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頂上的林場瞭望員

2020-12-23 中國網新聞中心

五斤頂子是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境內一座海拔1252米的山峰,山頂的瞭望塔用於觀察三岔子林業局景山林場森林防火情況。一年有一半時間在這裡的瞭望員牛勝國,已經在此工作了32年時間。

牛勝國每次從山下林場到瞭望塔的路程都異常艱辛:他需要先騎半小時三輪車,再背著重50斤的口糧爬2個小時的山路,才能到達山頂。到了冬季,他更是要踩著齊腰的積雪,最長一次爬了8個小時的山路才到達山頂。

只能勉強站三個人的瞭望塔內,可以一覽周圍林場全貌。塔下用於居住的小房不到20平米。由於信號不穩定,手機不能上網,只有一個小電視機用於解悶。日常用電靠太陽能電池提供,要是趕上連續的陰雨天就沒有電用。

山上時常能遇到蛇和野豬。「去年11月初,我正在巡山,突然離我不到30米遠的地方有一大四小共五頭野豬停了下來。它們與我對峙了很長時間後才走開。當時,我嚇得腦瓜子都木了。」牛勝國說。

作為一名老瞭望員,牛勝國也走丟過。「有一次在山霧中迷了路。原本下山只需要一個小時,那次卻用了三四個小時。當時能見度不足10米,轉悠半天,後來霧散開一些才走出去。」

牛勝國平時吃的食物都是易於貯存的,喝水需要到半山腰的泉眼中挑。下雨天,用於居住的小房子經常會遭遇雷擊,灶臺旁的牆面還留有被雷擊的痕跡。

在這種條件下,天剛亮他就要起床。第一個任務就是瞭望,觀察周邊林場的情況,是否有起火點,然後是巡山,提防不法人員偷獵、伐木,最後向單位匯報情況。

對於牛勝國來說,這些條件雖然艱苦,但可以克服。最讓他感到愧疚的是,父母去世前他連最後一面都沒見上。「我父母都是近幾年走的。他們走的時候,都趕上我在山上工作。同事通過電臺告訴我家裡出事了,讓我趕緊下山。可是等我到了,人也沒了。」

瞭望塔周圍20公裡荒無人煙,只有他一個人的工作環境異常孤獨和寂寞。即使如此,工作32年的時間,牛勝國從沒想過放棄。「只要身體允許,這份工作他還會繼續堅守下去。」牛勝國說。(文/攝 蔣盛松)

