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後來居上:GPS佔據最好的軌道和頻段,但我們的精度反而更高

2020-12-20 利刃號

九天攬月、五洋捉鱉,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豪邁氣概,而要實現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精確的導航定位系統就必不可少。早在航海時代,為了在浩瀚的大洋上不至於迷失方向,人類就發明了各種各樣的導航定位系統。

地理大發現時代的地圖

而行軍打仗方面,地圖和導航的作用更深!從古至今,由於地圖搞錯,走錯路線,最終導致功虧一簣的戰役可以說層出不窮。比如人們耳熟能詳的滑鐵盧戰役,當時拿破崙親率主力部隊和英軍作戰,同時派遣了一名叫格魯希的蔣軍指揮3萬軍隊部署在軍陣側翼,以阻擋普魯士軍隊的襲擾。然而這名以恪盡職守而聞名的將軍就是因為走錯了方向,背離了戰場,導致法軍側翼暴露,並且由於沒有及時組織英軍和普軍合兵,最終導致了著名的"滑鐵盧慘敗"。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皇帝拿破崙也被徹底趕出了歐洲的政治舞臺。可見地圖、導航對於行軍打仗的重要意義。

在我國古代西漢時期,漢武帝曾經也曾經組織過針對匈奴的大規模討伐,其中包括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名將都各自率領一支大軍,向匈奴發動襲擊。而李廣率領的那支軍隊恰恰也是因為在沙漠裡迷了路,沒趕上會戰,最終導致匈奴的部分人馬逃出了包圍圈,雖然這一戰之後匈奴元氣大傷,被迫向北遠走西伯利亞,但是由於李廣的迷路,漢武帝全殲匈奴的計劃沒有實現。導航對於戰爭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因為迷路而錯失戰機的李廣,最後因為羞愧竟然自殺身亡

現代戰爭之下,精確導航定位對於作戰的意義更甚於古代。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例,當時美軍攻擊位於伊拉克幼發拉底河上的一處水電站,但該電站的發電機組四周都修建有厚實的鋼筋混凝土防護設施,很難被直接摧毀。為此美軍出動飛機連續投擲2枚"斯拉姆"空對地巡航飛彈對其進行攻擊。奇蹟就在於:兩枚斯拉姆飛彈,第一枚在水電站的水泥防護牆上炸開一個洞,第二枚斯拉姆精確的沿著這個洞鑽了進去,把水電站的發電機組炸了個稀爛。高精度導航系統在戰場上的首次亮相,就足以驚豔世人。

初代衛星導航系統——子午儀

其實在冷戰早期,美國就率先提出了研製全球定位系統的設想。因為在大規模戰爭,特別是帶有核武器的毀滅性戰爭中,由於雙方都有大量核彈頭可以使用,所以經過核彈轟炸之後的地表環境必然發生重大改變,這種情況下,任何部隊都很難獲取有效的導航定位幫助。為了能夠在這樣的毀滅性核大戰中生存並且依然能夠準確指揮部隊。美國人最早發明了"子午儀"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子午儀導航系統中的專用衛星

子午儀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最初由美國海軍發明和使用,這套系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海上的彈道飛彈核潛艇提供精確的定位導航服務。因為大海和陸地相比一望無際,也沒有什麼可以參考的坐標,通常只能依靠星光導航,但是星光導航受天氣影響較大且精度本身較差,難以滿足飛彈核潛艇定位需要。早在1960年代時期的美國第一代飛彈核潛艇所攜帶的還是"北極星A1"潛射彈道飛彈,這種飛彈的最大射程只有約2400千米,正是由於當時的潛射飛彈射程還比較近,所以如果導航定位出現偏差,則其攜帶戰略飛彈極有可能打偏而無法命中目標。所以美國海軍對於海上精確定位有非常高的要求,這也最終促成了美國海軍投資研製"子午儀"衛星導航系統。

