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日本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達到25萬億美元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金十數據

原標題:若「日本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達到25萬億美元

上周,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跌至7萬億美元以下,較上個月的峰值下降3.5%,不過,德意志銀行分析師Steven Zeng認為,這隻反映出疫情緊急流動性工具逐漸退出了——並未體現結構性變化。隨著量化寬鬆和其他貸款工具的實施,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到年底會再次攀升至8.3萬億美元左右,為2020年初的兩倍。

有人會覺得這已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目,似乎沒有什麼增長空間了,但其實,相比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佔GDP的比例還是比較低的。如果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佔GDP的比例真的達到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水平,那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現在分別會是11萬億美元和25萬億美元。

隨著美聯儲將利率降至零,且祭出無限量QE,關於美國經濟逐漸「日本化」的討論也越來越多。「日本化」可以概括為「三低三高」並存的經濟常態: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高福利、高貨幣、高債務。分析指出,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裡,美聯儲與其他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將會繼續呈爆發性增長。

德意志銀行美國首席經濟學家Matt Luzzetti也預計,今年年初僅略低於80%的美國債務與GDP之比到2020年會超過100%,到2030年將接近140%。

經濟學家Chris Hamilton還特意對比研究了美國和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他發現,無論具體的危機是什麼(福島核洩漏、911、金融危機等),危機導致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為刺激經濟,央行大幅降低利率,債務越發便宜,從而刺激債務爆炸性增長。

Hamilton指出,1990年前後,日本勞動人口進入拐點,勞動人口不足被認為是日本經濟低迷的深層次原因。1991年之後,日本逐步將利率降至零水平,以刺激數量不斷減少的消費者進行更多消費。然而,這一做法並沒有起到什麼積極作用。於是,日本政府索性代替消費者行動,通過大幅提升政府債務與GDP的佔比來增加支出。有趣的是,儘管政府出手幹預了市場,日本股市還是較峰值下跌逾40%。

現在,美國政府已經認定,即便美國消費者盡全力(甚至超出自己可負擔範圍)去消費,也遠遠不夠。因此,美國政府債務佔GDP的比例也在飆升。與日本一樣,美國聯邦政府和美聯儲對市場的幹涉越發頻繁深入,對資產估值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相關焦點

