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229:蘭州小西湖
蘭州小西湖是個被忽視的地方。從蘭州城往西,或者從西固東來,小西湖是必經之路。許多來自南方遊客,到了此地,總要詫異一下。這裡怎麼也有個「西湖」,有啥說頭?
蘭州小西湖,的確有來頭,有說頭!因為它承載著江淮移民的思鄉之夢。
1.為解思鄉夢,肅王修建蓮蕩池
大概從宋代以後,杭州西湖的名氣大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尤其是白蛇傳的故事,更讓無數人知道了,發生西湖邊的傳奇故事。西湖名揚天下就是必然了。
人們羨慕西湖的風光,神往白蛇傳的傳奇,自然就產生效仿之情。於是,全國很有些地方,出現了西湖。大概有二十多個西湖,在揚州有瘦西湖,蘭州有小西湖,有底氣者稱為瘦西湖,底氣不足者為小西湖,目空一切者直接叫西湖。在南昌、揭陽、自貢、福州、阜陽、瀋陽、常德等約二十個地方有「西湖」。甚至連越南河內也有一個西湖。
蘭州的小西湖,大概在距城七裡遠的地方,這裡南依明長城,北臨黃河,以九州臺、白塔山為屏障。這裡原先黃河的河叉。在元代被稱為蓮蕩池。為蘭州最早的園林之一。明代,肅王移藩蘭州後,面對西北的荒原,那些生在江南,長在江南的移民們,格外思念江南的家鄉池沼荷塘,無邊月色。於是,肅王就將元代的蓮蕩池,進行了整修,種植蓮花,以慰思鄉之情。
當時,肅王蓄神泉水為池塘,將其建成周長5裡的園林。在這裡長蘆葦、種蓮藕,大有江南風光,滿足了肅王及其他遷蘭的江南人士的思鄉之情,小西湖也就帶著濃濃的江南西湖的神韻。
2.蘭州三個小西湖,那為真,那為假
小西湖得名比較晚,它也和一個南方人士有關。不過,如今這一帶,由小西湖,分化出三個小西湖地名。一個是小西湖立交橋、小西湖公交車站一帶,蘭州人說去小西湖,多說去這裡幾個商場購物。另外一個小西湖,則是904醫院(原蘭州軍區陸軍總院)內的小西湖,這是真正的小西湖。以前,看望朋友,還到這裡遊覽過,湖面狹長,垂柳依依,風光的確不錯。解放前,不少蘭州紳士官員,在這裡購地修建別墅。第三個小西湖,就是今天的小西湖公園。
這三個地名都是有小西湖分指而來。那麼,真正的小西湖,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蓮蕩池作為蘭州近郊的遊覽勝地,不斷有人修繕。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巡撫劉鬥在原先基礎上重建蓮蕩池。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人們又進行了修葺。然而,比較大規模的修葺,則要數光緒六年(公元1880年),陝甘總督楊昌浚主持的修葺擴建了。
這次整修後的小西湖,波光瀲灩、堤柳如煙,水鳥鹹集,蘆葦搖蕩。隴上末代進士楊巨川曾為此撰聯:「數行楊柳,十裡煙波,載酒尋詩,不減蘇堤韻事;北塔抽簪,南屏擁翠,濃妝淡抹,依然西子風浪。」
3.清末湖南人楊昌浚命名小西湖
楊昌浚為湖南湘鄉人,曾長期在浙江為官,因「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受牽連被貶官。後來,由左宗棠保薦,幫辦甘肅、新疆善後事宜,才又逐漸起復。左宗棠離開甘肅後,他繼任陝甘總督。如今,在楊昌浚整修小西湖的邊,還有塊小的紀念碑,以紀念其事。
小西湖重要建築為「螺亭」。這座亭子,如同髮髻一樣,所以叫做螺亭。它緊挨小西湖北圍牆,登臨其上,湖光山色,黃河波濤,盡在眼前。抬頭仰望,遠方群山聳峙,藍天白雲,黃河滔滔東去。
民國時,甘肅督軍陸洪濤為螺亭題寫了對聯:「放眼最高層蠡海任憑人揣測;置身安穩處蝸居容得我迴旋。」五泉山人劉爾炘也曾為螺亭題寫了一副對聯:「淘不盡滿腹憂愁,九曲安瀾,任眼底大河東去;看得開浮雲富貴,一場春夢,覺懷中爽氣西來。」
關於楊昌浚還和一首寫左宗棠的詩詞有關。許多人讀過這首詩:「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度玉關。」這是楊昌浚的詩作。不過人們以訛傳訛,將詩的第一句弄錯了。據楊昌浚詩集《五好山房詩稿》中記載,第一句應該是「上相籌邊未肯還」,這樣才符合當時情形。
楊昌浚整修蓮蕩池後,便將這座園林命名為「小西湖」。蘭州小西湖由此而得名。 他的《小西湖記》開頭就說,小西湖者即古之蓮蕩池。
4.河灘改建成小西湖公園
翻閱前人留下的史志,在蘭州城西有幾個如今已經消失地名,其中有獅跑泉、騷狐灘。其中這樣寫道:蓮花池在州西七裡,內傍黃河,接獅跑泉,蒲柳叢雜,禽魚充軔,岸有亭榭,波有魚舟,遊覽者稱勝佳。這個獅跑泉在蓮花池東兩裡的地方,以前人們經常在這裡取水祈雨,據說非常靈驗。騷灘又為騷狐灘,據說地下有溫泉,冬天不凍,經常有牛羊飲水,導致騷臭難聞,故名。
上世紀八十年代,人們為恢復小西湖舊觀。在原小西湖即蓮蕩池,原蘭州文科職業學校及原蘭州軍區總醫院一帶,以東約1公裡處,重新修建小西湖。這就是今天小西湖公園的位置,南臨西津東路,北毗濱河中路,西接鹼溝,東連馬路。
這裡原先是黃河南河道及夾河灘與騷狐灘,垃圾成丘,雜草叢生。1968年,花寨子公社西園大隊壓壩填士石方,攔河截流,將黃河南岸南河道與騷狐灘連為一片,建成菜地。計劃種植蔬菜,結果發現土層很薄,鹽鹼化嚴重,再加上汙水橫流,種植蔬菜生長不良。1982年,徵收此地改建為小西湖公園,並列入當年市政府要落實的十二件實事之中。1984年3月22日,組建西湖公園建設指揮部,在此後的三年時間中,七裡河的18個單位,參加了修建公園的義務勞動,植樹18823株,建亭臺11處,於1987年10月1日初步建成開放。
小西湖公園在設計上吸取原小西湖園林的布局精華和主要景觀,融江南與北方園林風格於一體,分為東部集體活動區、南部文化活動區、西部科普及安靜休息區、北部遊覽區及中部水上活動區5部分,並通過幹道和支路以及大小不等的水體使5個部分既相互分隔又相互滲透,形成統一的整體。
小西湖公園有三個大門,其中東門上有副對聯,這樣寫道:「世事變遷蓮池東遷今勝昔,光陰流轉兩山換裝綠而藍。
王文元原創作品
請關注 請轉發
版權已保護,轉載微我, 以免誤傷,盜用必究!
資料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