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州人超市裡來自浙江的食品滿足了家鄉人的需求。(法國《歐洲時報》圖) ![]() 來自歐洲各國的批發商來到巴黎華人童裝一條街進貨。(法國《歐洲時報》圖) |
在中國浙江省的東南部、與福建省毗鄰地區,有兩大世界聞名的僑鄉:其一是溫州,還有一個是青田。出國打拼闖天下的溫(州)青(田)人遍及全球,但尤以在歐洲的為多,主要集中在法國、西班牙、義大利等地。
青田歷史上曾隸屬於溫州地區,加上早期來法創業發展的浙江人也以來自這兩地的人為主,或生意交往,或親戚關係,或出自友情,大家往來密切,隨著事業的發展和生活的穩定,溫青家庭子女聯姻的也不在少數,所以在巴黎的溫州人概念,也包含著很多青田人的因素。如今他們是旅法浙江籍僑團的主力軍。
「親不親故鄉人」,從上世紀初開始移居此地,發展到今天擁有15萬人的團體,溫青人以其特有的勇氣、毅力、堅韌、智慧和團結,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法華社會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受到當地主流社會的重視,如今,不少法國人都會發出「溫州」這個字眼來。
巴黎:溫州人聚集地
溫州地區由溫州市及其下轄的衛星城2市6縣構成,即溫州市、瑞安市、樂清市、文成縣、永嘉縣、洞頭縣、泰順縣、蒼南縣和平陽縣。出自這一地區的人被稱為「溫州人」。
溫青人移居法國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初,當時出洋謀生的不少年輕人,憑藉各自刻石手藝,輾轉來到巴黎,在裡昂火車站附近落腳,靠出賣勞力或做小販謀生。從小生意做起,溫青人開始了另一拿手手藝——皮件製作。後來,又開始了車衣服、餐館等行當。
據估計,目前在法國的溫州人有15萬人左右,遍及法國各地,從北方的裡爾、東部的格勒諾布爾、南邊的馬賽到西南的波爾多,都有溫州人的蹤影。當然,溫州人最密集的城市還是巴黎。
位於3區的市長街(RUE AU MAIRE)、廟街(RUE DU TEMPLE)一帶是溫州人在巴黎的聚集地之一,也是溫州人較早安頓的地段之一。過去,這裡曾是猶太生意人的天下。如今,在廟街上匯集了許多溫青人經營的首飾、皮具、服裝、旅遊紀念品等批發零售商店。成立最早的華人社團「華僑華人會」會址就座落在這條車水馬龍的街道上。
隨著事業的發展,溫州人的「地盤」最近幾年有擴大之勢,最明顯的,當屬位於巴黎第10、11、19、20區交匯的美麗城(BELLEVILLE)一帶。這裡原是一個貧窮落後、社會治安不很理想的地段。直至上世紀70年代末,僅有為數不多的東南亞華人在此居住和經商。但這裡交通便利,並有一些閒置的空房,而且租金便宜。因此,華人親友一個接一個地陸續來到這裡發展。
溫州人來此是在1985年以後。到90年代,越來越多的溫州人在此買房置業,他們除了經營傳統的製衣製革、餐廳外賣店、理髮店、豆腐店、鮮花店、蛋糕店、金飾店外,也開創了中藥店、書店、網吧等新行業。華人在外往往留戀中國的「吃」,溫州人更不例外。溫州商人在此經營的雜貨和食品超市很有特色,「新今日」、「溫州超市、「新中華」等溫青人開的超市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這些超市都特別經營許多浙江風味的食品,東海的黃魚、應季的楊梅……遠在萬裡之外的家鄉人可以吃上來自家鄉的食品。
最近幾年,由於更多的年輕人來到美麗城發展,外賣店的競爭激烈,有的已改做日本餐,後來做日餐的人多了,又轉向經營煙吧店。新移民的到來,拓展了這一帶的華人區,也帶來了又一次商業發展高峰。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止,美麗城地區約有華人商家店鋪200餘家,華人3萬多,其中大部分為新移民。在這個華人區,東南亞籍華商和浙籍商家和睦相處,辛勤創業,給這個曾經破舊滯後的地區帶來了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