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假的?他的黃橋燒餅絕對正宗,揚州無人可比

2020-12-15 綠楊夜話

【「拾味揚州 世界美食之都的100個細節」徵文選刊】

提到揚州的美食,人們不禁聯想了紅樓宴、隋唐宴,還有什麼三頭宴、三套鴨、大煮乾絲……其實,真正撐起揚州美食的大傘,竟然散落在揚州的街頭巷腦的民間小吃刮:豆腐腦、油炸幹、京剛臍、油端子、油炸春卷,大油火燒、四喜湯圓……這些小吃價格低,味道贊,那些平民百姓買得起,吃得下,把揚州市民的生活點綴得多姿多彩。

黃橋燒餅就是其中之一。

在揚州的梅嶺西路中段有一個南北向的巷子——重寧北巷。在巷的中段有一個揚州唯一的黃橋燒餅店。店主叫劉書明,今年67歲,老家在黃橋燒餅的發源地泰興黃橋鎮,他25歲就跟隨父親學做燒餅,已經整整40年。他先是在老家做,由於鎮上的人都做燒餅,他乾脆就投奔揚州的親戚,在揚州安家落戶,所以他的黃橋燒餅絕對是正宗的,特有的口味,揚州無人可比。

圖1 新出爐的黃橋燒餅

他告訴我,做燒餅真是一個辛苦的活,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幹。每天晚上把第二天做燒餅的面和好。第二天早上3:30左右就要起床,要把發酵好的面進行扳鹼。扳鹼就是用雙手把發酵好的面不停揉翻,而且力度很大,那是一個力氣活,把大塊的麵團經過幾次翻身,還有用拳頭敲打,用手指頭不住地按,幾個回合下來,腰酸背疼,渾身已經汗津津的了。

圖2 正在製作黃橋燒餅的店主劉書明

一般情況下,師娘和兒子或者媳婦兩個人包燒餅,劉師傅負責炕燒餅,賣燒餅,他們之間很少講話,但是配合默契。師娘只管包燒餅,劉師傅炕、賣燒餅,決定黃橋燒餅口感的一個關鍵:油酥的製作。油酥的成分主要是麵粉、大油和優質色拉油和適量的水,按一定比例進行攪拌而成。而油酥的核心就是水溫的掌控,是根據季節進行調整,純粹是靠多年的經驗,也是劉師傅的看門絕活,不外傳。

炕燒餅了,把成形的燒餅排列在特製的鐵皮盒裡,用刷子輕輕地刷上一層水,然後撒上芝麻,如果沒有水芝麻就粘不上去,接下去把撒了芝麻的燒餅放到烤箱裡,烤上五分鐘,這時燒餅已經八成熟了,劉師傅又用另外一個刷子,在即將炕熟的燒餅上刷上一層薄薄的麥芽糖,這樣可以讓燒餅變得金黃,外觀好看,也芝麻更好地粘在燒餅上。

當烤箱上的指示燈閃爍時,劉師傅打開烤箱的門,戴上手套取出烤熟的燒餅,分給顧客。劉師傅告訴我們,吃燒餅最好時機在燒餅出爐5—10鍾之間,早了太燙,吃了冷了,燒餅特有的味就不純了。

圖3 包燒餅的師娘和媳婦

我接過一塊燒餅,感覺有些燙手,就用手帕裹著,嘴裡不停吹氣。我仔細地端詳著:燒餅呈金黃色,似乎還有油氣在四溢,燒餅表層布滿了細細的芝麻,散發談談的香味。用鼻子一嗅,燒餅的香味和芝麻的香味撲鼻而來,令人「口水直下三千尺」。我小心地捏著燒餅,感覺燒餅熱熱的,軟軟的、酥酥的,不敢用力,不然的話,那特別酥的燒餅就會碎。我慢慢地掰開燒餅,一絲熱氣冒了出來,同時伴著蔥油的香氣也在空氣中瀰漫,我發現燒餅的瓤似乎被分成若干層,但是又數不清,我知道那是燒餅中的酥,是燒餅變得鬆軟,綿柔酥爽,有不乏勁道彈性。燒餅吃到嘴裡,有蔥油的香味和芝麻的香味,還有淡淡的酥油和鹹味,在舌尖和口腔有一種難以用語言表述的舒坦,也許這就是正宗黃橋燒餅特有的滋味。我慢慢咀嚼著,品味著,也感到家鄉美食的魅力與魔力,揚州不愧為美食之都。

