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高分神片《婚紗》:本應該不懂事的年紀卻那麼懂事讓人心疼

2020-12-16 萌星電影號

大家安利一部,韓國催淚電影《婚紗》。

女主小美是一個婚紗設計師,自此丈夫去世後,一直獨自照顧著女兒,由於工作太忙,疏忽了對女兒的陪伴,導致女兒性格孤僻,和同齡人之間產生很大的隔閡,也不願去媽媽為自己報的芭蕾班。

突然有一天小美像變了個人似的,花好長時間陪女兒,還問女兒有啥要買的,她甚至買來了所有的遊戲機,和女兒一起玩遊戲,還帶著女兒去野營。

從來沒做過飯的小美,給女兒做了愛吃的包飯,一天顧客看上了小美新設計的婚紗,小美居然拒絕了,說這是給自己女兒準備的,眾人很好奇但也沒怎麼問。

一天她帶著女兒去哥哥家,突然暈倒在了,送到醫院才發現小美患上了癌症。原來小美早就知道自己的病,她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好好照顧自己的女兒,她知道女兒不願意和同學交流。

她利用女兒的生日,想幫助女兒緩解同學關係。就讓女兒邀請同學參加生日宴會。但是女兒不理解媽媽,沒有邀請自己的同學,小美也沒有責怪女兒,而是和她過了一個開心的生日。

後來女兒在舅媽那裡得知了媽媽的病情,她開始理解媽媽的所作所為,每晚睡覺時總會從夢中驚醒,她會試探一下媽媽有沒有氣息。她知道媽媽擔心她和同學的關係,就主動的和同學和好,還去芭蕾舞班學習舞蹈,在女兒的不斷努力下,她獲得了上臺表演的機會。但這時的小美已經病入膏肓,連女兒的臉都看不清了。但是她還能清楚地辨認哪個是女兒,看這舞臺上的女兒,她欣慰地笑了,女兒終於長大了。

女兒還帶著自己的同學,一起來醫院看望自己的媽媽,看到女兒和同學的關係,小美很欣慰,晚上小美抱著女兒睡覺。這時收音機裡傳來了,女兒為媽媽寫的感謝信,小美欣慰了的落下了淚,她給了女兒一個吻,慢慢沉睡了過去。

早上女兒醒來發現媽媽還沒醒,她意識到媽媽已經走了,但她抑制住了自己的眼淚。她安靜地給花澆水,說讓媽媽再睡一會,直到一群醫生進來要推走媽媽時,她再也抑制不住了,她知道這一走,她就再也看不見媽媽了。

電影的結尾,女兒帶著媽媽買的傘,欣慰的抬頭看了看天,她知道天上有一個愛她的媽媽,一直在看著她。

小美在得知自己的病情時,才意識到自己對女兒虧欠。女兒得知媽媽的病情時,才開始從任性向懂事轉變。明知道明天厄運就會降臨,但仍要強忍著悲痛,微笑面對親人,單身媽媽對女兒的愧疚,女兒從叛逆到懂事的轉變,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

本應該不懂事的年紀卻那麼懂事讓人心疼,學會梳頭,苦練芭蕾,改掉潔癖,記得帶傘!

