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印章風潮來襲?疫情或助日本告別「印章文化」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導,日前,日本政府和日本經濟團體「經團聯」在內閤府發布了一個共同宣言,宣布要對基於「書面」「印章」「面對面」的行政手續和商業習慣進行改革,年內將進行制度和法規修改方面的討論。

報導指出,在日本,籤訂合同、蓋公章尤為繁複。不僅商務場合需要印章,印章對於個人來說也是必需的,銀行開戶、手機入網籤約,就連公司內部普通的個人籤名有時也需要印章。

資料圖:新冠疫情下,日本當地民眾佩戴口罩走過東京街頭。 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 攝

要蓋印章就需要紙質材料,也需要真人現場作業,這些因素都是連動的。這種被稱作「印章文化」的習慣在日本長期受到詬病,但是一直沒有改觀,新冠疫情或許是日本告別「印章文化」的最佳契機。

疫情期間,很多日本企業開始讓員工在家辦公,但是總有一些人不得不去公司。名為freee的會計軟體開發公司實施的一項調查顯示,76.7%的日本上班族即便在家辦公也時常需要去公司。究其理由,38.3%的人稱「要確認和整理客戶寄來的書面材料」,22.2%的人稱「要給合同蓋章」。

調查顯示,儘管企業實施遠程辦公比較容易,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為了書面材料和蓋章,不得不去公司。

而另一項調查也顯示,沒有實施遠程辦公的日本企業中,77%的企業認為最大的理由是「遠程辦公不方便蓋章、處理書面文件」。

如今,隨著電腦等數位化技術和設備的更新,書面作業的效率相對越來越低,日本政府和民間都意識到了這一弊病,開始呼籲改革。政府機關中最早開始行動的是總務省,2018年還設立了專門的改革小組。

真正推動日本社會告別「印章文化」的是2020年開始的新冠疫情,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從政府到企業都開始推進電子化作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4月在政府相關會議上稱,希望對民間經濟活動中的書面和蓋章習慣進行全面的摸底,以便改革這一習慣。