子午儀系統由衛星網、地面跟蹤站、計算中心、注入站、美國海軍天文臺和用戶接收設備等6部分組成。其中衛星網很好理解,就是由固定軌道衛星所組成的衛星導航網絡。而子午儀系統總共有4~6顆低軌道衛星,其建設成本低,風險小,所以頗受美國海軍的歡迎。地面跟蹤站負責跟蹤所有衛星的運行軌跡,以確保整個系統的可靠性。計算中心和注入站比較特殊,因為子午儀衛星本身沒有安裝高精度原子鐘,因此每隔12小時,需要由計算中心提供數據,然後經注入站注入衛星計算機,以確保衛星數據事實上更新。美國海軍天文臺則負責修正每一顆衛星的數據偏差,以確保衛星、計算中心、注入站等組成部分的時間保持同步。用戶接收設備自然就是飛彈核潛艇上的接收機,通過接受子午儀系統的數據,來對自身潛艇位置進行精確定位。

子午儀系統的工作原理

1957年蘇聯發射人類第一顆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美國海軍在跟蹤觀測這顆衛星時偶然發現了衛星無線電的都卜勒效應。說直白一點,就是衛星在飛近某一地面觀測站時,其無線電信號頻率升高,而飛離某一地面站時,其無線電信號頻率降低。通過這種都卜勒效應,美國海軍可以精確測定衛星的飛行軌跡,而通過已知衛星的精確運行軌跡反過來就可以推導地面的信號接收裝置所處的位置,而這一點也是子午儀系統用於定位的基本原理。

功能進步的GPS系統

GPS衛星導航系統全稱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意思是全球導航定位系統。這套系統最初是美軍在子午儀衛星定位系統研製成功,並且投入使用多年以後,開發的一款導航定位的升級版本系統。這套系統最大的特點在於,它把原先僅限於特定海域導航定位的功能推廣到全球,無論是在非洲的沙漠還是兩極的冰雪中,只要手持GPS的定位儀,就可以準確定位自身所在位置,由此再也不會出現迷路、迷航等問題。軍事調動的準確性甚至是制導武器的射擊精度都由此得到大幅提升。

GPS導航衛星

GPS系統主要有三個組成部分:在軌衛星、地面控制站、用戶終端。其基本原理大概是利用三角測定法,任何一部手持GPS導航儀發出的信號只要被3顆在軌的GPS衛星接收到,那麼三顆衛星就可以根據自身運行的軌跡、在接收到信號的時間點所處位置和相對運動速度等參數準確推算出用戶所處地點,所有這一套工作僅僅是在數秒鐘的時間內自動完成,GPS系統的先進程度由此可見一斑。同時由於GPS系統有巨大的帶寬,所以它和子午儀系統不同,它不再是軍隊專用的系統,而是開放了部分民用數據,具備為日常生產生活、交通運輸等工作提供精確導航定位服務的能力。當然,和軍用系統相比,民用系統專門調低了精度,目前常用的民用版GPS導航精度通常在50~100米左右,而我們日常使用的民用版GPS導航系統還配屬有專門的地圖修正功能,所以使用者本人並不會感覺到這麼大的誤差。

原子鐘,大概就是這麼個東西,反正也看不懂

GPS系統要獲得高精度定位能力,最核心的技術是其攜帶的"原子鐘"。因為高速運行的衛星要通過三角法計算地面位置,就必須準確核對其受到地面信號的時間以及自身運行的軌道和相對速度,這裡面最重要的是時間核准。根據物理學的常識可知,時間和空間其實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拉伸或者收縮的,而能夠改變時間和空間的條件叫"引力"。任何物體自身的質量越大,則自身引力越大,也就越能夠改變時間和空間的變化。這一點聽起來似乎是天方夜譚,但是卻是真實存在的。例如我們常說的黑洞,由於其質量趨於無限大,因此黑洞周圍無論是時間還是空間都可以被拉伸到無限長,也就是近乎於時間停止的狀態。