  • 美國經濟「3座大山」:印鈔、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膨脹、美債飆升?
    王爺說財經注意到,據美聯儲12月中下旬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美國M2飆升了2281億美元。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在過去的一周,美聯儲「憑空」創造了超過2280億美元的貨幣。第二、美國經濟目前發生的第二個變化是:隨著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也增長到創紀錄的水平。
  • 美聯儲約8年後擴表至20萬億
    美聯儲約8年後擴表至20萬億7月27日(周一),市場分析師Tyler Durden撰文稱,德意志銀行預計,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將在8年後達到20萬億美元,這將是推高黃金不斷刷新歷史高位,升向3000美元的一大重要因素。
  • 僅2個多月,美國資產負債表新增2860億美元!經濟風險進一步加大?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隔夜借貸市場出現大問題,作為水管工的美聯儲開始注入大量現金來緩解緊縮,除此之外,美聯儲還宣布在在2020年春季之前每月購買至少600億美元的美債,以此來扭轉局面。但這一方法的副作用正慢慢浮現。
  • 美聯儲放水,萬億美元將流向何方?鷹象時代,呼之欲出
    2)這滔滔洪水,將流向何方?通脹起來後,美聯儲會不會在危機結束後,縮表? 美聯儲上次滔滔洪水,反正,日本攢了超1萬億美元美債。東亞地區,攢了好幾個萬億美元美債。一邊,美聯儲QE放水;另一邊,美國通脹長期低於2%。
  • ...美聯儲宣布延長回購計劃並擴張資產負債表;北京環球度假區7大...
    每經9點丨川普籤署行政命令,威脅對土耳其實施制裁;美聯儲宣布延長回購計劃並擴張資產負債表;北京環球度假區7大景區首亮相 每日經濟新聞 2019-10-12 08:59
  • 美聯儲縮表結束後的買債計劃:每月200億美元投入11種國債
    據路透社援引美聯儲的數據稱,截至5月22日,美聯儲共持有1.56萬億美元的機構MBS、2.3萬億美元的聯邦機構債券,以及2.11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聯儲的計劃稱,最初的國債再投資將大體符合存量國債持有的久期組合,機構類債務到期本金的分配將在11類不同久期的國債中進行,包括名義利率債券(nominal coupons)、1年期以內的短期國庫券(T-bill)、通脹保值債券(TIPS)、浮息中期國庫票據(T-notes)等。關於更長期的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構成,FOMC未來還會審議再投資計劃。
  • 美國或正將萬億美元赤字風險轉嫁10國,越南可能將成新「玻璃七國」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博斯蒂克在美國當地時間1月11日表示,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可能促使他支持美聯儲會在2021年底之前縮減債券購買規模,緊接著,花旗銀行預計美聯儲可能最早會將在2021年9月宣布縮減購債規模,經濟學家Wrightson ICAP在一周前撰寫的報告中也稱,美聯儲已經開始更加關注其資產負債表擴張的潛在副作用
  • 美聯儲高空走鋼絲
    經過三個月的創紀錄增長,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從3萬億美元飆升至7.2萬億美元。但最新數據顯示,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連續第二周萎縮,因外國央行再次大幅減少與美聯儲的貨幣互換額度,且美國的銀行對美聯儲回購操作的需求進一步下降。
  • 美聯儲資產負債的規模連續第七周下滑
    美聯儲的回購交易沒人願意做了,央行間的美元流動性互換餘額進一步下降,特殊目的融資實體的餘額跌至6月17日以來的最低點,按揭質押債券的持倉下滑37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持倉則上升。這是自聯儲資產負債總量達到峰值以來的第七周,根據聯儲於7月30日下午公布的數據,截止到7月29日聯儲資產負債總量為6.95萬億美元,環比前一周縮水了160億美元,與6月10日創下的7.17萬億美元的峰值相比,總共減少了2200億美元。
  • 大空頭席夫:美元將迎來多年熊市,不再是首選避險資產
    而且,美元的下跌走勢不會在2021年結束,而是將會迎來一次持續多年的熊市。他預測,ICE美元指數將會打破自2008年以來的歷史低點,即71.58,並指出一旦該指數跌破70,則將進入一個「未知領域」,到那時可能還會迎來更大幅度的下跌。 「每周申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還在繼續飆升,上周有88.5萬美國人首次申領失業救濟金。
  • 美聯儲無可奈何,金本位將重新取代美元制度?
    王爺說財經導讀:針對目前金融市場,華爾街資深預言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預測警告稱,未來全球金融市場將發生巨變,因為全球將拒絕美元標準,相反,轉而採用金本位制。那麼為何希夫這樣說?接下來美元和黃金又會如何呢?
  • 美聯儲數據: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回購餘額降至零,而一周前為612億...
    美聯儲數據:截至7月8日美聯儲的回購餘額降至零,而一周前為612億美元;美聯儲總資產負債表規模降至6.97萬億美元,一周前為7.06萬億美元;美國國債持有量增至4.23萬億美元,一周前為4.21萬億美元,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持有量持平,為1.91萬億美元;美聯儲貼現窗口貸款餘額降至48.5億美元
  • 日本108萬億,美國7萬億,歐洲5萬億!
    今年以來,不僅全球的央媽們今年以來已經降息65次,並且央媽和財爸聯手,向市場宣布或承諾提供的資金總額已經達到12萬億美元:其中的7萬億美元來自央媽的貨幣政策;另外大約5萬億美元則來自財政刺激政策。其中歐洲,近1萬億美元,美國為2萬億美元,日本則達108萬億日元。有分析指出,針對如今這種市場流動性改善而經濟下行的低利率環境,黃金正在成為市場各方心儀的投資標的。
  • 【外匯百科】美聯儲將在2019年停止縮表?美聯儲縮表是什麼意思?美...
    所謂「表」指的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資產和負債是要相等的,美聯儲的資產無非是黃金、債券和MBS等等,這其中不少都是QE期間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而他的負債就是印出去扔到市場上的美元。   所謂縮表,即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也就是資產和負債要同時減少,資產方面減少當時買來的債券和MBS,,而在負債端收回美元。
  • 這份經濟報告勢將創下歷史之最!美元跌勢加劇逼近100大關:歐元...
    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周四(3月26日)歐市盤中,美元延續下跌勢頭,最低跌至100.25,進一步逼近100關口,歐元、英鎊、日元、澳元等G110貨幣反彈。今天,市場聚焦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以及美國上周初請失業金報告!
  • 美國38周印鈔19萬億,正將萬億赤字轉嫁10國,越南或將成翻版印度
    經濟學家Wrightson ICAP在一周前撰寫的報告中也稱,美聯儲已經開始更加關注其資產負債表擴張的潛在副作用。而在過去9個多月的時間裡,BWC中文網百家號研究團隊撰寫了許多有關美聯儲貨幣政策方面的報導,我們率先預測到,如果按照目前的速度放水,大約到2028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擴張至20萬億美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一步警告稱「美國聯邦債務正走在不可持續的道路上」,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顯然在暗示美聯儲在其貨幣政策工具接近傾家蕩產。
  • 美聯儲「放水」後 美元指數跌破90大關!人民幣資產將大幅升值!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公布最新利率決議:1.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區間不變;2.將超額準備金率(IOER)維持在0.1%不變;3.將貼現利率維持在0.25%不變。美聯儲重申維持利率0-0.25%不變,直至2023年末,符合市場預期。
  • 美聯儲恐怕無能為力了
    Austrolib的結論基於近日美聯儲高級經濟學家、金融穩定部門副主管MichaelT.Kiley的一篇論文,其在論文中表示:「美聯儲需要購買相當於美國GDP30%——6.5萬億美元的國債,才能抵消基準利率已經接近於零的影響。」  自3月以來,美聯儲已經購買了創記錄的3萬億美元債券,根據Kiley的觀點,這意味著未來美聯儲還需要繼續購買3.5萬億美元債券。
  • 美元匯率步入左側交易 2021大宗商品標的該如何選擇
    受新冠危機影響,全球貨幣政策泛寬鬆,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則徹底將危機貨幣化,這令國際貨幣供應量激增,美元兌非美元貨幣自今年4月以來普遍大幅貶值,這對全球資產定價產生了深刻影響。美元匯率的波動往往與大宗商品市場走勢休戚相關,美聯儲的寬鬆貨幣周期原本就容易帶動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揚,而美元匯率的貶值預期將進一步強化這一趨勢,將普遍影響貴金屬、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能源、化工、糧油等國際大宗商品走勢,而且美元的強弱也是國際金融市場風險的風向標,對明年的投資風控有明確的指引作用,因此有必要就美元匯率長期走勢加以分析,以便於更好地把握2021年的投資節奏
  • 如果你是美聯儲 會在12月會議上耍什麼花招?
    寬鬆現狀美聯儲究竟是收緊了貨幣政策,還是繼續在放水,不用猜,只要看資產負債即可。目前美聯儲維持著每月120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計劃。11月18日當周資產負債表規模升至7243.08萬億美元,刷新歷史記錄。美聯儲有一臺可以隨意印錢的印鈔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