報導稱,現在,日本正在醞釀一場基於信息技術的「電子印章風潮」,尤其是大型IT企業對於這項改革最為積極。不少企業開始撤銷書面合同,改籤電子合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電子印章風潮來襲?疫情或助日本告別「印章文化」
    中新網7月10日電 據日本《東方新報》報道,日前,日本政府和日本經濟團體「經團聯」在內閣府發布了一個共同宣言,宣布要對基於「書面」「印章」「面對面」的行政手續和商業習慣進行改革,年內將進行制度和法規修改方面的討論。 報道指出,在日本,簽訂合同、蓋公章尤為繁復。
  • 日本將廢除傳統印章,無紙化辦公、「電子籤名」成新浪潮?
    日本傳統「印章文化」在日本留學、工作、生活的人應該都知道日本源遠流長的「印章文化」,雖然印章是從我國傳過去的,但日本人對印章的普及和使用卻遠超我國。直到現代,日本人從出生、上學、工作到結婚、買房、經營事業甚至最後死亡,所有的文件都還需要蓋章生效,印章比籤名更具有法律效力。
  • 悼念公章進行時|印章|電子籤名法|日本
    印章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印章在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古代印章自誕生起最主要的功能是示信。隨著社會經濟繁榮,商業發達,在現代社會裡,印章的用途仍然很大,比如它被視為具有防偽功能的重要標記。但是,據財新媒體報導,當地時間2020年10月19日,日本東京,當地一座寺廟為企業不再使用的印章舉行「追悼會」。
  • 日本印章:被疫情再次引發的存廢爭議
    在上世紀90年代,自民黨行政改革推進本部推出行政手續的電子化計劃,但因為遭遇了相關行業的反對,又有幾萬民眾以署名方式表示對印章文化的支持,該計劃不得不中斷。2018年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例行國會中提到的各種手續的「大幅簡化」以及所有電子申請的「零附件」目標,還有同年政府發布的「數位化政府實行計劃」也包括廢除法人登記用印章的方案,結果也是因為類似的原因遲遲沒能實行。
  • 疫情期間辦公效率助推器——電子印章的使用
    受防控疫情措施影響,企業間的商業安排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尤其是日常經營中紙質文件的籤署、蓋章等操作存在一定困難,同時還面臨因人員接觸可能導致感染的風險。困難往往伴隨著機遇,線上簽約、使用電子印章等方式對解決當下的困境提供了出路,它能夠在特殊時期極大的提高企業商業交易的效率。但基於傳統印象,人們還是看到常見的實物印章更踏實放心,電子印章真的管用嗎?
  • 董助智能印章助力企業印章數位化管理 讓印章管理不再難
    對於企業來說,複雜的線下流程管理模式已經非常滯後,企業的數位化轉型目前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任務之一,這在企業印章管理中尤為突出,對於印章管理來說,沒有一款合適的管理工具,管理印章將是一個很耗時耗力的工作,也會很容易變得無法組織和難以處理。
  • 「雙語彙」Seal/印章
    疫情期間的日本掀起了一場有關印章的討論。雖說源自中國,但日本的用印習慣更根深蒂固(deeply entrenched)。時至今日,日本公民的印章仍需到地方政府登記以便獲得法律效力,而且按不同用途,還至少分為籤約印、銀行印和日常印等類型。在日本,每個工作日隨身攜帶三種印章是很多人的常態。日本對印章的堅守成為推行遠程辦公的一大制約因素(bottleneck)。
  • 印章,日本人的另一個身份證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許黛如]據日本媒體報導,疫情期間,要求在 書面文件上蓋章才能生效的日本 「印章文化」,成了企業員工在家辦公的最 大阻礙。印章文化是日本特有的傳統文 化,印章的身影活躍在社會的各個方面, 可以說,「日本人從出生到死亡都離不開 小小的印章」。
  • 如何統一管好「電子印章」和「實體印章」?
    紅頭印章現已成為組織全程電子化管理的最大障礙,由於當前電子印章尚未被市場廣泛接受,能夠高效利用電子印章的企業不多。有沒有一套系統既可以實現物理印章的管理,又能加蓋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印章,還可以把電子文件防偽列印下來的智能印控管理系統?
  • 便民新舉措 印章網上蓋 西藏電子印章管理系統上線
    原標題:便民新舉措 印章網上蓋 西藏電子印章管理系統上線   目前,西藏電子證照管理系統、電子印章管理系統已上線運行。   什麼是電子印章?   電子印章分為三類:電子公章、與機構關聯的個人電子名章(電子職務章)和普通個人電子名章(電子私章),是可靠電子籤名的可視化表現形式,採用密碼技術,結合數字證書和籤名密匙與實物印章圖像有效綁定,用於實現各類電子文檔完整性、真實性和不可抵賴的圖形化電子籤名。
  • 契約鎖電子合同為企業提供印章管控新模式!
    結合企業印章管控協同、高效、安全等多方面的要求,契約鎖電子合同提供電子籤約及印控一體化解決方案,以電子化籤約和一體化印控為實現手段,實現總部管章與分部用章高度協同,滿足印章與合同管理需求。一、電子籤約及印控一體化方案亮點考慮到當前國內電子合同產品模式同質化明顯,而各個企業印章管控需求有所差異,能夠覆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印章使用場景至關重要。1、印控一體化,總部與分部協同高效以總部與分部以印章管控為核心,實現印章輕鬆管、快捷用。