科幻電影中的"黑洞"形象,由於質量趨於無限大,因此黑洞周圍的時間和空間也極度扭曲

同樣,由於地球是大質量物體,所以也具有改變時間和扭曲空間的能力。任何一台鐘表放在地面上和放在宇宙飛船上,其運行的速度是不一樣的,這一點在美國最初研製子午儀系統是就有所發現。在後來,美蘇兩國的太空競賽中雙方都對這一問題作出了研究,研究的結果是,由於地球引力的影響,地面上的原子鐘一定會比太空中的原子鐘走的時間慢一點。但是這延遲的萬分之一甚至是十萬分之一秒的時間,會對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構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美國早期的子午儀系統每隔12小時需要地面注入站重新注入數據並核對時間,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修正偏差,保證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GPS系統則把這套原子鐘直接帶上太空,不過它也同樣需要地面控制站每隔一段時間對星上原子鐘進行校對,以儘可能減小誤差,保障導航精度。

測試中的戰斧巡航飛彈,正是因為GPS系統的成熟,才讓這種射程數千千米的遠程巡航飛彈成為現實

自從GPS系統問世後,就成為美國軍方所依靠的作戰輔助系統。在過去沒有全球導航定位系統的時代,無論是飛機、戰艦還是坦克都需要隨時校準自己的方位,以防迷航或者走錯路,因為一旦走錯,就意味著危險,甚至有可能遭到敵人的伏擊。而GPS系統出現後,美軍甚至做到人手一部GPS導航儀的水平。這樣即使在戰場上,單兵也能準確定位自己的坐標,從而避免出現迷路的尷尬。而且由於GPS系統的成熟和運用,射程超過2000千米的遠程巡航飛彈得以大規模使用。1991年海灣戰爭時,美軍首次使用的戰斧巡航飛彈,在飛行了2500千米後還能夠準確命中目標,其誤差不超過5米,這種精度基本上可以做到狙殺單個的人員,GPS在軍事上的應用可見一斑。

使用GPS制導的"傑達姆"精確制導炸彈

當今除了戰斧巡航飛彈和上文提到的斯拉姆空對地飛彈外,美軍新式的LRASM、JASSM等飛彈也都使用GPS導航系統,甚至包括空投的JADM炸彈等也使用了GPS制導。使用GPS系統,要遠比過去使用雷射、紅外或者雷達制導的成本低得多,但是命中精度卻能提升幾個數量級。因此得到美軍的廣泛使用。

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由於GPS系統需要和上萬千米高度的衛星保持聯繫才能確認自身方位,因此非常容易被測定方位,並且遭到幹擾。2012年12月伊朗媒體發布消息稱伊朗軍方成功使用GPS幹擾技術,誘騙並俘獲了1架美軍RQ-170型隱身無人偵察機。這一消息在當時轟動一時,因為這是首次有美軍的無人機被他國軍方俘獲,而且是直接使用的偽GPS幹擾技術。根據後來透露的資料,伊朗成功幹擾了真的GPS衛星信號,然後向無人機發布了虛假的GPS坐標,從而讓這架無人機偏離了航向,降落在伊朗境內。

除了電子幹擾這種"軟殺傷"手段外,使用反衛星飛彈或者大功率雷射武器直接摧毀GPS衛星也是有效摧毀GPS系統的辦法。目前包括中國、俄羅斯甚至印度都已經研製成功了自己的反衛星飛彈,特別是中俄等大國同樣裝備有大功率陸基雷射炮,而GPS衛星不同於其他的軍事間諜衛星,所有的GPS衛星都必須運行在相對準確的軌道上,並且要所有衛星一起工作才能夠確保系統的有效性,只要摧毀必要的衛星,整個系統就會癱瘓。而美國軍隊如今幾乎所有的高技術裝備全部建立在GPS導航定位系統的基礎上,這自然是有潛在危險的。

進擊的北鬥——中國導航系統的三步走

我國政府和軍方其實很早就意識到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對我國建設和國防的重大意義。因為我國是一個大國,東西、南北的距離都在5000千米以上,為了更有效的之行國土防衛任務,就需要大規模戰略調動部隊,而導航和定位是軍隊調動最重要的指示標識。