買燒餅的都是老顧客、回頭客。每天下午的三點過後,買燒餅幾乎把燒餅店圍了起來,有的是自己品嘗,有的帶回去,還有的是以前的老顧客,現在搬家了,特地趕來,就是為了嘗嘗那熟悉的滋味,看看他們熟悉的劉師傅,有時順便說上幾句話。

圖4 排隊等待黃橋燒餅的食客

儘管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步提高,肯德基、麥當勞、皮薩餅……都進入人們的生活,人們不再為吃什麼而犯愁,只是留在心靈深處的依偎——家鄉的、普通的、獨特的滋味在心頭纏繞,揮之不去。

每天的下午,當我看書久了,就會拎著一隻水杯來到這個黃橋燒餅店,儘管等燒餅的人很多,劉師傅總不聲不響先遞給我一塊,因為我是他的老客,已經形成默契,在燒餅裡融進了一種情感,我們都是揚州人,我們在一起生活了這麼年了,我們熟悉了……

深秋的傍晚,瑰麗的晚霞讓天空絢爛無比,如碩大無形的錦緞拋撒過來,溫暖明亮,落在不大的黃橋燒餅店門口,劉師傅的一家包燒餅、炕燒餅,顧客在等燒餅、吃燒餅。顧客中有多年的老客,也有慕名而來的新客,他們中有老人,還有靚麗的姑娘、帥氣的小夥。他們是本地人,或許外來的打工、發展的文化知識精英,他們和當年的劉師傅一樣,為了生活,為了發展,來到了這個即陌生又親切的城市,品嘗著揚州特有的美食,尋覓精神情感的皈依。這個城市不僅有美景,還有美食,更有令人無比神往的……因為這個城市敞開她寬闊而溫柔的雙臂,擁抱著置身她的懷抱中的人們,共生共存,彼此關愛,彼此慰藉,在時空的隧道裡,款款地延伸著。