相關焦點

  • 「這個玩具我不愛玩,讓妹妹玩吧!」太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
    導語:孩子懂事聽話,在別的家長眼中這是優點,但是孩子懂事真的就那麼好嗎?一個表妹的鄰居,是一個重組家庭,媽媽和爸爸離婚後帶著孩子改嫁到此家,孩子也不大,但是表現出來的確實高於年齡段的成熟。比如有人去他家,孩子對於大人們待人的客套孩子也會,特別懂事,幫著端茶倒水,但是你若仔細瞅他,你會發現他的眼神不適地瞄一眼後爸。
  • 2歲女兒陪著爸爸跑貨運,懂事得讓人心疼
    2歲女兒陪著爸爸跑貨運,懂事得讓人心疼 2020-12-20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爽坦言童年太早懂事不是好事,長大回想眼圈發紅,哽咽讓人心疼
    鄭爽在最近的綜藝節目的採訪中,談論長大的話題,本來以為鄭爽會說什麼心靈雞湯,但是鄭爽直言太早懂事不是好事,並且以自己的經歷為例,講述了太早懂事的壞處,那就是喪失了很多童年的樂趣,談到這裡,鄭爽不禁哽咽落淚,眼圈紅紅惹人心疼。鄭爽在採訪中還希望,孩子們能夠真正的享受童年,擁有一段幸福快樂的童年時光。
  • 太懂事是好事嗎?這樣的孩子活得並不快樂,過早「成人化」罷了
    聽完這位媽媽的話,大多數家長都投去了羨慕的目光,而我卻格外的心疼那個懂事的孩子,她承受了太多和她的年齡不相符的東西,過於懂事其實是過早「成人化」的表現,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未必是件好事。孩子太懂事不見的好事,太乖的孩子「不快樂」不諳世事、天真無邪,這本應是孩子的代名詞,童年應該是無憂無慮的,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可以肆意的在父母懷中撒嬌。
  • 高鐵上,孩子買3份飯被父母指責:不懂事的父母扼殺了孩子的懂事
    父母都希望孩子聽話、懂事,若是孩子不懂事,就會被冠上「壞孩子」的標籤。但是,有時孩子明明很懂事,卻受到父母的指責,不懂事的父母扼殺了孩子的懂事,這恰恰是父母「不懂事」的表現。 託爾斯泰的觀點認為,「教育孩子的實質在於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
  • 與其懂事得讓人心疼不如任性地放飛自我,好比那池中妖豔的荷花!
    《燕雲臺》二姐烏骨裡懂事得讓人心疼而由佘詩曼飾演的大姐卻是最讓人心疼的:正如結尾裡大姐自己講的那般「自己不過是任性了一次《燕雲臺》大姐胡輦雖然這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但是聽上去仍然是那樣的心酸讓人心疼;作為家中的長女,娘親過世
  • 一段感情裡,太懂事,你就輸了
    文/雪落無塵楊絳先生在自傳裡寫道:後來我們才知道,那些脾氣好的人,都在受氣;會照顧人的人,都沒人照顧;會哭會鬧的人,有糖吃;那些懂事的人,反而沒人心疼。這個定論,存在於任何一段關係裡,在感情裡也是如此。
  • 懂事的你,請停下來抱抱自己……
    圖片源自網絡你是一個懂事的人嗎?1之前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段視頻,一個男孩子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著話「後來我才知道,那些脾氣好的人,都在受氣。善解人意的人,都在體諒。會照顧人的,都沒人照顧。會哭會鬧得,都有糖吃。那些懂事的人,反而沒人心疼。」是什麼讓你變成了現在的你?
  • 「懂事寶寶」火了,安靜的坐在桌底陪媽媽上班,乖巧得讓人心疼
    有的孩子也是很乖巧懂事的。前一陣的一個「懂事寶寶」很火,陪媽媽一起上班,來到辦公室之後,不吵也不鬧。媽媽也為了不吵到其他的同事,把孩子安置在自己辦公桌下。給孩子放置了一個小沙發,小桌子,讓孩子看動畫片。
  • 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後以下性格缺陷越明顯,家長別盲目高興
    如果我將來結婚有了孩子,我一定不會讓他過早懂事,要讓他像個孩子,成為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看完這位網友的留言,心中充滿了心疼。這位網友生活中肯定是家長心裡的懂事孩子,旁人眼中別人家的孩子。但只有他自己知道,為了這個懂事,他付出了多大的代價,過得有多辛苦。小時候越懂事的孩子,長大就活得越辛苦,真相很傷人。
  • 《他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為什麼說愛情裡不需要太懂事