北鬥導航,我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我國的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最初類似於美國的子午儀系統,但是我國的第一代北鬥採用的是簡單的雙星定位技術,整套系統只需要2顆人造衛星和一處地面站,即可組網使用。不過這套系統的缺陷在於,控制範圍相對較小,只能滿足我國大陸的導航定位需求,無法覆蓋全球,甚至無法覆蓋整個亞太地區。所以我國在2007~2012年期間又建設了第二代北鬥導航系統。

通過北鬥系統的短消息功能,汶川救災效率得到大大提升

第二代北鬥導航定位系統由14顆導航衛星組成,由於美國最先研發並使用GPS系統,所以最優的衛星軌道和通信頻段都被美國人搶先,我國只能採用相對較差一點的衛星軌道和通信頻段,整合導致了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在所需衛星數量方面大大超過美國。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災中,美國的GPS系統曾經一度失靈,但是廣大我軍和災區人民使用國產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成功完成多次搶險救災任務。而且北鬥系統從設計之初就優於GPS系統的特點在於,北鬥不僅可以用於導航定位,還可以用來發射文字短消息,這一點和手機簡訊功能類似。我國的北鬥導航定位系統在設計之初就附加了這一功能,由於在定位的同時還能發送120個漢字的短消息,所以在汶川救災中,很多深入災區的我軍救災先遣部隊在完全和外界失聯的情況下,憑藉著北鬥的短消息功能,成功救助了成千上萬平民。而在當時災區其他所有通信手段全部癱瘓的情況下,北鬥短消息成為我軍救災部隊和外界聯繫的救命符。

如今,第三代北鬥已經可以實現全球覆蓋,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全球導航定位裝置

本月成功發射組網的已經是我國研製的第三代北鬥導航定位系統,目前全新的第三代北鬥導航系統終於實現了全球定位,成為和GPS功能相當的全球導航定位系統。而比GPS更加先進的是第三代北鬥依託我國的5G通信產業技術,因此具備更高的帶寬,可以容納更多的用戶。而且由於軌道設置的問題,我國的北鬥導航系統的精度反而要高於美制GPS系統,再加上北鬥可以用於發送短消息,特別是和救災搶險等非戰鬥任務,因此從技術層面上說,我國的第三代北鬥相對美國的GPS系統有著相當大的優勢。實際上如今我國各種車載導航儀、手機導航系統在基本層面上大多使用的是國產北鬥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只不過使用民用版GPS作為輔助修正功能,只是在操作截面上保持了GPS的顯示方式,可以說北鬥導航已經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說一句"舉頭三尺有北鬥"其實並不為過。