  • 日本社會加速「擺脫印章」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東京11月19日電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形勢下,日本社會正在加速擺脫實體印章的步伐。日本知名印章企業旗牌文具公司(Shachihata)日前表示,將從11月24日起開通「使用數字印章處理公司內外文件電子審批」的服務。據日本時事通訊社報導,旗牌文具公司的此項服務在以往的基礎上新增了使用二維碼及郵件進行認證的新功能,不僅可進一步加強處理內部文件的服務安全性,使得與客戶進行在線籤約成為可能,還能幫助實現公司內外業務在線統一辦理。
  • 企業拿電子印章也能去銀行開戶,電子印章全面普及中
    契約鎖電子印章系統通過將統一印控中心與商業銀行常用OA系統、信貸管理系統、櫃面業務管理系統、銀行基本業務管理系統以及銀行帳戶管理系統等業務管理軟體連接,滿足銀行日常印控及電子籤約需求,為銀行業務在線辦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子印章、電子籤名及司法出證服務,讓商業銀行的每次籤署都具有法律效力…
  • 電子印章來了!
    電子印章來了!上海市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於4月11日上線,這意味著,各類法人電子印章和個人電子籤名,由這一平臺進行統一製作與管理。▲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一網通辦」電子印章網頁截圖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用戶有一個「法人一證通」數字證書,個人用戶有一個「一網通辦」實名認證。憑這兩種方式,企業和個人就可以登錄上海市電子印章公共服務平臺。
  • 日本數位化轉型最大的障礙為什麼是印章?
    日本行政改革大臣河野太郎24日向包括中央機構在內的日本各個都道府縣政府發布文件,要求廢除在行政手續中使用印章。表示,政府要數位化轉型,最關鍵的一步就是「廢除印章」。我們可能很難想像,為什麼「印章」會是日本推動數位化的障礙。主要是由於「紙文化」和「印章文化」紮根於日本。對日本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印章」可能比身份證更重要。一個成年日本人通常會持有三顆印鑑以上,其中最重要的一枚被稱為「實印(実印じついん)」,這是政府認證登錄的印章,具有代表你本人的法律效力。
  • Word及WPS文檔電子印章使用指南
    微軟Office或金山WPS文檔也是電子印章經常應用的文檔格式。電子印章軟體廠商推出的電子印章客戶端在技術架構,應用模式也大同小異。今天介紹一款常用的電子印章Word客戶端軟體。前面說過,基於Word/WPS文檔的電子印章客戶端都是採用插件技術,即電子印章客戶端模塊以插件的形式嵌入到文檔編輯工具中,用戶可以像使用文檔工具標準編輯功能那樣使用電子印章的功能。如下圖:
  • 電子投標是否必須加蓋電子印章?
    3.電子投標時是否還要加蓋印章?本案例中只是涉及了一個電子印章問題,其它諸如法律、財務、稅務等等問題,實踐中是會經常遇到的,所以對客觀評審因素應允許評委進行討論(協商評分),以發揮集體智慧,減少因個人原因造成的錯判、誤判。
  • 濟寧免費發放全市首套電子印章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濟寧報導12月7日,濟寧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為企業免費發放了全市第一套電子印章。本套電子印章包含企業公章、財務專用章、發票專用章、法定代表人名章等4枚電子印章。由此,企業開辦從營業執照到發票環節可以全部獲取電子介質,無需傳統的實物營業執照、印章和發票,企業就能正常開展經營活動,進一步優化了高新區營商環境。據悉,電子印章的信息來源於公安機關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提供的實物印章印模,不僅與實物印章「物電同源、同章同模」,而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德州在全省率先使用政府部門電子印章
    2021/1/17 17:00:31   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作者:賀瑩瑩   1月15日,經向省大數據局申請,德州市大數據局電子印章製作完成並在全省各市中率先啟用
  • 三人偽造老乾媽印章與騰訊籤合同,網友:快用e籤寶電子印章啊
    電子印章通過技術保障和嚴格的人員管控,杜絕假冒篡改的可能,降低印章鑑別成本。真的假不了,電子印章如何治癒沉痾?今年4月,當當網「搶公章」事件也引發了關於電子印章和意願認證的激烈討論。同時,電子印章也強化了人員管控,可以指定印章管理員,除印章管理員外,其他人無權動用電子印章,母公司可以對旗下多個子公司的電子印章進行統一管理,子公司用印記錄有跡可查,降低用印風險。那麼,又如何確保電子印章是真實的呢?首先我們要明確下面幾個問題。什麼是電子印章?