    因為過於懂事,任染在陸浩面前漸漸變得什麼都不是。試想一個連自己的需求都不在意,都可以放在別人需求之後的人,怎麼可能奢求別人來在意和疼愛你呢?任染的過於懂事,其實是不愛自己的表現。因為越替對方著想就越沒有選擇的權力,當你提出要求時,對方就會覺得你怎麼突然不懂事了。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先懂得照顧自己的需求,愛自己,才能讓別人知道怎麼對你。
  • 河南11歲男孩患重病卻懂事的讓人心疼,哭求媽媽:省點錢放棄我吧
    孩子太懂事了,總覺得拖累了我們,就告訴我他想放棄治療,但我怎麼可能會放棄。拼盡全力我也要堅持給孩子治療。」吳小嬌堅定地說道。育銘今年11歲,家住河南省駐馬店市驛城區古城鄉,從小就比較懂事,堅強,懂得關心別人。可在2018年1月,育銘放寒假在家,吃飯的時候一直流口水,媽媽吳小嬌覺得不對勁,就帶著育銘去當地醫院做了一系列檢查。
  • 請不要誇「孩子真懂事」,沒有自我的孩子,活得很累
    當看到別的小朋友被父母帶著去遊樂園玩時,他們會默默轉過身,假裝自己不喜歡玩。這是懂事嗎?不,這是習慣。長期以來壓抑自己的欲望養成的習慣……儘管想要的欲望是那麼的波濤洶湧,卻都被一句「孩子,你要懂事」掩蓋的無聲無息。
  • 為什麼那些越是懂事的人,就越容易受傷?
    而那些越是懂事的人,在感情釐米似乎也越是容易受到傷害,越是容易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她總是很懂事地做好了一切作為一名女朋友應該做的事情,卻忘記了愛情根本就是自私的。所以最終她還是失去了愛情,原因就是她的男朋友覺得她始終都不夠愛他。如此諷刺。
  • 一個女孩兒到底經歷過什麼才變得如此懂事
    一個女孩兒和一個男孩兒在一起,女孩兒特別懂事,什麼事兒都不和男孩兒計較,不驕不躁,不發脾氣,不發牢騷。男孩兒的所有事情他都理解,寬容。然而女孩兒越發的懂事,男孩兒越發的心疼。男孩兒好想知道,一個女孩兒到底受過多大傷,才會變得如此懂事。男孩兒後悔的是沒有早點遇見女孩兒,早點兒心疼她。是啊!一個女孩兒到底經歷過什麼才變得如此懂事?
  • 宰相戴至德的尷尬:這是個不懂事的僕射!
    劉仁軌值班期間對人總是笑臉相迎,言辭動聽;而戴至德總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因此大家總是稱讚劉仁軌而貶議戴至德。這天,正當戴至德辦公。一個老太太拿著狀子要來辦事,戴至德在看狀子的空檔,老太太忽然想起了什麼,問身邊的工作人員:這是劉僕射還是戴僕射?回答是戴僕射。
  • 懂事是好事兒,卻也容易讓人錯失幸福
    「本來我以為我懂事點兒,就沒那麼多事情壓在他們身上了,但他們總是不消停……」我先安撫她的情緒,讓她好好冷靜一下,然後告訴她:「你不妨學著示弱!」她滿臉不理解,問道:「我擔心我再裝不懂事,父母豈不是更煩心?」放下電話,我陷入深思。從小,我們受的教育就是要「懂事」「聽話」「乖」。
  • 懂事過早幸不幸福?聽完鄭爽的回答,讓人感慨:不識廬山真面目
    01很小就懂事的爽妹子論起很小就懂事這一點,那麼娛樂圈的女明星裡面首先要誇獎的就是鄭爽。雖然我們在上面提及了鄭爽媽媽對爽妹子有很高的要求,但如果不是鄭爽很小就懂事的話,那鄭爽也沒有辦法變得那麼優秀吧,畢竟「一個巴掌拍不響」。但是鄭爽很小就懂得了父母的期望,也願意為了不讓父母失望而變得努力,那她就會對自己要求很多,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
  • 一個父親給孩子的忠告:你懂事前我們是父子,懂事後我們是朋友
    文/可馨育兒父母和孩子到底應該像朋友一樣的相處,還是彼此之間要有界限,現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大家都各有各的說法,有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說太嚴厲了孩子容易叛逆。我們都覺得現在的教育方式,應該和以前的不一樣,老式教育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一點用都沒有,現在的孩子不吃這一套,你管得嚴了,他給你罷工,說你沒有給他自尊,沒有尊重他的人權。但是你和他做朋友,那麼他在犯錯的時候,誰來教育他呢,你再想管他,已經在他心裡沒有威嚴了,他覺得你和他是平等的,對你沒有敬畏,不服你的說教。
  • 燕燕和胡輦的結局:懂事的女人沒人疼,任性的女人卻快活一生
    但是那些不會哭的孩子呢,儘管他們也有自己的需求,但是因為他們不愛表現,所以他們的需求總是不被看見,父母就不知道他們到底要什麼,久而久之自然就忽略了。所以,如果想要被疼愛,首先你得學會做一個懂得提需求,提不滿的人,只有這樣,你才能不委屈自己。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