相關焦點

  • 同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北鬥三號和GPS差距在哪?
    24顆衛星均勻分布在6個軌道面上,每個軌道面4顆,軌道傾角為55°。確保全球絕大多數地方、任何時間都可觀測到4 顆以上的衛星。GPS系統正是通過4顆或者4顆以上衛星和用戶終端之間的方位和時間差,經過系統計算後,給用戶終端提供定位、授時和顯示速度服務。北鬥3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則由2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和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共30顆衛星組成。
  • 北鬥、GPS網絡時間同步電子時鐘的詳細介紹
    二、gps電子時鐘時間源選擇gps電子時鐘顧名思義,此種電子時鐘的時間源是gps衛星信號,具體到應用中,我們建議使用的是gps和北鬥兩種衛星信號。GPS雖然不向終端用戶收取任何費用,但是同時定位精度和授時精度也不做任何保證,為保證自身利益採取選擇可用性政策這樣無形當中降低了定位精度和授時精度。
  • 北鬥導航與gps哪個好
    北鬥導航與gps哪個好   2012年12月27日,我國自主研發、獨立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始提供試運行服務,預計到2020年將可以提供全球服務。 2, 衛星數量和軌道特性 北鬥導航系統是在 地球赤道平面上設置 2 顆地球同步衛星, 衛星的赤道角距約 60°。GPS 是在 6 個軌道平面上設置 24 顆衛星,軌道赤道傾角 55°,軌道面赤道角距 60°。GPS 導航衛星 軌道為準同步軌道 ,繞地球一周 11 小時 58 分。
  • 美國GPS精度0.1米,俄羅斯格洛納斯1.5米,中國北鬥精度多少?
    而中國作為在衛星導航領域當中的後起之秀,當初為了不再受制於人我們的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更是前前後後花費了18年的時間,而在這其中科學家們的努力自然不必多說,但相信如今各位更關心的是中國的北鬥跟美國的GPS、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相比,哪個精度更高?
  • 北鬥導航系統精度如何,比起GPS誰更強呢?
    北鬥導航系統精度如何?比起GPS誰更強呢?雖然說歐美國家在衛星導航系統比我們領先很多年,美國的GPS在全球運行已經近30多年的時間,幾乎所有逇生活都有他的影子弱是離開了GPS,很多軍事和民事的各種應用都將會進入一個盲區,而這個局面被我們國家崛起的北鬥系統逐漸的進行打破了!
  • 北鬥車道級高精度導航
    北鬥除了在中圓地球軌道有 27 顆衛星,環繞全球外,還有 10 顆在傾斜地球同步軌道,8 字形的軌跡可以增強亞太地區的信號覆蓋;還有 10 顆在地球靜止軌道,能全時段服務於亞太地區,這也讓北鬥定位系統在亞太地區表現更出色。
  • 中國北鬥真比GPS厲害嗎?
    原因很簡單,因為咱們國家北鬥在天空中發射的衛星多,自然在這165個國家首都的上空出現的概率大!北鬥第三代導航系統由30顆衛星組成,包括3顆靜止軌道衛星GEO、24顆中地球軌道衛星MEO和3顆傾斜同步軌道衛星IGSO。可能有人疑惑,北鬥三代剛開始計劃是35顆,怎麼少了5顆 ?
  • 北鬥三號開通儀式明日舉行,中國北鬥和美國GPS,哪個更先進?
    26年間,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共組織了44次北鬥發射任務,利用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先後將4顆北鬥一號試驗衛星、55顆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組網衛星送入預定軌道,任務成功率100%。我們都知道,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一定是需要基站的,目前中國北鬥的基站主要集中在國內,而美國啟動較早,全球勢力都有,也就是說國內定位精度北鬥優勢明顯,全球目前北鬥還是略微遜色GPS的。比如這是用華為mate20X5G版手機導航,然後截圖看兩個的對比,對我們普通大眾來說,中國北鬥的定位精準度就是略勝一籌的。
  • 從技術層面上分析北鬥與GPS的九大區別!
    目前北鬥的14顆在軌衛星使用了5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IGSO)衛星,4顆中高度圓軌道(MEO)衛星。北鬥的星座方案來之不易,許院士說當時有幾個方案參與競爭,光是方案的修改論證就持續了整整三年,最後確定的這個方案不敢說沒有缺點,但絕對是所有方案裡最好的一個。
  • 北鬥全球系統組網成功,導航精度釐米級,超過GPS了嗎
    科技界最熱門的話題,莫過於北鬥三號收官之星發射成功,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這個事件,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議論。因為這打破了西方國家在衛星導航上的壟斷。北鬥的組網成功,對於美國的GPS是一個很大衝擊。
  • 新科普|北鬥和GPS,定位到底誰更強?
    粉筆的粗細受各種誤差機制的影響,北鬥和GPS比較,主要是星上原子鐘的精度不同,北鬥二代使用的是銣原子鐘,GPS使用的是銫原子鐘組合銣原子鐘,在這點上是GPS更優,也就是粉筆跡更細一些。  即便如此,在三代還沒用上的今天,看看現在的北鬥精度如何吧,我們在中國最北邊選個點:北緯52.4476°,夠北了吧,官方公布的北鬥二代服務區域可是只在南北緯55°之間,這個位置一天24小時北鬥衛星的可見性如何呢:
  • 北鬥往事:1994年立項、今年收網 曾讓美國6元甩賣GPS晶片
