五星紅旗設計者曾聯松 新中國永遠記住他的名字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升國旗、唱國歌,對於每一名中華兒女都是值得紀念的事。說起國歌的作詞作曲者,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但五星紅旗的設計過程和最初設計者,可能還鮮為人知。地處上海虹口區的山陰路,不愧是條文化氣息濃厚的街區,從這裡走出過大名鼎鼎的文豪魯迅、茅盾等,也走出過內山完造、趙家壁、謝旦如這樣的文化名人。其實,除了這些名人外,還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設計者曾聯松。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你知道國旗是誰設計的嗎?
    毛澤東同志和周恩來同志在豐澤園召集政協籌備第六小組進行商議,就選備選的38張國旗設計圖案做進一步商量和選稿。毛澤東同志以及在場的多數代表都傾向選一幅有黃河符號的圖案,但又感覺缺少些什麼,不夠圓滿,大家一時都拿不準主意。會議的最後決定採用這張五星紅旗圖稿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
  • 國旗印有太極圖案的兩個國家
    宋朝之後,太極圖案被廣泛使用,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甚至一些現代國家的國旗,也用到了太極圖案。國旗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把太極圖案應用於國旗,可以說明這個國家認可太極圖背後的文化元素。然而太極圖是中華文化的產物,那麼到底是哪些國家,把這樣一個具有深刻中華文化元素的圖案用在了國旗之上呢?
  • 帶有美國國旗圖案和火烈鳥圖案的產品
    帶有美國國旗圖案和火烈鳥圖案的產品 請問各位大神:在亞馬遜美國站,可以銷售帶有美國國旗圖案或火烈鳥圖案的產品嗎?
  • 紐西蘭全民公決更換國旗:保留帶英國米字旗圖案的現行國旗
    紐西蘭全民公決更換國旗:保留帶英國米字旗圖案的現行國旗 宿亮/新華網 2016-03-30 16:49 來源:澎湃新聞
  • 汶萊的國旗圖案,為啥是一位中國人?原因不簡單!
    每個國家的國旗圖案,都會有特殊的意義。但是,汶萊的國旗圖案卻與眾不同,是一位中國人頭像。這是為什麼呢?汶萊國旗那時,朱元璋已經實現了全國統一,接到汶萊的求助後決定派兵支援。派誰呢?朱元璋找到了抗倭名將元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