相關焦點

  • 林場瞭望員:孤寂的世界,一生的堅守
    他從18歲開就成了林場的一名瞭望員,獨自和5萬公頃的森林一起度過了40年。每年冬雪快要融盡時,他會背上鼓鼓的行軍包,從林場總部步行去40公裡之外的瞭望塔。這座瞭望塔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山上,是一座20多米高的鐵塔。上山的路人煙稀少,走一天都遇不上一個人。往前走,只看到一望無際的大森林。
  • 伊山林場夜晚寒冷 瞭望員被凍醒
    核心提示:一望無際的原始森林伊山林場荒蕪人煙,一個瞭望塔,一座小屋,兩個瞭望員,守衛方圓二十公裡範圍內的茫茫林海,終日與高聳提拔的樹木,芬芳四溢的松香,清澈見底的溪流為伴,想像中會是一派自然純淨
  • 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
    新華社石家莊11月20日電題:劉軍夫婦:堅守在塞罕壩林場的瞭望員新華社記者張寶印、賈啟龍2006年,當了15年護林員的劉軍,和妻子齊淑豔來到位於塞罕壩林場深處的「望海樓」當瞭望員。那裡,不通水電暖。大雪封山時,半年無人跡。
  • 一位林場瞭望員的觀察 :一生守候 綠色濃了
    我是河北塞罕壩林場的防火瞭望員劉軍,我最喜歡的是「綠色」,最怕見到的是「紅色」。在林場這些年,我眼看著這裡的樹木越來越多,林子越來越大,綠色越來越濃,真是開心。 塞罕壩造林,是一代接著一代幹。
  • 新林林業局防火辦組織瞭望員開展增收創效活動
    新林林業局新林林場防火瞭望員一年之中有8個多月在深山密林深處工作,他們每天有15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塔上監測瞭望施業區的每一處地塊,確保著林場施業區內有火情火警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並組織撲救,將損失降到最低,晚上視線看不清了才下塔回到塔房吃晚飯,晚上睡覺時數字對講機也要開機,火險緊要期時
  • 大山的眼睛:記林區防火瞭望員張文浦
    【大山的眼睛 ——白山市五間房林場瞭望員張文浦的故事】記者 祖維晨    林區防火瞭望員,相信不會有多少人知道這個職業。瞭望員們長年與深山和樹林為伴。    對於大頂子上茫茫林海而言,冬季顯得格外漫長。皚皚白雪覆蓋著林海,似乎世界更加祥和寧靜。林場規定冬季不用每天都上瞭望臺,現在的張文浦又在忙碌著林地清收。應之邀,張文浦帶記者來到了瞭望臺——他默默堅守的地方。
  • 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檢查森林防火工作並慰問瞭望員 - 伊春
    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檢查森林防火工作並慰問瞭望員 發布日期:2018.10.08 來源:帶嶺區 10月3日至4日,帶嶺區委書記祝天姝深入環山林場、寒月林場、北列林場、南列林場、明月林場就「十一」期間森林防火工作進行檢查,並慰問了大青山森林防火瞭望員,送去區委、區政府對森防一線的問候。
  • 《林區瞭望員》節目文稿
    燒完整個林場最快……。是什麼讓彭繼華當上防火瞭望員?同期:……。一個人,29年,守護160萬畝山林。「力諾」杯《家園好夢》,鄉約系列節目之《林區瞭望員》——稍後繼續為您講述。),每天騎馬巡視林場的日子,便如古詩所形容:「極目青天日漸高,玉龍盤曲自妖嬈。
  • 興安之「眼」護興安——記根河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
    二十五載光陰護林海現年53歲的吳雲龍,從1992年參加工作開始就在根河林業局約安裡林場從事生態保護工作,最初他是護林隊員。1995年到約安裡林場秀水防火瞭望塔駐守,2000年被調到北約二支線341防火瞭望塔繼續從事防火瞭望工作。
  • 與山林相伴21年的防火瞭望員:習慣了寒風與孤獨
    他是吉林省永吉縣大崗子林場208大嶺森林防火塔瞭望員,其視野可以覆蓋附近5個鄉鎮的森林。幾天前,王紹清看到了多地森林火災的視頻,這讓他在瞭望時更加謹慎。「山火可不是兒戲,我們一點點馬虎都不行。」王紹清正在「偵察」山林火情 石洪宇 攝王紹清不能馬虎,但要克服孤獨。
  • 當上瞭望員 就是一輩子
    條件艱苦 5年走了仨同事  裸石崖位於馬鞍山林場的澇汰分區,海拔在550米左右,因崖上巨石堆積疊加、三面陡崖峭壁而得名,距裸石崖不足20米遠的北面緩坡有一兩層簡陋建築,便是裸石崖瞭望哨了。  雖然程序祥才在哨所工作沒幾年,但已經是這裡的老人了。「飯好說,從山下帶,一帶就帶一周的,就是喝水難度大點。」