    央視曾經報導,GPS定位晶片,最高賣給我們是1000元/片,到北鬥出來後,降為6元/片。壯哉我北鬥,讓資本主義無法再收割市場羊毛。 「北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了太重要的位置,道家、儒家都有專門的經典和命名以及典故,而且還與「天命」相應,那些個「腳踏七星」的王侯將相們更是對此篤信不已。在民間,北鬥七星也是十二生肖的重要參考,《春秋運鬥樞》曰:「樞星散為龍、馬,旋星散為虎,機星散為狗,摧星散為蛇,玉衡散為雞、兔、鼠,闔陽散為羊、牛,搖光散為猴猿。
  • 北鬥導航2020年服務全球北鬥晶片進手機
    張春領表示,北鬥系統提供區域服務已有3年多,檢測評估結果表明,在北京、南京以及低緯度地區,定位精度更高。在今年發射了兩顆IGSO衛星之後,服務區內北鬥系統的可靠性和服務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北鬥的商用備受關注。據了解,新一代國產北鬥晶片模塊等核心基礎產品,正逐步投放市場,可滿足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穿戴式設備等應用需求,改變了中國高精度衛星導航核心產品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 美國GPS精度0.1米,俄格洛納斯1.5米,中國北鬥是多少?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如今太空之中的人造衛星數量已經超過了1000顆。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衛星導航系統就依賴於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而衛星導航對於人類的日常生活和軍事發展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今中美俄三國都搭建起了屬於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那你知道它們的精準度分別是多少嗎?
  • 免費的北鬥2.0,高精度定位服務實力破圈
    近日,關於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平臺1.0升級至2.0頻頻上熱搜,加上最新發布的iphone 12也支持北鬥定位,表明北鬥三號系統在實現全球組網後,正在加快全球化北鬥應用進程。同時,北鬥持續創新賦能我國交通、農業、電力等重大行業領域的發展,北鬥一系列的民用、商用操作,圈粉無數,實力破圈。
  • 中國北鬥衛星能看自己家房頂嗎?精度有多少?
    近期剛剛發射的月球探測器就是最好的例子,月球「土特產」已經成功攬件,嫦娥五號即將成功返航,甚至連美國也想要來分一杯羹(月球土)。當然,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嫦娥五號,而是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全球商用化,利用該系統能夠看到自己房頂,精度又有多少呢?
  • 揭秘北鬥往事:不能依賴美國GPS 「銀河號事件」加速研發進度
    1994年,中國啟動「北鬥一號」系統工程建設;2000年,發射第1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共四顆衛星,現已退役);2004年,啟動「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2012年,完成14顆衛星(5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2009年,啟動北鬥三號系統建設。
  • 衛星通信行業專題報告:北鬥、低軌道衛星、高通量衛星與5G
    (2)建設北鬥二號系統:2004 年,啟動北鬥二號系統工程建設;2012 年,完 成 14 顆衛星(5 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5 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和 4 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發射組網。北鬥二號系統在兼容北鬥一號系統技術體制基礎上,增加無源定位體制,為亞太地區用戶提供定位、測速、授時和短報文通信服務。
  • 美國GPS定位精度0.1米,俄羅斯格納洛斯10米,北鬥3號是多少?
    俄羅斯格洛納斯則為10米,那麼北鬥3號的精度是多少呢?對此專家給出答案,北鬥導航系統的定位精度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跟美國GPS相比絲毫不差。圖為北鬥衛星作為國產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系統的出現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並且極大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目前北鬥已經廣泛運用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民用版的北鬥系統定位精度已經高達分米級,
  • 北鬥系統有多牛?日媒報導:全球85%的國家導航精度超過美國GPS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已經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託舉至地月轉移軌道,標誌著我國將圓滿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戰略規劃。而不久之前,我國的地球觀測工程已經取得了圓滿成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升空,實現全球系統組網成功。最近,日媒發表文章對北鬥高度讚揚,稱雖然是後來的「新星」,但在多個國家,觀測頻率都要高於GPS,實力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