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永和園茶點 開洋乾絲配黃橋燒餅

2020-12-23 江蘇頻道

「開洋乾絲」和「蟹殼黃燒餅」,是永和園酒樓的傳統品種。永和園的前身,是古城南京著名的雪園茶館。解放後改名為永和園茶點社,以傳統茶點「開洋乾絲」、「蟹殼黃燒餅」讓人久吃不厭。

開洋乾絲

從前南京茶館小吃,總是先吃乾絲。清人在<<望江南>>詞中有「茶社客堪邀,加料乾絲堆細」之句,可見南京乾絲早已聞名。當年夫子廟地區的茶館,家家都有煮乾絲。永和園的乾絲原以「燙」而聞名,實則煮、泡、燙結合,其目的是去黃槳味。「燙乾絲」的乾子都是豆腐店特製的大白幹,二寸半見方,厚不到一寸;乾子要求嫩而不破,幹而不老。先用刀批成36至42片,薄如紙,再切成絲,細如頭髮,能穿針。金陵美食家胡長榮老先生所教學徒,第一課便是刀工,刀工實習就是批乾絲。經過訓練,較好的學徒也只能批32至36片,可見,碗中不起眼的乾絲。製作之精細,用料要求之高,都是十分講究的。永和園的殷天寶老師傅的「燙乾絲」,細如鋼絲,技高一籌,曾吸引了眾多的顧客。開洋乾絲是用原汁雞湯煮製,選上乘湖米(開洋)煮透,灑上細如頭髮的嫩黃生薑絲,淋上小磨麻油,香氣誘人,可口開胃,實為南京乾絲一絕。

(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蟹殼黃燒餅

永和園的蟹殼黃燒餅有「黃橋燒餅」的美稱。燒餅分糖油和蔥油兩種。燒餅形如螃蟹,色如煮熟的蟹殼,豬油蔥花夾心,入口酥香,回味悠長。製作時是獨特的手工操作,先用精白麵粉加適度的水揉和發酵,揉面要下力又細緻,發酵加鹼均要適中,酥油入面揉勻有講究。做餡子的豬油必用板油,蔥花要選用大蔥。燒餅胚制好後,還得用飴稀水刷面撒芝麻,芝麻要撒得均勻,入爐燒餅要貼牢又平正,可看出燒餅手藝並不簡單。餅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像黃橋燒餅一樣名聞遐邇。傳說有次乾隆皇帝下江南,來到江北黃橋鎮上,發現小店門外貼有「黃橋燒餅,譽滿大江南北」字條,便步入小店,招呼巧手師傅過來做幾塊黃橋燒餅嘗嘗,並說做得好吃有賞。巧手師傅立即動手製作,乾隆皇帝在一旁觀看操作,只見從和面、加酥、包餡、摻油、配蔥、上糖稀、粘芝麻到進爐烘烤等,共經過十道操作工藝。巧手師傅鏟起燒餅送到乾隆面前時,他抓起燒餅就咬了一口,連說:「真香!真好吃!賞你二十兩銀子。」從此,這「黃橋燒餅」就出了名。