一塊小小的、黃黃的、香香的的燒餅,它既是美食,更承載著揚州和所有在揚州生活、學習、工作的人們的希冀……

相關焦點

  • 其實黃橋燒餅的「老家」在泰州,最正宗的南京燒餅是蟹殼黃
    「秦淮八絕」的第一絕是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明年9月,Discovery探索頻道將播放5部以南京為主題的紀錄片,昨天,其官微發出「攜手探索,發現南京」的話題,並將黃橋燒餅和開洋乾絲列為秦淮八絕中的第一絕。對此,現代快報資深美食記者夏天解釋,「老秦淮八絕中,正宗的燒餅要屬永和園的蟹殼黃。」  黃橋燒餅姓「秦」還是姓「泰」?
  • 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好吃
    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好吃聽過了黃山燒餅,居然還有個黃橋燒餅,真的是吃了一驚。我感覺自己太落伍了,而這道「黃橋燒餅」完全算是把我壓抑已久「吃遍天下美食」的夢想給勾出來了。這個夢想,我想了好久,也一直想實現來著,可是一直沒有機會,而要吃遍天下美食,是想去當地走一遭,是正宗的天下美食。我身在黃山,家鄉有一種美食,是關於燒餅的。可是今天突然聽到一個「黃橋燒餅」以為自己聽錯了,是不是把山寫成了橋?可是走近店家的招牌一看,發現並沒有寫錯,這確實是「黃橋燒餅」。
  • 黃橋燒餅的做法步驟,味道正宗
    黃橋燒餅屬於油酥製品中的酵麵皮酥,是以有一定膨鬆性的酵面作皮,具有酥鬆性的幹油酥作心,經過擀、疊、卷等起酥方法形成層酥性結構,因而黃橋燒餅的餅皮吃起來非常的酥鬆可口。一、黃橋燒餅麵皮的製作技法1.燙酵面的調製方法:用來製作黃橋燒餅的燙酵面的調製方法共有兩種:一種是傳統的酵種調製法,就是在製作燒餅的前一天晚上,將麵粉1千克用70℃-80℃熱水650毫升拌勻,攤開晾涼至微溫(30℃左右),加入酵種揉勻,覆蓋棉被發酵成面肥。
  • 揚州燒餅(圖)|豬頭肉_網易新聞
    主人也說不清楚製作方法,我們也記不清他說的是姓陳還是姓謝的那家做得更好。說是那家一天只做那麼幾個,只賣個中飯市,常常是攤子不出街,午前在家裡就賣光了。  點心  漫  話  燒餅、油條、豆漿、陽春麵被人們稱為早點的「四大金剛」,其中,排在第一位的為燒餅,可見它與人們生活關係的密切。
  • 江淮一帶的名小吃黃橋燒餅,鹹香十足,自己也能做出正宗味道
    黃橋燒餅是江蘇的特色小吃之一,這道菜的來源與一場著名的戰役息息相關,也就是發生在1940年的「黃橋決戰」。相傳,在戰役發生之時,前線糧食緊缺,而居住於黃橋當地的百姓們便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製作的燒餅送到了前線的戰士手中,前線的戰士對這些百姓感激不盡,黃橋燒餅也由此得名,而這樣一個軍民一家親的故事也賦予了黃橋燒餅更深的含義,對於黃橋的人民來說,這已經不僅僅是一道食物,而是他們當地人民的驕傲。其實,有很多的特色食物都不僅僅只是用來裹腹的,它們還代表著一種傳承,是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也是精神上的傳承。
  • 江蘇黃橋燒餅,香酥可口,還有肉餡,做起來卻有點難
    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有稱之為餅的美味,例如梅乾菜扣肉餅、黃橋燒餅等。我有幸嘗到一次黃橋燒餅,雖然沒有去當地吃過正宗的黃橋燒餅,但嘗過之後一直想要去當地正兒八經的嘗一回。這不,好運說來就來,一起追星的小夥伴邀請我去她家做客。我背著行囊到達了目的地,一下車我就問小夥伴,有哪家黃橋燒餅好吃?
  • 黃橋燒餅,餅中極品
    黃橋燒餅是古老的特色傳統小區,數江蘇菜系流傳與江淮一帶,黃橋燒餅得名於1940年10月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戰,役打響後,黃橋鎮當地群眾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陣地,譜寫了一曲軍愛民民擁軍的壯麗凱歌。
  • 你不知道的江蘇特色美食——黃橋燒餅和漲燒餅
    黃橋燒餅的名號在外,可孤陋寡聞的我還是到了黃橋鎮才知道。黃橋鎮是泰興下轄的一個小鎮,然而小鎮不「小」,別的且不說,光是「黃橋燒餅」這響噹噹的名號就是中國成千上萬個普通小鎮所不能企及的。黃橋鎮 以一場戰役而出名 說起來,黃橋燒餅也是烙印著紅色基因的特色美食,歷史上那場著名的黃橋戰役,用現在的流行語講,是一場「有味道的抗日戰」,當地老百姓擔著黃橋燒餅冒著槍林彈雨支援前線
  • 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1940年,陳毅、粟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指揮新四軍7000餘人,在黃橋決戰中,擊敗了國民黨軍隊的進攻,取得了殲敵1.1萬餘人的輝煌勝利,奠定了蘇北抗日民主根據地的基礎,打開了華中抗戰的新局面。
  • 泰州蟹黃湯包黃橋燒餅等18道菜入選江蘇符號
    記者昨日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獲悉,去年底啟動的《符號江蘇》系列叢書第一輯——《淮揚菜》,泰州市推薦的燙乾絲、魚湯麵、燴魚餅、蟹黃湯包、黃橋燒餅、紅燒江鰻魚等19道特色菜餚編入該書。記者從剛剛獲得的《淮揚菜》中文版五校版的電子檔上看到,該書第110至137頁,介紹的全部是來自泰州各地的魚鮮、江鮮等特色淮揚菜,分別是 公式魚燒羊肉、蟹黃湯包、幹豆角扎肉、三寶扣遼參、鹽水大皇鴿、銅盆銀鱈魚、蜜汁山芋、燙乾絲、灌湯魚圓、魚湯麵、燴魚餅、雞汁蝦球、一品老鵝、公式魚獅子頭、紅燒江鰻魚、黃橋燒餅、芋頭燒肉、肉渣菜豆瓣和鱖魚燒羊肉,均由泰州最有名氣的飯店或酒樓提供。