  • 生死營救瞭望員 與時間賽跑
    9時55分,附近民警和林區專業撲火隊員到達42塔塔房,瞭望員孫彪已處於半昏迷狀態,有意識,但說話不清、四肢無力,右手手背嚴重紅腫。此時,加格達奇航空護林站護林飛機正在進行雷後空中巡護,接到瞭望員意外受傷的消息後,以最快速度前往營救,並立即聯繫地區醫院急救中心做好急救準備。
  • 《盤龍臥虎高山頂》將成為裡程碑式的電視劇
    根據著名作家高建群長篇小說《最後一個匈奴(上卷)》改編的30集電視連續劇《盤龍臥虎高山頂》,去年4月9日在陝西延安正式開機,今年4月3日始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黃金時間播出。此劇才播出,便引起了觀眾們的強烈關注。
  • 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森林防火瞭望員培訓班
    3月5日,大興安嶺呼中區舉辦2019年防火瞭望員培訓班,對全區36座瞭望塔的109名瞭望員進行了崗前系統培訓。通過這次培訓,進一步提高了瞭望員應對森林火災的監測、預警和快速處置能力,增強了瞭望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全面做好春季森林防火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河北塞罕壩機械林場採訪見聞:荒原變林海 精神永傳承
    歷史上的塞罕壩森林茂密、水草豐沛,曾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後清政府為彌補國庫空虛,三次大規模開圍伐木墾荒,使塞罕壩原始自然生態遭到嚴重破壞,森林、草場、河流面目全非。   新中國成立後,面對「風沙緊逼北京城」的嚴峻形勢,為保持水土,消除京津冀風沙危害,1962年,國家決定成立大型國有林場,369人組成的第一代林場務林人,由此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創業歷程。
  • 森林防火瞭望員曹起雲的「高塔」堅守
    他們是平凡而又特殊的一群人——森林防火瞭望員。喇叭溝門滿族鄉裡共有兩座瞭望塔,其中一座在北京最北的一個村——帽山村。這天,在帽山村最北邊山坡上瞭望塔值守的是曹起雲。老曹今年57歲,布滿溝壑的面龐稜角分明,有點像遠處的山稜,粗糙的手掌,看上去比同齡人年長不少。今年已經是老曹做瞭望員的第6個年頭了。
  • <盤龍臥虎高山頂>延安開機 潘粵明劉濤談激情戲
    開機儀式 【騰訊大秦網訊】4月9日,根據《最後一個匈奴(上卷)》改編的30集電視連續劇《臥虎藏龍高山頂潘粵明慢慢學習陝北話本次出演《臥虎藏龍高山頂》電視劇是潘粵明與劉濤續《白蛇傳》後的再次手攜。潘粵明,本次在《臥虎藏龍高山頂》裡飾演的是一位大盜出身的男孩。潘粵明表示,所飾演的角色很有激情也很血性,帶著濃厚的陝北地方色彩。
  • 北京松山防火瞭望員:望山「看火」10年,做山林的守護者
    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閆建國都站在北京松山位於山脊線上的西坡瞭望站上,用眼睛「看火」。最近幾日,山裡的夜間氣溫已是零下八九攝氏度,站在水泥檯面上,寒風會從臉頰處橫掃而過。到了夜裡,閆建國也沒有完整的睡眠時間,只能穿著衣服在瞭望站的小床上靠一會兒。他設置了鬧鐘,每隔一小時就出來望一圈。西坡瞭望站由兩人駐守,他們都是松山林場的防火護林員。閆建國站崗7天後,同事前來換班,他才得以回家休息。閆建國也時常覺得枯燥,「總一個人,想說話時,只能對著大山喊。」
  • 大興安嶺韓家園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網絡培訓「備春防」
    大興安嶺韓家園林業局森林防火瞭望員網絡培訓「備春防」 2020-03-07 19: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森林瞭望員守山6年未發生過火災 風停睡風起醒
    3月15日至16日,記者在桐柏山深處,遇到這樣一位「怪人」:一日三餐坐在山頂上吃;到了夜裡,風停鼾聲起,風起就醒來,醒來立馬爬上瞭望臺……  這位「怪人」名叫孫向東,48歲,駐馬店市薄山林場元廟林區森林防火瞭望員。  一個人,坐在山頂上吃飯  鳳頭山,是薄山林場元廟林區最高的一座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