(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其實黃橋燒餅的「老家」在泰州,最正宗的南京燒餅是蟹殼黃
    「秦淮八絕」的第一絕是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明年9月,Discovery探索頻道將播放5部以南京為主題的紀錄片,昨天,其官微發出「攜手探索,發現南京」的話題,並將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列為秦淮八絕中的第一絕。對此,現代快報資深美食記者夏天解釋,「老秦淮八絕中,正宗的燒餅要屬永和園的蟹殼黃。」  黃橋燒餅姓「秦」還是姓「泰」?
  • 南京永和園雞汁乾絲代表江蘇老字號出徵「食餐會」
    「永和園的乾絲製法起源於永和園第一任店主六榮生的家傳手藝,乾絲要切得像銀針,吃到嘴裡軟而綿,生薑絲細得像能穿針的線。」方思瑞說。相同的食材在不同的人手裡,往往也會呈現出不同的味道。因此,為了保證口感不變,永和園的雞汁乾絲有著嚴苛的標準。方思瑞告訴紫金山新聞記者:「選用1.5cm  厚8cm見方的大白幹,先片成22片,再切成細絲,共1200根。」
  • 南京夫子廟老字號永和園重新開業 特色小吃一樣不少
    揚子晚報3月12日A33版報導了《百年老店永和園將拆遷》的消息,因興建科舉博物館,位於貢院西街的永和園也被列入拆遷範圍。不少南京市民擔心,永和園會不會像其他一些老字號一樣,拆了以後便永遠消失在生活之中?揚子晚報記者昨天路過夫子廟時偶然發現,永和園酒樓已在夫子廟北牌坊狀元樓西側易址復建開業。
  • 南京市資訊|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園林在南京什麼地方?
    南京市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被譽為「金陵第一園」的園林在南京什麼地方?作為六朝古都,南京曾營造過許多皇家和私家園林,但頻繁的改朝換代讓這些園林同金陵城的經歷一樣,大多命運多舛,湮沒在歷史的記憶中,瞻園可以算是其中的一顆遺珠。
  • 他的黃橋燒餅絕對正宗,揚州無人可比
    【「拾味揚州 世界美食之都的100個細節」徵文選刊】提到揚州的美食,人們不禁聯想了紅樓宴、隋唐宴,還有什麼三頭宴、三套鴨、大煮乾絲……其實,真正撐起揚州美食的大傘,竟然散落在揚州的街頭巷腦的民間小吃刮:豆腐腦、油炸幹、京剛臍、油端子、油炸春卷
  • 你不知道的江蘇特色美食——黃橋燒餅和漲燒餅
    黃橋燒餅的名號在外,可孤陋寡聞的我還是到了黃橋鎮才知道。黃橋鎮是泰興下轄的一個小鎮,然而小鎮不「小」,別的且不說,光是「黃橋燒餅」這響噹噹的名號就是中國成千上萬個普通小鎮所不能企及的。黃橋鎮 以一場戰役而出名 說起來,黃橋燒餅也是烙印著紅色基因的特色美食,歷史上那場著名的黃橋戰役,用現在的流行語講,是一場「有味道的抗日戰」,當地老百姓擔著黃橋燒餅冒著槍林彈雨支援前線
  • 黃橋燒餅,餅中極品
    黃橋燒餅是古老的特色傳統小區,數江蘇菜系流傳與江淮一帶,黃橋燒餅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戰,役打響後,黃橋鎮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
  • 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1940年,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新四軍7000餘人,在黃橋決戰中,擊敗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取得了殲敵1.1萬餘人的輝煌勝利,奠定了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
  • 江蘇泰興黃橋:搭建產業發展「議事臺」 描繪黃橋燒餅「新藍圖」
    黃橋燒餅是中華名小吃,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黃橋燒餅因一場黃橋戰役、一首《黃橋燒餅歌》、一篇編入中學語文教材的散文、一部電影《黃橋決戰》而馳名。黃橋燒餅店已遍布各地,專營店超過1000家。
  • 「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日 泰興黃橋再響《黃橋燒餅歌》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 (通訊員 張建榮 鮑家成 石湘蕾 記者 王國柱)「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橋燒餅慰勞忙……」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響軍民魚水深情。10月10日,在紀念新四軍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日,140多名新四軍後代訪問黃橋時受到黃橋老百姓夾道歡迎,大家情不自禁齊聲高唱《黃橋燒餅歌》,現場令人動容,有人還流下了熱淚。/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被黃橋老區人民的熱情感動落淚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 泰州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泰州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2020-10-10 21:44:40張建榮 攝   中新網泰州10月10日電(張建榮 趙留鋒)「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
  • 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好吃
    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好吃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吃了一驚。我感覺自己太落伍了,而這道「黃橋燒餅」完全算是把我壓抑已久「吃遍天下美食」的夢想給勾出來了。我身在黃山,家鄉有一種美食,是關於燒餅的。可是今天突然聽到一個「黃橋燒餅」以為自己聽錯了,是不是把山寫成了橋?可是走近店家的招牌一看,發現並沒有寫錯,這確實是「黃橋燒餅」。或許我這人天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對於自己不熟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