  • 黃橋決戰,黃橋燒餅攤出來的大捷
    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 司馬懿雖說奸詐,篡取曹魏天下,但他卻是治國安邦的能手,上文就是他在臨終前告誡司馬師和司馬昭的肺腑之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司馬懿至少心裡裝得下天下子民。 沒有人民的支持,任何政權都是走不長遠的。
  • 江蘇泰興黃橋:搭建產業發展「議事臺」 描繪黃橋燒餅「新藍圖」
    黃橋燒餅是中華名小吃,中國地理標誌產品。黃橋燒餅因一場黃橋戰役、一首《黃橋燒餅歌》、一篇編入中學語文教材的散文、一部電影《黃橋決戰》而馳名。黃橋燒餅店已遍布各地,專營店超過1000家。
  • 「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日 泰興黃橋再響《黃橋燒餅歌》
    揚子晚報網10月10日訊 (通訊員 張建榮 鮑家成 石湘蕾 記者 王國柱)「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橋燒餅慰勞忙……」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響軍民魚水深情。10月10日,在紀念新四軍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日,140多名新四軍後代訪問黃橋時受到黃橋老百姓夾道歡迎,大家情不自禁齊聲高唱《黃橋燒餅歌》,現場令人動容,有人還流下了熱淚。/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被黃橋老區人民的熱情感動落淚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 尋味古城揚州的特色美食
    揚州的爛面燒餅就好比天津的狗不理一樣有名,只不過是停留在老一輩人的記憶中了,現在太多的花樣吃喝代替了,那些過去的年代間經久的美食,爛面燒餅是揚州的地方特色小吃,寓意團圓餅。相信很多朋友已經聽過它的大名了,雖然其它的城市也有不少餐館有揚州炒飯,但是絕對沒有揚州的正宗。地道的揚州炒飯可以說把蛋炒飯做到了極致,原汁原味,並且選料也極其的嚴謹。來揚州吃一碗名副其實的蛋炒飯,金黃的色澤,粒粒分明的米飯,撒上蔥花,色香味俱全。一大口下去,絕對十分滿足!
  • 泰州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泰州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 2020-10-10 21:44:40張建榮 攝   中新網泰州10月10日電(張建榮 趙留鋒)「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
  • 江蘇特色傳統小吃「黃橋燒餅」
    黃橋燒餅黃橋燒餅得名於那場著名的戰役,「黃橋決戰」黃橋鎮的百姓冒著敵人的炮火把燒餅送到前線的陣地因此得名「黃橋燒餅」。特點:黃橋燒餅,外黃裡軟,色呈蟹殼紅色,不焦不糊,不油不膩,咬一口,香味四溢,蔥油流滿嘴角。原料:麵粉5000克,酵母25克,熟芝麻350克。
  • 老區再唱《黃橋燒餅歌》,江蘇省泰興市紀念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
    本報訊 丁春兵報導:10月10日,江蘇省泰興市舉行新四軍黃橋戰役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80年前,一曲《黃橋燒餅歌》唱出了軍民魚水深情;80年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再次迴蕩在江蘇泰州黃橋老區上空。
  • 【揚州法苑】吃了這塊團圓餅,中秋才算圓滿了
    梁吉雲做的團圓餅綿軟有彈性,好像餅皮的縫隙裡長滿了空氣,吃在嘴裡又有嚼勁,很有筋道,用揚州話說:打嘴巴都捨不得丟。等即將去上海的顧客來取餅的時候,梁吉雲已經把50個按照顧客預訂的餡心要求新鮮包製的燒餅打包好了,當著顧客的面,她又把4隻小的黃橋燒餅放進了塑膠袋裡。這是她主動送給買得多的顧客的,她對顧客說:「把最正宗的黃橋燒餅帶幾個給你上海家人嘗嘗。」
  • 細品永和園茶點 開洋乾絲配黃橋燒餅
    「開洋乾絲」和「蟹殼黃燒餅」,是永和園酒樓的傳統品種。永和園的前身,是古城南京著名的雪園茶館。解放後改名為永和園茶點社,以傳統茶點「開洋乾絲」、「蟹殼黃燒餅」讓人久吃不厭。開洋乾絲從前南京茶館小吃,總是先吃乾絲。
  • 酥脆掉渣的「黃橋燒餅」,在家就能做,簡單易上手我們一起動手吧
    「我是原創作者阿華田草莓波波冰,專門跟大家分享美食圈的那些事黃橋燒餅是一種有歷史故事的名美食,它是江蘇泰州地區家喻戶曉的小吃,深受當地人的喜愛,黃橋燒餅是因為以前那場「黃橋決戰」,才真正讓全國人民都知道這道小吃,戰鬥打響後,當地的群眾怕我們的人民子弟兵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